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到了」賴內閣今總辭 蘇貞昌回鍋組閣│聯合報臺商版0111曬新聞

2021-01-21 U臺說


1.「時間到了」賴內閣今總辭 蘇貞昌回鍋組閣

立法院昨天傍晚通過總預算案,行政院長賴清德(中)照例到議場感謝立委,但因內閣總辭在即,場面顯得離情依依。 記者鄭超文/攝影

行政院長賴清德昨天宣布辭去行政院長,前院長蘇貞昌將與前立委陳其邁搭配,成為下一任行政院正副院長,新內閣最快在下周一上路。賴清德昨天傍晚在立法院臨時會三讀通過2019年度政府總預算案後,親赴立法院向朝野立委致謝,他說,「預算已經通過,時間也已經到了」,他今天將召開行政院臨時院會,進行內閣總辭,靜待總統宣布新的閣揆,接任行政院的各種工作。

蔡英文總統昨天約見賴清德,再次表達慰留之意,賴不假思索,向蔡總統表達辭意,蔡總統只好尊重決定;隨後約見蘇貞昌,蘇允諾接下行政院長,雙方就先前討論的內閣改組及人事布局交換意見,副院長敲定由陳其邁出任,蘇也與陳就接下來的人事安排交換意見,預計在周末敲定內閣改組名單,並於下周一對外宣布。

行政院前院長蘇貞昌昨天上午被問到是否將承接重擔,仍不鬆口,但到下午時蔡總統約見他,蘇允諾接下閣揆。 記者祁容玉/攝影


2.蘇揆回鍋 「湯圓熟了浮上來」

行政院長賴清德今天提出內閣總辭,行政院前院長蘇貞昌回鍋接任閣揆。媒體詢問,是否要承接重擔?蘇貞昌昨上午說,他一直都承接重擔,但民進黨去年十一月廿四日敗選後應深自檢討,現在府院黨都在努力,希望民進黨做出更好成績,回應民意。蘇貞昌日前臉書直播煮湯圓時表示,「人生跟湯圓一樣,熟了才會浮上來,不夠成熟就浮不起來。」媒體昨問,湯圓煮熟了沒?蘇貞昌說,這是媽媽教他的道理,他也覺得要「順著道理走」,才是對的事情。

據了解,早在多日之前,蘇得知賴的決定後,也向幾位黨內重要人士探詢,多數都支持他接任,蔡總統昨天約見他時,他知道來意,也應允蔡總統的邀請,成為首位在民進黨兩度執政都出馬的行政院長。


3.票輸愈多官當愈大? 新閣挨批「敗選聯盟」

立法院臨時會昨天三讀通過2019年度政府總預算,行政院長賴清德循例在三讀後到立法院向立委致意。 記者林伯東/攝影

行政院長賴清德今將內閣總辭,前行政院長蘇貞昌將回鍋接任。國民黨立委昨天批評,賴清德早該走了又拖拖拉拉;加上蘇貞昌、陳其邁選輸那麼多票,卻還能當大官,這是臺灣民主的另類奇蹟。

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表示,若蘇貞昌接任,將呈現「不一樣的蘇貞昌」,其實蘇貞昌沒有需要再當閣揆,但蘇挺身而出,是為了挺民進黨、幫助民進黨,蘇只要做得好,不只有助於讓蔡英文總統爭取二○二○連任,立委也會選得比較好。賴士葆表示,被點名入閣的蘇貞昌、陳其邁、林佳龍,九合一選舉都敗陣,現在票輸愈多、官當愈大,這是什麼政治倫理?他怒批「敗選聯盟」讓臺灣民主從今以後不再驕傲,全世界沒有這樣的機制。他也預估,蘇貞昌會比賴清德更強勢,但即使如此,仍註定會成為看守、空轉、混亂的內閣。


4.「東廠事件」調查報告 政院:張天欽應負最大責任

就在行政院長賴清德宣布內閣總辭同一天,行政院公布東廠事件調查報告,將事件責任歸諸促轉會前副主委張天欽一人。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促轉會去年爆發「東廠事件」,行政院組成「釐清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八二四事件」專案小組,昨天發表報告。報告指出,促轉會前副主委張天欽在會議中「思慮欠周、言語輕率」,嚴重損及其所屬機關公信力,對於轉型正義推動造成極為不利影響,「應負最大程度的政治責任」,行政院已於去年九月十四日免職。

