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酸模葉蓼,原本是覺得很熟悉的,偏偏近來眼睜睜看著幾位博友把水蓼當做酸模葉蓼了,心裡知道他們錯了,急切之中反倒說不出究竟是錯在哪裡,趕緊翻一翻植物志,如今的我,儼然一呆子,離了植物志,啥也不敢認了……
在我看來區分酸模葉蓼與水蓼,主要看三點;
一看葉:酸模葉蓼葉片大,長5-15釐米,寬1-3釐米,葉片酸;水蓼葉片小了一半,長4-8釐米,寬0.5-2.5釐米,另外水蓼也叫辣蓼,葉片有辛辣味。
二看花:酸模葉蓼花被淡紅色或白色;水蓼花被只是上部白色或淡紅色,另外水蓼葉腋具閉花受精花。另外博友從容補充說:酸模葉蓼花密集,水蓼花稀疏些,謝謝從容同學!
三看果:酸模葉蓼瘦果寬卵形,雙凹,黑褐色,有光澤;水蓼瘦果卵形,雙凸鏡狀或具3稜,密被小點,黑褐色,無光澤。
酸模葉蓼(Polygonum lapathifolium L),又名大馬蓼、旱苗蓼、斑蓼、柳葉蓼,蓼科蓼屬,一年生草本。高40-90釐米。莖直立,具分枝,無毛,節部膨大。葉互生有柄,葉片披針形至寬披針形,葉上無毛,全緣,邊緣具粗硬毛,葉面上常具新月形黑褐色斑塊;託葉鞘筒狀。總狀花序呈穗狀,頂生或腋生,數個排列成圓錐狀;花被淺紅色或白色,4深裂。瘦果卵圓形,黑褐色。花期6-8月,果期7-9月。
全草入中藥,味辛,性溫,具利溼解毒、散瘀消腫、止癢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