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迪生是聞名世界的偉大發明家。他一生的發明在世界上是無與倫比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小時候的故事。
4歲就捅馬蜂窩
愛迪生從小身體瘦弱,可有一股勁兒。他那雙亮晶晶的大眼睛,對什麼都好奇,都感興趣。「天上的星星有幾顆?」「為什麼會刮副風啊?"幼年時的愛迪生,不管什麼事情,他都要問個明白。
4歲時,愛迪生有一次在一片茂密、蒼翠的樹林裡注視著某個東西。那草地上美麗的鮮花和樹枝上唱歌的小鳥,都沒有吸引他的目光,他究竟在看什麼呢?
原來,他在看一棵大樹上的一個很大的野蜂窩。小愛迪生看著野蜂窩自言自語道:「這個漂亮的蜂窩吊在樹上,為什麼不怕風吹,也不怕雨淋呢?這個野蜂群的家究竟是怎樣的構造呢?」好奇的小愛迪生踮著腳,正準備把腦袋伸過去探個究竟,只聽「嗡」的聲,一群野蜂從蜂窩裡朝他迎面撲來,把他蜇得連眼睛都睜不開了,最後他還被野蜂蜇昏了過去。
想自己孵個小雞出來
愛迪生從小熱愛科學,凡事都愛尋根追底,都要動手試一試。有一次他看到母雞在孵蛋,就好奇地問媽媽:「母雞為什麼臥在蛋上不動呢?是不是生病了?」媽媽告訴他:「這是在孵小雞,過一些日子,蛋殼裡就會鑽出雞寶寶來。」聽了媽媽的話,愛迪生感到新奇極了,他想,母雞臥在雞蛋上就能解出小雞來,那雞蛋是怎樣變成小雞的呢?人臥在上邊行不行?他決定試一試。
愛迪生從家裡拿來幾個雞蛋,在鄰居家找了個僻靜的地方,他先搭好一個窩,在下邊鋪上柔軟的茅草,再把雞蛋擺好,然後就蹲坐在上邊。他要親自體會一下雞蛋是怎樣孵成小雞的。天快黑下來了,還不見愛迪生回家,家裡的人都非常著急,於是到處去找他。找來找去,最後在鄰居的後院找到了愛迪生。只見他坐在一個草窩上一動也不動,身上、頭上沾著不少草葉。家人見了,又生氣又好笑,問他:「你在這兒幹什麼呢?」「我在這兒孵蛋啊!小雞快要孵出來了。」
原來,他看到母雞會孵小雞,覺得很奇怪,總想弄清楚其中的奧秘,所以就想親自試一試。當時,父親看見他這副滑稽的樣子,又生氣又好笑地把他拉起來,並告訴他,人是孵不出小雞來的。在回家的路上,愛迪生還迷惑不解地問:「為什麼母雞能孵小雞,我就不能呢?」父親答不上來了,只好趕快催他回家去。愛迪生雖然沒有孵出雞來,但卻通過這次孵蛋活動增長了知識。
要讓朋友飛上天去
有一次,愛迪生看到鳥兒在天空中自由地飛期,心想,鳥能飛,人為什麼不能飛?能不能給人加上翅膀?他忽然又想到,氣球沒翅膀也能飛上天,那麼在人的身體裡充上氣行不行?於是他找來一種能產生氣體的藥粉,讓一個小夥伴喝了下去,看他能不能像氣球一樣飛起來。可是過了一會兒,小夥伴肚子疼了起來,大聲哭喊,差點兒送了命。為了這件事,父親很很地揍了他一頓,還說不準他以後搞什麼實驗了。可是愛迪生還是不服氣,說:「我不做實驗,怎麼會知道人能不能飛起來呢?」
班裡最差的學生
愛迪生喜歡了解他自己感興趣的事物,但是對於上學就另當別論了。愛迪生8歲那年上學,整天困在教室裡,他感到太沒意思了。像當時的大多數教師一樣,這所學校的老師也信奉棍棒教育。愛迪生非常害怕藤條,儘管如此,他仍然學不進老師教的那一大堆知識。而他好問
的習慣更使得老師生氣愛迪生成了班上最差的學生,一連3個月都是如此。後來他聽見老師議論他,說他有毛病,說他「 addled"。愛迪生知道這是什麼意思, addled就是壞蛋、變質的蛋。一怒之下,他衝出了教室,再也不願回去。
母親親自教育成才
愛迪生的母親南希覺得小愛迪生求知慾很強。在她看來兒子將來一定會有出息的,因此他不論幹什麼時都不忘教導小兒子愛迪生。
五彩的大千世界,大大激發了愛迪生的興趣、小愛迪生6歲就開始勞動了。他家附近的大榆樹、紅楓樹,他天天都去觀察,還對它們的生長做了認真的記錄。他的膽子一天天大起來,想法一天天多了起來。他想知道爸爸的倉庫要是起火了,究能勝過多少個火爐子放出的熱量,於是,他點著了爸爸的倉,結果倉庫化為灰燼。
有段時間愛迪生時斷時續地去過一些別的學校,但大部分時間裡是母親親自教他,或者不如說,她任由他去自學。在母親的鼓勵下,愛迪生如機似渴地讀書。在他9歲那年,母親給了他一本科學方面的書,這是愛迪生第一次看這方面的書。書名叫(自然哲學的學校》,書裡有大量讀者可以在家裡做的簡單的實驗。從那時候起,愛迪生的生活就起了變化。
他如痴如醉地將這本書讀完,做完了裡面所有的實驗,然後他做起了自己的實驗。他買來化學製品,四處搜尋電線之類的邊角料,在臥室裡建起了一個實驗室。他做的實驗之一是將兩隻大貓的尾巴擱在電線上,將它們的毛相互摩擦,試圖產生靜電。其結果是他被兩隻貓抓得鮮血淋淋!
怎麼樣?生活中你的孩子是不是也像愛迪生一樣喜歡問這樣那樣的問題,是不是小腦瓜裡總是裝滿了「為什麼」?不要輕易否定孩子那些異想天開、稀奇古怪的想法和問題,耐心一點,認真一些,也許你的孩子就是下一個愛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