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異種雜交最為成功的典範

2020-12-05 觀賞魚這點事

關注「中國金魚」,查看更多經驗分享,實用技能...

如何養水、金魚餵食、魚病防治、奇聞軼事、開缸建池、經驗分享、國粹經典、精彩資訊、金魚家族、魚友美文

「髻鬟峨峨高一尺,門前立地看春風 」詠的是隋唐宮廷貴婦高髻如雲的美貌。在中國金魚中有一奇特的雜交品種,頗似這種樣貌。近年來一經面世,就吸引了眾多金魚愛好者的目光。在第五屆全國花卉博覽會上,福建省農業科學院送展的「皇冠珍珠鱗」獲得金獎。皇冠珍珠鱗頭部為獨特的鵝頭型,身披一身珍珠衫,遊動中,魚鰭飄擺,如長袖翩翩,顯得雍容華貴,不愧「皇冠珍珠」的美稱。皇冠珍珠在日本被稱為「濱錦」,我國臺灣還將其稱作「鵝頭珍珠鱗」。根據體色不同被分為紅皇冠珍珠、紅白皇冠珍珠、白皇冠珍珠、黑皇冠珍珠、紅黑皇冠珍珠(鐵包金皇冠珍珠),五花皇冠珍珠、藍皇冠珍珠、鶴頂皇冠珍珠、黑白皇冠珍珠(熊貓皇冠珍珠)、紫皇冠珍珠等等。

身上的鱗片猶如顆顆珍珠

品種由來

中國的金魚愛好者歷來追求品種的新奇性,飼養者為迎合這種需求,有意識地將不同金魚品種間進行雜交,以獲得同時具有兩種甚至三種品種特徵的「新品種」。行話又稱作「二料、三料」。如龍睛虎頭、珍珠水泡。這種品種間雜交雖然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培育出較多「新品種」,但是由於品種雜交後,原本的品種特徵往往不能完美地得以保留。出現諸如水泡變小、頭瘤縮小的退化。因此大多數雜交後的品種反而不如原來的品種受歡迎。新鮮過一陣子就被人們所遺忘了,但是皇冠珍珠則不然,她是異種雜交最為成功的典範,不僅具有珍珠鱗金魚的圓球的體形和鱗片,同時具備高頭金魚碩大的頭冠和飄逸的魚鰭。兩種的特徵完美的結合在一起,給人以奇特的美感。

珍珠鱗雖然在上個世紀初就已出現,但當時的珍珠鱗是沒有頭瘤的。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有人用文種的帽子(高頭)金魚和珍珠鱗進行雜交,率先培育出了帽子珍珠鱗,但由於當時帽子珍珠鱗的頭瘤還不十分發達,僅形成幾個小丘,並不太吸引人。直到八十年代,帽子珍珠鱗還沒有作為一個品種被人們認識。鄰國日本在七十年代從中國引入帽子珍珠鱗,選出頭部肉瘤較發達的個體,加以定向繁殖。並在1978年將此品種定名「濱錦」。與此同時,我國福建魚場通過對帽子珍珠鱗魚與鶴頂紅回交,繼承鶴頂紅髮達的頭瘤和寬大魚鰭的基因,也培育出皇冠珍珠鱗這一珍稀品種。皇冠珍珠鱗發達的肉瘤如古代君主的頭冠,突出的鱗片如顆顆珍珠,遊動時,有如同頭戴華麗頭飾,身披鑲滿五彩珍珠霓裳的公主在翩翩起舞。因此人們賦予這一品種一個形象的名字「皇冠珍珠」。

品種特點

在《中國金魚名錄》中,帽子珍珠鱗和皇冠珍珠鱗統稱為高頭珍珠鱗。其實這兩個品種之間還是存在部分差別的。帽子珍珠鱗的頭瘤不發達,多為細小的肉瘤組成。而皇冠珍珠的頭冠表面很光滑,又圓又大,在市場中往往更受歡迎。需要說明的是皇冠珍珠鱗頭冠不發達的個體則退化為帽子珍珠鱗。

帽子珍珠鱗的頭瘤不發達,呈現較小的顆粒

皇冠珍珠鱗的頭冠有一整體的,也有分成兩瓣的。頭頂的肉冠分成兩部分,又稱為並蒂桃皇冠珍珠、鴛鴦桃皇冠珍珠。頭冠為完整的整體的,可稱為大壽桃皇冠珍珠。如果頭冠的顏色為紅色,又被稱作「紅頂」;全為白色,則稱作「玉頂」。這其中以紅頂白身和玉頂紅身的搭配極為稀少。

