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科學家研有機聚合物制高性能電極 或實現低成本/環保鈉離子電池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下一代電池中的鋰離子可能會被更豐富、更環保的鹼金屬或多價離子所取代。不過,最主要的挑戰是要研發穩定的電極,能夠將高能量密度和快速的充放電速率相結合。最近,中國和美國的科學家就研發了一種由有機聚合物製成的高性能電極,可用於低成本、環保且耐用的鈉離子電池。
-
日本研發硬碳電極可提高鈉離子電池的容量使用
打開APP 日本研發硬碳電極可提高鈉離子電池的容量使用 微鋰電 發表於 2021-01-11 13:55:41 日本的科學家們展示了一種硬碳電極
-
低成本、高性能鈉離子電池技術獲進展
記者獲悉,這是《科學》創刊百餘年來首次刊登鈉離子電池領域相關文章,不僅表明了國際主流科學界對該技術取得突破的重視,也反應了我國鈉離子電池前沿技術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該成果的主要研究人員包括中科院物理所博士趙成龍、副研究員陸雅翔、研究員胡勇勝,法國波爾多大學教授Claude Delmas和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教授Marnix Wagemaker教授等。
-
低成本、高性能鈉離子電池技術獲進展—新聞—科學網
《科學》首發中科院物理所研究成果
-
鈉離子電池及鋰硫電池最新研究進展匯總
. : 氫代石墨炔作為富碳柔性電極在鋰電和鈉電中的應用自1969年Williams等首次報導後,有機電極材料由於其設計的多樣性、靈活性、低成本和環保的特性吸引了諸多科學家的研究興趣。交聯富碳或者全碳框架具有特殊的熱/化學穩定性、良好的導電率、高強度以及非比尋常的機械性能(如強烈的剪切變形)。上述優越特性使其有望成為鋰離子電池(LIBs)和鈉離子電池(SIBs)電極。
-
有機電極材料在鋰離子電池中的應用前景分析
其中過渡金屬資源大都不可再生,電池回收利用技術複雜、成本高,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可能會面臨資源短缺等難點問題。因此,可循環再生的電極材料開發已成為電池領域的學術前沿和重大需求。 由於含有豐富的碳、氫、氧等元素,並顯現出可再生、綠色環保、低成本和高容量等優點,近年來有機電極材料受到了廣泛的關注。
-
「電池國家隊」研發出新型鈉離子電池,價格比肩鉛酸電池
中科海鈉團隊成員來自被稱為「電池研發國家隊」的中科院物理所二次電池研發團隊,其開發的鈉離子電池產品在性能上對標鋰電池,包括使用壽命相當,快充快放,且能量密度可達 140Wh/kg。而在成本上則明顯優於鋰電池,甚至可以比肩在市場上處於低端的鉛酸電池。該電池負極材料以煤作為原料,正極以廉價金屬氧化物為原料,成本優勢明顯。
-
我國科學家研製低鹽濃度電解液基鈉離子電池
近年來,高鹽濃度電解液因特殊的體相與界面特性被廣泛用於金屬鋰電池、水系電池等。但與此相反,降低鹽濃度可能會帶來濃差極化,所以目前實際鋰電池應用大多集中於標準的1M濃度,低鹽濃度電解液一直沒有得到系統的研究。
-
進展 | 低鹽濃度電解液再降鈉離子電池成本
電解液是儲能電池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調控電解液濃度是實現其功能化設計的有效策略之一。近年來,高鹽濃度電解液因其特殊的體相與界面特性被廣泛用於金屬鋰電池、水系電池等(本課題組曾於2013年首次提出「Solvent-in-Salt」電解液用於金屬鋰電池,Nature Communications2013, 4, 1481,引用1224次)。
-
進展|低鹽濃度電解液再降鈉離子電池成本
近年來,高鹽濃度電解液因其特殊的體相與界面特性被廣泛用於金屬鋰電池、水系電池等(本課題組曾於2013年首次提出「Solvent-in-Salt」電解液用於金屬鋰電池,Nature Communications2013, 4, 1481,引用1224次)。但與此相反,降低鹽濃度可能會帶來濃差極化,所以目前實際鋰電池應用大多集中於標準的1 M濃度,從而使得低鹽濃度電解液一直沒有得到系統的研究。
-
低鹽濃度電解液基鈉離子電池研究取得進展
近年來,高鹽濃度電解液因特殊的體相與界面特性被廣泛用於金屬鋰電池、水系電池等。但與此相反,降低鹽濃度可能會帶來濃差極化,所以目前實際鋰電池應用大多集中於標準的1 M濃度,低鹽濃度電解液一直沒有得到系統的研究。
-
改善液流電池性能和環保可持續性 科學家從蝦殼中發現電極材料
歸功於從蝦殼中發現的一種成分,研究人員為液流電池開發了新的電極組件,性能要優於目前的解決方案。長期以來,液流電池(氧化還原液流電池)被視為從風能、太陽能等間歇性能源中提取能量的實力候補者,因為它們可以以相對較低的成本存儲大量的能量。液流電池將能量儲存在巨大的外部罐內的液態電解質中,電解質通過膜來回移動,以交換離子並對設備進行充電和放電。
