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大型紀錄片聚焦中科大美女機器人、人造小太陽和量子計算機

2021-01-07 騰訊網

為了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中央電視臺紀錄片頻道推出了大型紀錄片《科學的力量》,用生動形象的電視鏡頭,講述科技發展以及科學家的故事,為社會公眾展示中國的輝煌科技成就,以弘揚偉大的科學精神,彰顯磅礴的科技力量。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佳佳機器人、量子技術和科學島上的「小太陽」託克馬克裝置,憑藉前瞻性、代表性和故事性,最終從央視創作團隊的幾百個初選案例中脫穎而出入選8集紀錄片的30多個精華案例,充分反映了中國科大以積極主動的姿態,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國家重大需求、國民經濟主戰場。

當人口和土地的紅利逐步耗盡,對製造業大國中國來說想要獲得持續的進步,只能更多地依靠技術的更替。

中科大的美女機器人

技術帶給中國人的不僅是生產方式的變化,對普通人的生活也將變得不同。對人們來說智能時代最大的誘惑可能是仿生機器人。佳佳,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出來的服務型機器人,她特別擅長說話,和一般的語音助手不同,她已經能夠做到多輪次交流和聽懂一些顛三倒四的話語。

中科大研究人員表示,在測試佳佳的過程中,找了大量口語化的問問題的方式,然後暴力測試這個機器人。通過反覆的開發測試,這種迭代式的方式,來提升其功能。

中科大佳佳機器人研究團隊除了對佳佳語言功能提升外,還特別注重佳佳的表情識別。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機器人實驗室主任陳小平表示:「語音這個維度,再加上人的表情,可能還要加上人的姿態、手勢這些,通過這兩個通道,把它們融合在一起,用這樣的方式去理解。未來的話,家庭的各種生活場所,各種營業廳、商場、車站等等各種環境下,服務機器人它會比工業機器人是更普遍的一種存在。」

科學島上的人造小太陽

在合肥科學島上,中科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正在研究可控核聚變項目,模仿太陽發熱的原理,希望在地球上實現聚變發電,為人類提供源源不斷的清潔能源。

2018年,他們將實驗溫度提升到了1億度,並持續了十秒,讓人們對科學家的工作充滿期待。

潘建偉團隊的量子計算機

既死又活的狀態在現實中是不可能存在的,但在量子世界中很多原理有違我們的常識,因此,量子力學被認為是最難懂的科學理論之一。

中科大常務副校長潘建偉院士表示:「微觀世界中,一隻貓就可以處於死和活狀態兩個狀態相干疊加。」

當前,潘建偉實驗室正在研究當今世界的熱門量子計算機。潘建偉表示,基於量子疊加原理的一種計算的機器,就把它叫做量子計算機,量子計算機相比傳統計算機的計算速度將是巨大的飛躍。