在賴內閣總辭前夕,行政院終於公布「東廠事件」報告結論,但該案去年九月十二日媒體報導後,張天欽當天就已火速請辭。調查三個月,依報告內容,行政院根本未訪談到張天欽本人,僅獲書面意見;與會人員也只有研究員曾建元接受訪談,其餘人員僅提供書面意見。行政院表示,因應立法院朝野協商決議,賴清德院長於去年十月八日政務會議中,指示副院長施俊吉成立專案小組並任召集人,另由政務委員羅秉成協助,展開釐清工作。


5.藍轟東廠報告「糊弄、卸責、切割」

圖為國民黨立委去年至促轉會抗議,在門口張貼印有「東廠」的海報,要求廢除促轉會。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促轉會去年爆發「東廠事件」,行政院專案小組昨天發表報告。國民黨團總召江啟臣質疑,如果只是張天欽的個人問題,當初為何黃煌雄要辭職?這樣的檢討報告完全無法讓社會相信促轉會具有公信力,這是一份不及格的報告,對於未來的促轉會,也早不抱期待。國民黨立委李彥秀表示,民進黨打算把促轉會當作個人事件,其長期運作架空前主委黃煌雄,大家從曝光音檔內容都很清楚,絕對是「張天欽們」在主導整個促轉會,若再不調整心態,無視實質的轉型工作,促轉會最終就是清算鬥爭的單位。

江啟臣抨擊,行政院從十月拖到總辭才交出這份報告,簡直是糊弄社會大眾,完全沒有檢討反省的能力,報告竟將責任推給已經辭職的張天欽,「把系統性問題推給單一個人,除了卸責,就是在切割。」


6.臺大再爆論文造假 學者批:學倫案「累犯都沒事」

科技部法規會執秘詹文旭(右)與綜合規劃司司長林廣宏(左)昨舉行記者會,針對臺大名醫陳昆鋒違反學術倫理案的細節,都不願詳談,遭外界批評。 記者黃義書/攝影

繼臺大教授郭明良涉嫌論文造假案後,臺大醫師陳昆鋒再爆違反學術倫理。科技部早於去年初召開審議會,認定十篇論文造假,並處分停權十年;有五篇論文是共同作者的陽明大學教授蕭崇瑋則被停權五年,但科技部遲未公布。直到媒體披露,科技部昨才火速修改法規,未來違反學術倫理除情節輕微,將主動公布。

根據科技部調查,被認定造假的十篇論文,發表於二○一一年到二○一六年間,問題包括圖文或資料不當重複使用、反轉或裁切等,二○一六年被檢舉有問題,臺大及科技部才著手調查。去年初科技部完成調查,除停權處分外,另追回陳昆鋒六十八萬元研究計畫主持費,蕭崇瑋卅二萬多元主持費。對於外界質疑科技部隱匿此案,科技部研究誠信辦公室主任詹文旭說,當初審議此案時,學術倫理審議會決議不公開,他強調,科技部並非沒公開,只是沒揭露姓名,是以「去識別化方式」摘要公開。

臺大醫師陳昆鋒被爆論文造假,昨天拒絕對外回應。 圖/翻攝新創獎官網


7.大學校長會議 教部拚競爭將推公私併校

近年多所公立大學合併,包括清華大學與新竹教育大學、東華大學與花蓮教育大學等,而近日交通大學也要與陽明大學談合併,但至今境內仍未觸及公私校合併。教育部代理部長姚立德昨出席大學校長會議時表示,將推動公私併校,包括私校董事會挪出一半席次讓公校代表參與,或將來國立大學法人化後與私校合併,都是研擬方向。

昨天分組討論時,清大校長賀陳弘指出,大學整合建議應有政策引導,讓不同學校有不同整併方式。中山大學校長鄭英耀也表示,高教面臨快速轉變,政府不該再以線性思考,建議鬆綁人事及財政來幫助大學。此外,過去是公立及私立大學各自合併,未來應大步創新鬆綁法令,否則資源整合及人才延攬步調太慢。


8.陳維昭 還原進官邸與蔡談管案

最新一期臺大校友雙月刊,刊載臺大前校長、校長遴選委員會召集人陳維昭的文章,揭露去年六月六日他由立法院前院長王金平陪同,到總統官邸與蔡英文總統談臺大校長案約一小時的對話內容。文中提到,陳維昭拒絕蔡英文「能否重啟遴選」的提議,也表達希望總統以她的高度解決此案,但總統說不介入行政院事務。陳維昭文中表示,去年六月四日,王金平向他表示,總統府秘書長陳菊請王協助安排他到官邸與蔡總統見面談管案,最後決定六月六日下午在官邸見面。

