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提出外星人可能隱藏在暗物質中,或者已經與自然融為一體

2020-11-25 華箋流香

哥倫比亞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Caleb Scharf在Nautilus網站上發表了一篇文章中提出了這個想法。

這位科學家還認為,外星人可能組成了宇宙的結構,甚至是構成物理法則本身。

》暗物質是科學家對宇宙進行觀測時,推測存在的一種物質。

因為按照正常的萬有引力規律,銀河系的可見物質只能提供1/5的引力。

太陽系距離銀河系中心2.6萬光年,圍繞銀河系中心運行的速度是240公裡每秒鐘,如果僅僅是由於可見物質提供的引力的話,太陽系老早飛出了銀河系了,所以科學家們推測,還有一種看不見的物質提供引力。

●我們銀河系的鄰居,仙女座大星雲。根據現在天文學的觀測,絕大多數星系都包含著暗物質。

而且,暗物質的數量遠遠超過可見物質,整個宇宙中暗物質和可見物質的比例是5:1。

暗物質到底是什麼,目前還沒有定論!

》關於暗物質有一個模型認為它是一種在一維上振動的粒子,被稱為軸子。

宇宙是如此的遼闊,我們不認為地球人類是宇宙中唯一的智慧,所以很正常的讓人聯想到宇宙中可能有其他的外星人,但是外星人到目前為止人類還沒有發現。

暗物質彌散在整個太陽系,就在我們身邊,甚至在人體內,但是我們感覺不到。暗物質到底參不參與生命進程,這是一個謎。

●大尺度絲狀結構展示了宇宙中暗物質和可見物質分布的關係。

前一段時間,美國軍方公布了UFO影像,正式確認了不明飛行物存在。這讓人很容易把外星人駕駛的飛行器和UFO相關聯。

那麼外星人到底是可見的還是不可見的呢?

●施瓦辛格主演的電影《鐵血戰士》裡面的外星人,穿有隱身衣,並非是不可見。

絕大多數科幻電影裡所描述的外星人具備的不可見能力,僅僅是屏蔽了一定波段的電磁波。

》人類目前對外星人的所有猜測都基於人類的想像。

而人類的想像是需要某種物質基礎的,是人類對過去經驗的提煉再加工。

看見某個物體,是眼睛的感光細胞對於光線的反應。從本質上來說感知和看見等價。

肉眼不可見的電磁波,很多動物的眼睛可以看到。狗的眼睛,能夠看見人眼看不見的紅外線波段,所以在黑暗的空間裡面,狗能夠感覺到危險,對著黑暗狂吠。

雷達和射電望遠鏡能夠利用的電磁波長,覆蓋的範圍更大。射電望遠鏡可以看見黑洞邊緣的景象。

●M87是人類第1張黑洞照片,其實是用射電望遠鏡的探測數據加上人類的想像加工而成。

》人類對世界的認識,從某種程度上,確實如一個哲學命題那樣:存在就是被感知!

我們通過肉體的感知,或者儀器的感知來觀測這個世界。

●2015年,中國第1個暗物質探測器「悟空」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

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英文:Dark Matter Particle Explorer,縮寫:DAMPE)是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中首批立項研製的4顆科學實驗衛星之一,是目前世界上觀測能段範圍最寬、能量解析度最優的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

》暗物質探測的結果,排除了目前所有已知的物理模型。

這說明暗物質存在於常規的物理法則之外,對它的感知只能通過引力效應。根據廣義相對論,引力質量和慣性質量完全等價,所以暗物質可能會遵從慣性定律。

根據目前正式解密的官方權威UFO影像,Ufo對可見光有反應,在飛行的過程中貌似不遵守慣性法則。

●美軍公布的UFO影像截圖,這顯然不可能是暗物質。

所以,在這裡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結論:如果UFO是外星人的飛船的話,那肯定不是由暗物質組成。

