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還記得小的時候看過一個電影——《世界大戰》嗎?這部電影是根據一篇短篇的科幻小說改編而來的,講的就是火星人來進攻地球,結果人類毫無抵抗之力,就在人類要被消滅的時候,火星人竟然自己倒下去了,原因是火星人對地球上的細菌無法免疫。
結果是什麼? 那就是火星人沒來找我們,而是咱們人類反倒開始躍躍欲試地登陸火星了,這裡邊聲勢最大的就是「艾隆馬斯克」了,相信大家都對他比較了解了。它整個的商業版圖都是圍繞著移民火星展開的。
從各種火箭到星鏈再到特斯拉,這些結果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移民火星。相信很多人對這件事都挺感興趣的,假如說有一天我們突然要移民火星了,那麼這火星上的建築它應該怎麼用什麼去製造呢?以及用什麼材料呢?
最適合做火星建築的材料咱們中國的老祖宗在5000多年前就已經造出來了那是什麼呢?
咱們今天就來好好的聊一聊。
先說說現在的科學跟工程界對火星建築都提出過什麼樣的構想,其實很多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在想當然的就會認為在火星上建個基地肯定會用到各種頂尖的科技,所以提的方案真的是五花八門有的說要在火星上建一個裡邊充了氣的高分子膜大棚,有的朋友的那時候要在火星煉鋼然後3D列印的建築還有什麼說要在溫度低的地方建個冰屋等等。
但其實把這個事情好好的縷清楚你就會發現我們的選擇其實很有限的,你比方說地球附近軌道發射的火箭每公斤的有效荷載幾萬美元都很正常,而火星又那麼的遠,成本當然也會高得多了,所以咱們要把建築材料大批量的從地球運往火星即使是最輕質的材料,那也得是個天價。
最起碼以咱們人類目前的生產力水平壓根就不現實,所以最靠譜的辦法是什麼呢?那就是就地取材,看看火星當地都有什麼,
1、土
火星表面大部分地方都覆蓋著粒徑比較小且富含鐵元素的粘土狀灰質,那深度呢差不多有幾十釐米深,但是這也就足夠了,有人可能就會問,有了這個能幹什麼呢?很簡單,有了這些土咱們就可以拿去燒磚了。
就是咱們現在蓋房子還在大量使用的磚,咱們現在用的磚是怎麼造出來的?主要的就是粘土、頁巖煤矸石,然後加水做成磚坯,然後再晾乾,最後在磚窯裡用900~1100度燒。
燒的時候還得注意一點,燒磚的還需要水,咋辦呢?
咱們都知道,火星上已經被證明存在大量的水,但是這些水藏的都比較深,也不太好提取,所以拿來燒磚的話的確是有點困難,不過也沒關係,因為咱們還有辦法。
火星大氣當中95%都是二氧化碳,另外的5%就主要是氮氣、氬氣,還有極少量的氧氣水蒸氣,所以咱們可以考慮用甲烷化學反應來生產水(CO₂+4H₂=CH₄+2H₂O),這甲烷化反應在化工行業已經用了100來年了,就是二氧化碳跟氫氣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可以生成甲烷和水而且這個反應它是個放熱的反應,能量也可以利用起來生成的甲烷本身也是種燃料當然這種甲烷化反應生成的水咱們就可以用燒磚了。
材料問題算是解決了,這火星上用磚可以蓋成一個什麼樣的房子呢?
首先可以確認一點就是火星上的重力比地球上要小,只有地球上的1/3左右,(也就是說,你在地球上是180的體重,到了火星上你就只有60斤的重量了),所以房子可以考慮建的大點具體的造成一個什麼樣的就得根據磚的性質來定,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磚它有個特點就是抗壓強度要>它的抗拉強度,簡單來說就是耐壓不耐拉,比如你壓力大點沒啥事,但是如果你要拉它的話,就不太行了。
所以網上好多視頻裡的大師徒手劈磚總是要讓這一半是懸空的這樣才好劈,就是這個原理。
用磚來蓋房子咱們就得讓他儘量別受拉,所以咱們要給它做成一個拱形的房子,這樣的話問題就不大了。
那這個火星上的建築就算基本成型了,大家還記得開篇說的嗎?
那就是剛才說的適合火星建築的磚,咱們老祖宗在5000多年前就燒出來了,講真的剛看到的時候還是很驚訝的。
這個發現是在2010年的時候,當時的考古專家在對藍田縣新街遺址進行發掘的時候沒發現了五塊磚的殘塊。
更厲害的一點就是,這個磚還是模具成型的,且燒制的溫度在900多度左右,所以這個工藝照搬到火星上是完全可以用的。
當然以上這些想法也僅僅是個人的想法,也許真的到了移民火星的時候,會有更厲害的材料可以用,大家覺得在火星上利用什麼材料來建房租更合適呢?
歡迎你在下方留言討論!
【我是科學趣多多,一位專注於科學趣事分享的創作者,喜歡的朋友們記得點讚加個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