近年來,為使皇冠珍珠獲得繽紛的體色,以及優美的尾型。養殖者將皇冠珍珠與龍種的蝶尾進行雜交。子代中出現兩種雜交特徵:一是珍珠鱗蝶尾,即蝶尾的鱗片出現珠鱗變異,體形也變得肥壯,頭部也微微出現些許肉瘤,但並不明顯,這種的觀賞價值並不高。第二中是蝶尾皇冠珍珠,主要特徵還是皇冠珍珠,但獲得了很難得的墨黑色,豐富了皇冠珍珠原有色系。

品種鑑賞

皇冠珍珠鱗的精品應該同時具有以下特徵:

1、 發達的頭冠:發達的頭冠是這一品種最為突出的特徵,皇冠珍珠鱗不像其它肉冠型品種如虎頭、獅頭,頭冠是由鬆散的小肉瘤堆疊而成。而是為一整體頭冠,如同一塊瑪瑙雕刻出來一般。頭瘤發達的高頭珍珠鱗,頭冠甚至超過桌球大小。但並不是頭冠越發達越好。要和身體成比率,不然會顯得「頭重腳輕」,嚴重時還會影響遊動的平衡性。

2、 渾圓的體形:皇冠珍珠鱗片因含有石灰質中央突起,邊緣色深中間色淺,富有立體感,宛如珍珠。優質的皇冠珍珠鱗體形如球,加之猶如顆顆珍珠的鱗片,十分惹人喜愛。珍珠鱗片要顆顆完好,如果脫落就不能再生。劣等的皇冠珍珠鱗體形為紡錘型,顯得瘦弱不堪,大煞風景。有些個體的皇冠珍珠鱗片已有部分退化,甚至接近普通鱗片,此等個體也屬淘汰之列。此外,體色應該豔麗,沒有散亂的雜斑。

長長的尾鰭與身體幾乎等長

3、 飄逸的魚鰭:皇冠珍珠鱗片屬於長鰭品種。長長的魚鰭配以雍容的體形更顯華貴。好的皇冠珍珠鱗的成魚,尾鰭甚至與身長相等,遊動時,如長裙飄擺,煞是好看。近年來,也出現了具有蝶尾特徵的皇冠珍珠鱗,這是由皇冠珍珠鱗與蝶尾龍睛雜交的品種。由於龍睛的遺傳性也很強,雜交的後代有很多龍睛皇冠珍珠鱗,具有龍睛、蝶尾、頭冠、珍珠鱗「四料」特徵,如果這一品種得以純化,則獲得的品種將更具觀賞價值。

品種飼養

若想飼養好皇冠珍珠鱗,需要注意以下幾項:

1、 種苗選擇:飼養出優質皇冠珍珠鱗有先天和後天的因素,這其中由以種苗選擇最為重要。皇冠珍珠鱗的頭冠大小主要受到遺傳影響,好的個體頭冠會隨著魚齡增長不斷生長。而劣質皇冠珍珠鱗的頭冠很難發育。筆者曾做過試驗,將來自不同魚場的皇冠珍珠鱗2月齡幼魚各4尾,在同一容器中進行飼養,餵以相同的飼料,經過1年的飼養,來自福建某魚場的4尾幼魚養至6月齡時,頭瘤就明顯隆起,1年時頭瘤就較為發達,已有鵪鶉蛋大小。而對照組的4尾幼魚,雖經1年飼養,而頭瘤發育十分有限,僅是微微隆起,顯得禿頭禿腦,觀賞價值大大不如。由此可見,一定要選擇知名魚場的魚苗才能獲取理想的效果。

品種一般的雖經一年飼養,頭瘤生長十分有限

2、 飼養要點:皇冠珍珠鱗由於鱗片不具有再生性,因此飼養過程中要注意對珍珠鱗片的保護。飼養容器中不要有尖銳的物品和死角,否則會由於魚兒遊動笨拙,誤入死角掙扎導致魚鱗受損。除了一般金魚常見疾病以外,皇冠珍珠鱗常患的魚病有腸炎和魚鰾失衡。

預防腸炎:在飼養過程中要注意水質的清潔以及餌料的鮮活。在產卵季節,注意不要一次投餵大量飼料,否則由於餌料、卵包擠壓造成腸道阻塞,當見到魚便很纖細時,就應停食三天,必要時用人工方式將卵擠出。成年的皇冠珍珠鱗在二齡以後要注意控制魚食的投喂,增加青飼料的比重,以保持體形不過分發展,並還可延長魚的壽命。

預防魚鰾失衡:多是由於水溫的突然劇烈變化造成,患病的魚身傾斜,在遊動時跌跌撞撞,不能平衡地遊動,嚴重時腹部會出現血斑。在平常給魚缸換水時,除了注意水溫要保持一致外,最好在24小時內停止餵食,避免水溫、水質變化所造成的魚鰾失衡症。

