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達健康管理,後接健康險萬億藍海,網絡互助平臺打開想像空間

2020-11-27 健康界

從2011年國內首個網絡互助平臺「抗癌公社」成立至今,10年時間裡,大病籌款網絡互助行業已發展到1.5億的客戶規模。根據螞蟻集團研究院《網絡互助行業白皮書》預計,2025年這一數據將達到4.5億人,覆蓋中國14億人口的32%左右。

按照大病網絡互助金總額在全社會大病醫療費用的佔比統計,2019年網絡互助將全國大病醫療費用平均保障水平從60%提升到60.73%,貢獻度為0.73%,預計2025年貢獻度將上升到3%。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中心主任鄭秉文認為,在全民醫保和商業健康保險之外,基於網際網路數位技術興起的網絡互助,正在成為我國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一支補充力量。

這支補充力量有如星星之火,正藉此進入以醫療支付為樞紐的對醫療健康產業鏈各個環節的整合中,上可達前端健康管理,後可接健康險萬億藍海,這是一個尚待挖掘的新戰場,也必將引發對這一極富想像空間的藍海市場的爭奪戰。

網絡互助平臺切入慢病

今年的疫情讓民眾在線醫療需求激增,網絡互助平臺也藉此實現了商業鏈條的延伸。日前,輕鬆集團將旗下「中聯朵爾網際網路肝病中心」提升至集團發展的重要戰略位置。「在此之前,(我們)就密切關注用戶需求動向,已完成這一賽道的初步卡位。」輕鬆集團方面表示。

據了解,肝病專家、醫生可在此平臺為3億肝病患者提供在線診療、處方開具、在線取藥等健康服務。輕鬆集團(  )表示,肝病只是切入點,還將不斷探索邊界,整合線上線下資源,不斷升級迭代、擴大病種範圍,最終要落地全面的慢病管理服務。

為此,輕鬆集團在2019年就和眾惠相互、丁香園、中康資訊、美年大健康成立全球首個慢病管理聯盟,通過整合健康保障平臺、健康資訊、保險公司、健康體檢機構資源優勢,為慢病用戶構建的一體化幹預及管理機制。而現在的慢病管理聯盟2.0,引入線上醫藥服務企業叮噹快藥,升級為慢病管理閉環。

今年5 月,另一家網絡互助平臺——支付寶旗下的相互寶發布了獨立的「慢病互助計劃」,三高、心血管病、腎炎等八大類慢性病人群可以在這個新計劃中進行互助,獲得防癌保障。相互寶根據年齡, 39 周歲以內用戶的保障額度為 30 萬,40- 59 周歲用戶為 10 萬。

這是相互寶繼大病互助計劃、老年防癌計劃之後,推出的第三個獨立的互助計劃。這三個互助計劃之間獨立運行、獨立分攤,互不影響。

業內另一互助平臺也在不久前更迭了口號,從要做」中國最領先的保險保障平臺「升級成為」中國最領先的健康保障平臺「。其CEO表示,希望以平臺的方式整合不同的產品服務,做醫療和健康管理相關服務的整合,為用戶提供更廣泛的健康保障服務,發展健康戰略。

很顯然,網絡互助平臺紛紛切入慢病市場,發力健康管理,意在拓展產業鏈,向前端延伸。醫療戰略諮詢公司Latitude Health創始人趙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在「4+7」帶量採購、醫保控費、兩票制等政策影響下,企業產品銷量、價格大幅下滑,部分產品落標,銷售和利潤壓力下,與網際網路醫療平臺合作,通過數位化以及網際網路等方式觸達患者成為藥企的出路之一。與此同時,網際網路醫療平臺與藥企合作,通過提供慢病管理以及問診等服務來獲得收入。