由於量子計算機研製的巨大挑戰,誰也不知道該走哪條路才能達成目標,為此,潘建偉組建了兩個團隊,通過光和超導兩種不同的途徑研製量子計算機。

超導量子計算晶片

世界首臺光量子計算原型機

其中一個團隊,成功打破了世界紀錄,研製出了超導量子計算晶片;而另一個團隊早在2017年就做出了世界首臺光量子計算原型機。

由於量子力學的艱澀和反常識,使得潘建偉經常要面對公眾的質疑和不解,但科學給了他深刻的樂觀和豁達。在他看來,我們每個人都是浩渺宇宙最不可思議的結晶。

他表示:「互相之間還是珍惜緣分、珍惜愛,好好對待我們的世界。我覺得,這可能就是終極的科學力量。」

原創文章,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安徽商報】「人造小太陽」有弟弟了,叫「科大一環」
    日前,我國首臺大型「反場箍縮磁約束聚變實驗裝置」(「科大一環」)初步實現了裝置常態化運行。該工程總指揮、中科大物理學院劉萬東教授說,無論還要努力多久,我們離實現清潔能源的夢想又前進了一步。  昨日,安徽商報記者探訪「科大一環」看到,這臺裝置的最大線圈直徑7米,主機總體直徑8米,通高6米,總重量超過70噸,由不鏽鋼、銅、絕緣材料等組成,安裝精度控制在1毫米以內。
  • 人造神經系統為假肢和機器人提供觸感
    原標題:人造神經系統為假肢和機器人提供觸感 美國史丹福大學和韓國首爾國立大學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人造感覺神經系統,可以激活蟑螂的抽搐反射,還能識別盲文字母。史丹福大學化學工程教授、論文資深作者之一鮑哲南說,皮膚是一個複雜的傳感、信號和決策系統,人造感覺神經系統是為各種應用創造類似皮膚感覺神經網絡的關鍵步驟。 這篇論文描述的人造感覺神經迴路,可以嵌入未來用於神經假體裝置和軟體機器人的類皮膚覆蓋物中。其集成了重要的三個組件——觸摸傳感器能夠檢測到很小的外部壓力;靈活的電子神經元可以發射信號;人造突觸電晶體能感覺信號刺激。
  • 「人造原子」賦予量子計算機更穩定的計算
    使量子計算成為現實的主要障礙之一是穩定性問題。只要一丁點的環境幹擾就能影響量子態,從而造成信息的災難性損失。在可使用的量子計算機和量子網絡的發展中,實現電子的穩定和有效控制是至關重要的。量子位與經典計算中的位在量子計算上等效,但是經典計算機以二進位「 0」或「 1」形式存儲信息,而量子位可以同時存儲值0和1。最著名的類比是薛丁格的貓思維實驗,在這個實驗中,倒黴的喵星人被置於死與活的疊加狀態。這導致可以同時進行而不是連續進行的計算數量大幅增加。
  • 大型電視紀錄片《為了和平》央視綜合頻道黃金檔播出!
    來源標題:大型電視紀錄片《為了和平》央視綜合頻道黃金檔播出!第四集《英雄讚歌》主要展現抗美援朝戰爭中湧現出的楊根思、黃繼光、邱少雲等一大批英雄模範,他們以勇敢、堅毅、頑強、無畏成為全國人民崇敬、學習的楷模,不愧為中華民族的英雄兒女,不愧為祖國安全和世界和平的堅強衛士,無愧於「最可愛的人」的光榮稱號。
  • 央視財經大型紀錄片《品牌的奧秘》精彩看點集錦
    央視財經大型紀錄片《品牌的奧秘》精彩看點集錦 公司 央視財經 2015年12月21日 16:21 A-A+   為什麼我們的品牌如今在社會上總是演繹著利益和道德上的一次次衝突?  為什麼一個有著古老悠久傳統和文明的國度,卻缺少商業文明和商業文化的傳承體系?  品牌的缺失從沒像今天這樣讓社會大眾陷入焦慮。國家、社會、公眾、組織和個人都該擔負怎樣的責任?
  • 《第三極》總導演曾海若領銜再起大製作央視大型紀錄片《極地...
    原標題:《第三極》總導演曾海若領銜再起大製作央視大型紀錄片《極地》即將推出   《第三極》總導演曾海若,製作團隊五星傳奇與央視聯手再創新作《極地》,再次聚焦地球第三極青藏高原,全新視角講述藏地傳統與現代交融,西藏與世界互動的故事,探尋其成為全世界心靈家園的內在精神。
  • 央視大型系列紀錄片《航拍中國》第1季開篇聚焦海南
    央視大型系列紀錄片《航拍中國》第一季開篇聚焦海南  從雲端領略大美海南  本報海口1月31日訊(記者 陳蔚林 實習生 陳卓斌)春節期間,央視紀錄頻道推出34集大型航拍系列紀錄片《航拍中國》,1月28日已推出第一季第一集《航拍中國·
  • 2018年全球十大新興技術:增強現實、人造肉、AI、量子計算機……
    今天,摻入膠囊中的細胞是從動物或人體屍體中提取的,或者來自人類幹細胞。有一天植入式細胞療法可能包括更廣泛的細胞類型,包括一些通過合成生物學改造的細胞,它重新編程細胞的遺傳學,使其發揮新的功能,如控制,按需釋放指定的藥物分子進入組織。這些仍處於早期階段。在大型臨床試驗中,封裝細胞療法的安全性和功效均未得到證實,但這些跡象令人鼓舞。
  • 「人造小太陽」與「悟空」探測器
    「人造小太陽」東方超環的誕生,就印證了這樣的歷程。 能量源泉:東方超環東方超環實現聚變反應首先要解決容器的問題。這座由中國科學家建造的核聚變容器叫東方超環,它的原理來源於蘇聯科學家提出的「託卡馬克」概念。
  • 「人造小太陽」與「悟空」探測器-悟空 暗物質 暗能量 探測器...