外星人可能存在的形態,可能超越了人類的常識,甚至超越了人類已知的物理法則。

而人類的物理學依賴於數學所界定的規則。

那麼人類的數學是否窮盡了宇宙中所有的法則了嗎?答案是否定的。根據哥德爾不完備性定律,不論一個理論體系有多麼完備,總存在於理論體系無法證明的命題。

甚至,很多數學家都認為數學是對真理的拙劣模仿。

》根據現代量子力學對於微觀世界本質的研究,微觀粒子的屬性是可以指派的。

目前科學家已經可以做到拆除電子身上的某些量子特性。同時,我們也知道,電子的質量是由希格斯場賦予的。

●發現希格斯粒子的功臣,歐洲強子對撞機。

深究世界的本質,宇宙的有序運作需要某種統一的法則。

人類的大腦有幾百億個細胞構成,卻只有一種短連接的工作方式,因為這種方式消耗的能量更低。從某種意義上,人類的智慧是被最小作用量原理鎖定了。

而最小作用量原理,是超越了普通物理規律的第一原理,物質世界的運動規律都在其的支配範圍之內。

暗物質和外星人,超出了普通物質世界的範圍,很可能超出了最小作用量原理支配的範圍!因而也超出了人類能夠理解的範圍。

外星人可能已經與自然融為一體!

