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4-01_特殊位置確定兩相干疊加波相位差
本期高中物理競賽試題,我們共同來研究一下一維直線上運動的兩列相干機械波的疊加現象,雖然說,相干機械波的疊加現象並不是高中物理的基礎內容,一般在競賽輔道中才會有所涉及,並且其在給出機械波的傳播方程也就是波動方程的時候,一般都是給出確定時間點的波動方程,也就是對於下面小編給出的解題步驟中的時間項,給出了一個特殊值而已,但是就機械波的傳播特點而言,機械波的傳播不僅僅與空間位置有關,也應該與時間有關,因此在給出的標準機械波傳播方程中,應該有兩個自變量,也就是時間和空間的表述項,這就變成了一個二元一次三角函數方程,對於這樣的方程的研究,也超出了高中數學的基本內容,因此在競賽中,這個位置設計的題目都相對較為簡單,只需要同學們記住一些簡單的結論,在題目中學會應用即可。
小編在這裡同樣給出了比較完善的一維相干簡諧機械波的疊加方法,就這個方法而言,並沒有超出高中物理知識範疇,僅僅應用了三角函數方程的和差化積方法,其過程雖然有點兒複雜,但是同學們應該可以得出最後的結果,但對於結果的進一步討論,就稍有難度了,其實這個結果的討論,不僅僅對於高中學生難度不小,對於大學學生而言,同樣並不簡單,但是這裡的結論卻具有非常普遍的實用性,在光學、電磁學等很多領域,都將有比較深刻的應用,特別是相干波源振動的李撒如圖形,應用更多,有需要的同學可以自行百度。
試題預覽
如圖1所示,兩列相干平面簡諧波沿 X 軸傳播,波源 S_1 和 S_2 相距 d = 30 m , S_1 為坐標原點,已知 x_1 = 9 m 和 x_2 = 12 m 處的兩點是相鄰的兩個因幹涉而使振動的振幅最小的點,設 S_2 的初相位超前,求:
(1) 兩波的波長;(2) 兩波源的最小相位差解題步驟
方法分析
從上面的解題步驟中,其實並不難發現,解題步驟的關鍵點就在於要明確兩列相干機械波的前提是什麼,也就是要根據題目中的初始條件,得到兩列機械波的振動特點,即具有相同的角頻率,然後根據這個特點就能夠寫出兩列簡諧機械波的波動方程,通過和差化積的計算過程後,就能夠得到在兩個波源之間的部分,其駐波的方程,然後根據題目中給出的特定點的振動特點,代入數據後,不難計算處出波長的具體大小,並且根據兩列簡諧機械波的相位前後位置,結合題目中特定點的相位關係,就能夠得到相位差,當然了,這個過程需要假定兩點之間的相位差,然後根據兩個相鄰點的特點,就能夠直接得到引入的相位差的具體大小,從而得到了最終的相位差大小。
同時這個題目中,也可以直接通過題目中的已知條件,在假設題目中兩列簡諧機械波方程的時候,直接將一方程表示為沒有初始相位的,令一列簡諧機械波就可以根據題目的已知條件,來假設具有初始相位,進行後面的計算,這樣可以有效的簡化後面的計算過程。
文檔獲取
小編為同學們提供了本期內容的文字版PDF文檔,百度搜索小編的個人博客:物理學堂,下載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