六日當天,陳菊起頭說,總統希望了解管案,請陳維昭表示看法。陳維昭說,「我認為這完全是一個政治事件,這種事件發生在這個年代很不可思議」,而政府的操作手法又太粗糙,普遍引起反感,不應為管案讓社會包括臺大付出這麼大代價,應想辦法盡快解決。陳維昭文章提到,之後蔡總統問他「是否可以再重啟遴選把事情根本解決?」陳維昭回答,遴委會完全依法行事,並無重啟遴選的法源依據。


1.暖冬補助續辦 國發會提擴大內需方案

立法院臨時會昨天三讀通過總預算,總辭在即的行政院長賴清德(左)到立法院致意,與院長蘇嘉全(右)擁抱。 記者林伯東/攝影

行政院長賴清德今天率內閣總辭,國發會昨天在行政院會提出「因應二○一九總體經濟變動內需策略規畫」(簡稱擴大內需方案),從減輕民眾負擔、促進境內旅遊、舉辦大型活動、節能低碳消費、增加消費誘因等五大方向,擴大境內需求,以達穩定經濟成長目標。

行政院長賴清德在院會表示,受全球經貿成長動能減弱影響,預估臺灣今年輸出成長率不如去年,內需將是驅動經濟成長主力。國發會提出的擴大內需方案中,有許多是既有措施繼續執行,部分是既有措施加碼,例如擴大臺旅暖冬補助方案、放寬包機補助門檻、舉辦大型活動、補助節能設備,購買電動汽機車免徵貨物稅,以及調高外籍旅客購物現場小額退稅金額上限,由兩萬四千元提高至四萬八千元。


2.去年稅收新高 超徵698億

受惠於經濟成長及稅制改變,去年全年稅收創新高,連五年超徵。財政部統計處昨天公布,去年全年全臺稅收二兆三六七二億元,創新高,較前年增加一一五九億元,超徵六九八億元。

總統蔡英文在今年元旦談話中表示,過去兩年經濟有成長,政府稅收也超出預期,要讓收入較少的民眾優先分享經濟成長的紅利,指示行政院提出分享紅利具體方案,結果外界負評不斷,造成長達八天的「紅包之亂」,也讓財政部昨天公布去年稅收狀況備受關注。財政部統計處副處長陳玉豐表示,因部分稅款會遞延至一月才入帳,以近三年的平均遞延入帳稅額來看,預計還有一九○億元將會進帳,因此去年全臺稅收超徵數可望達到九六○億元。


3.臺積電、鴻海 去年營收雙雙創高

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去年營收,創歷史新高 (路透)

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與全球3C製造大廠鴻海昨天公布去年營收,雙雙締造歷史新高;股王大立光也在法說會公布去年第四季稅後純益六十四點七九億元,季減百分之廿二點六,是五年同期新低。臺積電去年合併營收一點○三兆元,年增百分之五點五,但面臨智慧手機大廠調整庫存及貿易戰供應鏈移動、半導體產業進入淡季等因素幹擾,今年上半年雜音大,若貿易戰未獲轉圜,臺積電供應鏈透露,恐怕會連兩季衰退。

鴻海自結去年十二月合併營收六一九三點一六億元,創歷年單月次高,但較前年同期六七五一點四一億元減少百分之八點二七。累計去年鴻海自結合併營收五兆二九六三億餘元,較前年成長百分之十二點五一,創歷史新高。法人預估去年鴻海全年獲利有機會超過一一○○億元,在減資兩成效應下,鴻海去年每股稅後純益可到八元。


1.深圳大宗交易市場 外資比率將增加

戴德梁行2018深圳房地產市場年度發布會日前舉行,華南區資本市場主管陳俊儒表示,目前外資買家成交規模佔深圳大宗交易市場的3%,而廣州是30%,上海這一比率是80%,未來,大宗交易市場的外資機構比率將逐漸增加。陳俊儒表示,2018年深圳大宗交易市場,整體表現仍然十分活躍,全年錄得交易總額約280億元(人民幣)。其中,優質寫字樓(辦公大樓)資產備受投資者青睞,佔全年大宗交易總額的近50%。相較2017年,深圳的大宗交易額有近20%的回跌。

與北京、上海及廣州對比,在大宗交易的投資者結構中,深圳的外資買家佔比遠低於其他城市;在外資持續加大粵港澳大灣區投資力度、內資買家優勢明顯減少的背景下,戴德梁行預計在接下來的幾年中,深圳大宗交易市場的外資機構比率將逐漸增加。


2.全球手機產業 陸企扮穩壓器

2018年全球手機的出貨量約18.2億部,其中智慧型手機的銷量約13.7億部,同比下降4.3%。與此同時,中國大陸品牌在全球市場上的佔比整體呈現增長態勢,且在高端產品領域實現新突破。