當前,國內用戶並未完全形成為網際網路醫療服務買單的習慣。趙衡認為,慢病管理平臺可以賺錢的部分仍在賣藥環節,而平臺對服務收費直接影響了後端的賣藥環節。此外,慢病管理平臺的藥品品類要全,慢性病患者不會因為平臺有免費的健康管理而更換用藥,因此平臺還需要拓寬合作藥企的數量。

醫療互助和商業保險」互補「

今年2月,政府下發《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將醫療互助正式納入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稱,網絡互助行業對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補充作用主要體現在三方面:一是對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覆蓋面發揮重要補充作用;二是參與門檻低,可及性很好;三是對由於重大疾病家庭成員導致陷入絕境的家庭具有明顯補償作用,可為有效防止因病致貧和因病返貧做出貢獻。

比如,陽光保險集團與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共同啟動的「粉紅陽光·輕鬆愛-關愛女性」公益計劃,就是旨在資助在輕鬆籌平臺發起籌款的女性貧困乳腺癌患者。輕鬆集團CEO張科曾公開表示,很多人認為網絡互助是在搶商業保險的生意,其實,前者不僅對後者不存在競爭關係,甚至已經從「互補」關係上升到「合作」關係。

張科認為,網絡互助為沒錢購買商業保險的人提供一種風險補償方案。一直以來,我國中西部地區不是特別發達,線下「人對人」宣傳保險效率較低,這也使得線下代理人需要向單個客戶推銷較高費用的產品才能實現利潤,造成此前保險產品保費普遍較高。

事實上,低收入人群目前還是缺乏商業保險購買能力,而網絡互助正好可以填補部分人群的風險管理空白,因為它門檻極低,有的甚至是零元門檻,這極大擴展了可支付的人群。張科提供的數字顯示,網絡互助出現5年多來已經覆蓋用戶3億人,僅2020年上半年,已支出互助金超過90億元。

其實,保險和網絡互助的產品,在底層邏輯是完全不一樣的。保險是B2C產品,「B」指的是保險公司,保險產品是保險公司和客戶之間的契約,一旦觸發理賠條件,保險公司需要按照合同,無條件為客戶理賠。而網絡互助是C2C產品,需要用戶秉持「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理念,對互助事件進行分攤,運營平臺本身不承擔風險,但需要在每一個周期,公示告知客戶帳戶扣款原因。

在有效提升全民保障覆蓋率及保障水平的同時,壁虎互助創始人李海博認為,網絡互助還是C端用戶購買健康險的教育工具。不同於保險非常難做「買家秀」,網絡互助由於有義務對用戶進行公示,在這個過程當中也就自動完成了對用戶的教育和宣傳。在他看來,網絡互助是保障入門級產品,相當於理財平臺的餘額寶,會開啟國民的保障意識。

然而,僅有網絡互助還是不夠的。「用戶會逐漸認識到,還需要更充分的保障,便會主動考慮購買商業保險。所以,從網絡互助往商業保險轉化時,由於進行了深度教育宣傳,轉化效率一般非常高。」張科表示,網絡互助平臺希望與保險公司合作,共同為整個社會構建一個更全方位、更好的醫療保障體系。

新戰場尚待進一步規範

無論是先行一步的網絡互助平臺,還是拓展網絡互助業務的網際網路,眼光瞄準的都是其後續對接的萬億健康險藍海。而健康險在我國進展緩慢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極度依賴線下的代理人渠道。據了解,通過保險代理人銷售的健康險佔到60%以上。而隨著網際網路平臺、內容運營平臺等的發展,渠道正在變得越來越多樣。對於最終用戶而言,信息更加透明,既起到了市場教育普及的作用,也增強了投保意願。

但是就在近日,銀保監會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局的一篇文章將一直處在風口浪尖的網絡互助,再次推向了輿論的焦點。

「會員數量龐大,屬於非持牌經營,涉眾風險不容忽視,部分前置收費模式平臺形成沉澱資金,存在跑路風險,如果處理不當、管理不到位還可能引發社會風險」,這些負面敘述,為互助平臺企業敲響了警鐘。文章還表示,將儘快研究準入標準,實現持牌經營。

