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研製新型二維納米材料電極 可讓電池快速充放電

2020-11-30 cnBeta

超級電容能夠比傳統電池更快速地實現充放電,但其無法存儲大量電能。德雷塞爾大學 (Drexel University)的科學家團隊應用其開發的導電聚合物納米複合材料MXene(二維過渡金屬碳化物或碳氮化物),開發了一種全新電極材料,應用其製備的化學電池既擁有超級電容的高速充放電速度,也有傳統電池的高儲能容量特性,這種新型電極可以用於製造能夠在數秒內快速充電的電子設備。

等待設備充滿電的焦慮想必每個人都經歷過,導電聚合物納米複合材料MXene可以極大地改進電極電導率,高比表面積提高儲電性能,同時柔性的超級電容提供更長的充電次數和壽命。德雷塞爾團隊的領導者Yury Gogotsi教授表示「這篇論文駁斥了普遍被接受電池和準電容器的化學充電過程總是比超級電容(雙層電容)物理充電速度慢的固有觀念,我們展示了應用MXene材料的電極能夠在數十毫秒內快速充電。這清除了研發超速儲能設備的研發道路的障礙,它們能夠在數秒內快速充放電,而存儲的電能遠高於傳統的超級電容」

這種新型材料的結構決定了其優秀的特性,其化學通式可用Mn+1XnTz表示,其中M指過渡族金屬(如Ti、Zr、Hf、V、Nb、Ta、Cr、Sc等),X指C或/和N,n一般為1-3,Tz指表面基團(如O2-、OH-、F-、NH3、NH4+等)。目前,MXenes主要通過HF酸或鹽酸和氟化物的混合溶液將MAX相中結合較弱的A位元素(如Al 原子)抽出而得到。它具有石墨烯高比表面積、高電導率的特點,又具備組分靈活可調,最小納米層厚可控等優勢,已在儲能、吸附、傳感器、導電填充劑等領域展現出巨大的潛力。

