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將重建?看看官方如何回復:慎重對待可行性

2020-12-01 騰訊網

圓明園是清代大型的皇家園林,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海澱區,由圓明園和其附園長春園和綺春園組成,所以圓明園也有一個別稱叫圓明三園。

圓明園是我國著名的古典寶藏建築,始建於1707年,最初是康熙帝給皇四子的賜園,並且親自題字為"圓明園",這個四皇子就是之後的雍正帝胤禛。雍正對這個自己曾住過的院子異常喜愛,甚至直接把辦公的地點跟寢宮都搬來了圓明園,可以說他在圓明園的時間比紫禁城更長。

一個是風景秀麗,奇珍異寶處處都是的園林,一個是逼仄壓抑的皇宮,大家自然更喜歡圓明園,因此後來清代的一眾皇帝對圓明園十分喜愛,不停的修繕和補充,圓明園裡面陳列的文物越來越多,景色也越來越優美,價值驚人,揚名海外。

圓明園不僅是我國皇家園林的巔峰,被譽為"萬園之園",更是外界被法國文學家雨果譽為:"東方藝術的典範。"可是匹夫無罪,懷璧自罪,圓明園如此出名,引來的不僅是眾人的讚嘆,還有心懷不軌者的覬覦。

英法聯軍佔領北京後,他們一舉入侵圓明園,搶走了很多珍貴的文物,一些帶不走的大型財寶就砸碎。由於當時清政府無能,別說向他們討回公道,就連逃跑都生怕晚了一步;民眾力量弱小,根本沒有辦法阻止他們的暴行。

英法聯軍搶奪完畢後,在圓明園放了一場大火,這樣一座凝聚了中國勞動人民幾百年的汗水和中國幾千年來的歷史文化珍寶的奇園,就這樣在一場大火中變成了觸目驚心的殘垣斷壁,不過這次雖然損失慘重,但畢竟圓明園"底子深厚",倒也還剩下了不少好東西。

圓明園的巔峰在慈禧在位期間,慈禧太后大家都知道,一手導致清政府滅亡的罪魁禍首,她對圓明園喜愛異常,甚至不惜挪用北洋水師的軍費。北洋水師曾位列世界第九亞洲第一的地位真不是吹的,在1886年的長崎事件中,日本曾跟北洋水師有過短暫的交鋒,最終因懼怕北洋水師的戰艦而落敗。

這次的勝利在當時來看是值得肯定的,但從長遠來看卻滋生了清政府自大的心理,本來就已經處於被西方列強強開國門的境地,卻沉浸在北洋水師碾壓日本的虛假勝利中,慈禧開始覺得反正北洋水師已經如此強悍,不需要再耗費大量軍費維持,因此開始年年動用北洋水師的軍費來建園子。

是的你沒看錯,慈禧就是這麼恐怖,用軍費修建園林估計也只有她做得出。不僅建園子,她還繼續鋪張奢靡,她的60大壽就是在一片民不聊生中舉辦,奢靡程度的的確確達到了舉全國之力來過生日。

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爆發,被園林侵佔了軍費的北洋水師自然不敵發憤圖強的日本水師,迎來了慘烈的失敗。甲午中日戰爭的失敗使得歐美列強再度想要從清政府身上多撈些好處,因此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爆發,圓明園再度被洗劫一空,這次終於徹底毀滅。

之後清政府被滅,民國軍閥混戰,抗日戰爭爆發……一件件一樁樁大事讓人無暇顧及圓明園。直到新中國成立,改革開放春風吹滿地,中國的國力日漸強盛,中華民族慢慢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現在中國有實力保護好屬於它的任何一樣東西。有人提出,是不是應該考慮重建圓明園,這個想法在社會上引起了巨大的反響。修建圓明園是為了恢復這座東方第一園曾經的輝煌。這樣的想法固然是好的,但是存在著很多的弊端。

