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央企40年⑤】從兩彈一星元勳到時代楷模,看央企40年英才人物

2020-12-05 永州市人民政府

輝煌四十年,奮進新時代。

40年改革開放,深刻改變了中國,同樣影響著世界,

上一期,從搶險救災到精準扶貧,40年,圖說央企社會責任。

今天,我們聚焦央企英才人物,聚焦中國驕傲!

兩彈一星元勳

01 王希季

▲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王希季

王希季,中國衛星與返回技術專家,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國際宇航科學院、中國科學院院士,是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顧問、研究員。王希季是中國早期從事火箭及太空飛行器的研製和組織者之一,中國第一枚液體燃料探空火箭、氣象火箭、生物火箭和高空試驗火箭的技術負責人。他提出中國第一顆衛星運載火箭「長徵一號」的技術方案,並主持該型運載火箭初樣階段的研製;主持核試驗取樣系列火箭的研製;曾任返回式衛星的總設計師,負責制定研製方案,採用先進技術,研究衛星返回的關鍵技術;任小衛星首席專家,雙星計劃工程總設計師等職。」

02 孫家棟

▲兩彈一星功勳獎章、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孫家棟

孫家棟,著名航天工程技術專家,「兩彈一星」元勳,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高級技術顧問,1929年出生於遼寧省復縣,1958年畢業於原蘇聯茹科夫斯基空軍工程學院飛機設計專業,獲金質獎章。他曾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2項等獎項、「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曾當選「感動中國」2016年度人物。」

03  任新民

▲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任新民

任新民(1915-2017),航天技術與液體火箭發動機技術專家,中國飛彈與航天技術的重要開拓者之一。任新民是中國航天事業五十年最高榮譽獎獲得者,從事飛彈與航天型號研製工作,在液體發動機和型號總體技術上貢獻卓著。曾作為運載火箭的技術負責人領導了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的發射;曾擔任試驗衛星通信、實用衛星通信、風雲一號氣象衛星、發射外國衛星等六項大型航天工程的總設計師,主持研製和發射工作。」

04  陳能寬

▲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陳能寬

陳能寬(1923-2016) ,著名金屬物理學家,中國核武器事業的奠基人之一,「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他長期從事金屬物理和材料科學方面研究工作,為中國原子彈、氫彈的研製從事爆轟物理、炸藥工藝與炸藥物理化學、特殊材料冶金、實驗核物理等學科領域的研究和組織領導工作作出了重要貢獻。」

05  楊嘉墀

▲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楊嘉墀

楊嘉墀(1919-2006),空間自動控制學家,航天技術和自動控制專家,儀器儀表與自動化專家,自動檢測學的奠基者,中國自動化學科、中國自動化學會和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的創建人之一。楊嘉墀長期致力於中國自動化技術和航天技術的研究發展,參與制定中國空間技術發展規劃,領導和參加包括第一顆衛星在內的多種衛星的總體及自動控制系統的研製,返回式衛星和東方紅一號衛星。30多年來,他多次參與中國空間計劃方案論證工作,主持人造衛星姿態控制系統的研究與發展,在三軸穩定的返回式衛星和科學探測衛星的發展中作出重大貢獻。」

06  錢學森

▲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錢學森

錢學森(1911-2009),世界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科學院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飛彈之父」「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在錢學森的帶領下,中國飛彈、原子彈的發射向前推進了至少20年。」

07  屠守鍔

▲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屠守鍔

屠守鍔(1917-2012),火箭總體設計專家。屠守鍔早年從事飛機結構力學的研究與教學工作,後投身我國飛彈與航天事業,長期從事飛彈與火箭總體技術理論研究與工程實踐工作,對飛彈研製過程中重大關鍵技術問題的解決、大型航天工程方案的決策、指揮及組織實施發揮了重要作用,是中國飛彈與航天技術的開拓者之一。」

08  黃緯祿

▲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黃緯祿

黃緯祿(1916-2011),中國著名火箭與飛彈控制技術專家和航天事業的奠基人之一,是「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中國首枚潛地飛彈總設計師,中國第一艘核潛艇副總設計師,中國陸上發射井液體戰略飛彈副總工程師,水下核潛艇固體潛地戰略飛彈總設計師,陸上機動車固體戰略飛彈總設計師和地空飛彈武器系統總設計師,知名飛彈專家,被譽為「巨浪之父」、「東風-21之父」、「航天老總」。」

