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時候放牛時,在春天的山野間一看見這種開在山路邊崖壁上的花,我們就叫它「醪糟花」,它那垂懸的枝條上綴滿的簇簇白色小花仰著甜美的笑臉,就如同那用酒米煮的浮在水面上的香糯的醪糟浮子,在春日暖陽下讓人微醺欲醉。
後來,知道它叫繡線菊了,雖然這名字也挺好,但總是不及醪糟花那麼親切妥帖,所以,每當有人問我那長在山坡石礫間,甚至石頭縫裡的一片素白的花兒叫什麼名字的時候,我依然會堅持說那是「醪糟花」。
繡線菊屬薔薇目、薔薇科直立灌木,又名馬尿騷、螞蝗草、螞蝗梢,是典型的兩性花。因為它生於土層較薄、土質貧瘠的山坡上、山谷中和雜樹叢中,耐寒、耐旱、耐瘠薄,生長力很強,所以它的花語是祈福、努力。
繡線菊萌櫱性、萌芽力強,耐修剪,因其家族品類繁多,花色好看,除白色外還有粉紅色,花形優美,素潔大方,是較好的園林觀賞植物和蜜源植物,也是理想的植籬材料和觀花灌木,還可用作切花。
為此,早在宋朝時,史鑄就曾作《繡線菊》一詩來讚美它:「天成素縷結秋深,巧刺由來不犯針。籬下工夫可絢爛,條條綰綴紫花心。」
繡線菊的根、葉、果實均可入藥,有清熱,祛風,涼血,祛瘀,消腫止痛的功效,用於跌打損傷,可明目退翳,其枝葉還可治疥癬。此外,它還是歐洲民間秘方藥,是三大神聖德魯伊草藥之一,具有神奇的控油祛痘功效,是愛美人士的良伴和福音。(作者:賈琳 文/圖;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四川省作協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