首先,即使是以中國現在的經濟情況,想要完全重建圓明園這樣浩大的工程,所需要的人力物力是十分龐大的。但是建成以後的圓明園卻沒有很大的經濟價值。也就是說,只能白白砸掉那麼多錢去養一個只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園林。並且還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照顧看管園林,以防裡面的文物丟失損壞。

所以付出的代價和得到的回報不成正比,從經濟價值上來看,顯然是不划算的,因此國家文物局經商北京市政府答覆稱,遺址以斷壁殘垣告誡後人勿忘國恥、警鐘長鳴,重建圓明園缺乏必要的考古及歷史文獻依據,且將改變圓明園遺址被列強破壞的歷史現狀,應慎重論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有人可能會說,雖然圓明園的經濟價值可能不高,但是這也是我們寶貴的文物遺產啊?難道我們做什麼事都要考慮經濟價值嗎?這句話說的不無道理,但是現在很多文物都陳列在專門的博物館中,如果要重建圓明園,勢必要遷移一些文物到園裡面。但是在遷移的過程中文物有所損壞該怎麼辦呢?

並且說起文化意義,我想圓明園的文化意義更重要的是警醒中華民族勿忘國恥,這才是那些殘垣斷壁能夠告訴我們的最好的文化心語。每一種文化都有自己獨特的載體,我們不能用一種偏執的角度去看問題。誠然,重建圓明園會讓我們的文化觀賞性得到滿足,但是相應的我們也會失去一個警鐘般的存在。

每每佇立在那些殘垣斷壁前,一種心痛就襲上心頭,那是國家的恥辱,是中華民族的恥辱。那些廢墟也正是在告訴我們:勿忘國恥,砥礪前行,中國的未來才會更加精彩紛呈!