09  程開甲

▲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程開甲

程開甲(1918-2018),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理論物理學家、「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2013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我國核武器事業的開拓者之一,中國核試驗科學技術體系的創建者之一。程開甲在核武器的研製和試驗中作出了突出貢獻,開創、規劃領導了抗輻射加固技術新領域研究。」

10  王淦昌

▲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王淦昌

王淦昌(1907-1998),核物理學家、中國核科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1929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1933年獲柏林大學博士學位。1964年,他獨立地提出了用雷射打靶實現核聚變的設想,是世界雷射慣性約束核聚變理論和研究的創始人之一。王淦昌參與了中國原子彈、氫彈原理突破及核武器研製的試驗研究和組織領導,是中國核武器研製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11  鄧稼先

▲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鄧稼先

鄧稼先(1924-1986),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學家,中國核武器研製工作的開拓者和奠基者,為中國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發作出了重要貢獻。鄧稼先是中國核武器研製與發展的主要組織者、領導者,他始終在中國武器製造的第一線,帶領著學者和技術人員,成功地設計了中國原子彈和氫彈,把中國國防自衛武器引領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12  姚桐斌

▲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姚桐斌

姚桐斌(1922-1968),冶金學、航天材料專家、火箭材料及工藝技術專家,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姚桐斌是中國航天材料與工藝技術的奠基者,優秀的火箭材料及工藝技術專家,作為中國第一代航天材料工藝專家和技術領路人,一直從事飛彈與航天的材料、工藝技術的組織領導、研究和試驗工作。」

13  錢驥

▲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錢驥

錢驥(1917-1983),空間技術和空間物理專家,兩彈一星元勳,中國空間技術的開拓者。錢驥作為我國空間技術的重要開拓者之一,領導衛星總體、結構、天線、遙測、電源、環境模擬等衛星關鍵技術研究,提出《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方案設想》的報告,是中國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一號方案的總體負責人;參與制訂星際航行發展規劃,提出多項有關開展人造衛星研製的新技術預研課題,為我國空間技術早期的發展做了很多開拓性工作,同時為返回式衛星的研製做了大量技術和組織領導工作。」

14  錢三強

▲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錢三強

錢三強(1913-1992),核物理學家,中國原子能科學事業的創始人,中國「兩彈一星」元勳,中國科學院院士。他主持建立了中國原子能研究所並任所長,主持並製成了共和國第一個核裝置——原子能反應堆,是中國發展核武器的組織協調者和總設計師,被稱作「中國原子彈之父」。」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15  閔恩澤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閔恩澤

閔恩澤(1924-2016),石油化工催化劑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2007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感動中國2007年度人物之一,是中國煉油催化應用科學的奠基者,石油化工技術自主創新的先行者,綠色化學的開拓者,被譽為「中國催化劑之父」。」

16  王小謨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王小謨

王小謨,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科技委副主任,是中國現代預警機事業的開拓人和奠基人,被譽為「中國預警機之父」。王小謨院士從事雷達研製工作50餘年,先後主持研製過中國第一部三坐標雷達等多部世界先進雷達。他在國內率先力主發展國產預警機裝備,提出中國預警機技術發路線圖,構建預警機裝備發展體系,引領中國預警機事業實現跨越式、系列化發展,並邁向國際先進水平。」

時代楷模

17  徐立平

▲時代楷模 徐立平

徐立平,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廠員工、全國人大代表。他從事火箭飛彈發動機的藥面整形工作,用刀具將發動機內裝填好的火炸藥修整至設計要求的型面,被稱作「火藥雕刻師」。」

18  羅陽

▲時代楷模 羅陽

羅陽(1961-2012),殲15艦載機研製現場行政總指揮、航空工業瀋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原副書記、董事長、總經理。他帶領沈飛完成了殲15艦載機等多個重點型號研製並成功實現首飛和設計定型,為國家航空武器裝備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2012年11月25日12時48分,在殲15艦載機首次成功完成著艦起降試驗十幾個小時後,羅陽突發疾病,在工作崗位上因公殉職,被追授「航空工業英模」榮譽稱號和「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19  中船重工第七六〇研究所抗災搶險英雄群體

▲時代楷模 中船重工第七六〇研究所抗災搶險英雄群體

2018年8月20日,颱風「溫比亞」過境大連市時,國家某重點試驗平臺遭受巨浪襲擊,七六〇所副所長黃群、宋月才、姜開斌等3位同志為搶救國家科研實驗平臺壯烈犧牲。習近平總書記對此作出重要指示,稱讚黃群、宋月才、姜開斌三位同志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員對黨忠誠、恪盡職守、不怕犧牲的優秀品格,是共產黨員的優秀代表、時代楷模。」