-
莫一非&陳海龍AEM綜述:鈉離子電池電極材料的計算研究
因此,開發廉價可替代鋰電池的相關儲能技術十分重要。鈉離子電池因為具有鈉資源豐富,成本低廉等優點,從而在能源存儲領域受到了廣泛關注。從鈉離子電池的充放電原理可以看出,研發具有高比容量,高能量密度,循環性能好的正負極材料,是發展鈉離子電池的關鍵。理論計算模擬技術可以探究鈉離子電池電極材料工作的深層次機理,彌補實驗表徵手段的不足。
-
鈉離子電池:從基礎研究到工程化探索
根據本領域最新的研究進展,提煉出了鈉離子電池在成本、性能等方面的7大優勢,這些優勢使鈉離子電池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最後重點介紹了本研究團隊在銅基層狀氧化物正極和無定形碳負極等低成本電極材料研發及其工程化放大,以及鈉離子電池研製和示範應用方面的工作。鈉離子電池的成功示範證明了其實際應用的可行性。
-
. | 鈉離子電池電極/電解液界面的調控策略與展望
然而,相對於大量研究的電極材料而言,當前人們對於構建穩定、高效的鈉離子電池「電極-電解液」界面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對鈉離子電池界面基礎理解和調控策略的研究還處於初期階段。近日,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郭玉國研究員團隊從鈉離子電池「電極-電解液」界面的基本理解、電解液母體調節和電極自身因素等方面,對當前鈉離子電池界面調控的研究進展和前沿問題進行了梳理與展望(圖1),相關論文以「Manipulating Electrode/Electrolyte Interphases of Sodium-Ion Batteries: Strategies
-
《Science》發表鈉離子電池研究成果:鈉離子電池技術或將再進一步?
該研究提出了一種簡單的預測鈉離子層狀氧化物構型的方法,並在實驗上證實了該方法的有效性,為低成本、高性能鈉離子電池層狀氧化物正極材料的設計和製備提供了理論指導。據悉,這是《Science》創刊百餘年來首次刊登鈉離子電池領域相關文章,不僅表明了國際主流科學界對該技術突破的重視,也佐證了我國鈉離子電池前沿技術已比肩國際最頂尖水平。
-
我國學者在鈉離子電池層狀氧化物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Claude Delmas等提出了一種簡單的預測鈉離子層狀氧化物構型的方法,並在實驗上證實了該方法的有效性,為低成本、高性能鈉離子電池層狀氧化物正極材料的設計製備提供了理論指導。其中,鋰離子電池雖然已成為佔據全球電化學儲能規模市場80%份額的「絕對一哥」,但由於其資源的稀缺性和較高昂成本,產業發展面臨「天花板」,而資源儲量豐富、成本低廉的鈉離子電池,便成為了極佳的補充。然而,鈉離子電池的性能卻受到可用電極材料的限制,尤其是以層狀氧化物材料為主的正極材料的限制。
-
鈉離子電池:中國的機會
同時藉助於正負極均可採用鋁箔集流體構造雙極性電池這一特點,可進一步提升鈉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使鈉離子電池向著低成本、長壽命、高比能和高安全的方向邁進。圖1 鈉離子電池優勢經過世界各研究組的共同努力,鈉離子電池在電極材料、電解質材料、表徵分析、儲鈉機制探索和電芯技術等方面不斷取得突破,鈉離子電池相關文章的發表數量迅速增加,專利的申請數目逐年遞增。
-
鈉離子電池:從基礎研究到工程化探索
鈉離子電池的優勢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①鈉資源儲量豐富,分布均勻,成本低廉;②鈉離子電池與鋰離子電池的工作原理相似,與鋰離子電池的生產設備大多可兼容;③由於鋁和鈉在低電位不會發生合金化反應,鈉離子電池正極和負極的集流體都可使用廉價的鋁箔;④在固態電池中,可設計雙極性電極,在同一張鋁箔兩側分別塗布正極和負極材料,將這樣的極片周期堆疊,在一個單體電池中實現更高電壓,並可節約其他非活性材料以提高體積能量密度
-
「電池國家隊」研發出新型鈉離子電池,價格比肩鉛酸電池,電芯月產能已達30萬隻
中科海鈉團隊成員來自被稱為「電池研發國家隊」的中科院物理所二次電池研發團隊,其開發的鈉離子電池產品在性能上對標鋰電池,包括使用壽命相當,快充快放,且能量密度可達 140Wh/kg。而在成本上則明顯優於鋰電池,甚至可以比肩在市場上處於低端的鉛酸電池。該電池負極材料以煤作為原料,正極以廉價金屬氧化物為原料,成本優勢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