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物種日曆】7月21日 粉花繡線菊

2021-02-22 物種日曆

作者:C.CristataX

粉花繡線菊(Spiraea japonica)是一種廣泛分布於東亞的植物,雖然名字裡帶有個「菊」字,但是實際上和「菊」沒啥關係,而是一種薔薇科植物。薔薇科下有四個亞科,薔薇亞科,繡線菊亞科以及麾下擁有眾多著名水果的李亞科和蘋果亞科,而粉花繡線菊自然就屬於繡線菊亞科了。

區分繡線菊和「菊」的主要方式有兩個,首先看花,菊科植物的「花」是整個頭狀花序,看上去像花,實際上花盤裡是密密麻麻的小花,而繡線菊的花雖然也是組成花序,但是這種花序叫復傘房花序,每一朵小花都有自己的花梗。而另一個區別方式就是靠果實,菊科植物的果實被稱為瘦果,例如我們常吃的葵花籽,一顆葵花籽就是一粒果實,果皮和種皮非常明顯地分開(所以把葵花籽叫瓜子的感覺太奇怪了,葫蘆科的植物的種子是真正的種子,菊科植物的所謂種子可是一整顆果實)。


真·菊花的頭狀花序,每一片類似花瓣的東西都是一朵花


密恐患者的福音:粉色的花組成的復傘房花序,圖片來源:hubhomedesign.com

繡線菊亞科的一個特點就是果實為蓇葖果,粉花繡線菊也不例外。那如果你好奇什麼是蓇葖果,可以參考一下八角茴香或者紫微的果實,蓇葖果是由單心皮雌蕊或者離生心皮雌蕊發育而來的,當然,單心皮的情況比較少見,更常見的是離生心皮雌蕊發育而成的聚合蓇葖果,粉花繡線菊就是這種情況,蓇葖果形成過程中會沿心皮癒合處形成腹縫線,在腹縫線對側形成背縫線,果實成熟後會沿腹縫線或背縫線中的一側開裂彈出種子,在粉花繡線菊中,裂縫開在腹面。


圖片來源:http://www.invasive.org/

這種原產於日本的植物變異性強,在中國至少存在6個變種,更不用提人工繁育出來的無數品種,這些品種形態各異,從樹籬到地被都可以勝任,因此粉花繡線菊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成為著名的園林植物,那麼由此對生態帶來的影響也接踵而至:既然你原產於日本,現在卻走遍世界,那沒理由不當個入侵植物了。

由於粉花繡線菊強大的生命力,當它們抵達北美洲後,就和當地的繡線菊亞科植物展開競爭,在生態上,引入捕食者通常不太容易導致本土物種滅絕(當然,家貓是個糟糕的例外),因為捕食與被捕食的關係存在相互之間的制約,然而競爭就不一定了,同一個生態位下能容納的就一個物種,而粉花繡線菊進入北美以後,就一下子和許多本土物種開始競爭,並且由於它們的種子可以在地下休眠,因而非常難以進行徹底剷除,給當地的生態學家們造成了不小的麻煩。