20  李新民

▲時代楷模 李新民

李新民,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大慶鑽探伊拉克哈法亞項目部經理、1205海外鑽井隊隊長,參加工作23年來,始終傳承弘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團結帶領新一代1205鑽井隊全體職工,不僅在國內打井最多、創紀錄最多,還成功走出國門、挺進海外,實現了「把井打到國外去」的夢想,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提升石油核心競爭力作出突出貢獻,被譽為「大慶新鐵人」。」

21  張黎明

▲時代楷模 張黎明

張黎明,天津濱海共產黨員服務隊隊長。他是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的先進典型,幾十年如一日,紮根服務群眾第一線,用智慧、汗水和愛心踐行國家電網「人民電業為人民」的企業宗旨,彰顯國家電網人對黨和人民事業的忠誠與擔當,被稱為點亮萬家的藍領工匠。」

22  李超

▲時代楷模 李超

李超,鞍鋼股份有限公司冷軋廠首席技師、 4號線設備作業區作業長、黨支部書記,全總十七屆執委會委員。他曾獲全國勞動模範、全國時代楷模、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當代發明家」等榮譽稱號。李超通過發明創新先後解決生產、設備難題260多項。他主導完成的冷軋機乳液分區自動吹掃裝置的研發和應用項目,在2014年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3  國航金鳳乘務組

▲時代楷模 國航金鳳乘務組

國航「金鳳乘務組」前身為1994年國航飛行總隊乘務部創建的「青年文明號」中的一支優秀乘務班組,1996年8月正式定名為「金鳳乘務組」。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的國航金鳳乘務組,已經先後培養出一千多名優秀乘務員,成為國航空中優質服務的骨幹。在金鳳精神的感召下,國航乘務隊伍湧現出一大批具有專業水準、富有自身特色的金鳳姊妹乘務組,形成了國航優秀乘務團隊的強大譜系,使金鳳精神代代相傳。」

24  李守江

▲時代楷模 李守江

李守江,國家開發投資公司新疆羅布泊鉀鹽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他18年堅守在茫茫戈壁,帶領「國投羅鉀人」克服種種難以想像的困難,建成了世界最大的硫酸鉀肥生產基地,創造了「羅鉀速度」和「羅鉀質量」,在「死亡之海」譜寫了輝煌篇章。」

當代雷鋒

25 郭明義

▲當代雷鋒 郭明義

郭明義,現任鞍鋼礦業集團公司齊大山鐵礦生產技術室業務主管,中共十八屆、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中華全國總工會兼職副主席。他研製的採場公路建設的新工藝、新技術和新流程,為企業降耗增效4000多萬元;參與多項社會公益事業,先後捐款54萬多元,資助了300多名貧困孩子,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授予「當代雷鋒」榮譽稱號。」

26  2017年中央企業擁有兩院院士數量

截至2017年底,中央企業擁有兩院院士234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45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89人。」

27  中央企業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情況

截至2017年底,中央企業利用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千人計劃」)吸引人才362人;利用青年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青年千人計劃」)吸引人才19人。」

28  2011-2017年中央企業科技活動人員和研發人員數量

2017年中央企業共有科技人員153.5萬人,比2011年的131.7萬人增加了21.8萬人。其中,研發人員從62.7萬人增至83.8萬人,增加了21.1萬人。」

29  2011-2017年中央企業高級技工和技師人數

2011年以來,中央企業擁有高級技工與技師人數總體呈增加趨勢。截至2017年,中央企業共有高級技工和技師233萬人,佔全部職工總數的17.3%。」

跨越一頁歷史,需走那麼多的路,

從兩彈一星元勳,到時代楷模,

你們用一生,撐起中國的夢想,

你們如祖國的崇山峻岭,

被風雨吹蕩,被雲翳包圍,

巋然不動,傲然屹立。

因為你們,我們才能在呼吸時,

更加自由更加有力,

你們,就是我們的驕傲,

你們,就是中國的驕傲!


