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事重提:擁有「一切造園藝術的典範」的圓明園,是否該重建

2020-12-05 小蘇珈

#怎麼看文物局回應重建圓明園建議#

國家文物局網站針對人大代表提出的「重建圓明園」的建議給予正確準確回覆:圓明園不僅僅是清代皇家園林的重要標誌,更是中國近代被侵略、被殖民的歷史見證,時刻警示後人勿忘國恥、警鐘長鳴,並且重建圓明園缺乏必要的考古和歷史文獻。也為這次舊事重提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有的小夥伴會說,景觀可以重建,歷史可以重來嗎?文物保護的價值有何意義?歷史遺址重建後是否還有意義呢?

01歷史上重建提議

細心的小夥伴從網絡上搜索一下就會知道,提出重建圓明園的議案從20世紀開始到現在已有很多次了。

第一次是20世紀80年代提出的重建,並出臺了《北京城市建設總體方案》,方案中明確規定將圓明園遺址建成「圓明園遺址公園」。從而產生了兩派:「修復派」和「保留派」,兩個派別的人各執一詞,都認為自己有道理,爭持不休。

1999年的「兩會」期間有的代表提出「重現圓明園景觀」的提案,遭到49人反對。2002年《北京市公園條例》規定:具有特殊歷史價值的人文景觀,禁止改變原有風貌和格局,很多媒體以「圓明園不重建寫入法中」為題目做了很多報導,重建提案,告一段落。

2020年的兩會中再次歷史重提,國家文物局的答覆:不再重建,也算是在重建圓明園的問題上畫上句號。

02網友回復

關於重建圓明園的問題,引起網友的熱議,並紛紛拒絕重建,有的網友還給出四大理由:

1、現存的圓明園永遠是國恥紀念地,是世世代代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活教材

2、圓明園的重要價值不是昔日園林的輝煌,而是被侵略焚毀後留下的罪證

3、進行修復、重建就是對遺址的破壞

4、破鏡難圓,無論是在建築質量和規模上,永遠無法達到當時原有的水平,最多只能新增一個人造景點,會使景點變成四不像,不倫不類。

03圓明園簡介

圓明園分為三個部分:圓明園、長春園和怡春園,每個園的建築風格都不相同,既有宮廷建築的華貴,又有江南園林的婉約,同時又汲取了西方歐洲園林的建築形式,才有圓明園的宏大的規模、傑出的建築技藝、豐富的文化收藏。

了解過歷史的人都知道,圓明園始建於1709年,後來經過150多年的修葺和完善,建成了「萬園之園」,佔地5200多畝,相當於8.5個紫禁城,水域面積佔了2100畝,園林風景一百多處,建築面積更是達到了16萬平方米,比故宮還多一萬平方米

園中收藏的珍貴圖書、文物數不勝數,圓明園景觀搶劫後,圓明園中的寶物成為了拍賣場的常客,為了贖回寶物,我們都會付出很大的代價。

04圓明園遊覽季節

如今的圓明園既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也是去北京旅遊的重要打卡地之一。圓明園的一年四季都有一條特色的觀光遊覽線路,可以讓你在重溫歷史的同時,欣賞圓明園的美。

關於遊覽季節有人說一年四季都可以到此參觀遊覽,我認為還是春、夏、秋三季比較合適,因為春季是萬物復甦,春暖花開的季節,這裡的桃花、杏花、牡丹都會逐一開放;夏日裡的可以乘船遊湖,欣賞古蓮二代還有罕見的並蒂蓮等;秋季的圓明園則是欣賞菊花、銀杏的好去處

有人會問,為什麼不推薦冬季?

這句話問到點子上了,冬季是萬物凋零的季節,也是悽慘的季節,特別是北方的冬季更是如此。本來圓明園就是被瘋狂搶劫11天後,一把大火焚燒三天三夜的遺址,你會選擇冬季來遊覽嗎?

我認為,冬季可以是孩子們研學旅遊,學習歷史的好去處。

圓明園不僅僅只是山清水秀的皇家園林,還是鶯歌燕舞、蟲鳴蛙唱的「動物園」。其實在圓明園中人工飼養了不少動物諸如孔雀、鸚鵡、丹頂鶴、鷺鷥、金魚、天鵝、黃鸝、大雁、雞、豬、鴨、鵝、牛等,這些動物都可以遺存的資料上了解到。

所以如此優美的園林居住環境,一年四季都是值得居住的地方,所以清朝皇帝長居於此亦屬正常,可以解釋得通了。

05結語

無論是從歷史文獻還是從圖片資料中了解到的信息,都是顯示圓明園的壯觀、宏大、唯美,但是歷史就是歷史,往事可以重提,實物已經不復存在了。

你認為昔日唯美的皇家園林,是否能在重建後恢復如初呢?你是否支持重建?