隨後,作為網絡互助平臺代表被點名的相互寶、水滴互助先後回應媒體,強調了平臺的經營穩健,並表示期待監管更多指導,呼籲互助監管儘快落地。

「幾年來,網絡互助平臺在發展的過程中確實有一些『資金池』風險,關閉的平臺也不在少數,甚至最近百度旗下的燈火互助成立不到一年就『夭折』了,監管對於這個行業有擔憂是很正常的。」一名網絡互助平臺高管表示。

早些時候,浙江網際網路金融聯合會批准發布了全國首個《網絡互助團體標準》。該標準由螞蟻金服牽頭,聯合了浙江大學網際網路金融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保險研究所互助保障研究中心、阿里健康等多方研究制定。

在這個網絡互助行業標準中,首次提出了互助平臺的「四要一不要」原則:要實名制度、全程風控、審核獨立、公開透明,不要資金風險。對於資金池問題,該標準建議互助平臺選擇無資金池形式,或者在有資金池的情況下,設立相應的資金託管制度,確保資金安全。

這一標準,能否為未來國家標準提供參考還有待觀察。但中國支付清算協會政策研究室主任陸強華認為,疫情之後,大家會普遍重視醫療保障,網絡互助業務發展滿足了廣大人群,特別是中低收入人群的保障需求,可能會迎來新一輪的發展。這一標準或許能成為網絡互助行業下一輪發展中的重要指引,成為行業進入規範有序發展的號角。

變局之際,必有洗牌。這是在網際網路巨頭藉由醫療支付體系的變革創新時點,將原本擁有的巨大流量進行精準過濾,即通過互助平臺篩選出關注健康,對醫療支付有危機感,且有一定支付意願但支付能力不高的用戶,藉此進入以醫療支付為樞紐的對醫療健康產業鏈各個環節的整合,上達前端健康管理,後接健康險萬億藍海。

這是一個新戰場,也是對背後極富想像空間的藍海市場的預先爭奪戰。

歡迎添加作者微信就相關問題進行討論:

