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化 中國石油 夢想雲
共1646字|建議閱讀時間4分鐘
編輯 | 江南
2020年,對油氣行業而言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國際市場變換風起雲湧,國內增儲上產持續攻堅,全球的油氣勘探開發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
如何高效解決發展的難題,國內外眾多專家一致將目光放在了轉型上,運用數位化、智能化技術,解決勘探開發領域的面臨的一系列技術和途徑,給行業帶來顛覆性的變革。
那麼,數位化與油氣行業連接的熱點在哪裡?它又將如何消除行業痛點,將地下蘊藏的更多油氣資源開採出來?
11月27日,中國石油在北京舉辦的一場「勘探開發夢想雲2020」發布會,給我們帶了一些答案。
近幾年來,面對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國內外越來越多的石油巨頭開始向數位化邁進,通過自主研發或與IT巨頭聯手,尋求數位化與產業的完美結合。
中國石油作為全球領先的石油企業自然也不例外,近幾年在數位化領域做出了諸多探索。
2017年,中國石油信息管理部和勘探與生產分公司,按照上遊業務信息化頂層設計,組織夢想雲研發與應用實施,分別於2018年、2019年面向行業發布了兩代產品。
歷經五年集中攻關和深化應用,夢想雲已成為油氣行業最大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和中國石油工業最大的自主智慧財產權數位技術平臺。
夢想雲集中管理了中國石油60多年的勘探開發數據,覆蓋了16家油氣田公司、45餘萬口井、2.6萬多座站庫,累計行程5PB核心數據資產。
此次中國石油夢想雲2020發布會全新推出了「夢溪」數據湖產品,首創連環數據湖治理體系,推動上遊業務數據資源向數據資產轉變。
「夢溪」數據湖的推出刷新了夢想雲的新技能。例如井筒中心,為每口井都賦予了一個「身份證」,支持井筒數據全局共享;智能搜尋引擎「小夢」,在電腦端和手機端為油氣工作者提供秒級查詢;「石油大腦」系列產品讓一線工人變成「超級」工人,實現手勢操作、智能巡檢、遠程協同和防爆檢測。
在夢想雲的助力下,中國石油上遊業務率先邁向了數字時代。比如油氣生產物聯網建設的井站覆蓋率分別達到了61%和72%,油氣生產組織由五級到三級,人工智慧應用於實際生產中,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夢想雲的應用已經初見成效。
發布會上,塔裡木油田和東方物探作為試點單位介紹了通過落地夢想雲構建的數位化新生態。
塔裡木盆地是我國最具油氣勘探開發潛力的盆地,但塔裡木油田的油氣勘探開發卻面臨著自然環境惡劣、地質條件複雜等特點。油田要想實現高質量的發展,必須要與數位化技術相結合。
目前塔裡木油田依託夢想雲,建立起了塔裡木區域湖、塔裡木專屬雲平臺、塔裡木協同工作門戶、塔裡木油田信息公路網、塔裡木數位化生態標準規範體系,推出了「坦途」的數位化新產品,助力油田開啟全面數位化轉型。
而今,物探領域也同樣面臨著十分嚴峻的挑戰和重大的機遇。東方物探抓住數位化建設風口,深入推進數位化與主營業務的結合,野外作業效率比主要競爭對手高出了30%。
除了塔裡木油田和東方物探,長慶油田利用智慧機器人實現無人巡檢,西南油氣田試點配產智能工作流,全氣藏模型優化周期由1個月縮短到20分鐘,無一不在彰顯著數位化的「神奇功效」。
2020年,面對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和疫情倒逼、行業震蕩,多數油氣企業都將目光放在了轉型之上。可以說,油氣行業的數位化轉型既是順勢而為,也是不得不為。
IEA《數位化和能源》預測,數位化技術的大規模應用將使油氣生產成本減少10%—20%,使全球油氣技術可採儲量提高5%,頁巖氣有望獲得最大收益。
目前,國外一眾石油巨頭已經開始了數位化的規模應用,貝克休斯、哈裡伯頓、殼牌、bp等紛紛攜數位化產品構築新的解決方案。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費國,我國能源轉型迫在眉睫。中國石油的夢想雲平臺的不斷成長,標誌著數位化轉型已經步入了快車道。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焦方正介紹,未來,夢想雲將在更多領域開展更廣泛務實的跨界合作,形成智能數據生態、建成一流智能雲平臺,進一步打造成為面向能源行業、流程工業的國際一流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助力能源行業高質量發展,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做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