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鹽濃度電解液基鈉離子電池研究取得進展
電解液是儲能電池重要組成部分,調控電解液濃度是實現其功能化設計的有效策略之一。近年來,高鹽濃度電解液因特殊的體相與界面特性被廣泛用於金屬鋰電池、水系電池等。但與此相反,降低鹽濃度可能會帶來濃差極化,所以目前實際鋰電池應用大多集中於標準的1 M濃度,低鹽濃度電解液一直沒有得到系統的研究。
-
進展 | 低鹽濃度電解液再降鈉離子電池成本
電解液是儲能電池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調控電解液濃度是實現其功能化設計的有效策略之一。近年來,高鹽濃度電解液因其特殊的體相與界面特性被廣泛用於金屬鋰電池、水系電池等(本課題組曾於2013年首次提出「Solvent-in-Salt」電解液用於金屬鋰電池,Nature Communications2013, 4, 1481,引用1224次)。
-
進展|低鹽濃度電解液再降鈉離子電池成本
近年來,高鹽濃度電解液因其特殊的體相與界面特性被廣泛用於金屬鋰電池、水系電池等(本課題組曾於2013年首次提出「Solvent-in-Salt」電解液用於金屬鋰電池,Nature Communications2013, 4, 1481,引用1224次)。但與此相反,降低鹽濃度可能會帶來濃差極化,所以目前實際鋰電池應用大多集中於標準的1 M濃度,從而使得低鹽濃度電解液一直沒有得到系統的研究。
-
最新進展:低鹽濃度電解液再降鈉離子電池成本
電解液是儲能電池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調控電解液濃度是實現其功能化設計的有效策略之一。近年來,高鹽濃度電解液因其特殊的體相與界面特性被廣泛用於金屬鋰電池、水系電池等(本課題組曾於2013年首次提出「Solvent-in-Salt」電解液用於金屬鋰電池,Nature Communications2013, 4, 1481,引用1224次)。
-
天高能量密度水系電池的核心組件——鹽包水電解質
由於水的高安全性和離子導電性,水系鋰離子電池(ALIB)已成為一種潛在的替代品。然而,水的窄電化學穩定窗口(ESW)嚴重製約了ALIB的性能。近年來,隨著鹽包水電解液中的引入(1 kg H2O中加入21 mol LiTFSI),水系電解質的ESW擴大到~3 V,顯著提高了ALIBs的電壓和能量密度。然而,鑑於如此高的鹽濃度,鹽包水電解質將大大增加ALIBs的成本。
-
在50年後 鋰離子電池的難兄難弟鈉離子電池終於實現量產!
除了資源豐富之外,與鋰離子電池相比,鈉離子電池由於其鈉鹽的特性,允許使用低濃度電解液。電解液負責在正負極之間傳輸離子,溶液中至少有一種離子為正極或負極的組分,而鈉離子電池採用鈉鹽電解液,在同樣濃度下,鈉鹽電解液的電導率高於鋰電解液20%左右。
-
在50年後,鋰離子電池的難兄難弟鈉離子電池終於實現量產!
鋰離子電池受到了鋰資源儲量(~17ppm)和分布不均勻(~70%在南美洲)的限制(特別是我國目前80%鋰資源依賴進口),所以鋰離子電池難以同時支撐起電動汽車和電網儲能兩大產業的發展。而鈉資源約佔地殼元素儲量的2.64%,獲得鈉元素的方法也十分簡單,因此相比於鋰離子電池,鈉離子電池在成本上將更加具有優勢。
-
高比能、長壽命的柔性固態鈉離子電池問世
相比於鋰元素,鈉元素在地殼中的儲藏量十分豐富,獲得鈉元素的方法也十分簡單,其開採費用僅為鋰的1%;鈉離子電池的充電時間可以縮短到鋰離子電池的1/5;鈉離子電池無過放電特性,允許放電到零伏;由於鈉鹽特性,允許使用低濃度電解液(同樣濃度電解液,鈉鹽電導率高於鋰電解液20%左右)降低成本;鈉離子不與鋁形成合金,負極可採用鋁箔作為集流體,可進一步降低成本8%左右,降低重量10%左右。
-
鈉離子電池:從基礎研究到工程化探索
雖然在1991年後鋰離子電池的成功商業化吸引了大多數科學家的注意力,但鈉離子電池的發展卻從未停止,近10年來鈉離子電池的相關研究更是迎來了井噴式增長,另外關於鈉離子電池工程化的嘗試也常有媒體報導。目前根據最新的研究結果發現了鈉離子電池的諸多優勢,除了鈉資源儲量豐富的優勢之外,還具有高低溫性能優異、安全性高、可用低鹽濃度電解液等優點(圖1),一些技術指標甚至優於鋰離子電池,展現出巨大的開發潛力。
-
稀釋電解液也能提高鋰硫電池性能
這一發現為未來電極液的調配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時也可適用於其他轉換型電池。一直以來通過配製高濃度電解液被認為是遏制鋰硫電池中穿梭效應的有效方法。但近日,中南大學吳飛翔等人的研究表明,低濃度的電解液實際上能很好的緩解穿梭效應。通過分子動力學模擬為低濃度電解液良好的電化學性能提供了理論依據。
-
鈉離子電池:從基礎研究到工程化探索
