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迪生童年糗事:惡作劇、班上最差的學生,卻被母親教成科學家

2020-12-03 歷史很有趣

愛迪生是聞名世界的偉大發明家。他一生的發明在世界上是無與倫比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小時候的故事。

4歲就捅馬蜂窩

愛迪生從小身體瘦弱,可有一股勁兒。他那雙亮晶晶的大眼睛,對什麼都好奇,都感興趣。「天上的星星有幾顆?」「為什麼會刮副風啊?"幼年時的愛迪生,不管什麼事情,他都要問個明白。

4歲時,愛迪生有一次在一片茂密、蒼翠的樹林裡注視著某個東西。那草地上美麗的鮮花和樹枝上唱歌的小鳥,都沒有吸引他的目光,他究竟在看什麼呢?

原來,他在看一棵大樹上的一個很大的野蜂窩。小愛迪生看著野蜂窩自言自語道:「這個漂亮的蜂窩吊在樹上,為什麼不怕風吹,也不怕雨淋呢?這個野蜂群的家究竟是怎樣的構造呢?」好奇的小愛迪生踮著腳,正準備把腦袋伸過去探個究竟,只聽「嗡」的聲,一群野蜂從蜂窩裡朝他迎面撲來,把他蜇得連眼睛都睜不開了,最後他還被野蜂蜇昏了過去。

想自己孵個小雞出來

愛迪生從小熱愛科學,凡事都愛尋根追底,都要動手試一試。有一次他看到母雞在孵蛋,就好奇地問媽媽:「母雞為什麼臥在蛋上不動呢?是不是生病了?」媽媽告訴他:「這是在孵小雞,過一些日子,蛋殼裡就會鑽出雞寶寶來。」聽了媽媽的話,愛迪生感到新奇極了,他想,母雞臥在雞蛋上就能解出小雞來,那雞蛋是怎樣變成小雞的呢?人臥在上邊行不行?他決定試一試。

愛迪生從家裡拿來幾個雞蛋,在鄰居家找了個僻靜的地方,他先搭好一個窩,在下邊鋪上柔軟的茅草,再把雞蛋擺好,然後就蹲坐在上邊。他要親自體會一下雞蛋是怎樣孵成小雞的。天快黑下來了,還不見愛迪生回家,家裡的人都非常著急,於是到處去找他。找來找去,最後在鄰居的後院找到了愛迪生。只見他坐在一個草窩上一動也不動,身上、頭上沾著不少草葉。家人見了,又生氣又好笑,問他:「你在這兒幹什麼呢?」「我在這兒孵蛋啊!小雞快要孵出來了。」

原來,他看到母雞會孵小雞,覺得很奇怪,總想弄清楚其中的奧秘,所以就想親自試一試。當時,父親看見他這副滑稽的樣子,又生氣又好笑地把他拉起來,並告訴他,人是孵不出小雞來的。在回家的路上,愛迪生還迷惑不解地問:「為什麼母雞能孵小雞,我就不能呢?」父親答不上來了,只好趕快催他回家去。愛迪生雖然沒有孵出雞來,但卻通過這次孵蛋活動增長了知識。

要讓朋友飛上天去

有一次,愛迪生看到鳥兒在天空中自由地飛期,心想,鳥能飛,人為什麼不能飛?能不能給人加上翅膀?他忽然又想到,氣球沒翅膀也能飛上天,那麼在人的身體裡充上氣行不行?於是他找來一種能產生氣體的藥粉,讓一個小夥伴喝了下去,看他能不能像氣球一樣飛起來。可是過了一會兒,小夥伴肚子疼了起來,大聲哭喊,差點兒送了命。為了這件事,父親很很地揍了他一頓,還說不準他以後搞什麼實驗了。可是愛迪生還是不服氣,說:「我不做實驗,怎麼會知道人能不能飛起來呢?」

班裡最差的學生

愛迪生喜歡了解他自己感興趣的事物,但是對於上學就另當別論了。愛迪生8歲那年上學,整天困在教室裡,他感到太沒意思了。像當時的大多數教師一樣,這所學校的老師也信奉棍棒教育。愛迪生非常害怕藤條,儘管如此,他仍然學不進老師教的那一大堆知識。而他好問