旅行是自己心靈的一次放鬆,旅行也是一種生存方式。小蘇珈為你分享旅遊那點事,品讀不一樣的旅行見解。

往期文章閱讀

世界「最美」的紅土地,川穹下的萬花筒,不失為一個周末的好選擇

八十萬畝人造景觀,景色不輸婺源和門源,距離昆明約3小時車程

地跨三省的徒步聖地,被驢友們譽為「地球上最後一片世外桃源」

隱藏在古鎮中的中國鄉村第一圖書館,不僅是圖書館,還是觀光景點

相關焦點

  • 圓明園應不應該重建?為什麼?
    殘破的圓明園價值遠遠大於重建的圓明園。中國建築的美,自東向西,從南到北,已經被展現得淋漓盡致了,一座曾經號稱」萬園之園「的皇家園林,有它只是錦上添花,沒有也並不遺憾。完整的圓明園或許能讓我們領略中國精湛園林技藝之美,但是美的存在很多,讓大眾認可的美也很多,雖然再也感受不到在清朝150年創建和經營下,被譽為」一切造園藝術的典範「的完整圓明園的震撼,但廢墟之上的圓明園,更加能夠讓我們的民族凝聚在一起。
  • 圓明園毀滅前的珍貴照片,中西合璧的典範,美的足以讓世界轟動!
    如今的圓明園變成了今天的樣子,是中國永遠的痛,它也是世界的損失。圓明園曾經可以說是完美結合的中西合璧,美輪美奐,看過他的每一個人都足以被它震驚。現在的我們再也看不到,僅僅只能從幾張照片還原它的美。圓明園為清朝著名的皇家園林之一,它坐落在北京的西北郊,與頤和園是相鄰的,圓明三園就是指圓明園、萬春園、長春園和組成。圓明園裡面不僅有江南的若干名園勝景,還植入了西方園林建築的感覺,真是古今中外造園藝術之大成。在整個園區的營建上,設計師們才是精工巧匠他們充分運用了樓、臺、 亭、 閣、 廊、 榭等中國經典的建築式樣。
  • 為什麼說圓明園不該重建?
    最近,關於重建圓明園的問題再次引起了討論。對於全國人大代表提出的關於「重建圓明園,加強國家愛國主義文化建設的建議」,國家文物局經商北京市政府答覆稱,遺址以斷壁殘垣告誡後人勿忘國恥、警鐘長鳴,重建圓明園缺乏必要的考古及歷史文獻依據,且將改變圓明園遺址被列強破壞的歷史現狀,應慎重論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 在十萬片瓷器碎片中重塑藝術典範
    近日,圓明園管理處「修復1860」二期啟動,繼續修復圓明園出土文物。據圓明園工作人員介紹,此次修復的文物與一期相比,年代相對完整,包括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釉色多樣,包括青花、釉裡紅、祭藍、青釉等;修復件數也比第一期多,此次修復文物11件。其中,雍正朝官窯瓷器在圓明園遺址出土較少,非常珍貴,「修復1860」二期將首次修復雍正青花碗,令人期待。這批瓷器文物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經濟價值以及科學研究價值。
  • 圓明園將重建?看看官方如何回復:慎重對待可行性
    圓明園不僅是我國皇家園林的巔峰,被譽為"萬園之園",更是外界被法國文學家雨果譽為:"東方藝術的典範。"可是匹夫無罪,懷璧自罪,圓明園如此出名,引來的不僅是眾人的讚嘆,還有心懷不軌者的覬覦。
  • 2021國考申論熱點:拒絕重建圓明園,背後是歷史敬畏與現實考量
    強大不是看一個國家能建成多少雄偉高大的建築,也不是看富麗堂皇的清代皇家園林被毀之後,我們是否有能力重建和恢復。而是我們能夠直面歷史上曾受到的屈辱,並且讓內心得到修復。這是簡單修復一處園林和建築所無法做到的。
  • 圓明園馬首回家,一個「水龍頭」為什麼是國寶?
    國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12月1日,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我們的國寶——圓明園馬首終於結束了百年的流浪。圓明園馬首銅像,是圓明園長春園西洋樓建築群海晏堂外十二生肖獸首噴泉主要構件之一,由義大利人郎世寧設計,設計融合了東西方的藝術理念,由乾隆年間的宮廷工匠製作,工藝精良。
  • 為昨天圓明園的毀滅而痛惜,慶幸中國還擁有這兩個超讚的圓明新園
    圓明園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它位於北京西北郊,由圓明園、萬春園和長春園組成,還有許多小園分布在圓明園的周圍。園內有民族建築,西洋景觀,漫步園內,猶如漫遊在天南海北,飽覽中外風景名勝。這項偉大的工程用了一百五十多年的時間才修建成。
  • 我是圓明園研究學者劉陽,為何圓明園重建引爭議,問我吧!
    我是圓明園研究學者劉陽
  • 全國人大代表建議「重建圓明園」,為何不可行?