光弘科技是家員工人數逾萬人的大型電子製造服務企業,也是華為、OPPO和LG等品牌手機的主要代工企業之一。2018年產量繼續保持增長,光弘科技董事長唐建興說,這家企業2018年前三季度的凈利潤達到1.7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5.91%。對很多業界人士而言,光弘科技只是中國大陸企業成為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穩壓器」的一個縮影。2018年,在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出現變化、出貨量下滑的背景下,中國大陸企業仍然是這一產業重要的創新活力來源之一。



1.協商再破裂 美進入緊急狀態「只是時間問題」

美國總統川普(左三)九日赴國會山莊會見共和黨參院領袖後表示,共和黨內部在邊境安全問題上意見一致。 (美聯社)

美國政府關門進入第三周,美國總統川普與民主黨國會領袖九日協商再度破局,政府運作繼續停擺。川普因會中雙方意見分歧,動怒掉頭走人,隨後還推文說,這場會議「完全是浪費時間」,民主黨議員則批川普「脾氣治國」。

白宮官員說,府會協商再度破裂,讓川普宣布全國緊急狀態的可能性逐漸增加。在眾院具優勢的民主黨表明,若川普這麼做,將立刻告上法院。若川普宣布緊急狀態,將部分國防預算移作邊界牆經費後,他可能會同意簽署開支法案以重啟政府。一名官員說:「情勢將如此演變,問題只是何時發生。」


2.Fed轉鴿 3月前估不會升息

Fed主席鮑爾今日談話受關注。 法新社

聯準會(Fed)上月會議紀錄及好幾位官員的談話都顯示,Fed更加審慎評估是否進一步升息,暗示可能暫緩升息到今年3月、甚至之後,以評估近期市場動盪對美國經濟的影響,拖累美元走貶。日本銀行(央行)則已在關注今年可能被迫擴大寬鬆貨幣、以阻止日圓飆升拖累復甦的風險。

接下來市場重點將轉向Fed主席鮑爾於美東時間10日中午12時(臺北時間11日凌晨1時)的談話,確認鮑爾是否也能容許利率按兵不動更長一段時間。Fed三名今年有投票權的官員陸續發表鴿派談話。去年四度支持升息的芝加哥聯準銀行總裁伊凡思、波士頓聯準銀行總裁羅森格倫都暗示,沒有短時間內再度升息急迫性。羅森格倫說,Fed「能先等待更清晰的訊號,再調整政策前」,「直到數據更明確顯示國內與國際經濟成長道路前,都不應有升息或降息的偏見」。



