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不夠。真空是虛粒子海洋,光線傳播未色散,2種解釋都不完美

2020-12-04 華箋流香

太陽光通過稜鏡為什麼會分出顏色?天空為什麼是蔚藍色?

這都是光線在介質中傳播的特有現象。不同頻率的光子攜帶的能量不同,會導致在介質中傳播的速度有差別,所以會導致分色現象。同時光線在空氣中和空氣的分子發生碰撞,空氣分子的大小和藍色光子的波長接近,所以藍色的光線被散射的最厲害,天空就是蔚藍色。

如果空氣中漂浮的顆粒的大小和紅色波長的光子相接近,那麼天空就會變成紅色。在火星上就會看到這樣的奇觀。

但是太空卻是一片的黑暗,因為光線在其中傳播,既未發生散射,也未發生色散。

在量子力學誕生以前,科學家都認為真空裡什麼都沒有。所以這很好地解釋了,光線在真空中傳播沒有任何變化。

然而隨後的科學發現,證明了真空中並非空無一物。真空是正負能量對消的凝聚態,是虛粒子的海洋。在真空中,每時每刻,每分每秒都在發生著能量的起伏漲落。

即使時空是平滑的,如果光只是按照直線傳播,在宇宙空間的大尺度上傳播,一定會碰到在真空漲落背景下出現的虛粒子而損失能量動量,因而會出現色散和散射。

宇宙空間中有無數發光的恆星,有無數光子同時在發射,那些遙遠的星光傳到地球上被望遠鏡接收之前,會反覆和真空中漲落的虛粒子發生碰撞。

如果真空出現散射和色散,真空就不會是黑漆漆的一片,星光就會五彩斑斕,望遠鏡接收到的圖像就會模糊。然而這種事情並沒有發生!

光線在真空中的傳播並沒有受到任何影響。有兩種機制可以解釋。

》第1種,要把「以太」請回來。

量子力學最需要時空是離散的,如果時空是離散的,但是光線在其中傳播又沒有發生色散,以太的存在就是極大可能的選項。

以太的存在還可以提供一個絕對靜止的參照系。在大尺度上,微波背景輻射可以看作是絕對靜止的。所以我們可以說因為光線是在以太中傳播的,所以真空中的光速在任何情況下不變,因為真空就是以太。

》第2種,最小作用量原理與路徑積分的解釋。

光子在真空中並非是以直線形式傳播,而是彌散在整個傳播的路徑上,按照最小作用量原理規劃的路徑傳播。按照能量損失最小原則,自動地規避了與真空中漲落出現的虛粒子的碰撞。

用路徑積分和最小作用量原理來解釋微觀粒子的路徑,是目前解釋微觀粒子行為的最流行說法。

延遲選擇實驗和單電子的雙縫幹涉都可以用路徑積分解釋。但是這裡仍然有一個先驗的法則存在~最小作用量原理。

泛函就是為最小作用量原理而生的數學工具,在數學物理的發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我們就算可以用最小作用量原理來解釋光線迴避和粒子碰撞的問題。仍然有一個繞不開的坎兒:時空到底是連續的還是離散的?

