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7月底8月初的時候,我們在郊外的水溝邊、農田旁、溼地公園之中,都就會看到一叢叢葉片像竹葉的茂盛雜草,它們莖稈像竹子那樣那樣有明顯的分節。不過細看一下,這些雜草並非竹子家的成員,網狀的葉脈說明它們是雙子葉家族的成員,而膨大的節間和顯眼的膜質託葉鞘,4片或者5片花瓣裂片的小花聚合成穗狀都說明它們是蓼科家族的成員。它們就是酸模葉蓼 Polygonum lapathifolium 。
酸模葉蓼,攝影:史軍
酸模葉蓼,圖片來源:wiki
相對於酸模葉蓼,我們可能更熟悉他們的同屬表親——紅蓼。2米多的高大的個頭讓紅蓼異常醒目,遠遠看去,紅蓼的花序就像是鮮紅色的谷穗,讓人隱隱感受到幾分豐收的氣氛。加之紅蓼經常被種在村莊的道路兩旁和居舍周圍,久而久之就染上了濃濃的鄉土氣息。
紅蓼,攝影:史軍
至於酸模葉蓼,雖然花朵莖稈都很像紅蓼,但是它們的形象遠不如紅蓼突出。矮小的身材(40-90釐米),低調的花朵(淡紅色或者白色),讓身居都市的我們很少會注意到這種植物的存在。實際上,酸模葉蓼的分布區遠比紅蓼要廣。我國南北各省區都有分布,不僅如此,朝鮮、日本、蒙古、菲律賓、印度、巴基斯坦及歐洲也有這種植物。田邊、路旁、水邊、荒地或溝邊溼地都是它們良好的生活場所。從海拔30米的海濱到海拔3900米的高山,酸模葉蓼都可以適應,足見其生命力強悍。
與此同時, 這樣強悍的生命力讓酸模葉蓼成為農民伯伯最頭疼的雜草之一。小麥、玉米、薯類、豆類、甜菜、水稻、油菜、棉花、薄荷都在酸模葉蓼的威脅名單之上。特別讓人撓頭的是,這些傢伙在油菜結果時期搶奪的營養要遠遠多於生長前期。每棵酸模葉蓼可以產生的種子數量高達2600粒以上,並且這些種子還具有休眠特性,它們就是在等待下一季農作物播種之時,那些伴隨而來的充足水分和肥料。讓農民伯伯撓頭也就不奇怪了。
【本文來自果殼網物種日曆,謝絕轉載。如有需要請聯繫sns@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