相關焦點

  • 我國科學家研製新型高功率儲能電極材料
    超越上述兩類儲能器件的儲能極限,發展兼具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儲能器件的新型電極材料,是化學儲能領域極具挑戰的難題。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先進材料與新能源應用研究團隊在高比電容少層介孔碳電極材料的宏量製備方法、極速儲放能的高比容量黑色二氧化鈦電極材料、超高倍率電容式儲能的納孔氧化鈮基單晶等方面取得系列進展,支撐了融合「電容+電池」儲能優點的高能量和高功率儲能器件性能實現突破。
  • 中美科學家研製出可快速充電鋰離子電池材料
    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季恆星教授研究組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等機構合作,研製出一種新型黑磷複合材料,充電9分鐘即可恢復約80%的電量,使兼具快速充電、高電荷容量、長壽命優點的鋰離子電池成為可能。10月9日,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發表了這項成果。
  • 充電時間大幅縮短,新型電池幾秒內能完成充放電
    科技日報記者 張夢然據美國《能源與環境科學》雜誌上近日刊登的能源學研究報告,英國團隊成功研製出一種新型無毒電池原型,利用全新技術,在幾秒內能完成充電或放電,其未來在儲能領域或擁有巨大的應用潛力。但據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的研發團隊介紹,一旦出現風力和太陽能發電由於天氣原因無法持續產生電能的情況下,他們研發的這種新型電池,就可以發揮出快速充放電優勢:通過新技術快速存儲這些發電設施產生的電能,一旦需要時,再隨時根據要求將電能傳送到電網,對於保持穩定性非常有利。
  • 寧波材料所合成出前過渡族金屬碳化物二維納米晶體材料
    近日,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特種纖維與核能材料工程實驗室合成出全新的前過渡金屬碳化物二維納米單晶材料。Ti2CTz、V2CTz、Nb2CTz 等可作為鋰離子電池和超級電容器的電極材料
  • 新型二維納米材料可能帶來電子工業革命
    澳大利亞科學家研製出一種由氧化鉬晶體製成的新型二維納米材料,有可能給電子工業帶來革命,使「納米」一詞不再停留於營銷概念而成為現實。 在材料學中,厚度為納米量級的晶體薄膜通常被視作二維的,即只有長寬,厚度可忽略不計,稱為二維納米材料。
  • 新型電極材料可讓鋰電池可承受五倍的安全充電電流
    德克薩斯州農工大學(Texas A&M)的一支研究團隊,想到了將碳納米管摻入鋰金屬電池的電極中,以實現更高、更安全的充電。該校工程學院的科學家們,將研究重點放在了電池架構的改良上。據悉,傳統鋰電池中的鋰離子會在充放電過程中於兩極之間來回移動,其中陽極材料通常由石墨和銅的混合物製成。
  • 香港城大物理學鋰電池材料專家,新研發材料具快速充放電能力
    事實上,除了手機,一些隨身電子產品如運動手錶,甚至是電動車,都對儲電量高、充電速度快的電池一直需求龐大。包括香港城市大學(香港城大)科研人員在內的團隊,近期便研發出一種具有快速充放電能力的鋰電池負極材料,有望將電動車半小時的充電時間大幅縮短至三至六分鐘左右,而且材料充放電逾500次仍然保持98.7%的高容量,性能穩定。研究人員相信這個研究成果具有很大的市場價值。
  • 中美科學家研製出可快充的鋰離子電池材料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季恆星教授研究組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等機構合作,研製出一種新型黑磷複合材料,充電9分鐘即可恢復電池約80%電量,使兼具快速充電、高電荷容量、長壽命優點的鋰離子電池成為可能。這項成果10月9日發表於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
  • 充電9分鐘,充電80%,新型快速充電鋰離子電池材料已面世
    不過最近中美科學家研製出可快速充電的鋰離子電池材料,這部分解決了前面的第一個問題:充電速度慢。,充電9分鐘即可恢復約80%的電量,使兼具快速充電、高電荷容量、長壽命優點的鋰離子電池成為可能。另外聯合團隊採用了輕薄的聚合物凝膠做成防塵外衣,用來解決電極材料因為在工作過程中被電解液包裹導致部分物質阻止鋰離子進入電極材料的問題。如今聯合團隊採用常規的工藝和技術參數,將特殊構建的黑鱗複合材料做成了電極片。通過實驗表明,電極片充電9分鐘即可恢復約80%的電量,2000次循環後仍可保持90%的電荷容量。
  • 外媒:新型電池電極材料有助於克服鋰金屬電池關鍵性難題
    據外媒報導,美國萊斯大學研發出了一種新型的電池電極材料,這將有助於克服鋰金屬電池關鍵性難題。雖然石墨已被證明是迄今為止用於製作陰極的最好和最可靠物質,但它容納的離子數量有限。研究人員一直希望用鋰金屬箔來取代石墨,它可以容納更多的離子,使電池充電更快,並帶來更高的電池容量。
  • 鋰硫電池優缺點_鋰硫電池電極材料
    鋰硫電池電極材料   造紙工業一種很常見的副產品:木質磺酸鹽,已被壬色列理工學院科學家證明可做為鋰硫電池的低成本電極材料,目前研究小組創建了一款手錶鋰硫電池原型   鋰硫電池能量密度至少是鋰離子電池的兩倍之多,因此儘管可充電鋰離子電池是市場當紅炸子雞,科學家還是對鋰硫電池的開發產生濃厚興趣。   可充電電池主要由兩個電極、電極間的液體電解質以及隔離膜組成,鋰硫電池的陰極由硫碳基質構成,陽極使用鋰金屬氧化物。在元素形式中,硫是不導電的,但當硫在高溫下與碳結合時會變得高度導電,因此被看好應用於新型電池技術中。