因為普朗克尺度要求時空是離散的。光線在離散的時空中傳播不產生色散和散色,仍然不能完全用最小作用量原理來解釋。

宗教的難題是上帝到底有沒有肚臍眼兒,科學的難題是時空到底是連續的還是離散的。

光線和真空都是奇怪的東西,它們的存在形式超出了我們的理解。科學對這個世界的所有解釋都不完美,包括量子力學和相對論。

相關焦點

  • 光學基礎:稜鏡與光的色散
    各種各樣的稜鏡1.兩次折射後,後來的傳播方向和原來傳播方向間的夾角θ即為偏折角。2.在入射角相同的情況下,偏折角θ跟稜鏡材料的折射率有關,折射率越大,偏折角越大。3.光線通過三稜鏡後向底面偏折,通過三稜鏡看物體,看到的是物體的虛像,向稜鏡的頂角方向偏移。
  • 光的色散
    色散也是對光纖的一個傳播參數與頻率關係的描述。牛頓在1666年最先利用三稜鏡觀察到光的色散,把白光分解為彩色光帶(光譜)。色散現象說明光在介質中的速度v=c/n(或折射率n)隨光的頻率f而變。光的色散可以用三稜鏡,衍射光柵,幹涉儀等來實現。
  • 光可以在真空環境下傳播,為什麼聲音卻無法在真空中傳播?
    如果人類是生活在太空中的話那麼就可以感受到無聲世界是怎樣的,因為聲音無法在真空中傳播。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或多或少通過一些現象發現聲音的傳播條件似乎比光的傳播條件要嚴格一些,例如在遊泳池中不管我們怎麼大喊大叫,對方都很難聽到我們在說什麼,要想傳遞信息還不如用一束光線來得快。不僅在水中如此,在大氣中也如此。
  • 光學玻璃三稜鏡的色散詳解及光學稜鏡的加工廠家
    複色光分解為單色光而形成光譜的現象叫做光的色散。白光散開後單色光從上到下依次為「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色散可以利用三稜鏡或光柵等作為「色散系統」的儀器來實現。將顏色按一定順序排列形成光譜。
  • 2021甘肅省特崗教師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科技:光的傳播
    三、光速1、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在計算中,真空或空氣中光速c=3×108m/s。2、光在水中的速度約為3/4c,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約為2/3c。3、光年:是光在一年中傳播的距離,光年是長度(距離)單位;1光年≈9.4608×1015m。
  • 色散 什麼是聲音的色散?
    知識點:不同頻率的聲音在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不一樣。這個現象,聲學家們沿用光學中的術語,也將之稱為色散,或者叫作頻散。大家知道,不同顏色的光線在玻璃中跑的速度是不一樣的,這種現象在光學上就稱為色散。
  • 是什麼導致光線發生紅移?
    暢遊科學海洋,共尋宇宙之妙,大家好,我是南城~今天,我們來聊聊光線「紅移」的產生。具有質量的物體的移動始終會比光速慢——因為將其加速到光速將需要無限量的能量,而光本身必須始終以相同的速度傳播。僅當它不在真空中時,即當它穿過包含物質的介質時,光線才會減速。這種減慢以不同的量影響不同頻率(或顏色)的光,就像通過稜鏡的白光如何以不同角度分成不同的顏色一樣,因為光減慢的量取決於光子的各個能量。然而,一旦回到真空狀態,它將恢復以光速運動。
  • 什麼是鑽石的色散?
    鑽石有著堅硬的質地,以及璀璨的光芒,除了好的切工影響寶石的火彩之外,鑽石本身有著較高的色散度,可以散發出耀眼的光彩來。當白光照射到刻面寶石時,因為色散而使得寶石呈現出光譜色閃爍的現象,這就是色散。對於鑽石來說,光線進入鑽石的內部,根據不同瓣面角度作內部反射,光線的分配反射產生彩虹七色。
  • 新型超表面結構設計:實現任意色散調控
    但是經過光學超表面光波的相位分布與波長無關,通過傳統的串聯方法來構造色散系統不能實現光聚焦。在幾個離散波長上實現消除色散的方法已經實現,但是這卻不適用於連續光譜。採用超表面消除色散的系統被限制在衍射-折射混合元件或利用元原子色散的小型超表面,它受到了衍射-折射混合元件尺寸及元原子質量因子的限制。
  • 都是什麼物理原理?初中生幾乎全懵了!
    中學物理最奇妙的一章內容莫過於光學部分了,初中物理光學部分主要涉及到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其中有光的色散和光的散射;高中物理光學部分還包括光的幹涉、光的衍射等。由於光本身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結果當光遇到不均勻介質或者從一種介質到另一種介質時就會出現很多奇特現象。以下十種奇特的光學現象是非常奇怪的物理現象,其中的物理原理大部分初中生無法完全解釋清楚,高中生朋友們應該都能解釋的出來。
  • 五種怪異量子效應:量子齊諾效應和真空雙折射
    你可能聽過「薛丁格的貓」和海森堡的「不確定原理」,甚至量子糾纏(quantum entanglement),這些量子現象試圖以極小比例解釋世界,自從量子效應被發現,在一個世紀裡這些神奇效應已是眾所周知。
  • 【物理八上】 4.5 光的色散
    光的色散一、選擇題(中)1.一個蘋果在陽光下看起來是紅色,這是因為(  )A.紅光透過蘋果B.蘋果只吸收紅光     C.蘋果只反射紅光D.紅光折射進蘋果 (中)2.下列關於圖中所示光學現象的描述或解釋正確的是:(
  • 解釋近乎完美
    據說這裡暗流湧動,風暴不止,怪異事件層出不窮,令人頭疼的是,現代科學還無法解釋這裡發生的一切詭異現象。一些別有用心之人還借題發揮傳播謠言,甚至認為百慕達三角洲存在通往異度空間的時空隧道。即「914班機」穿越事件。無論如何,正是百慕達如此神秘,才引得眾多科學家嘗試去解釋其原因。
  • 水晶中的彩虹與光的色散
    光的色散是指由複色光轉變為單色光的現象。牛頓是最先利用三稜鏡觀察到光的色散,把白光分解為彩色光帶(光譜)的科學家。如圖慢..動做.因此三稜鏡會將白色光分解為各個單色光,形成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色光,這就是美麗的彩虹的來源。三稜鏡是啥?三稜鏡是由光學玻璃或者石英玻璃加工而成的截面呈三角形的光學儀器,能夠使複色光在通過稜鏡時發生色散。
  • 聲音也能通過真空傳播?你的物理書又該改寫了
    到高中之後,我們的物理書又進一步解釋道:聲音的本質是物質分子的振動所引起的一種波,因為真空是空的,當然也就沒有物質分子的振動,所以振動的聲波就傳不過去。實驗事實是不會錯的,那麼我們的教科書錯了嗎?其實在上面這段話裡,我們「理所應當」地認為真空是全空的。
  • 超時空三,真空不空,蟲洞形成理論
    如果在幾年前討論這個概念,一定會遭到嘲笑,負物質這類玩意根本不存在。不過量子物理及從亞原子層面描述宇宙的理論表明奇異物質是真實存在的。1948年河南物理學家亨德,率先預言了負物質的存在。那麼奇異物質是確實存在的,為了理解奇異物質的方式,我們還需要多講一些這些講述,除了涉及蟲洞的構成,還談到了反引力,甚至原力等其他概念能否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