相關焦點

  • 外星人以暗物質形式存在?科學家思想那麼開放?允許暗物質生命?
    科學家設想的外星生命類型和科學家對UFO是否是外星人或者外星人已經到達過地球這些命題那保守的論證比較起來,顯然他們對外星生命的種類是持有相當開放態度的,甚至你開腦洞都想像不出來的!還有以能量形式或者電磁波與信息狀態存在的生命,這些能量或者信息生命明顯就是超出了人類的理解範圍,最多的也就是鬼魂來解釋了,除此以外,可能我們的用詞是比較單薄的。比如《幽冥》中以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存在的生命,當然這只是科幻片中的描述,切不可信以為真。
  • 暗物質和暗能量也許是外星人變的
    但他們和你的差距並不太大,可能很快就會用你的手機開始自拍。如果時間足夠長,生命有沒有可能進化到超乎我們的想像,比如進化得完全不用肉身,只變成一堆物理現象? 如果宇宙中有其他生命形式,如果這些生命的進化已經遠遠超出了我們的認知能力和技術水平,我們就要考慮一些近乎不可能的事實,比如,他們就在我們身邊,我們卻一無所知。
  • 有人說科學家認為暗物質暗能量就是外星人,是真的嗎?
    暗物質暗能量是什麼,這個世界不管是陽春白雪,還是下裡巴人都還不知道,是哪位大神科學家說暗物質是外星人呢,時空通訊就來挖一挖。由此就可以推論出,我們現在認為的神秘力量,包括暗物質或暗能量,都可以說是外星智慧體弄出來的玩意,甚至可能就是外星文明體本身。這實際上已經進入了科學幻想的範疇,甚至是玄幻的範疇。這個還有什麼譜嗎?
  • 科學家稱:外星人不可能以暗物質形出現,他們到底發現了什麼?
    科學家設想的外星生命類型 和科學家對UFO是否是外星人或者外星人已經到達過地球這些命題那保守的論證比較起來 暗物質最早發現是上世紀三十年代,後七十年代被證實,暗能量則是1998年兩個科學團隊在觀測超深空Ia型超新星爆發時發現宇宙正在加速膨脹而意外的發現了暗能量。當然暗能量和暗物質一樣,即使有再多的證據指向它們是存在的,但科學家對它們仍然一頭霧水,而且到現在為止也說不出一個子醜寅卯來!
  • 科學家稱:外星人不可能以暗物質形出現,他們到底發現了什麼?
    科學家設想的外星生命類型和科學家對UFO是否是外星人或者外星人已經到達過地球這些命題那保守的論證比較起來,顯然他們對外星生命的種類是持有相當開放態度的,甚至你開腦洞都想像不出來的!還有以能量形式或者電磁波與信息狀態存在的生命,這些能量或者信息生命明顯就是超出了人類的理解範圍,最多的也就是鬼魂來解釋了,除此以外,可能我們的用詞是比較單薄的。比如《幽冥》中以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存在的生命,當然這只是科幻片中的描述,切不可信以為真。
  • 為了解釋暗物質,科學家提出大膽假設
    他們很快就想起了1922年時天文學家卡普坦提出的理論:宇宙天體周圍可能隱藏著我們還看不見的物質,能夠提供引力作用。儘管卡普坦的理論當時已經提出了近50年,但這次對於仙女座大星系的觀測成為了這個理論最有力的證據。從此,科學家們知道了宇宙中隱藏著一種人類還無法探測的物質——暗物質。
  • 有人認為外星人很可能以暗物質的方式存在,你怎麼看?
    暗物質到底是什麼? 目前科學家們並不清楚,從「暗物質」這三個字就能看出人類的「無知」,正因為我們對暗物質的了解幾乎一無所知,所謂才會加上一個「暗」字。我們只知道暗物質在我們身邊無處不在,就像宇宙中的「膠水」那樣,產生強大的引力讓普通物質不至於分崩離析。
  • 震驚,科學家提出我們可能生活在「黑洞」中
    接下來科學家們要做的就是,通過觀察或者試驗來驗證這個新學說。多元宇宙一種奇怪的新理論表明,微小的原始黑洞(在我們宇宙的最開始形成的黑洞)可以構成暗物質,並且奇怪的是,它們包含自己的微小坍縮的宇宙。這是一個奇怪的想法,雖然解決了投機性問題,卻一次解決了宇宙中幾個最重要的謎團。
  • 觀點:科學家為什麼能提出暗物質,卻不能觀測到暗物質自身的存在
    「暗物質」這個概念最早是被天文學家卡普坦於1922年提出,他通過對星體系統之間的運動規律間接的推導出星體周圍可能存在不可見的類物質形態。隨後在1932年,太陽系邊緣「奧爾特星雲」的被命名者——天文學家奧爾特本人也對太陽系內星體運動進行了暗物質研究,然而並未取得確鑿的證據。
  • 科學家提出神秘物質!有望解開暗物質的奧秘!
    經過幾十年的探索,物理學家們發現了一種奇怪的假想粒子,這種粒子從未出現在任何實驗中,換句話說,它在科學家眼裡從未存在過。這個奇怪的東西叫做六夸克,由六種不同口味的夸克組成。最關鍵的是,六夸克還能最終解釋暗物質這個令人困惑物質。
  • 外星人難道隱藏太陽裡,或者太陽是星際門?
