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南開大學朱銘來教授研究團隊及特邀課題評審專家一行赴水滴公司實地考察,雙方就「網絡互助實踐與監管走向、普惠保險保障、生態協同效應」等議題展開了高質量的交流與探討。南開大學就《商業健康保險、醫
11月9日,南開大學朱銘來教授研究團隊及特邀課題評審專家一行赴水滴公司實地考察,雙方就「網絡互助實踐與監管走向、普惠保險保障、生態協同效應」等議題展開了高質量的交流與探討。
南開大學就《商業健康保險、醫療互助、大病救助保障功能和協同效應研究》階段性成果作了分享匯報。報告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5月底,我國已有3.3億人加入網絡互助平臺,累計互助金規模約92.39億元,受助人數超過7萬,人均可獲得互助金13萬。
「網絡互助的出現,極大的豐富了多元化保障體系,是健康保障領域『供給側改⾰』的主要成果之一,擴⼤了健康保障領域的有效供給。」中國政法大學中美法學所副所長何啟豪說道。
過去十年,網絡互助經歷了三個階段,從萌芽期、震蕩期到大型網際網路公司湧入後的競爭期,正逐步形成水滴互助、相互寶「雙雄並立」的市場格局。
但隨著會員數量的日趨龐大,資金池風險等問題再掀熱議,大眾對網絡互助的理解也各有不同,有「公益說」、「保險說」、或「類保險說」等,對此,何啟豪更認同「類保險說」。
「網絡互助屬於類似保險的新型健康⻛險分散與保障機制,屬於⾦融領域,應納入銀保監會監管。」何啟豪分享道,「互助平臺接下來的重要工作,應該是怎麼跟銀保監會做好溝通,讓他們在制定監管辦法的時候,留出創新空間。」
同時,何啟豪提出了四大建議:第一,監管應以「消費者保護」為基本價值,重點關注「市場失靈」造成的風險;第二,監管方式宜採取公私合作監管,強化對平臺的責任規制,鼓勵企業自治與行業自律;第三,積極擁抱監管科技,提高監管能力;第四,平衡信任、利益與可持續發展。
今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中提到:到2030年,全面建成以基本醫療保險為主體,醫療救助為託底,補充醫療保險、商業健康保險、慈善捐贈、醫療互助共同發展的醫療保障制度體系。
經過4年多的發展,水滴公司目前已是國內領先的網際網路健康保險保障公司,通過水滴籌、水滴互助、水滴保險商城搭建了一套社保之外的健康保障體系,目前已服務用戶達3.4億。
「之所以選擇水滴作為創新案例的研究,是因為水滴生態系統的內部協同性及可持續性都很強,對研究我國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具有典型意義。「調研組專家說。
(本內容屬於網絡轉載,文中涉及圖片等內容如有侵權,請聯繫編輯刪除。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及投資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