    「重建圓明園,加強國家愛國主義文化建設。」近日,有全國人大代表提出了這樣的建議。  國家文物局經商北京市政府答覆稱,重建圓明園缺乏必要的考古及歷史文獻依據,且將改變圓明園遺址被列強破壞的歷史現狀,應慎重論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 為什麼不修復圓明園呢?
    不少人一直有個疑問,我們已經數位技術復原了圓明園原來的面貌,為什麼不再重建圓明園呢?一切還得從源頭說起。(來源:百度百科)當然,圓明園的價值遠不止這些,裡面還藏滿了歷代書畫、綢緞刺繡、瓷器、古典家具等各種寶物,堪稱頂尖的藝術博物館。所有一切毀於一旦然而,所有的一切戛然而止。
  • 圓明園被燒之前的照片在英國拍賣,實在是太美了,為何不修復呢?
    在清朝時期,有一座著名皇家園林被稱為圓明園,位於北京西北郊,組成圓明園有三部分,分別是圓明園,長春園以及萬春園,經過150多年的創建和經營,精美的建築景群和傑出的營造技藝,再加上豐富的文化收藏享譽全世界,曾經被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稱為「理想與藝術的典範」,可是清末時期,在八國聯軍的燒殺搶掠之下毀於一旦
  • 我國東海打撈4艘英國沉船,全是圓明園文物,英國卻厚著臉皮討要
    圓明園的毀滅是我國歷史上永遠的遺憾,對於圓明園的讚美和其本身的意義,那可真是說上三天三夜也說不完。曾經的圓明園體現了中國古代造園藝術之精華,繼承了中國三千多年的優秀造園傳統,同時還汲取了歐洲的園林建築形式,把不同風格的園林建築融為一體,而且整體上和諧完美,真可謂:"雖由人做,宛自天開",不愧是當時最出色的一座大型園林,不僅是中國,乃至世界上也少有可以與之匹敵的。
  • 圓明園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設計的?背後是大國工匠世家的榮辱興衰
    圓明園為什麼能擁有享譽世界的中西建築文化風格?這背後,有著怎樣的傳奇故事?康熙三十四年,重建太和殿。正殿竣工時,要舉行一個「上梁」剪彩儀式,康熙帝會親臨出席。到了那天,安裝脊檁時,榫卯總是合對不上。現場的官員們急壞了,這樣輕則掉烏紗帽,重則會被處斬。關鍵時刻,雷金玉自告奮勇上去,很快就安裝成功了。
  • 老人花300億重建圓明園,1:1完美複製,如今門票價格引爭議!
    中國有一位老人花費300億元重建圓明園,1:1的完美複製,現在票價引起了爭議!圓明園位於北京西郊,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園林之一,建築面積約16萬平方米,被稱為「萬園之園」,但是在1860年,圓明園被毀壞,這廢墟總是使人們想起159年前發生的那場火災,在這片歷史遺址上,我們仍然可以看到他的輝煌與繁榮,現在要建一個看起來一模一樣的圓明園太難了。
  • 數位技術讓圓明園 在線上「重生」
    得益於數位化研究成果的可移動性,配合「沉浸式」新消費體驗熱潮蔓延,圓明園的歷史文物經過數字  化呈現,讓遊客們可以在線「雲遊」圓明園  12月1日,珍貴文物「馬首」,正式回到了它的家——圓明園。短短幾十天內,這是圓明園第二次登上微博熱搜。  11月10日,關於「重建圓明園」,國家文物局作出官方回應,已經讓圓明園備受矚目。簡單來說核心信息主要是兩點:圓明園被毀也是歷史信息的一部分,不支持實體重建。支持加強圓明園文化價值傳播工作,支持採用數位化等虛擬方式再現圓明園盛景。  其實,這個呼聲頗高的數位化方案已經實施,而且取得了很不錯的成果。
  • 共振建築事務所戴帆談 「中國造園」與「禪宗」
    「空谷幽蘭——中國山西大同造園」亮相法國裡昂,引起了歐洲媒體的廣泛關注。共振建築事務所(Resonance Architects )的「中國山西大同造園」能成為這幾年來東、西方建築界討論最多,最為出名的建築項目之一,原因有很多。毋庸置疑,源於東方的思想與宗教是這個標誌性項目的重要根基。但是,這個項目能夠擁有如此巨大的名聲,離不開這個項目前衛的個性與觀念。
  • 被火燒毀的圓明園,曾經有多壯麗?英國一張圓明園照片價值百萬
    但到了北京後,因為種種原因,讓他們拋棄紳士的外衣,化成野獸,開始燒殺搶掠,也造成了百年悲劇,圓明園被英法聯軍燒毀,而當時因國內國情,並沒有留下曾經的照片。只有英國一位戰士,無意中拍到圓明園冰山一角,這張照片如今價值百萬,而圓明園的富麗堂皇也可見一斑。
  • 圓明園的毀滅之路
    民國初期走馬燈一樣更迭的軍閥,都把圓明園作為取之不盡的建築材料場,溥儀時期的檔案留下了不少無奈的記錄:「軍人押車每日10餘大車拉運園中太湖石。」實際上,拆賣的情況遠比檔案中記載的嚴重得多。京畿衛戍總司令王懷慶依仗權勢,拆毀圓明園圍牆,大運磚瓦石料,歷時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