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七年之癢」?
回答一:「七年之癢」是個舶來詞,意思是說許多事情發展到第七年就會不以人的意志出現一些問題,婚姻當然也不例外。結婚久了,沒有新鮮感了,從充滿浪漫的戀愛到實實在在的婚姻,在平淡的朝夕相處中,彼此太熟悉了,戀愛時掩飾的缺點或雙方在理念上的不同此時都已經充分地暴露出來。
於是,情感的「疲憊」或厭倦使婚姻進入了「瓶頸」,如果無法選擇有效的方法通過這一「瓶頸」,婚姻就會終結。 從人的成長角度來講,大多數人是在婚姻中實現人自身的成長。戀愛的時候對自己的認識和把握還不清楚,更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樣的配偶。
隨著婚齡的增加,尤其是許多家庭在孩子出生之後,育兒任務的繁重和教育理念的差距,使婚姻中長期積累的矛盾慢慢凸顯。加之雙方人生發展軌跡的不同,造成實力的懸殊和共同語言的減少。婚姻專家指出,最大的離婚理由,不是婚外情,而是夫婦二人不能配合,不能再生活在一起。
從溝通的方式來講,中國有句俗話「熟人不講理」,夫妻間的關係太熟了,往往忽略配偶的需要,不再選擇表達的方式,在表露自己情感的時候不加掩飾,很多情況下會傷及對方。孩子出生之後,母親的情感全部遷移到孩子身上,冷漠成了雙方情感的癥結,彼此的負性情緒相互渲染,使家庭氛圍緊張。
回答二:夫妻間思想觀念的差異,在婚後不能正常交流,並且都不認同對方,不理解、不讓步,各自都想成為家庭的「主人」,擁有領導權、指揮權,造成矛盾,矛盾變大或變小,取決於兩個人是否會有作出讓步、包容。這種情況一般出現在婚後初期。經濟問題所引發的婚姻問題。婚姻中的兩個人,衣食住行、柴米油鹽、走親訪友、人際交往等等都要用到錢,哪些錢該花,哪些錢不花,花多花少,難免會有不統一的時候,如果雙方不能商量著解決,就會產生矛盾。
距離引發的婚姻問題。婚後兩地分居,相較於夫妻在一起生活的,離婚率是大的。兩地分居,缺乏感情的交流、溝通,久而久之會缺少共同語言,以及對於一切的事情認識、看法,使雙方在不知不覺中走遠。再者是缺乏性,古人云:食色,性也。性是人的一種原始的需要,如果長期得不到滿足,不但身體會感覺不適,而且內心也會因此而改變。
回答三:人的細胞平均七年會完成一次整體的新陳代謝,其實這是一個累計的年限,人體的細胞更換是同時進行的,不是逐一完成的。「七年之癢」一般是指人們愛情或婚姻生活到了第七年可能會因愛情或婚姻生活的平淡規律,而感到無聊乏味,到達倦怠期,要經歷一次危機考驗。
愛情其實是由於相關的人和事物促使腦裡產生大量愛情激素導致的結果,它是一些神經傳導物質,用來幫助細胞傳送脈衝的化學物質,這種腦內分泌主要負責大腦的情慾,感覺將興奮及開心的信息傳遞,它與遺傳基因、生活方式、外界刺激都有一定關係;
當大腦分泌出另一些神經傳導物質婚姻激素時,它可讓人感到愉悅,並認為是對方帶來的幸福感,控制愛情忠誠度,從而使二人步入婚姻的殿堂。婚姻激素與愛情激素會相互補充,可兩者不會一直保持,每當人的大腦倦怠時它們即會減少或消失,這段時間大約是七年左右,之後人可能會對這段愛情產生否定,尋找新的「刺激」,這即是「七年之癢」的緣由。
而人是高級智慧生物,與其它動物截然不同,若二人以智慧去面對這一階段,也懂得經營婚姻,一旦度過後則會使愛情升華為親情,這種相濡以沫之情則不會使愛情消失。切記,無論如何面對每一場戀愛都要認真對待,真愛與否唯有用心體會才能發現,也許多數人一生也無法遇到真愛或與之走到一起,可即便不是真愛能與你共度一生的人也實屬不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