不過謝天謝地,在中國它還是不那麼鬧騰的。

相關焦點

  • 【城市物種日曆】4月13日 點地梅
    與堇菜、二月藍和蒲公英這些大黃大紫的花相比,開著白色小花的點地梅Androsace umbellata很容易被忽視。但我個人更加偏愛這個花冠精緻可愛的物種,每年辦公室門前草坪上的點地梅開放的時候,我都會暗自高興一下。北京大學保護生物學樓門前草坪上的點地梅,現在正在盛開。顧有容攝。
  • 【城市物種日曆】9月4日 牽牛
    說起牽牛花,大家應該再熟悉不過了——「不就是路邊那些藍的、粉的喇叭花嘛,見過見過。」
  • 【城市物種日曆】4月2日 海桐
    海桐(Pittosporum tobira)是中國城市裡最常用的幾種綠籬植物之一。
  • 【城市物種日曆】7月6日 槓板歸
    (來源:invasive.org) 槓板歸在分類上隸屬於蓼科蓼屬,這個屬下有很多難以分辨清楚的物種,槓板歸自然也有幾個長相相似的親戚,比如刺蓼 P. senticosum ,二者在花果期較好分辨:花期前者花序穗狀不分枝、後者花序頭狀且花梗分支;而在果期槓板歸的宿存花被增大呈肉質先微紅後轉為深藍色、刺蓼的不為肉質不呈彩色。
  • 【城市物種日曆】12月1日 東方蠊
    距2016年物種日曆開賣還有:6天
  • 繡線菊與阿司匹林,不得不說的故事
    以菊為名,大概是由於其密集的花序有那麼點兒像菊花。本屬植物廣泛用作觀賞,常見的有如下幾種:粉花繡線菊,學名Spiraea japonica L. f.,也叫日本繡線菊。全國各地均有栽培,青島亦多見,不論是道旁還是小區內部,都有可能發現其身影。花為復傘房花序,粉紅色,花蕊明顯長於花瓣。
  • 【城市物種日曆】3月8日 歐亞紅松鼠
    就連它標誌性的大尾巴,也會經歷一年一度的退毛,華北地區的北松鼠在6月底-7月初幾乎是禿的。城市周邊的公園樹林,常有人去「掃蕩」松子等樹種;而商業化的松林則會視松鼠為害獸而捕殺。不幸的是,紅松鼠的空間記憶並不算特別好,有些儲藏點埋完了就再也找不到了……(圖片來源見水印)「物種日曆」(微信號guokrpac)每天一個物種,帶你重新發現你的城市。
  • 【城市物種日曆】3月20日 北草蜥
    活躍的季節一般為4~9月,低溫時期會有蟄伏現象。以昆蟲類、昆蟲幼蟲以及其他無脊椎動物為食。北草蜥是以卵生方式生殖的蜥蜴,一窩可產卵2~6枚。蓬萊草蜥 圖片來源:江志緯「物種日曆」(微信號guokrpac)每天一個物種,帶你重新發現你的城市。點擊「閱讀原文」與自然控們一起來討論吧~
  • 【城市物種日曆】6月29日 馬齒莧
    樹馬齒莧,攝影:史軍 「物種日曆」(微信號guokrpac)每天一個物種,帶你重新發現你的城市。點擊「閱讀原文」與自然控們一起來討論吧~
  • 【城市物種日曆】5月31日 球鼠婦
    圖片來自本人「物種日曆」(微信號guokrpac)每天一個物種,帶你重新發現你的城市。
  • 【城市物種日曆】9月1日 八寶景天
    圖片來源:chartwellgardensnt.wordpress.com在這裡順便介紹另一種常見的景天屬植物,和八寶景天很相似,但是花是金黃色的,開一片也很好看。但是這玩意叫費菜,費菜. 好吧,它有一個高大上的名字叫三七景天,叫費菜聽起來可以吃的樣子,的確也是可以吃的,據說無苦味,口感好,炒燉涼拌均可。有誰吃過嗎,求菜譜.
  • 【城市物種日曆】6月10日 東方大葦鶯
    大杜鵑在偷葦鶯巢裡的蛋(圖片來源見水印) 葦鶯哺餵大杜鵑寶寶(圖片來源見水印) (本文協同作者:@紅嘴藍鵲 )「物種日曆」(微信號guokrpac)每天一個物種,帶你重新發現你的城市。
  • 【城市物種日曆】8月12日 酸模葉蓼
    每年7月底8月初的時候,我們在郊外的水溝邊、農田旁、溼地公園之中,都就會看到一叢叢葉片像竹葉的茂盛雜草,它們莖稈像竹子那樣那樣有明顯的分節。
  • 不是菊花的繡線菊:你花如雪,絕美了四月~
    而天鵝池旁的林緣,灌木叢中的繡線菊卻迎來了它的春天,盛放出層層的白色花朵。麻葉繡線菊—一團團盛開的小花聚合成一大片開放著她像一座座小雪堆,仿佛是要倔強的留住春天,開的那麼熱鬧,那麼灑脫,白色小花獨看清新秀麗,成片又那麼馥鬱芬芳,引得蜜蜂也圍著團團轉,好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 四川植物圖鑑|山野間「努力」的醪糟花:繡線菊
    記得小時候放牛時,在春天的山野間一看見這種開在山路邊崖壁上的花,我們就叫它「醪糟花」,它那垂懸的枝條上綴滿的簇簇白色小花仰著甜美的笑臉,就如同那用酒米煮的浮在水面上的香糯的醪糟浮子,在春日暖陽下讓人微醺欲醉。
  • ​金焰繡線菊的介紹
    花序較大,10〜35朵花簇成一個複雜的傘形花序,直徑為10〜20cm。它可以承受37.7℃的高溫和-30℃的低溫,在年降水量約266.9mm,年蒸發量約2731mm的環境中生長良好。發芽的能力強,更耐修剪和整形。它對乾燥,鹽和鹼具有抵抗力,偏愛中性和弱鹼性土壤,並耐貧瘠,但在排水良好和肥沃的土壤中生長更為茂盛。
  • 科技史上12月21日瑪雅日曆預言「世界末日」
    1967年12月21日,世界第一例心臟移植者逝世。克裡斯蒂安·巴納德醫生在開普敦一家醫院成功地進行了人類有史以來首次心臟移植手術。1967年12月4日,路易·華什坎斯基,世界上第一個心臟移植病人,用一顆在車禍中喪生的25歲的婦女的心臟活了18天之後,1967年12月21日,在南非的開普敦去世。華什坎斯基的心臟移植手術是由以克裡斯蒂安·N·巴納德為首的5名外科醫生小組進行的。手術是在華什坎斯基連續心臟病發作、身體虛弱到活不了幾天的時候進行的。
  • 【城市物種日曆】9月11日 夾竹桃天蛾(天了嚕!綠化帶鋼鐵俠來了!)
    在眾多夾竹桃科植物裡,夾竹桃天蛾幼蟲最愛吃的就要數長春花(日日春)了。它比綠化帶裡那種大灌木式的夾竹桃更嫩,水分更足,想必口感也更好,長春花由於好養,已成為很多家庭的「標配」,所以我們和「鋼鐵俠」的第一次邂逅,可能就是在家中的長春花上。
  • 美科學家聲稱瑪雅日曆預言的「世界末日」是在2020年6月21日
    據外媒報導,有研究者認為,由於曆法的不同,瑪雅日曆預言的真正 「世界末日」是2020年6月21日。
  • 一本書餵飽你的求知慾,讀過《物種日曆》,更不能錯過它
    作者要專業,內容要拿得出手2020年9月22日,果殼旗下物種日曆的一篇文章刷爆朋友圈,閱讀量很快就突破100000+。這篇文章就是"我們熄燈了。最後一年《物種日曆》今日發售"。在博物圈一直有這樣的說法:世界上的生物只有兩種——已經出現在物種日曆的,以及將要出現在物種日曆的。歷時7年,《物種日曆2021熄燈號》戛然而止;果殼·物種日曆給孩子的自然課在2020揚帆遠航。給孩子不同的知識承載形式,不變的是同一種成長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