相關焦點

  • 中國政法⼤學何啟豪:網絡互助是健康保障「供給側改革」的...
    ,雙方就「網絡互助實踐與監管走向、普惠保險保障、生態協同效應」等議題展開了高質量的交流與探討。南開大學就《商業健康保險、醫療互助、大病救助保障功能和協同效應研究》階段性成果作了分享匯報。報告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5月底,我國已有3.3億人加入網絡互助平臺,累計互助金規模約92.39億元,受助人數超過7萬,人均可獲得互助金13萬。「網絡互助的出現,極大的豐富了多元化保障體系,是健康保障領域『供給側改⾰』的主要成果之一,擴⼤了健康保障領域的有效供給。」
  • 壁虎互助確認新浪投資 網絡互助軍備再升級
    至此,新浪已經完成壽險牌照、保險經紀公司、保險科技及網絡互助的全面布局。網絡互助發端於2015年,抗癌公社、e互助、壁虎互助和夸克聯盟被並成為原生互助平臺的老四家。2016年水滴互助、17互助、蜂巢互助20餘家平臺獲得數百萬至千萬級天使投資,帶動200餘家互助創業者蜂擁而至,行業泡沫達到頂點,觸發了監管憂慮,發布了《關於網絡互助的風險提示》,並於2017年2月完成對全行業的風險排查和分級分類。隨之而來的是大量互助平臺的退出潮,到2018年僅剩下不到10家存續發展,而在2017年後,僅水滴互助及壁虎互助各獲得過兩輪融資,整個行業進入靜默期。
  • 「水滴互助」攜手「記健康」 為百萬會員推福利
    8月19日,網絡互助保障平臺「水滴互助」宣布,在正式上線100天之際,保障會員數突破100萬,奠定了國內第一網絡互助保障平臺的地位預計20年後,癌症的發病率增加70%。先後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和衛生部認可,可有效用於醫療機構腫瘤輔助診斷、腫瘤篩查和腫瘤防治,已在15省300多家公立醫院展開。
  • 識因大健康管理平臺:從基因檢測到精準健康管理
    識因大健康管理平臺的出現,有望改變人們管理健康的方式——防病於未然、個體健康預測、全身抗衰管理、預防疾病、防治癌症、健康管理規劃等。識因大健康管理平臺本著大健康和預防為主的理念,將基因檢測、精準醫療、移動醫療、健康管理及其他醫療健康服務有效結合,著力為用戶提供移動互聯、中西醫結合、預防為主,關愛健康的一體化醫療健康服務。
  • 網絡互助平臺壁虎互助聯姻360金融,與網際網路巨頭是共生關係
    放眼至金融保險領域,360金融在去年提出「大保險戰略」,並迅速發力網絡互助、大病籌款,完成了「籌款+互助」的場景搭建,後獲取保險經紀牌照,打通了保險獲客、轉化的路徑。360金融以互助業務切入,其策略與其他網絡巨頭不同,是目前唯一覆蓋了「籌款+互助+保險」三級生態的存在,互助會員人數逼近300萬。
  • 健康中國人全球公開賽:打造科學健康管理平臺
    健康中國人全球公開賽:打造科學健康管理平臺 2013年01月21日09:55 來源:中國體育在線/sportspress.cn
  • 《2020上半年中國網絡互助發展專題研究報告》三大關鍵詞:發展歷程...
    通過梳理,我們可以發現,網絡互助行業在2020年迎來了一個再次加速發展的新時期,從2014年——2020年,網絡互助行業經歷了洗牌、陣痛,各大企業經過了觀望,以及政府不斷出臺相關政策,行業內部加強自律後,2020年網絡互助平臺已經對網絡互助的性質、承擔的責任、定位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產品機構、運營方式等多方面趨於成熟。
  • 網絡互助「圍城」:巨頭湧入,玩家用戶逃離
    3年後,因為被廣州日報、光明日報報導,抗癌公社(現康愛公社)開始被人們關注,人們開始用「大病互助」、「網絡互助」一詞稱呼這一模式。2016年是市場爆發的一年,互助平臺由2015年底的不足10家發展到上百家。2017年市場歸於平靜,多家互助平臺相繼出局。2018年10月螞蟻金服與信美相互聯合推出「相互保」讓互助再次成為熱點。
  • 螞蟻金服:2020年網絡互助行業白皮書
    螞蟻集團研究院發布全國首份《網絡互助行業白皮書》。2019年我國網絡互助平臺的實際參與人數為1.5億,預計2025年將達到4.5億人,覆蓋中國14億人口的32%左右。白皮書顯示,根據模型推算,2019年,我全國社會大病醫療費用(不含商業健康保險)約為7300億,而大病網絡互助金總額約為54億元,網絡互助金佔比0.73%。
  • 網絡互助參與人數達3.3億,填補低收入人群保障缺口