相關焦點

  • 【圖說央企40年③】從白手起家到中國智造,看央企40年國之重器
    輝煌四十年,奮進新時代,40年改革開放,深刻改變了中國,同樣影響著世界。 上一期,從合資合作到一帶一路,40年圖說央企開放共贏。 今天,我們從一條輪胎講起,看央企國之重器。
  • 央企直招:2019年中建五局華南公司廣西分公司誠聘英才若干公告
    【導讀】廣西華圖 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廣西人才網發布:央企直招:2019年中建五局華南公司廣西分公司誠聘英才若干公告,更多關於2019廣西事業單位招聘,2019廣西教師招聘,2019廣西社會招聘的內容請關注廣西事業單位考試網,以及廣西華圖微信公眾號(gxhuatu)和2020廣西事業單位考試:788544395
  • 央企高管曬年薪 稅前薪酬80萬元以上超40位 百萬年薪15位
    央企,是大家公認的好單位,好單位自然該有好待遇。央企高管的工資一直為人們津津樂道。近日,國資委考核分配局公布了2015年度,111家央企負責人所得的稅前薪酬,大家一直想了解的央企高管薪金公布於世。
  • 諾基亞貝爾:合資央企領跑5G
    「全球和中國優勢的成功整合,將雙方領先的端到端網絡技術和極其強大的創新引擎薈萃於一體。與諾基亞聯手打造一個面向未來的創新性科技公司,踐行在新時代取得更大成功的雙贏合作模式,我們倍感振奮。」2017年5月18日,時任華信郵電總經理袁欣(2017年8月14日,袁欣出任諾基亞貝爾董事長)在合資企業協議籤署儀式上表示。 時至今日,諾基亞貝爾誕生已一年有餘。
  • 中國電子登人民日報海外版頭版:穩經濟,勇挑大梁看央企
    人民日報海外版刊文《穩經濟,勇挑大梁看央企》,小E為您分享全文——穩經濟,勇挑大梁看央企(2020年04月30日 01版)第一針,新冠病毒滅活疫苗臨床試驗啟動;73.98米,中核集團「華龍一號」海外首堆建造新高度;載重近22萬噸,全球首艘23000箱液化天然氣動力貨櫃船試航
  • 央企整合風再次颳起 六大央企重組機會浮出水面
    國資改革概念成瘋搶標的 巨單砸向國資改革股  今年以來,央企整合概念持續發酵。儘管央企頻頻否認,但資本市場上,「傳聞-澄清-證實」的邏輯屢屢應驗,市場已經學會了從澄清公告中體味反面的可能。  2015年是國企大重組、大整合的一年。
  • 2020年11家電力央企領導人事頻頻變動!
    可見,進入2020年底,能源央企高層調整大戲才剛拉開。事實上,因50後高管步入退休年齡,今年能源央企的人事調整動作相對比較大。據記者梳理,以集團公司領導班子為口徑,今年國家電網、南方電網、中國華能、中國華電、中國大唐、國家能源集團、國家電投、中核集團、中廣核集團等能源央企均出現了高層調整。
  • 第二屆央企楷模
    2015年,田明作為中國石化的一名普通職工應邀參加「9.3」閱兵觀禮。近期,田明同志研究的連續油管內穿電纜技術解決了涪陵頁巖氣田水平井的測井難題。他先後榮獲油田「雙文明勞動模範」、中石化「技術能手」、全國技術能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勞動模範等榮譽。2014年被中央宣傳部、中華全國總工會評為全國「最美職工」。2015年被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授予江蘇「時代楷模」榮譽稱號。
  • 各大電力央企「十四五」新能源規劃紛紛發聲!
    華能黨組書記、董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舒印彪提出「十四五」期間華能要幹8000萬到1億千瓦的清潔能源,初步估算新能源調整的投資力度在7000億人民幣左右,這是目前各大央企在官方提出的十四五最大能源規劃。國家能源集團:11月28日,國家能源集團在重組掛牌成立三周年之際,召開生產調度視頻會,部署年末安全生產及全年目標任務衝刺工作。
  • 央企社會形象的輿情特點--輿情頻道--人民網
    以往來看,輿論對央企的腐敗、過度消費、信息公開程度有限等問題的容忍度較低,而2014年,打開國資國企改革和收入分配改革新局面。改革方面較為突出的是國企改革,2014年10月,國資委連續召開三次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全體會議,加緊討論混改與建立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等配套系列改革方案。
  • 保利牽手中絲,央企重組接二連三,下一個是誰?
    記者發現,今年6月以來,央企重組動作頻頻,央企之間、央企與地方國企之間整合不斷,讓資產市場充滿了期待。中絲集團創立於1946年,前身為中國絲綢進出口總公司,是一家從事絲綢、石化、新材料以及綜合貿易等多領域業務的大型企業集團。集團現擁有二級公司26家,國內參股企業40餘家,在海外設立貿易機構4個,共有員工2000餘人。交易的另一方保利集團,在資本市場上可謂大名鼎鼎。
  • 英才雜誌丨中國誠通 從滅火器到助推器