目前根據最新的研究結果發現了鈉離子電池的諸多優勢,除了鈉資源儲量豐富的優勢之外,還具有高低溫性能優異、安全性高、可用低鹽濃度電解液等優點(圖1),一些技術指標甚至優於鋰離子電池,展現出巨大的開發潛力。;⑤鈉離子的溶劑化能比鋰離子更低,即具有更好的界面離子擴散能力;⑥鈉離子的斯託克斯直徑比鋰離子的小,相同濃度的電解液具有比鋰鹽電解液更高的離子電導率,或者更低濃度電解液可以達到同樣離子電導率;⑦根據目前初步的高低溫測試結果,鈉離子電池高低溫性能更優異;⑧在所有安全項目測試中,均未發現起火現象,安全性能更好。
-
【熱文回顧】胡勇勝團隊:鈉離子電池:從基礎研究到工程化探索
目前根據最新的研究結果發現了鈉離子電池的諸多優勢,除了鈉資源儲量豐富的優勢之外,還具有高低溫性能優異、安全性高、可用低鹽濃度電解液等優點(圖1),一些技術指標甚至優於鋰離子電池,展現出巨大的開發潛力。;⑤鈉離子的溶劑化能比鋰離子更低,即具有更好的界面離子擴散能力;⑥鈉離子的斯託克斯直徑比鋰離子的小,相同濃度的電解液具有比鋰鹽電解液更高的離子電導率,或者更低濃度電解液可以達到同樣離子電導率;⑦根據目前初步的高低溫測試結果,鈉離子電池高低溫性能更優異;⑧在所有安全項目測試中,均未發現起火現象,安全性能更好。
-
【科技】中科大餘彥教授&合工大項宏發教授團隊AEnM:二氟磷酸鋰基|雙鹽低濃度電解液用於鋰金屬電池
在電鍍過程中,由於鋰負極周圍的電流分布、陽離子濃度梯度不均勻以及固體電解質界面(SEI)的破裂,Li傾向於以樹枝狀形式沉積。 進一步的電鍍和剝離過程將導致鋰枝晶的生長。一方面,生長出的鋰枝晶會穿透隔膜,引起內部短路,從而引起熱失控和爆炸危險。另一方面,新鮮鋰暴露在電解液中,會導致鋰負極上連續形成SEI,電解液消耗,形成孤立的「死」鋰,導致電池壽命降低。
-
寬溫型鋰離子電池有機電解液影響因素和研究進展
過高的鋰鹽濃度雖然可以提供高濃度的荷電載體,但強烈的溶劑-電解質和電解質-電解質的相互作用,可能導致離子締合作用加強,鋰鹽電離度降低;同時鹽濃度升高往往導致溶液體系的粘度升高,導致低溫離子電導率反而下降。因此,寬溫電解液中LiPF6濃度通常為0.5~1.2mol/L。
-
Chinese Phy B:聚焦熱行為失效分析—邁向更安全的鈉離子電池
(b)半電池中800度熱解瀝青碳和1550度熱解瀝青碳的首周充放電曲線。(c)放電態硬碳電極與EC/DMC溶液混合的DSC曲線,該溶液包含1 M NaClO4,LiClO4,NaPF6或LiPF6。(d)三個循環後的鋰化(使用LiPF6鹽)和鈉化Sn電極(使用NaPF6鹽)的DSC曲線。
-
. | 鈉離子電池電極/電解液界面的調控策略與展望
然而,相對於大量研究的電極材料而言,當前人們對於構建穩定、高效的鈉離子電池「電極-電解液」界面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對鈉離子電池界面基礎理解和調控策略的研究還處於初期階段。鈉離子電池界面層的基礎理解、調控策略與展望論文從鈉離子電池「電極-電解液」界面的基礎視角出發,對界面相主體本身的初始形成機制、化學成分與結構、生長演變過程和離子傳輸行為等方面進行了系統闡述與介紹。首先,熱力學驅動力解釋了界面相生成的根源、作用及其與電極電解液之間的關聯性。
-
用護膚霜成分製成的電池電解質實現穩定且不易燃的水性鋰離子電池
鋰離子電池的轉變:從易燃有機物到水溶液的轉變在手機、筆記本電腦等改善了我們日常生活的電子設備和小工具中,總能找到鋰離子電池。由於可充電的特性和穩定的能量輸出,它們已經成為這些電子產品的核心。儘管經過多年的研究,鋰離子電池仍然嚴重依賴有毒、易燃的有機電解液來發電,嚴重的安全隱患仍未得到解決。一些起火、爆炸事件表明,鋰離子電池的安全性還沒有得到保障。
-
鋰離子電池還能用水做電解液?水系電解液鋰離子電池全面解讀
傳統的鋰離子電池主要採用有機電解液,這主要是因為傳統LCO/石墨體系鋰離子電池電壓較高,超過了水溶液電解質的穩定電壓窗口,因此只能採用有機溶液電解質。近年來隨著人們對動力電池安全性、環保性要求的提高,水溶液電解質又開始得到人們的重視。
-
AEnM:水系鋰、鈉離子電池SEI膜的原位構建
鋰離子電池由於較高的能量密度和環境友好的優勢,大量用於儲能電站。但是有機電解液的使用,使其規模化應用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鉛酸電池具有安全性高、成本低的優點,通過摻碳電池壽命可達5000次,能量密度達到40瓦時/千克,廣泛應用於儲能系統,但是其存在一定的環境汙染缺陷。因此,安全性高、無汙染的綠色水系金屬離子二次電池非常適用於儲能系統。
-
「電池國家隊」研發出新型鈉離子電池,價格比肩鉛酸電池
上世紀 70 年代,鈉離子電池和鋰離子電池都是電池領域科學家研究的重點方向。讓兩者真正分野的索尼在 90 年代成功將鋰電池商用化,在消費電子領域大面積鋪開了鋰離子電池。商用化的順利進行反向抑制了鈉離子電池技術路線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