的習慣更使得老師生氣愛迪生成了班上最差的學生,一連3個月都是如此。後來他聽見老師議論他,說他有毛病,說他「 addled"。愛迪生知道這是什麼意思, addled就是壞蛋、變質的蛋。一怒之下,他衝出了教室,再也不願回去。

母親親自教育成才

愛迪生的母親南希覺得小愛迪生求知慾很強。在她看來兒子將來一定會有出息的,因此他不論幹什麼時都不忘教導小兒子愛迪生。

五彩的大千世界,大大激發了愛迪生的興趣、小愛迪生6歲就開始勞動了。他家附近的大榆樹、紅楓樹,他天天都去觀察,還對它們的生長做了認真的記錄。他的膽子一天天大起來,想法一天天多了起來。他想知道爸爸的倉庫要是起火了,究能勝過多少個火爐子放出的熱量,於是,他點著了爸爸的倉,結果倉庫化為灰燼。

有段時間愛迪生時斷時續地去過一些別的學校,但大部分時間裡是母親親自教他,或者不如說,她任由他去自學。在母親的鼓勵下,愛迪生如機似渴地讀書。在他9歲那年,母親給了他一本科學方面的書,這是愛迪生第一次看這方面的書。書名叫(自然哲學的學校》,書裡有大量讀者可以在家裡做的簡單的實驗。從那時候起,愛迪生的生活就起了變化。

他如痴如醉地將這本書讀完,做完了裡面所有的實驗,然後他做起了自己的實驗。他買來化學製品,四處搜尋電線之類的邊角料,在臥室裡建起了一個實驗室。他做的實驗之一是將兩隻大貓的尾巴擱在電線上,將它們的毛相互摩擦,試圖產生靜電。其結果是他被兩隻貓抓得鮮血淋淋!

怎麼樣?生活中你的孩子是不是也像愛迪生一樣喜歡問這樣那樣的問題,是不是小腦瓜裡總是裝滿了「為什麼」?不要輕易否定孩子那些異想天開、稀奇古怪的想法和問題,耐心一點,認真一些,也許你的孩子就是下一個愛迪生。