    ,並召開了「商業健康保險、醫療互助、大病救助保障功能和協同效應研究」階段性成果展示研討會。  報告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5月底,我國已有3.3億人加入網絡互助平臺,累計互助金規模約92.39億元,受助人數超過7萬。這表明,網絡互助這一新型模式的互助共濟功能被普遍接受和肯定。  南開大學調研顯示,我國網絡互助大型成熟類平臺以相互寶、水滴互助為代表。
  • 在線娛樂大爆發,怎樣才能讓網絡空間更安全更健康?
    在這次線上娛樂大發展的過程中,內容健康再次被監管部門和網絡大眾所關注。如何更好地打擊網絡「黑產」、維護網民權益和未成年人的上網安全,成為了產業討論的熱門話題之一。基於虛擬身份的網絡社交提升了用戶間的交流效率、拉近了陌生人之間的距離,但也帶來了網絡詐騙、內容違規、涉黃涉暴等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大多和網絡黑灰產息息相關,也因此平日隱蔽在各個網絡空間角落。監管部門針對網際網路安全相關的法律法規和監管政策也在不斷完善,越來越多的網絡黑產得到了法律的制裁,數百款涉嫌違法違規的平臺也因此被處罰甚至封禁。
  • 伊利布局全球「生態圈」開拓健康產業新藍海
    8月7日,「營養健康70年——2019中國國際健康產業峰會」在北京舉行。此次峰會以「共建健康生態,共築健康夢想」為主題,來自政府有關部門、行業協會的領導、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等近300人參會,探討70年來營養健康事業的發展。
  • 變啦健康減脂——你的獨家健康管理神燈
    在衛健科技同樣有一隻健康管理神燈——變啦APP,「連接一切想要健康的人,讓服務更簡單,讓人類更健康。」這盞神燈讓用戶通過變啦APP獲得健康需求和解決健康問題。目前,變啦APP累計用戶已經超過250萬人,分布於全球16個國家;日均活躍用戶30萬人,這些人群基本平均分布於各個年齡段中。
  • 四位大咖頭腦風暴: 讓數字科技「點亮」 全周期健康管理
    (上接1版)  「我國衛生保障體系過去一直是『以疾病為中心』,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我們意識到應該把觀念轉變為『以疾病的預防為中心』,特別是與老百姓密切相關的健康管理問題,這是一個『牛鼻子』的問題,我們的觀念應該轉變。」
  • 全民養生成熱潮,慧養食方打造專業化健康管理平臺
    做為專業化大健康新零售及健康管理平臺——慧養食方整合了香磨五穀、御致茗方、御膏房、優態多、尋農味等多家深耕國內領域10多年的大健康連鎖品牌,為該平臺建立起覆蓋原產地食材種植、養殖,食養產品研發、生產以及專業化健康管理、服務體系。
  • 螞蟻金服發布「慢病版相互寶」,網絡互助分人群按下「加速鍵」
    2018年10月16日,大病互助共濟服務相互寶在支付寶App上線。「到目前為止,相互寶已經變成全球最大的網絡互助平臺,我們服務著超過1個億的用戶,相當於兩個韓國的人口數。」螞蟻集團資深總監、相互寶事業部總經理邵曉東在5月13日的線上發布會上稱。
  • 互助保險面臨三大難題 水滴公司商業模式能否盈利突出重圍
    除了網絡互助平臺水滴互助和大病網絡籌資平臺水滴籌,它還有一條更重要的業務線水滴保險商城。2017年5月,水滴保險獲得保險經紀許可證,正式進入保險業。零手續費放棄互助平臺的收入,依靠保險業,滴水完成業務閉環。這也意味著水滴保險商城目前的收入不足以支付整個企業的運營成本。對水滴公司,尋找新的收入增長點仍然是一個挑戰。
  • 網際網路健康這條賽道,百度健康做得怎麼樣?
    隨著用戶教育下沉,線上化率有望在2025年提升到11.1%,新增4540億元市場空間。 網際網路健康管理在近年越來越受到人們重視,加上全生命周期健康被提升到國家戰略高度,市場活躍度變高。根據動脈橙資料庫數據,從2018年到2020年第一季度,健康管理領域一級市場共發生132起投融資事件,資金投入約為59億元。
  • 疾病管理、健康管理,流式細胞術來引領
    疾病管理、健康管理,流式細胞術來引領 2020-09-23 19: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數位化健康管理平臺Genebox基因寶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
    數位化健康管理平臺「Genebox基因寶」近日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大鉦資本領投。公司曾獲3600萬元天使輪融資,投資方主要為A股上市連鎖藥房大參林。基因寶成立於2018年5月,以基因檢測為入口,為消費者提供以家庭為單位的、定製化的健康管理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