推薦一家韓氏金魚錦鯉養殖場,部分魚友在那邊買過金魚,聽說還不錯。

另外出售各種品種金魚、錦鯉魚苗哦~

小編:金魚妹 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孔雀魚異種雜交繁殖的可能性有多大?
    其中有一些以基因改造做魚為重點的孔雀魚玩家和我聊起關於基因提純以及異種雜交的事情,交流的內容比較瑣碎繁雜,今天老青年就把自己所了解的一些情況分享給大家。首先,可以明確的一點就是,孔雀魚是能夠進行異種雜交的,而且可以說孔雀魚在鱂魚科類中屬於海納百川類型的,它不僅可以和我們常見的瑪麗魚雜交,還可以和其他多種花鱂類魚種進行雜交。
  • 進行適應性雜交的雌性蟾蜍更喜歡高質量的異種交配
    進行適應性雜交的雌性蟾蜍更喜歡高質量的異種交配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23 14:12:23 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Karin S.
  • 試管嬰兒嚴禁異種雜交 將於10月1日起執行
    規定包括:禁止實施代孕技術;禁止實施胚胎贈送;禁止實施以治療不育為目的的人卵胞漿移植及核植技術;禁止人類與異種配子的雜交;禁止人類體內移植異種配子、合子和胚胎;禁止異種體內移植人類配子、合子和胚胎;禁止在患者不知情和不自願的情況下,將配子、合子和胚胎轉送他人或進行科學研究;禁止複製人。
  • 合子異種 - 電影評論 - 《合子異種》點評 | IGN中國版
    《第九區(District 9)》和《極樂空間(Elysium)》導演尼爾·布洛姆坎普(Neill Blomkamp)的新作《合子異種(Zygote)》就會帶給你這種感覺。這部短片只能算是一部完整電影的最後20分鐘的劇情。本片確實值得一看,不過還是缺少很多必要情節。
  • 獅虎獸、虎皮貓,來認識8種奇特的雜交動物
    1.皮弗婁牛 皮弗婁牛是肉牛和美洲野牛雜交的產物,它曾被譽為是肉類工業中一個最為成功的典範。 2.雜交貓 這種新的貓科動物是孟加拉貓和奧西貓雜交的產物,它外形奇特,擁有奧西貓的長腿和特殊的走路姿勢,體型也比普通家貓大。
  • 《人獸雜交》獨家中文預告 驚現半人半獸混血兒
    異種的誕生讓科學家驚異不已。小異種的初次行走《人獸雜交》劇照  由奧斯卡影帝亞德裡安·布洛迪(Adrien Brody)和薩拉·波莉(Sarah Polley)出演,文森佐·納塔利(Vincenzo Natali)執導的科幻驚悚片《人獸雜交》(Splice)曝光預告片,[電影網]獨家編譯中文字幕,影片大膽詭異的風格讓人驚嘆
  • 1984年美國一女嬰,成功移植狒狒心臟,她又活了多久呢?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如今我們的科學技術不斷發展,已經完成了很多之前我們根部不敢想的事情,科技的發展與人是息息相關的,科技其實最終也將被應用在人的身上,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1984年美國一女嬰,成功移植狒狒心臟,但是她又活了多久呢?
  • 「人獸雜交」新聞 其實是標題黨
    流言: 【英國多家實驗室被爆秘密進行人獸雜交實驗達3年】大家曾否看過科幻片「人獸雜交」呢?近日爆出現實版「人獸雜交」新聞。英國《每日郵報》7月23日報導,有關英國多家實驗室正在進行人獸雜交胚胎幹細胞實驗的新聞於近日曝光,在政界和學界引起強烈反響。
  • 原來這就是袁隆平雜交水稻成功的關鍵
    近日,在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大會上,袁隆平被授予了改革先鋒稱號,被譽為雜交水稻研究的開創者。袁隆平的雜交水稻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拯救了無數的生命。那麼你知道袁隆平成功的關鍵是什麼嗎?這就要從雜交育種說起。先介紹一個概念,性狀。
  • 中國雜交水稻的成功經驗
    雄性不育係為生產大量雜交種子提供物質基礎,保持系用於繁殖不育系,恢復系用於給不育系授粉來生產雄性恢復且有雜種優勢的雜交水稻種子。中國三系法雜交水稻於1973年成功實現「三系」配套,是水稻雜種優勢利用的經典方法。「三系法秈型雜交水稻」於1981年獲中國國家技術發明獎特等獎。
  • 科學網—異種移植:世界醫學的又一次革命
