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上午,我校2020級本科生開學典禮在東體育場舉行。校長李召虎以《學習是硬道理》為題發表了講話,南湖新聞網現予以全文發布,以饗讀者。
校長李召虎講話(侯國濤 攝)
親愛的同學們、家長朋友們、老師們:
上午好!
今天,獅子山喜迎八方俊秀,4700餘名本科新同學的到來,為華中農業大學這所有122年辦學歷史的大學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首先,我代表學校、代表校黨委書記高翅老師,向各位新同學表示最熱烈的歡迎!向參加典禮的新生家長、親友表示衷心的感謝!
同學們,今天是大家人生的新起點。當今時代,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家和民族處於「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各種新產業、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層出不窮。今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深刻影響著中國及全世界,也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人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三天前,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指出:中國的抗疫鬥爭,充分展現了中國精神、中國力量、中國擔當。一個民族之所以偉大,根本就在於在任何困難和風險面前都從來不放棄、不退縮、不止步,百折不撓為民族的前途命運而奮鬥。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見證者、建設者、創造者,同學們還需要戰勝更多、更艱巨的任務和挑戰。在你們即將開啟大學新生活之際,如何更好地完善自我、迎接挑戰?我想送給大家一句話:學習是硬道理。
第一個問題,學習為什麼?
學習是人成長進步的最好階梯,終身學習是人全面發展的第一需要。
一是要通過學習「強基」。這個基是基礎的基,是人之為人的根基,包括健全的人格、過硬的本領等。要通過學習築牢理想信念的根基,養成正確的價值觀,在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要通過學習提升獨立思考的能力和擔當作為的本領,更好地實現自我的完善與提升。
二是要通過學習「強農」。今年被錄取到智慧農業專業的沈皓同學說,「這是個連百度都查不出來的專業」,我想告訴同學們,查不到說明是新機遇。農業大學因農而生、強農而榮,我們長期服務並熟悉的農業、農村、農民出現了很多新變化和新情況,農業正向現代農業、綠色農業、高質量農業、智慧農業轉型和蝶變,這些都給同學們的學習和創新賦予了更多的責任和機遇。
三是要通過學習「強國」。我們的校訓是「勤讀力耕、立己達人」,我們的校歌中有一句話:「宏農學,揚國光,日新永無疆」,這就是華農人的價值追求。當今世界國際形勢變幻莫測,關鍵核心技術的攻關、突破與創新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更為迫切。同學們要擔起解決「卡脖子」技術的時代重任,實現從跟跑者到並跑者,從並跑者到引領者,學習是唯一途徑。
第二個問題,大學該如何學?
我想,大學學習最重要的是提高學習能力,這包括自主學習力、實踐創新力、全球勝任力。
一是提升自主學習力。自主學習力的關鍵在於大膽探索。大家進入大學,都有一個「專業」,學習既要立足於專業,又要跳出專業,發現與其他專業的相通之處。我們知道生命現象本質上是化學過程,生命現象的運轉是信息學過程,解讀生命現象需要數學工具,而得到規律需要物理學,只有從堅實的基礎出發,做到觸類旁通,持續訓練從不同角度全面思考問題的能力,才能實現博觀約取、厚積薄發。生命科學技術學院2017級本科生胡佳妮同學有一次想到,「剛才做實驗的試劑味道很特別,味道能不能也像照片或者視頻一樣保存下來?」於是,她和信息學院、工學院、文法學院的20多位同學合作,構建了群體感應、核糖核酸調節子、代謝與邏輯門調控系統於一體的「細菌記錄器」,實現了對苯甲醇苦杏仁味的記憶與重現。去年10月,他們帶著創新作品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參加國際遺傳工程機器設計大賽,與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400支隊伍同臺競技,獲得金獎。
二是提升實踐創新力。學習的目的在於「以知促行、以行求知」。我們學校前輩、我國作物遺傳育種學科的開創者劉後利教授曾經說過,「一個學生拿到一個學位乃至幾個學位之後怎麼辦?如果以此來作為個人圖謀晉升之階,取得向社會討價還價的本錢,那將會成為一個庸俗的市儈。只有將自己所學的知識付諸實踐,把自己的智慧才幹貢獻給社會主義建設,才能成好才,乃至成為棟梁之才。」他培養的學生中,中國工程院院士、植物科學技術學院教授傅廷棟老師為了尋找油菜雄性不育材料,連續10多年在油菜田裡做了數以萬袋的種子分裝、標記,最後成功尋找到世界上首個有實用價值的油菜雄性不育類型,大幅提高了世界油菜育種和科研水平。另一位學生、中國科學院院士、生命科學技術學院教授張啟發老師1986年在美國取得博士學位後,毅然選擇回國,開創學校的分子生物學研究,推進我國的作物遺傳改良。今年暑假,學校啟動了「鄉村振興荊楚行」,一大批師生活躍在荊楚大地,尋找科學命題、解決生產問題,用所學為湖北疫後重振、災後重建貢獻智慧和力量。希望同學們堅持知行合一,勤於動腦動手,在實踐過程中強化專業能力、體悟專業價值、做到學以致用。
三是提升全球勝任力。在本科階段,同學們首先需要培養的是全球視野,眼界要寬、胸懷要廣、氣度要大。一個多月前,植物保護專業1977級校友夏敬源被任命為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植物生產與保護司司長,為維護世界糧食安全、提高全世界人民的營養水平和生活標準貢獻力量。未來,中國將更加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央。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需要同學們做到放眼全球、兼濟天下。全球勝任力的基礎是分享合作。知識與物品有個差別,知識分享給別人,不僅不會損失,還會有額外的收穫。大學的學習,一定要主動分享合作,使自己的思想和水平在見仁見智、互鑑互動的高品質碰撞中得到豐富和提升。
同學們,「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希望大家在新起點上牢記「勤讀力耕、立己達人」的校訓,用刻苦學習度過這段激情燃燒的歲月,在學習中積累硬實力、涵養軟實力、提升真實力!學校和全體老師將竭力培養你們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謝謝大家!
來源:華中農業大學 南海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