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美即將向火星發射天問一號探測器以及毅力號探測器,火星這顆平均距離地球5500萬公裡的紅色星球,逐漸的進入到了國人的視野中,未來我們將會踏上這顆星球,不過在這之前,我們如何抵抗火星致命的輻射、食物以及水資源的問題呢?
2020年7——8月份,中美相繼展開了向火星發射探測器的任務,中國航天局的天問一號探測器,美國宇航局的毅力號探測器都將會登陸火星。之所以選在這個時間段發射,因為在這一期間,火星和地球的距離會達到最近,通過計算好相應的軌道,就能夠快速的到達火星。這樣可以節省一大半的能源和預算。
隨著越來越多的探測器降落火星,火星的遠古之謎也將會逐漸的被揭曉。地球生態環境被破壞,全球氣候變暖的加劇都在無時不刻的摧毀著我們的星球,我相信即使人類沒有遭遇到這些危機,我們依舊要走出地球,前往星辰大海。因為人類基因本身就蘊含著探索和求知的精神。
人類想要在火星上殖民,這需要很長很長的時間。歷史告訴我們,即使在地球上新的地方殖民,都會付出慘重的代價。1931年9月18日,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開啟了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狂妄計劃,日軍採用殺光、搶光、燒光的「三光政策」,稱:三個月內佔領整個中國。後來在無數中華兒女以血和生命的激烈鬥爭中,將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趕出了中國,歷時為期14年的抗日戰爭就此結束。雖然人類登陸火星不會遭遇外星人反抗,但僅憑其惡劣的環境,都會使人類難上加難。
火星是一顆充滿了沙漠、荒蕪死亡的星球,那裡的晝夜溫差相差將近100攝氏度,晚上極度的寒冷,白天極度的炎熱,外加致命的太陽輻射,人類如果降落到這顆星球,不出幾分鐘就會引發各種死亡,所以想要改造這麼一顆星球,需要花費很多很多的資源。假設人類踏上這顆行星並進行長時期的探索,我們需要建造一個可以防風防輻射的基地,在火星的表面是無法阻止沙塵暴的,我們要將基地建造於地下。
但是有一個問題,我們在地球上就地取材蓋樓,還需要很多的人力和物力,而火星不僅沒人,還沒有資源。如果想在火星建造家園,我們就得就地取材,目前來看,我們還沒有找到這種防風防輻射的堅固材料,而以上我所提出的還僅僅是一個普通的地下實驗基地。
人類初到火星,肯定是無法長時期的停留,初到火星探索的人類,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開展設備和建造。如果我沒猜錯的話,初期的火星實驗基地,會是直接在地球上製造好,然後使用火箭發射到火星上,然後一步一步組裝完成。而這個實驗艙必須擁有,自主發電、抵禦輻射以及創造食物和水的功能,只有這樣,我們才完成了人類登陸火星的第一步。
當火星上的實驗基地建造完畢後,太空人就可以進行長時期的火星探索任務,這個時間可能會是5年、10年、甚至20年,在這一期間呢,我們會對火星就地取材,來嘗試發現火星生命體以及本地材料所蘊含的成分,從中尋找到一種可以當做建築材料來使用的材料,畢竟想要在火星建造城市,光靠發射火箭是絕對不夠的,我們需要親自動手去做。
火星的第一個城市為何會建在地下,面對惡劣的環境,人類將如何應對?下期我將為您揭曉答案。
我是宇宙V空間,一個科普天文愛好者!本文由宇宙V空間原創,如果你對這篇文章有疑問,請在下方評論和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