    宇宙實在是太大了,要是說在如此廣袤的宇宙中,只有我們地球上才有智慧生物,估計沒有幾個人相信。自從人們了解到地球在宇宙中的真實地位以後,外星人的傳說就開始流行起來。
  • 暗物質得到證明,科學家經過努力捕捉到暗物質死亡前的信息!
    宇宙中我們可以看到的物質,其實佔到宇宙的物質比重是極少的一部分。美女小倩手中的數據顯示,宇宙中暗物質佔到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份額。可以說暗物質才是宇宙大世界的主導,相信這一點很多人覺得難以置信,可是宇宙產生到現在,確實暗物質的比例很大,甚至暗物質可能影響到宇宙的未來演化進程。
  • 科學家發現宇宙中的暗物質正在減少,是什麼在「淘汰」它?
    1922年,天文學家卡普坦通過觀測宇宙,發現星體周圍很可能存在著一種看不見的物質,而在那之前,科學家們曾經認為,宇宙中普遍都是明物質,也就是說,宇宙中的一切,都是可以看到的。那麼,這種看不見的物質會是什麼呢?很快10年過去了,另一名天文學家奧爾特在觀察太陽系周圍的之後,正式提出了宇宙中存在暗物質的理論,科學家們對於暗物質的研究,也由此正式展開。
  • 「暗物質」概念是如何提出的,暗物質到底是什麼
    暗物質的基本性質可以概括為:參與引力相互作用。火星和其他行星是一樣的。中國發射的暗物質衛星「五孔」正在尋找天文觀測,並試圖通過測量宇宙射線中正電子和負電子的比例來尋找暗物質信號。所謂暗物質的「看不見」並不是簡單地用肉眼在可見光中隱形,而是說不管探測到哪一段電磁波,例如紅外線、紫外線和X射線,現在科學家認為暗物質實際上是某種粒子。科學家們已經正式提出了「暗物質」這個術語,我們對暗物質的探測越來越多地是通過所謂的「引力透鏡」來完成的,而引力透鏡是由大量的質量來彎曲光線所引起的。但它們不涉及電磁相互作用。
  • 尋找了幾十年,科學家又說暗物質可能不存在,難道是竹籃打水?
    1922年的時候,天文學家卡普坦提出一種假說,認為宇宙中充滿了我們難以探知的暗物質。雖然難以直接探知,但是可以通過天體的運動來推測出它們的存在。這是暗物質存在的最有力證據,科學家同樣推測是暗物質所帶來的引力或者其他牽引效果,導致外圍恆星公轉速度比預計要快。時至今日,快100年過去了,暗物質的說法已經深入人心。
  • 原始黑洞可能是暗物質?
    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提出過一個觀點:看不見的「原始」黑洞可能是隱藏的暗物質。這些奇怪黑洞的發現給一個舊觀點注入了新的活力,近年來,這種觀點已經逐漸邊緣化。我們知道,垂死的恆星可以產生黑洞,但黑洞或許也能在宇宙大爆炸中誕生。這些「原始」黑洞可能隱藏了起來,並構成了暗物質。畢竟,儘管經過了幾十年的探索,研究者仍然沒有探測到暗物質粒子。或許我們可以大膽地假設,如果黑洞一直就在我們的眼皮底下,情況又會如何?
  • 科學家提出新量子引力理論解釋暗物質暗能量-科學家提出新量子引力...
    騰訊太空訊 當你問任何理論物理學家什麼是物理學中最深刻的奧秘時,如果她提到量子引力論與暗物質和暗能量之外的領域,你一定會深感驚訝。有些問題諸如我們如何調解廣義相對論與量子論?什麼是暗物質?什麼是暗能量?這些問題可以讓大多數物理學家難以入眠。
  • 宇宙中存在「暗物質世界」?多名科學家共同認可
    現代科學研究發現,宇宙中除了明物質之外,還有暗物質的存在,而且暗物質在整個宇宙中,所佔的組分大約是22%,這意味著,很可能在宇宙中,還有一個看不見、摸不到的「暗物質世界」,真的如此嗎?多名科學家猜想「暗物質世界」1915年,愛因斯坦提出了《廣義相對論》,也發現宇宙中物質密度要比可以保持宇宙穩定的密度值,整整小了100倍。這意味著,宇宙中應該還存在著尚未發現的、看不見的物質,它會是什麼呢?
  • 暗物質秘密被揭開!科學家公布暗物質暈內部結構!
    近日,科學家們首次公布了暗物質暈的內部結構,帶我們進入了暗物質的世界!根據太空望遠鏡觀測到的數據,科學家們建立了一個簡易的宇宙模型,其中暗物質佔到了整個宇宙質量的85%,暗物質的質量遠比我們想像中的龐大!那麼,為什麼佔宇宙主要成分的暗物質最近幾十年才被發現,甚至一度被科學家認為不存在呢?
  • 暗物質&暗能量:未知的~95%
    但是,如果我們假設有額外的質量圍繞著星系,那麼星系的自轉曲線就可以被解釋,這些額外的質量便是「暗物質」。至此之後,許多天文觀測都表明了暗物質存在的跡象,比如對星系團以及引力透鏡的觀測。儘管還有一些科學家正在嘗試構建其它的理論,比如對引力的修正。但目前大多科學家都傾向於相信暗物質,有了暗物質的存在,很多問題也就都會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