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哪些原因,天文生物學家相信會在火星上發現生命(二)

2020-08-27 Snail先生

在地球上,碳和氫到處都是。事實上,您的身體除了水,75%的組成是這兩種元素。他們組成了我們的DNA和細胞壁。我們將他們定義為有機物。沒有它們,地球上的生命將不復存在。

因此在1984年,當科學家在火星的南極發現了隕石,它上面爬滿了有機化學物質時,這引起了大家極大的興趣和疑問:這些有機化學物質是來自於火星上的生命嗎?

起初,科學家推測,這些化學物質是隕石撞擊火星之後被引入的。但是這些有機化學物質並不集中在隕石的表面,相反有機化合物卻在隕石的中心生長地越來越緻密。

曾經,科學家懷疑他們是否能夠在火星上發現有機化學物質。他們擔心火星表面嚴酷的環境不能支持有機化學結構。但是,隨著研究的深入,火星探測器包括好奇號,發現了火星表面存在有機化合物的蹤跡。在2012年,好奇號發現類似於乾酪根的,一種化石燃料的化合物。

發現了有機化合物,並不能證明火星上就有了生命,因為儘管生命是有機化合物的重要來源-但卻不是唯一的來源。地質過程也會產生有機化合物。例如,火山爆發有時會噴出有機化合物到環境中。因此發現有機化學物質可能是火星曾經存在過生命,但也不能百分百確定。

好奇號從火星上發現了另一個生命可能存在跡象的線索--大量存在的甲烷。在地球上,甲烷主要來自於微生物。科學家發現,火星上甲烷的含量也很多,並且它呈現季節性的變化,夏天增多,冬天減少。季節性的變化給科學家提供了重要的線索。火星的地表下面,存在著冰層。可能在夏天,冰層會融化,會將困住的甲烷釋放出來。這些甲烷很可能是地表之下曾經的生物或者現有生物分解出來的。

火星表面的生命要能存活下去,它表面的溫度需要比現在的溫度暖和不少。現在火星表面溫度平均是負的62攝氏度,比地球上的平均溫度低77度左右。火星現在表面的低溫度,並不能排除生命存在的可能。

正如地球經歷了冰河時代和現在的適宜氣候,火星上的天氣也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生著很大的變化。和地球一樣,隨著時間的推移,火星自轉軸的角度會發生變化,它表面的溫度也會隨之振蕩變化。地球和火星冷凍時期和溫暖時期的間隔時間為10萬年左右。科學家判斷,火星上溫度的變化比地球上的溫度變化更極端一些,部分原因是火星相對於它旋轉的軸,角度變化更大一些。地球的旋轉軸只在22度到24.5 度傾斜,但過去的3百萬年間,火星的旋轉軸在15度和30度之間變化。3百萬年前,它的軸甚至傾斜到了45度。科學家說,火星的氣溫現在是處於它冰凍的振蕩期。

不為了解的地下世界

天文生物學家正在通過火星上的探測器搜尋其表面可能存在的生命。儘管現在看起來,火星表面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很小,但我們不可見的火星地下存在生命的可能性非常大。