相關焦點

  • 2021國考申論熱點:拒絕重建圓明園,背後是歷史敬畏與現實考量
    重建圓明園缺乏必要的考古及歷史文獻依據,且將改變圓明園遺址被列強破壞的歷史現狀,應慎重論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國家文物局的回覆,雖然有「慎重論證」的含蓄措辭,但意思已經非常明顯。這項建議本身的訴求點其實是不太立得住的。   論愛國主義教育和文化建設,圓明園斷壁殘垣的遺址,便是最現實的教材。雖然恥辱,但令人反思。它用殘酷的現實告訴所有中國人,落後就要挨打,強大才能興邦。
  • 為什麼說圓明園不該重建?
    最近,關於重建圓明園的問題再次引起了討論。對於全國人大代表提出的關於「重建圓明園,加強國家愛國主義文化建設的建議」,國家文物局經商北京市政府答覆稱,遺址以斷壁殘垣告誡後人勿忘國恥、警鐘長鳴,重建圓明園缺乏必要的考古及歷史文獻依據,且將改變圓明園遺址被列強破壞的歷史現狀,應慎重論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 全國人大代表建議「重建圓明園」,為何不可行?
    「重建圓明園,加強國家愛國主義文化建設。」近日,有全國人大代表提出了這樣的建議。  國家文物局經商北京市政府答覆稱,重建圓明園缺乏必要的考古及歷史文獻依據,且將改變圓明園遺址被列強破壞的歷史現狀,應慎重論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 我是圓明園研究學者劉陽,為何圓明園重建引爭議,問我吧!
    我是圓明園研究學者劉陽
  • 舊事重提:擁有「一切造園藝術的典範」的圓明園,是否該重建
    #國家文物局網站針對人大代表提出的「重建圓明園」的建議給予正確準確回覆:圓明園不僅僅是清代皇家園林的重要標誌,更是中國近代被侵略、被殖民的歷史見證,時刻警示後人勿忘國恥、警鐘長鳴,並且重建圓明園缺乏必要的考古和歷史文獻。
  • 圓明園應不應該重建?為什麼?
    殘破的圓明園價值遠遠大於重建的圓明園。中國建築的美,自東向西,從南到北,已經被展現得淋漓盡致了,一座曾經號稱」萬園之園「的皇家園林,有它只是錦上添花,沒有也並不遺憾。完整的圓明園或許能讓我們領略中國精湛園林技藝之美,但是美的存在很多,讓大眾認可的美也很多,雖然再也感受不到在清朝150年創建和經營下,被譽為」一切造園藝術的典範「的完整圓明園的震撼,但廢墟之上的圓明園,更加能夠讓我們的民族凝聚在一起。
  • 老人花300億重建圓明園,1:1完美複製,如今門票價格引爭議!
    中國有一位老人花費300億元重建圓明園,1:1的完美複製,現在票價引起了爭議!圓明園位於北京西郊,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園林之一,建築面積約16萬平方米,被稱為「萬園之園」,但是在1860年,圓明園被毀壞,這廢墟總是使人們想起159年前發生的那場火災,在這片歷史遺址上,我們仍然可以看到他的輝煌與繁榮,現在要建一個看起來一模一樣的圓明園太難了。
  • 圓明園啟動「修復1860」項目,為什麼不被看好
    據報導,圓明園考古又有新進展,隨著發掘工作不斷推進,大量深埋地下百年的珍貴文物出土,包括瓷器、琉璃、石刻等,其中僅瓷器碎片就高達10萬片。近期,圓明園啟動「修復1860」項目,將持續對大規模發掘出土的海量文物碎片進行拼接修復。
  • 數位技術讓圓明園 在線上「重生」
    得益於數位化研究成果的可移動性,配合「沉浸式」新消費體驗熱潮蔓延,圓明園的歷史文物經過數字  化呈現,讓遊客們可以在線「雲遊」圓明園  12月1日,珍貴文物「馬首」,正式回到了它的家——圓明園。短短幾十天內,這是圓明園第二次登上微博熱搜。  11月10日,關於「重建圓明園」,國家文物局作出官方回應,已經讓圓明園備受矚目。簡單來說核心信息主要是兩點:圓明園被毀也是歷史信息的一部分,不支持實體重建。支持加強圓明園文化價值傳播工作,支持採用數位化等虛擬方式再現圓明園盛景。  其實,這個呼聲頗高的數位化方案已經實施,而且取得了很不錯的成果。
  • 青島第二海底隧道工程最新進展如何?官方回復來了
    第二海底隧道工程最新進展如何?官方回復來了  記者從青島市政務網獲悉,近日有網友在政府信箱中諮詢關於「第二海底隧道何時開工?」的問題,3月3日,青島政務網「市長信箱」 針對此問題進行了回復。  回復稱,膠州灣第二海底隧道工程目前正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安排,進行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工作,截至目前,項目工程可行性研究已基本完成。項目已被列入青島市發展改革委發布的《2020年全市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計劃》。下一步將根據決策情況擇機啟動工程建設,待條件成熟後,將及時向社會公布項目開竣工時間。