    「人造小太陽」與「悟空」探測器  科研工作奠定了科學向應用技術轉化的基石,它看似枯燥乏味,卻隱藏著無窮魅力。對未知的渴求,激活了我們前行的動力。  科研成果誕生的同時,也伴隨著艱難的攻關。「人造小太陽」東方超環的誕生,就印證了這樣的歷程。  能量源泉:東方超環
  • 合肥「人造小太陽」升級 溫度達到五千萬攝氏度
    升級版的合肥「人造小太陽」通過國家驗收。昨天上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在合肥召開了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託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輔助加熱系統」項目竣工驗收會議。這個歷時三年多,加裝了全國最大「微波爐」和一個巨型「噴槍」系統的「小太陽」終於通過驗收,並且溫度已經能達到5000萬攝氏度,達到了設計目標的一半。
  • 矽「量子點」中的人造原子為量子計算創建穩定的量子位
    在今天發表在《自然通訊》上的一篇論文中 ,新南威爾斯州量子計算研究人員描述了他們如何在矽「量子點」中創建人造原子,矽是量子電路中的一個微小空間,其中電子被用作量子位(或量子位),即電子的基本單位。量子信息。
  • 量子計算機一把雙刃劍?
    11月6日,當人們的目光都聚焦於美國大選時,谷歌宣布:已經成功利用一臺54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實現了傳統架構計算機無法完成的任務。在世界最厲害的超級計算機需要計算1萬年的實驗中,量子計算機只用了200秒。這是一個堪稱「恐怖」的計算速度!谷歌稱其為「邁向全面量子計算的裡程碑」。
  • 那些讓你過目難忘的央視紀錄片海報 - 央廣網
    《大太平洋》央視紀錄頻道與紐西蘭自然歷史公司(NHNZ)、美國公共廣播電視臺(PBS)、德國電視二臺(ZDF)等機構聯合攝製的4集大型自然類高清紀錄片《大太平洋》。紀錄片《大太平洋》運用4K高解析度攝像機進行拍攝,打破陸地與海洋的界限,以前所未見的方式呈現太平洋的故事。該片拍攝的物種和故事多達近30個,分布在全球14個國家和地區。
  • 中科大胡不歸:理解量子通信,從明白除法比乘法難開始
    @中科大胡不歸:我發表了新文章:隨著矛的進步,對盾的需求必然會水漲船高,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具有這種相輔相成的關係 微博截圖:數學中很多操作具有類似的「易守難攻」的特點。找兩個質數,把它們乘起來得到一個合數,很容易,但反過來,給你一個合數,把它分解成兩個質數,就非常困難。用計算機科學的語言說,因數分解的計算量是指數增長的。用現有的計算機分解一個5000位的數字,需要50億年!RSA算法就是以因數分解的困難性為基礎的。但是偏偏量子計算機有一個分解因數的聰明的算法,能夠把計算量從指數增長降低到多項式增長。
  • 我國量子計算機比谷歌快100萬倍 量子計算機是什麼
    我國量子計算機比谷歌快100萬倍 量子計算機是什麼據國內媒體報導,9月5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創校校董潘建偉教授在公開課演講上向公眾透露光量子計算機最新進展:已經實現了光量子計算性能超過谷歌53比特量子計算機的100萬倍。
  • 剛剛,中科大又在全國出名了
    15人入選名單,和清華大學並列第一!僅次於哈佛、斯坦福,中科大這次又在全國出名了!「本地虎」+「外來狼」,合肥都有哪些牛逼的大學?1全球僅5人,中國第一人!中科大這次又在全國出名了10月7日,美國物理學會(APS)宣布將2021年度羅夫·蘭道爾和查爾斯·本內特量子計算獎(2021 Rolf Landauer and Charles
  • 「河南造」紀錄片《猴王爭霸》央視首播
    (原標題:「河南造」紀錄片《猴王爭霸》央視首播) 本報訊 (記者劉洋
  • 「九章」計算機再次演示量子霸權
    算力遠超經典計算機去年,谷歌公司登上新聞頭條,其研發的「西克莫」量子處理器耗時約3分鐘完成了超級計算機需要1萬年才能完成的任務。而中科大團隊在其論文中估計,如果用全球排名靠前的超級計算機「神威·太湖之光」來執行「九章」完成的這項運算任務,需要耗時驚人的25億年。報導指出,這不過是科學家第二次演示「量子霸權」。
  • 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央視10部紀錄片獲獎實至名歸,你看過幾部?
    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央視10部紀錄片獲獎實至名歸,你看過幾部? 活動上評選出中國紀錄片十佳十優作品、優秀欄目、年度頻道、年度人物,其中央視紀錄頻道(CCTV-9)製作和播出的10部紀錄片獲獎,引起網友熱議。這些紀錄片在播出時就收穫過無數觀眾的好評,獲獎也是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