基因工程是以分子遺傳學為理論基礎,基因工程技術為基因結構和功能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手段。基因工程為人類提供了大量優質的發酵產品,還在環境治理、金屬提取、臨床診斷、基因治療和改良農作物方面有了突出成就。
基因工程的出現,為臨床醫學和提高農作物產量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前景。基因研究不僅能夠為篩選和研製新藥提供基礎數據,也為利用基因進行檢測、預防和治療疾病提供了可能。信息技術的發展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也推動了基因工程的迅速發展。
人類歷史上經歷很多次重大變革,1765年蒸汽機的誕生,進入蒸汽機時代;半導體的出現,進入電子時代;1946年發明第一臺計算機,成為進入資訊時代的標誌。而代表生命科學的新時代的開端就是發現DNA雙螺旋結構。DNA發現於1953年,英國科學家弗朗西斯·克裡克在細胞核中的雙螺旋分子裡面發現了DNA,由此,決定了生物的遺傳。
1987年美國科學家提出「人類基因組計劃」,確定人類的全部遺傳信息,建立人類基因庫。2000年科學家公布人類基因組,對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的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隨著人類基因組研究工作的進一步深入,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也將步入更高的發展階段。
到20世紀,基因工程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轉基因動植物和克隆技術的出現,標誌著生物技術進入了更廣闊的空間。基因工程已經進入人們的日常生產生活中,廣泛應用於農牧業、食品工業,環境保護,醫學、醫藥衛生等領域。
優先發展生物技術,使中國生物技術整體研究水平迅速提高,取得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為中國生物技術產業的建立和迅速發展提供了技術基礎。重組人幹擾素的產生,標誌著中國基因工程藥物實現重大突破。基因工程在製藥行業中的發展已經初具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