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的身體製造了大約 3000 億個細胞。這可比銀河系的星星還多呢,難怪我就算整天什麼都不幹也覺得疲憊不堪。
細胞外觀就像一個小小的水泡,它是構成生物體的基礎。事實上這麼說也是合理的:只有細胞生物才是生命體。出土化石證明第一個細胞產生於 35 億年前,而由生命產生的第一次化學反應則發生在 38億年前。這意味著生命起源的時間也許是在約 40 億年前,也就是地球形成後僅 5 億年的時候。
每個人都是一大堆不計其數的細胞的集合體。「這便是佐證人類個體並不是一個整體的證據。」美國生物學家劉易斯·託馬斯如是說道。
卡爾·薩根也說:「我們每個人都不是一個整體,而是一個眾多單元組成的集體。」說得準確點,人體是一個由約百萬億個細胞構成的集合體。
這真是個天文數字,不禁讓我覺得自己就像是個浩瀚的星系。不對,自己其實是 1000 個星系。因為人體內的細胞比1000 個銀河系的星星還多呢。
而每一個人體的細胞又像是個迷你的小世界,結構精巧複雜,如一座城市一樣運營。細胞內有幾十億個微小的機器在不斷運行,有行政中心,有製造工廠,有庫房物流,還有永遠繁忙的大街小巷。
「細胞內有電站供能,」美國記者彼得·格溫說,「還有工廠生產蛋白質以及重要化工產品。複雜的交通體系引導不同的化學分子去它該去的地方工作,有的還被派往細胞外去出差。
還設有關卡和守衛,監督進出口物資,放哨預警。還有生物軍隊嚴陣以待,隨時準備抗擊外來侵略。而細胞內的基因就是掌控大局的中央政府。」
當人體最小的細胞精細胞和最大的細胞卵細胞結合時,我們的生命旅程便開始了。每一個人在最初的半小時裡都是一個單細胞(我記得那時的我很是無聊,好想再找一個細胞交朋友)。
單細胞分裂成兩個細胞,分裂過程看似平淡無奇卻也驚天動地。在僅僅半小時內,細胞不僅要複製 DNA——在 DNA 多個點位同時進行複製——它還得製造多達 100 億個複雜的蛋白質分子。
也就是說一秒鐘內,細胞需要生產 1000 萬個蛋白質。一小時內,兩個細胞又分裂成四個,然後是八個,它們會像這樣繼續分裂下去。等出現幾個分區後,胚胎的不同位置會產生不同的化學分子使細胞開始分化。
每個細胞都很清楚自己將成為什麼樣的細胞,有的是肝細胞,有的是腦細胞,還有的會成為骨髓細胞。最後,人體從一個孤零零的細胞分裂分化成為 76 萬億個細胞。
故事到這還沒結束。除去腦細胞,我們體內幾乎沒有任何細胞會跟隨我們一輩子。
舉個例子,胃壁細胞成天在鹽酸裡泡澡,而鹽酸可是強酸,連剃鬚刀片都能溶解的,胃壁細胞可不得經常更換嗎?因此,每三到四天我們的胃黏膜就會更換一次。而血細胞則要堅挺一點,但大概四個月也得退休換新了。
實際上,你體內所有細胞大概每七年就會全部更換一次。難怪大家都說「七年之癢」。你看著自己的身邊人,不禁想到,「這好像不是當初我下定決心要在一起的那個人了」。
這樣每次新文章推送才會第一時間出現在你的訂閱列表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