火星和地球一樣,從地心向外散發熱量。在它的地表之下,應該會存在溫和的環境,那裡存在液態水和生命形式。

隨著火星探測的不斷深入,人類將會更好地了解火星,包括它的過往和現在,並會更好地確定它作為人類移居外太空首站的可能性。

相關焦點

  • 基於哪些原因,天文生物學家相信會在火星上發現生命(一)
    甚至是現在,都有可能,一些生命形式在火星表面以下,未被發現的地方存在著。這也是為什麼今年中國的天問一號,美國NASA的毅力號和機智號、阿聯的希望號都如約起航。火星在全球宇宙探索中,牢牢佔據C位的原因。
  • 天文知識——火星(Mars)
    火星(Mars)一個紅色的星球。火星離太陽的最近距離為2.065億千米,最遠時為2.491億千米,它在天空的高度隨著離地球的距離的變化而變化,最暗時視星等約為+1.5等,最亮時達-2.9等。火星的公轉軌道偏心率為0.09,為橢圓形,軌道半徑為1.52個天文單位。火星在軌道上與地球的會合周期是779.87天,就是大約每隔2年2個月,火星接近地球一次。
  • 如果在火星上發現了生命,對於人類有可能是一個壞消息
    這個時候,大家針對地外生命的探尋掌握進入了新的環節。而在古代人的眼中,地球以外的世界上最有可能存有生命的星體有三個,分別是月球,金星和火星。尤其是在人類創造發明了天文望遠鏡以後,可以更清楚地見到月球,金星和火星的一些狀況,根據這種觀察,那時候許多的大家覺得這三顆星體上大概率會出現像人類一樣的文明行為存有。
  • 火星探測簡史5(揭秘「火星人臉」,探尋火星生命)
    1964年11月28日美國發射了水手4號(Mariner 4),成功到達火星附近,水手4號第一次近距離拍攝到了火星的表面照片,科學家們發現火星上一片荒涼。二、在火星上尋找生命三要素科學家一般認為,液態水、有機物質和穩定熱源是生命存在的三要素。穩定的熱源肯定是具備的,火星上也可以得到足夠的太陽能,因此液態水和微生物就成為火星探測的重點。下面我們分別看看史上液態水和微生物探測取得的成果。(一)火星上過去和現在有水嗎?
  • 我的太陽系形成——(四)(7)行星大氣——地球和火星
    然而,根據科學家們和本旋轉宇宙模型理論(以下簡稱本理論)的推斷,在地球形成之初,地球環境本不適應我們人類的生存的。本旋轉宇宙模型理論闡述行星大氣形成過程,是宇宙中對行星長期碰撞過程中形成的。我們在上一個章節裡,對於小天體碰撞行星如何產生氣體、都產生了哪些氣體做了理論上的說明。
  • 2020 年重大科學發現榜,火星和金星上可能有生命跡象
    大約50年前,這塊巖石以隕石的形式落在地球上,隕石追落地位於澳大利亞默奇森(Murchison)外。它所包含的古代星塵碎片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固體物質,它們就像是我們的太陽系只是一團無形,緩慢聚結的物質時代的時間囊。二、生物學家對巨魷魚的基因組進行了測序。巨魷魚曾經是傳說中的東西,但在2020年初,一群生物學家設法對深海巨獸的基因組進行了測序。
  • 金星發現磷化氫,除此還有哪些地外星球存在生命軌跡?
    (PH3),許多天體生物學家將磷化氫視為「生物標誌」,也就是說這裡可能存在著生命的跡象。通常,這種撞擊事件會產生強烈的衝擊波,衝擊波波及整個星體。但是,「伽利略」號太空船並沒 有發現這一證據。因此,科學家們認為木衛四可能存在一個海洋緩衝了這種撞擊力。考慮到有水就可能存在生命的假定,天文學家相信如果確實存在這樣一個海洋, 那木衛四上就很有可能存在複雜的生命。
  • 天文與太空:盤點外星生命可能存在的10個原因!
    反過來,這增加了生命存在於太空深處的機會。即使我們相信只有1%的這些行星擁有生命,它仍然是大量擁有生命的宇宙體。就像地球上的情況一樣,每個星球都有很多種形式的生命。那是很多外星人。當然,在提供堅定的證據之前,即使是外星生命的可能性也會受到一些人的貶低和貶低。
  • 遲遲找不到外星生物,天體生物學家:人類對「生命」認知其實有限
    今年七月中國、美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不約而同地朝向火星發射無人太空飛行器,進行為期數年的火星探測任務;而美國太空總局(NASA)的Europa Clipper任務也預計即將發射太空船探索木星衛星—木衛二(Europa),這個被認為地殼底下擁有鹹水液體海洋的星球,被期待著有可能有生命的存在。
  • 火星探索(二)
    ,大約為每立方米4噸左右,因為火星表面的巖石成分與其它類地行星類似,表面密度達不到平均密度,因此這說明火星內部的密度比較高,擁有一顆高密度核心。但是對於火星探索來講,這些數據都屬於最最基礎的,對於要登陸的火星探測器,這些數據只能提供火星的重力加速度,很顯然,我們還需要更多火星知識。
  • 美國宇航局(NASA)最近發現可能的生命後