    英才雜誌《英才》雜誌創刊於1997年10月,是一本專注報導公司領袖和領袖公司的商業財經雜誌。1月11日,《英才》雜誌刊發中國誠通黨委書記、董事長朱碧新專訪文章《中國誠通 從滅火器到助推器》,全文如下:近5年來,中國誠通的企業規模也在快速壯大。合併報表顯示,資產總額從714億元增加到4000億元,增長5.6倍;淨資產從330多億元增加到2100億元,增長6.4倍;利潤總額從8億元增加到100億元,增長12.5倍。從國調基金到混改基金,中國誠通兩隻國家級基金,總規模達5500億。
  • ...世博園浦東片區建成央企總部基地 25家央企集聚發展帶來化學反應
    「0.2平方公裡的面積內,集聚了25家央企,這可能是全國央企集聚度最高的區域。」入駐上海自貿區世博片區的國新控股(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田暉說。  2010年上海世博會舉辦十年後,昔日的世博園浦東片區建成了央企總部基地。面對疫情影響,央地融合發展疊加自貿區的政策支持,幫助相關市場主體克服不利影響,努力化危為機。
  • 2020寧夏省考申論積累:19年十大人物時代楷模
    【導讀】華圖寧夏公務員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寧夏省考申論積累:19年十大人物時代楷模,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寧夏公務員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微信公眾號(ningxiaht),寧夏公務員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2020寧夏省考公告將於3月份左右發布,考生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備考,今天寧夏公務員考試網整理了2019年十大人物時代楷模
  • 2019年「北京青年榜樣·時代楷模」年度人物揭曉
    12月8日,2019年「北京青年榜樣·時代楷模」年度人物正式揭曉。  12月8日,2019年「北京青年榜樣·時代楷模」年度人物揭曉。活動評選出「奮鬥好青年」「科創達人」「志願先鋒」「文化之星」「青年好網民」「青少年體育之星」六個類別的青年榜樣,共有30名青年獲此殊榮。  這30名青年榜樣人物,來自全市各行各業的基層一線。
  • 「中國動漫40年40人」名單首次發布 向40年來中國標誌性動漫從業者...
    「中國動漫40年40人」名單首次發布 向40年來中國標誌性動漫從業者致敬金羊網  作者:黃宙輝  2018-12-26 金羊網訊 記者黃宙輝報導:「三毛」之父張樂平、《大鬧天宮》
  • 未來央企不超90家?中絲劃入保利,央企重組步伐加快
    多位專家向新京報記者表示,國企,尤其是央企的併購腳步從去年起加快。目前,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中企數量為96家,未來可能控制在90家以內。中絲2016年資產負債率達97.51%保利集團網站顯示,該公司系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的大型央企,於1992年開始組建,是國家一級資質房地產開發企業。
  • 光伏電站2020年終盤點:央企「進擊」,民企「退潮」
    電站EPC業務正逐漸成為央企在光伏領域的的戰略重心。 值得注意的是,不僅有以中國能建系、中國電建系的若干設計院在紛紛進入光伏電站EPC業務,以特變電工、陽光電源、隆基、正泰、晶科電力、阿特斯等為代表的民營光伏設備企業也開始大規模切入這一領域。 這些企業抓住了市場的機遇,也順應了時代的變化。
  • 農科院黃三文:人才是第一資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40年40人
    在參加完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後,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所長、研究員黃三文難掩激動的心情。「總書記的講話為深圳的下一步發展指明了方向,讓我們對深圳、對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充滿信心。」 2014年,黃三文帶領團隊來深建立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經過6年發展,研究所人才隊伍不斷壯大,科研成果頻出,自然指數表現出色。
  • 央企「退房」疊加央行執行「限貸令」,住建部表態2021年樓市
    2021年的樓市,不會有去年那麼波瀾壯闊,實現深V之後反轉。 但是,2021年的樓市也註定不會太過於平靜。 因為央行金融端實施的兩個大「限」字大「絕招」都是從今年1月1日開始執行。同時,還有一個影響樓市的變量即央企正在全力推進的「退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