相關焦點

  • 【穩得勝的態度】25-發明大王-愛迪生的母親
  • 老師為何最反感「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 更讓他困惑的是,家長往往認為,老師理所應當把他們的孩子教好。 2016 年,班上有名學生在一次月考中成績有所下降,家長得知後來校了解情況。 鄭老師和家長耐心地分析了原因,這個學生沉迷手機遊戲,鄭老師發現後將其手機沒收,但家長卻沒堅持原則又給孩子買了一個新手機。
  • 歷史上的今天,偉大科學家愛迪生離世,回顧他傳奇的一生
    愛迪生是人類歷史上偉大的發明家之一,他一生的發明共有兩千多項,擁有專利一千多項。 愛迪生童年時期是比較困苦的,因為父愛生意失敗,愛迪生一家只能遷居,也因為此次搬家,愛迪生患上了猩紅熱。在愛迪生上學的時候,擁有著異於常人的好奇心,總是刨根問底,從而被他的老師以"低能兒"的名義趕出學校。幸運的是愛迪生的母親是一名教師,根據她的觀察,愛迪生一定不是老師口中的「低能兒」,所以經常會開發愛迪生的想像力,讓他自己做實驗。
  • 因智力低下,小學被勸退的愛迪生:母親的期望激發了學習的潛力
    洛夫萊斯從童年時期就萌生了對數學的喜愛,間接動機與學習的社會意義相關聯,是社會的觀念、父母和老師的期望對學生的間接影響。影響學習動機的因素包含推力、拉力和壓力三個方面。在學齡前,孩子進行了最集中、最全面的學習。而且所有的學習都是自己開展、自我激勵。比如說翻身,你讓他趴在床上,他不知道怎麼翻過來,學會翻身就成了孩子的目標。比如說爬行,必須控制四肢、協調起來,有時候只有胳膊在動或者只有腿在動,有時候他的移動是相反的,離目標越來越遠。
  • 科學家愛迪生的故事
    我今天給大家講一位大科學家的故事,這是一位美國的科學家,他被人們稱為發明大王,你們知道他是誰嗎?…(給其他學生回答留點時間)…對,他就是我們都很熟悉的愛迪生。      愛迪生從小就對很多事物感到很好奇,而且喜歡親自去試驗一下,直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為止。他很勤奮,很自信,很堅強,長大後終於成為了舉世聞名的發明大王。
  • 清華裡傳奇的「姚班」,到底有多牛?混得最差的學生也已年入百萬
    早幾年,全國各大中小學校都喜歡搞一些「尖子班」,俗話說「好鋼用在刀刃上」,此舉旨在集中一切師資力量培養那些出類拔萃的學生,以此來提高學校的名校升學率。不過,這種行為因為違反教育公平,前些年已被教育部門全面禁止。
  • 小貝自曝曼聯時期糗事:曾對著男人畫像"打飛機"
    《每日郵報》的報導中稱,回憶起自己在曼聯的生涯,小貝至今仍覺得那是最尷尬的一件事了。當時,初入青年隊的球員都會被老隊員要求在曼聯名宿克萊頓-布萊克摩爾的檯曆前當眾打飛機,這個帶有明顯惡作劇性質的經歷也被看做是一個入隊儀式。
  • 鄭州中學6名初三學生考上西交大少年班
    跳過高考,14歲少年提前鎖定大學「本碩連讀」,鄭州中學6名初三學生成了大家眼中「別人家的孩子」。他也是被英語老師張瓊霞「打壓」最厲害的學生,教他學會在合適的時候進行有效的表達。比如,王兆陽同學在剛入校時的成績並不突出,自信心不足,不過他能坐得住,愛鑽研。於是,他就成了不同學科老師「認領」次數最多的學生。老師們鼓勵他上課大膽發言,勇敢表達自己,逐漸增強自信。
  • 愛迪生是被老師嫌棄的「笨孩子」,可母親的一句話,成就他的一生
    但其實不然,愛迪生小時候在老師的眼睛裡面可沒有那麼聰明、機靈,反而被老師嫌棄「笨」。這是為什麼呢?原來是因為愛迪生經常把「為什麼」這句話掛在嘴邊,老師就覺得他很煩。最後老師給了愛迪生一張紙條,讓他轉交給他的母親,愛迪生的媽媽打開紙條之後,一邊哭著一邊和大聲的讀出來:你的孩子是個天才,這個學校太小了,沒有好老師可以教他,建議你親自教導。可是沒想到後來愛迪生突然看到了當年老師寫給母親的紙條,上面寫著的竟然是:你的孩子有精神缺陷,他被正式退學了。
  • 愛迪生是科學史上第一大騙子
    愛迪生是世界聞名的科學家,尤其是在中國,更是被奉為神一樣的存在。但其實,愛迪生是人類科學歷史上第一大騙子。說是愛迪生的母親在深夜得了急性闌尾炎,正在做手術,可當時的手術室只有幾盞煤油燈,光線很差,醫生看不清楚,手術進展很不順利。就在這生死攸關的時刻,剛滿7歲的愛迪生急中生智,找來好幾個鏡子擺在實驗室裡,將光線聚到手術臺上,手術得以進行,愛迪生成功的救了母親。而這完全是一個編造的故事,因為在愛迪生7歲時,世界上還沒有闌尾炎手術。有別有用心的人編造這個故事並不是關鍵,關鍵是竟然有那麼多人信。
  • 母親為讓孩子進尖子班,休息時間全安排上補課,卻害女兒生病住院