    美國宇航局(NASA)最近發現可能的生命後,可能會考慮對金星的可能飛行任務華盛頓(路透社)-美國宇航局正考慮在明年四月之前批准四項提案中的兩項行星科學任務「達文西是一個合乎邏輯的選擇,如果您有部分動機是想跟進此事-因為跟進該事的方法是實際上去那裡看看大氣中正在發生什麼,」天體生物學家戴維·格林斯龐(David Grinspoon)關於DAVINCI +提案的評論,周二告訴路透社。
  • 火星生命復甦了!火星生命就隱藏在冰層下
    經過對火星多年探索之後,NASA的科學家終於在火星上發現了生命跡象。火星的冰層下面很可能生存著某種火星生命,它們釋放出的甲烷氣體在火星表面形成了一層薄霧。這一最新發現是NASA於1月15日在華盛頓總部宣布的,NASA的科學家觀察發現,火星部分地區表面存在著一層神秘的薄霧,在火星軌道上的太空船和地球上的巨型望遠鏡都能觀測到這層「火星霧氣」。    而進一步研究表明,「火星霧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氣體,專家推測,這些甲烷氣體正是由一種叫做「產烷生物」的火星生命釋放出來的氣體。
  • 火星探索(九)
    並且衝日並不是只會出現在某個軌道位置上,這一點實際上很好理解,因為火星與地球的公轉周期並不相同,二者與太陽連成一線的位置並不是唯一的,但存在一個最短衝日距離,那就是火星位於近日點的時候。如果在火星位於近日點的時候發生衝日,地球與火星的距離就會縮短到5600萬公裡,也就是0.37個天文單位(有人要問了,地球距離太陽是一個天文單位,火星近日點是1.38個天文單位,那麼最短距離不應該是0.38個天文單位嗎?怎麼會是0.37個天文單位呢?)
  • 火星科普系列之五——關於火星生命探索(中國探月工程)
    美國「火星全球勘測者」(Mars Global Surveyor)在軌道上對火星進行了科學測繪,先後對火星的Centauri Montes 地區某個疑似衝刷溝壑進行了拍照,發現了由水衝刷而形成的新衝積堆積物。
  • 火星上發現地下鹽湖,那裡可能存在火星生命嗎?科學家給出答案
    》期刊上出現了一篇關於火星的研究報告,該報告指出研究人員通過研究歐航局「火星快車號」所探測到的數據,並綜合分析發現該火星南極地區地下確實存在鹽湖。那麼研究人員是如何得到該發現的?如果他們的研究符合真實情況,那麼火星南極的地下有可能孕育出生命嗎? 為什麼火星的地表不可能存在液態水?火星赤紅色的外表看起來不像是一顆表面存在液態水的星球,但科學研究不能只看表面,而需要深入分析其中的原因。
  • 火星探索(七)
    既然剛才提到了行星之間的距離,那就正好提一下探測火星的窗口期這個概念相比於月球距離地球的平均距離為38萬公裡而言,火星離地球的距離就要遠上成百上千倍了,由於火星的偏心率為0.093,相比於地球的偏心率算是高的了,因此火星的近日點和遠日點的差距就比較明顯了。
  • 火星上曾經有生命存在過嗎?
    當我們問「我們在哪裡可以找到外星生命」時,許多科學家會首先轉向火星,因為它與地球相似的地方很多。火星的過去或許像地球一樣適宜生命的存在。儘管我們現在還沒有發現火星上有生命存在的跡象,但科學家們從未放棄對它的尋找,因為他們知道在極端環境中生命的潛力是很強大的,一切都有可能。
  • ​火星上究竟是否有生命,「火星2020」會揭開真相嗎?
    7月20日,阿聯的「希望號」(Hope)率先出發,中國的「天問一號」、美國的「毅力號」(Perseverance)很快將緊隨其後,帶著人類科學家的美好期望,奔赴5500萬公裡之外的紅色星球。考察火星上的生命蹤跡是此次探索的一個重要科學研究任務之一。雖然火星上沒有「火星人」,但是否存在低級或者原始生命形式,能否為解釋生命起源提供思路,一直是科學家們孜孜以求的問題。
  • 火星是否曾是生命樂土?下一代NASA火星車有望揭曉答案
    為了準備即將到來的毅力號火星探測任務,天體生物學家進行了一次模擬實驗,看看新的火星車是否真的能夠找到古代生命的跡象。不過,發表在《天體生物學》上的新研究表明,在澳大利亞南部的弗林德斯山脈進行的測試中,科學家都很好的完成了任務。雖然這個廣闊的山脈內的條件與火星很遠,要知道,火星表面可是極寒氣候(-5℃~-87℃),同時火星的大氣層也相對稀薄很多。但這已經是我們能做到的最好的模擬。
  • 火星上是否有外星生命存在,人類探測器在火星上有哪些發現?
    由於火星跟地球太過相似,科學家們一度認為火星上很有可能有生命存在。火星表面有移動的沙丘、沙塵暴,火星也存在四季交替現象。火星南北極也有類似地球南北極的冰川,經研究這些冰川是由乾冰組成的。而且火星大氣層中二氧化碳含量極高,空氣中佔比95%,還有少量的一氧化碳和水蒸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