  • 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等單位成功研製新型鎂基雙離子電池
    5月6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等單位的研究人員成功研發出了一種新型鎂基雙離子電池(Mg-DIB),該電池基於不溶性有機負極材料研製而成。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國際頂級能源材料期刊《能源存儲材料》上。
  • 我國科學家研製出新型釩液流電池電極材料
    從長沙理工大學獲悉,該校丁美、賈傳坤教授團隊,聯合重慶大學教授孫立東、中科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研究員孫其君,及中科院金屬研究所等多個科研團隊,利用電沉積和氧化還原靶向催化交叉結合技術,共同開發出了一種大規模儲能釩液流電池用的普魯士藍複合電極材料,可顯著提高釩液流電池功率密度和能量效率。這種新型電極材料,有望助推釩液流電池「提質降本」,為其進一步商業化應用提供了新思路。
  • 充電9分鐘即可恢復約80%的電量 中美科學家研製出可快速充電的鋰離子電池材料
    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季恆星教授研究組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等機構合作,研製出一種新型黑磷複合材料,充電9分鐘即可恢復約80%的電量,使兼具快速充電、高電荷容量、長壽命優點的鋰離子電池成為可能。10月9日,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發表了這項成果。
  • 【先導智能】前沿丨中美科學家研發有機聚合物制高性能電極 可用於低成本/環保鈉離子電池
    據外媒報導,下一代電池中的鋰離子可能會被更豐富、更環保的鹼金屬或多價離子所取代。不過,最主要的挑戰是要研發穩定的電極,能夠將高能量密度和快速的充放電速率相結合。最近,中國和美國的科學家就研發了一種由有機聚合物製成的高性能電極,可用於低成本、環保且耐用的鈉離子電池。
  • 中美研製出新快速充電電池材料
    富途資訊10月9日消息,據新華網報導,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季恆星教授研究組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等機構合作,研製出了一種新型黑磷複合材料,充電9分鐘即可恢復約80%的電量,使兼具快速充電、高電荷容量、長壽命優點的鋰離子電池成為可能。
  • 9分鐘可恢復80%的電量:中美科學家研製出可快充的鋰離子電池材料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季恆星教授研究組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等機構合作,研製出一種新型黑磷複合材料,充電9分鐘即可恢復電池約80%電量,使兼具快速充電、高電荷容量、長壽命優點的鋰離子電池成為可能。這項成果10月9日發表於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
  • 中美科學家研有機聚合物制高性能電極 或實現低成本/環保鈉離子電池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下一代電池中的鋰離子可能會被更豐富、更環保的鹼金屬或多價離子所取代。不過,最主要的挑戰是要研發穩定的電極,能夠將高能量密度和快速的充放電速率相結合。最近,中國和美國的科學家就研發了一種由有機聚合物製成的高性能電極,可用於低成本、環保且耐用的鈉離子電池。
  • 美國打造單晶電極!研發具多晶材料電池:鈉離子電池或優於鋰離子
    對於電池電極中的晶體材料而言,微觀結構的有序排列對於電池充放電過程中,電極內的離子傳輸具有實際意義。(圖片來源:美國能源部阿貢國家實驗室)據外媒報導,美國能源部阿貢國家實驗室(the U.S.先進電池中的電極材料是「多晶」材料,因而具有多個方向不同的晶體區域。由於多晶電極的製造相對簡單,過去科學家們一直將電池研究的重點放在如何對此類材料進行實驗,因為此類材料雖然結構有序,但是充滿了各種各樣的缺陷,往往會影響到電池性能。該研究團隊選擇了正處於研發中的鈉離子電池(與現有的鋰離子電池形成競爭)作為模型系統,以研究單晶陰極。
  • 「汽車」中美科學家研製出可快速充電的鋰離子電池複合材料
    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季恆星教授研究組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等機構合作,研製出一種新型黑磷複合材料,充電9分鐘即可恢復約80%的電量,使兼具快速充電、高電荷容量、長壽命優點的鋰離子電池成為可能。10月9日,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發表了這項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