    學校開設尖子班的事屈楠一早就知道,當初動員全家使出吃奶的勁送徐帆上七中,為的不就是這個全省聞名的七中尖子班麼。全校最優質的師資,最嚴格的管理,最緊密的家校聯動。據說後來上清北的,不少人初中都在這個班裡。踏進七中校門,就有了進尖子班的機會,一腳踏進尖子班,就相當於踏進了重點高中,踏進重點高中,那離重點大學也不差多少了。環環相扣,一點也不能錯。
  • 年輕母親腦溢血開顱手術後失憶,6歲女兒教識字
    「我原來識字是媽媽教我,現在我教她,這樣她應該能想起從前的事。」成成如今是四川宜賓筠連縣的一名五年級學生,4年前的一場家庭變故讓她的母親差點撒手人寰。好不容易救過來後母親卻又得了失憶症,為了幫助母親康復,時年6歲的成成做起了母親的老師,成成的孝行由此成為當地一段佳話。成成一家四世同堂,有一個大她8歲的哥哥,父母以開電腦公司為生。2014年10月29日,厄運突然來臨。成成的母親張女士(化姓)在晚飯後外出散步時突感不適並昏迷,經醫院診斷,張女士不幸被確診為腦溢血。
  • 高爾基《童年》「毀童年」?還適合小學生讀嗎?
    其三,同一個名字多個人使用,最典型的就是薩沙。阿里克賽的兩個舅舅家的孩子都叫薩沙,有的時候分不清,只好說一個是米哈伊爾舅舅家的薩沙,另一個是雅科夫舅舅家的薩沙。這兩個薩沙大概十歲左右。後來,高爾基的母親再婚,生了一個孩子也叫薩沙。所以有的時候小讀者會感到困惑,因為一會兒薩沙在上小學,一會兒薩沙又是一個吃奶的孩子,有點時空錯亂的感覺。
  • 小學語文教材被指失實:愛迪生救母親純屬虛構
    [提要] 民間研究團體會診小學語文教材,把幾個重要版本中涉及母親與母愛的文章為研究對象,研究發現存在「四大缺失」,分別是經典的缺失、兒童視角的缺失、快樂的缺失甚至事實的缺失,比如《愛迪生救媽媽》一故事就純屬虛構。
  • 揭露愛迪生等科學家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提起牛頓、愛迪生、愛因斯坦,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偉大的科學家」、「著名的天才」、「改變人類生活的世紀偉人」...然而,當我抱著敬畏緬懷的態度,去追思這些天才的平生時,我看到了他們傑出、體面之外不為人知的一面。
  • 真的是愛迪生發明的燈泡?
    或許我們所看到的都是被誇大被添油加醋後所謂的「不爭的事實」,歷史上被誤會的人很多,小編只選出了幾個來給大家分享!覺得小編說的不對的,可以評論留言。小編細心領教!"世紀偉人"愛因斯坦愛因斯坦曾數學考過一分。愛因斯坦是在德國念的書,他們那的考試是6分制,6分是比不及格還差的差,一分才是最優秀的。
  • 你的糗事我的快樂
    你的糗事  我的快樂  大蝦指路  跑了女友、丟了工作、出了洋相……如今,一群自稱「FMLer」的人開始在網上分享自己生活中的糗事,他們本著「把你不高興的事兒說出來,讓大家高興高興」的理念,將自己的糟糕生活用簡短、有趣的文字表達出來。
  • 「低能兒」愛迪生是如何變成發明大王的?
    愛迪生從小就有好奇心,對生活的每一件事情,都喜歡尋根究底。如果大人們不能給他滿意的答案,他就開始自己想辦法解決。8歲時,愛迪生開始上學,只讀了三個月弟弟書。就被老師以「低能兒」的理由趕出了學校。據說,愛迪生經常問一些令老師為難的問題,比如2加2為什麼會等於4。
  • 他才是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完爆愛迪生,如今卻沒人知道他的名字
    提到科學家你第一個想到的是誰?發明大王愛迪生?還是吐著舌頭的愛因斯坦?今天介紹的這位科學家對世界做出的貢獻是巨大的,成就不亞於愛迪生和愛伊斯坦。但卻鮮為人知。他是人類科學史上接近神一樣的男人,24歲發明交流電,一旦申請專利就會成為世上最有錢的人,他卻撕掉專利文件,窮困潦倒、終生未娶,去世時發現他的是酒店女服務員…… 「如果仇恨可以被轉化成電,世界早已輕如鴻毛」。一位科學家的肖像從FBI成立的第一天就張掛在機密大樓,一百年後的FBI仍持續在為其進行消毒。
  • 為什麼現在有的小學生數學這麼差?班上考試平均分只有六七十分?
    我對六年級期中考試進行過調查,大部分學生對單位1一知半解。比如期中考試出現的題目「水結成冰後體積增加了十一分之一,144立方分米的冰融化成水,體積減少了多少立方分米?」面對此類靈活題目,按照學校教學方法「是比佔後為單位1」,學生是無法找出單位1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