點擊「閱讀原文」打開臺商優市網  

相關焦點

  • 臺灣研議開放勞動移民 解缺工之苦|聯合報臺商版1111曬新聞
    政務委員林萬億則提出「計畫型移民」概念,未來將研議開放農、漁業與長照等「勞動移民」。賴清德上任後關注產業界五缺問題(缺水、缺電、缺地、缺才、缺工),昨天上午在行政院舉行「行政院排除產業投資障礙,解決缺工、缺才問題」記者會,也是這一系列記者會的最後一場,政務委員林萬億、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勞動部次長廖蕙芳、教育部次長姚立德與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出席。
  • 評論│難道要放棄摩託車來支持深澳電廠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總統府秘書長陳菊在政論節目向新北市開砲,指新北市的摩託車有二一八萬輛,廢氣汙染絕對超過深澳電廠的排放。蔡政府用這種方式來捍衛深澳電廠,令人感到不可思議。以陳菊的邏輯,難道那兩百多萬個摩託車騎士都應該放棄自己的交通工具,來支持民進黨在深澳興建燃煤電廠?
  • 【世界盃冷知識】香港俄羅斯有時差 天文臺「出貓」講解世界Cup時區
    世界盃周四(6月14日)開鑼,今屆主辦國是俄羅斯,球迷又要捱夜睇波做「夜貓」了。
  • 愛因斯坦「重力波」預言獲証實
    美國雷射幹涉儀重力波觀測站(LIGO)的研究團隊於香港時間昨晚11時35分宣佈,他們成功透過LIGO,探測到兩個黑洞合併過程中產生的重力波,為愛因斯坦的「未完成交響曲」劃上完美句號。研究成員之一的哥倫比亞大學物理系教授瑪爾卡形容,今次發現猶如在太空中打開了一扇全新的窗戶,有助人類探索宇宙不為人知的另一面,堪稱現代科學最重要的突破。
  • 【今年首個8號風球】今日餘下大部分時間維持 天文臺強調無「掛波時間表」
    勞工處於今年六月公布新修訂的《颱風及暴雨警告下工作守則》,表示在超強颱風的惡劣天氣下,政府可因應需要公布「極端情況」,並建議僱員在八號颱風警告取消後的兩小時應留在原地,而不是立即啟程上班 天文臺強調:不會為業界提供「掛波時間表」天文臺官網昨貼出天氣隨筆,以《真假颱風消息》為題的文章指每逢聽到「低壓區」、「熱帶氣旋」等字眼時,市民都會非常敏感,甚至瘋傳由某貨櫃碼頭公司或航空公司而來的「掛波時間表」。
  • 「時間變慢」讓女優腳軟一秒一秒飛上天
    說到時間停止,應該很多男生都認得這個時鐘!只要按一下,正妹就能任你擺佈,根本是天堂中的天堂(醒醒吧!
  • 藏在柔軟有彈性麵包裡的魔鬼「溴酸鉀」
    )的「汙染監測實驗室」發布了一項調查:他們買了德裡市面上 38 個品牌的麵粉產品到實驗室做分析,結果發現高達 84% 的品牌(32 件)殘留溴酸鉀(Potassium bromate)或碘酸鉀(Potassium iodate)。
  • 【香港要聞】「港人港地」3萬元一呎
    「港人港地」項目啟德1號(II)低座第8座2樓昨日截標,發展商中國海外地產董事總經理遊偉光昨表示,中標者以4,819.8萬元購入單位,按單位實用面積1,606方呎計算,實用呎價達30,011元,創項目乃至啟德一帶新高。今次成交單位為一層一夥的4房大戶,須留意項目低座共有48個類似戶型,部分更有獨立電梯大堂及垃圾房,意味之後呎價或繼續推高,向更高價邁進。
  • 打不死的「小強」,關於蟑螂的那些事……
    在香港,每當夜幕降臨,即使在熱鬧的街區,你都可以看見巨大蟑螂從你腳邊很囂張地「咻」一下穿過。小強這種神奇生物真的是「毒藥放不盡,小強生又生」啊!身為害蟲,害怕見光是他們的一大特點,夜間的廚房經常是它們忙碌穿梭的不二之處。而衣櫥、衛生間的縫隙處甚至是冰箱也是它們經常會光顧的地方,雖不善飛,但疾走的速度卻常常是「消失於無形之中」。
  • 「~から出る」和「~を出る」的區別是啥?
    「 ~から出る」和「~を出る」直觀來看都是「從某地出來」的意思,但他們在應用上還是有些不同的。
  • 李沁吃米飯,體重常年45kg,秘密是「碳循環飲食」
    而她的方法就是「碳循環飲食」。這是一個既可以吃碳水,又可以保持身材,又可以保證眾多戲份之後的能量補充。所以,她常年體重保持在45kg左右。「碳循環飲食」可以有效增肌減脂,搭配運動還能長期維持良好體態,重點是執行碳循環飲食,讓你不必痛苦戒澱粉。誰說減肥、不能吃澱粉?李沁的飲食中,就有碳水化合物食物,大米飯,藕片都是富含碳水化合的食物。
  • 今年唯一月全蝕 「超級血狼月」星期天全美都可見
    全美各地、南美洲、歐洲和非洲部分地區都可看到這場月全蝕,時間全長約62分鐘。美國太空總署(NASA)表示,月蝕將自東部時間20日晚上9時36分開始,月亮移動到地球陰影外緣,接下來的57分鐘變得略微暗淡;晚上10時33分左右,月亮將開始進入地球陰影內,較暗部分形成偏蝕。晚上11時41分,月亮將完全被地球陰影籠罩,呈現紅色色調;月全蝕將持續到午夜12時43分。
  • 上海-臺北往返機票售罄 無票臺商今有望得到答覆
    專題:臺商春節包機    點擊進入留言版  東方網1月24日消息:上海臺商春節包機保障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民航華東管理局局長夏興華昨晚告訴記者,目前東航上航的飛臺包機機票已所剩無幾,回程機票也剩餘不多,但很多臺商目前仍然持幣等著購買包機機票
  • 「震度」與「マグニチュード」的區別
    日本地震多發,發生地震的時候我們經常會見到以下兩個很相似的詞「震度しんど」「マグニチュード(震級)」這兩個詞有什麼區別?2011年發生的東日本大地震的「マグニチュード」為9.0,而「震度」最大的地方為7。這兩個數字有區別吧,這也說明了這兩個詞存在不同,即便是日本人有些人也會分不清,下面我們來說說他們的區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