  • 裸露的白骨滴血的記憶--圓明園重現百年前恐怖夢魘
    還有,發現了懷疑是乾隆的茶膳房,有6個磚洞,一個灶眼,但是,那麼深的洞,灶眼又那麼低,如何做飯?如何出灰?爐子又是怎樣的?不明白。附近也沒有發現爐灰。難道,一建好就不再使用?  正是英法聯軍的劫毀,使這百年歷史成為千古之謎。
  • 圓明園被毀150年後,專家計劃將其修復時,意外發現50000多件文物
    於是就將目光看向了另外一座皇家建築圓明園。圓明園有皇家風景百餘處,佔地面積十六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餘年間創建和經營的一座大型皇家宮苑。 一、圓明園的劫難 圓明園也就此受到了劫難,八國聯軍瘋了一般衝了進去,將無數文物、珍寶帶走。
  • 攝影人士圓明園「誘拍」貓頭鷹 園方:將加強巡視
    猛禽專家介紹,視頻中拍攝到的貓頭鷹學名為紅角鴞,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誘拍會容易致其捕食、生存能力下降,將其置於危險境地。圓明園管理處表示,將加強巡邏和管理,遇此情況將進行勸阻。 放鳥叫聲引誘、踹樹、用石塊砸等行為並不罕見,在育雛期間將鳥巢附近樹枝等鋸斷導致棲息鳥類暴露於天敵視野中等不文明行為也曾屢見報端。鄧文洪介紹,北京範圍內,天壇公園、國子監等曾有幾十隻長耳鴞棲息,但因人為幹擾過於嚴重,長耳鴞種群轉移了棲息地。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此前也有攝影人士多次誘拍紅嘴藍雀,同樣導致這一種群棲息地發生轉移。
  • 被火燒毀的圓明園,曾經有多壯麗?英國一張圓明園照片價值百萬
    但到了北京後,因為種種原因,讓他們拋棄紳士的外衣,化成野獸,開始燒殺搶掠,也造成了百年悲劇,圓明園被英法聯軍燒毀,而當時因國內國情,並沒有留下曾經的照片。只有英國一位戰士,無意中拍到圓明園冰山一角,這張照片如今價值百萬,而圓明園的富麗堂皇也可見一斑。
  • 農民企業家徐文榮:不顧反對花300億還原圓明園,完工後讓人驚嘆
    而圓明園地上的那一把大火,在中國人的心裡,一直燒到現在。火燒圓明園圓明園坐落於北京西郊的海澱區境內,就在現在聞名遐邇的頤和園隔壁。圓明園不是一蹴而就建成的,而是從康熙朝開始,經歷了雍正到鹹豐的五位皇帝長達150多年的經營,耗費了大批人力物力,並且傾注了無數能工巧匠的心血,才有了它後來的規模。
  • 為什麼不修復圓明園呢?
    不少人一直有個疑問,我們已經數位技術復原了圓明園原來的面貌,為什麼不再重建圓明園呢?一切還得從源頭說起。1860年,英法聯軍直撲圓明園,法軍司令孟託邦說:「予命法國委員注意,先取在藝術及考古上最有價值之物品。予行將以法國極罕見之物由閣下以奉獻皇帝陛下(拿破崙三世),而藏之於法國博物院。
  • 《圓明園的毀滅》
    ——想去看看沒有被毀滅的圓明園;仿佛看到了熊熊大火;可惡的侵略者;一片廢墟…… 2、簡單理解詞語: 瑤臺(傳說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安瀾園(海寧),獅子林(蘇州,假山像獅子一般) 平湖秋月(杭州),武陵春色(湖南)
  • 圓明園文化基因圖譜
    我們是要在對圓明園歷史文化進行挖掘和梳理的基礎上,對圓明園有代表性的文化符號進行分類分級,再將這些文化符號進行可視化轉化,最終形成一套準確、完整、實用性強的視覺識別系統。」北京交通大學建築與藝術學院副院長張野解釋說。
  • 八旬大爺欲花200億按原貌修復圓明園,專家怒懟:你有何資格修建
    ,我想每個人都曾有過屬於自己的夢想,它或許再也不能實現可終究會在你的心中揮之不去,對於83歲的企業家徐文榮來說,他晚年的夢想就是重建圓明園,徐文榮何許人也?此外國家文物局顧問以及相關的文物保護專家也紛紛反對,他們認為在橫店重建圓明園完全是一種純粹的商業活動,不僅會勞民傷財還會有斂財的嫌疑。
  • 廣東耗資6億建山寨版圓明園:1比1複製絕對值得一看,門票0元
    被稱為「山寨版」圓明園,不需要門票,請快跟著小編一起去看一看吧。位於珠海,與圓明園有一定關係是事實。因為那就是「山寨版」的圓明園。雖然比不上北京真正的圓明園,但與它交鋒一次。因為是按照圓明園原來的樣子重建的庭院,所以可以說是一比一地恢復了,圓明園裡有什麼,這裡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