    這位醫院影像科主任說話並不多,但極有條理。他吐字清晰,當說到有意思的地方,會偶爾突然冒出來一陣頑童般的笑聲。這種平靜之下內含的激情,令人印象深刻。 1995年,對王維來說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年份。這一年,湘雅三醫院支持王維10萬元的科研經費,啟動胰島移植的前期研究,並支持他建立胰島移植實驗室。從此,王維開始潛心於豬胰島移植治療糖尿病的研究,並一發不可收拾。
  • 異種怪物化身女人,強行與人類男性交配,以延續後代!
    這位異種女孩,成功出逃到了火車上,被列車員大姐收留。沒想到她吃正著零食時,突然就變異了,並瞬間長大。與此同時,實驗室的相關人員也追到了這裡,異種妹在逃離時,不慎出了車禍。就算是出車禍,也沒有耽誤她找尋找交配對象,她再次看上了幫助她的熱心男。
  • 10個酷斃了的動植物跨種雜交物種:這也算是高科技了
    但是凡事皆有可能,異種交配也不例外,至少有時候是這樣的。  所有可能的異種交配都已記錄在案:狗—狼、狗—土狗和狼—土狗。所以也有了跨這三個物種的雜交後代。在歐洲人到來之後,有一類「混血兒」族群在北美崛起。東北方的狼群被迫北遷,在遷徙中遇到了來自大平原(the Great Plains)的土狼。然後開啟了狼、土狼和當地犬的異種交配之路。
  • 中國雜交水稻有哪些成功經驗?
    雄性不育係為生產大量雜交種子提供物質基礎,保持系用於繁殖不育系,恢復系用於給不育系授粉來生產雄性恢復且有雜種優勢的雜交水稻種子。中國三系法雜交水稻於1973年成功實現「三系」配套,是水稻雜種優勢利用的經典方法。「三系法秈型雜交水稻」於1981年獲中國國家技術發明獎特等獎。
  • 異種器官移植之路還有多遠?
    2017年,當世界首批消除內源性逆轉錄病毒的基因編輯「豬1.0」誕生時,領銜該研究的美國eGenesis公司聯合創始人楊璐菡告訴新華社記者,希望將來「在中國建立中國人自主研發的機構,致力於為中國病人研發異種器官移植的治療手段」。
  •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心裡除了水稻,就只有她了!
    袁隆平,這個活在教科書裡面的人物,他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在大家看來,他是一個眼裡只有雜交水稻的人。可是,大家不知道的是,除了雜交水稻,他的眼裡就只剩下那個陪伴他近60年的妻子了。很多人看了他們的愛情故事,總會調侃到,袁老不僅因為發明了「雜交水稻」讓我們更多人能吃上飯,更是給我們「撒狗糧」,餵飽了我們。1953年,作為新中國第一代大學生,當時工作被分配到湖南的一所農校教書。處於興趣還有國家的需要,當時的袁隆平義無反顧的選擇了農業。出身高級知識家庭的他,對於學農的苦卻絲毫不在乎,每天風吹日曬,下田插秧,對自己的穿著打扮也不在乎。
  • 科學家發現區別同種與異種花粉的分子
    &nbsp&nbsp&nbsp&nbsp科學家發現區別同種與異種花粉的分子&nbsp&nbsp&nbsp&nbsp科技日報東京7月8日電 (記者陳超)19世紀確立了「種」的概念。
  • 器官移植《異種克隆計劃》前瞻[多圖]
    Walter West)指出,每天全世界大約有350個病人在等待移植器官的過程中死亡,他還強調,目前的情形急需增加器官捐贈者,要實現這樣的教育政策需要政府、各個大學和醫學實驗室的共同努力,他在講話結束時指出,許多國家(第三世界和發達國家一樣)有關於器官捐贈的法規已經過時,最為非常重要的器官捐贈法規需要重新的修改和立法。
  • 猴子植入豬肝仍活著 湘雅二醫院成功完成異種原位全肝移植手術
    華聲在線8月12日訊 記者今天從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了解到,該院日前成功在國內首次開展異種原位全肝移植手術(轉基因版納小型豬-恆河猴)。受體猴在無免疫幹預的條件下,存活超過16小時,成為轉基因豬-猴異種原位全肝移植手術國內存活記錄。
  • 36年前,女孩為保命冒險移植狒狒心臟,移植成功後,她活了多久?
    曾經很多人以為這些是雜誌胡編的故事,因為常有街邊奇聞軼事書寫著「某某某移植了豬胃後,胃口比以前大了很多」情節,但事實上,異種移植研究早在17世紀就開始了。 世界上第一例異種器官移植手術發生在1905年的法國,一名法國大夫將兔子的腎臟移植到某個腎衰竭的孩童體內,但16天後孩童就因為出現嚴重排異反應而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