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召虎談高校發展:致力於基礎研究 打造一流學科

2020-12-05 中國經濟網

11月13日,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十六屆年會暨第十屆中美食品業高層論壇在武漢舉行。圖為華中農業大學校長李召虎。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韓肖攝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11月13日訊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十六屆年會暨第十屆中美食品業高層論壇於今日在武漢開幕。華中農業大學校長李召虎出席活動並在致辭中指出,中國農業發展以強農興農為使命,致力於打造健康、綠色食品,農業科學類院校為國家農業現代化、農業農村的發展提供了一批科技支撐,形成了以農業和生命科學為特色和優勢,綜合性辦學格局。

李召虎介紹說,華中農業大學至今已有121年的辦學歷史,1952年合併幾所學校的相關學科成立了華中農學院,1985年更名為華中農業大學,2017年入選雙一流高校。學校的建校和辦學一直是瞄準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強農興農使命,一直為中國人吃飽,吃好,吃得健康不懈努力。學校形成了以農業和生命科學為特色和優勢的辦學理念,為社會提供了一大批合格畢業生、為中國的農業現代化、農業農村的發展提供了一批科技支撐。

華中農業大學將一直沿著農業生產的價值鏈、農業產業的生態鏈、農業產業的健康鏈進一步推進學科發展與建設,食品科學與技術學院是學校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校學科建設的重要陣地。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相關焦點

  • 青島理工大學:聚焦特色發展 全力推進一流學科建設工程
    大眾網教育·海報新聞訊(記者 管悅)特色是高校存續和發展的基礎。在60餘年的辦學實踐中,青島理工大學孕育形成了土木建築、機械製造、環境能源特色鮮明的學科建設體系。實施一流學科重點建設計劃 打造高峰高原學科按照「學科、科研、人才、基地、資源」五位一體的學科建設思路,學校緊密對接新舊動能轉換「十強」產業,對一流學科進行分類指導和分層支持,實施一流學科重點建設計劃,圍繞智能、綠色兩大主題,做強「土木建築」「機械製造」兩大特色學科群,帶動其它學科協調發展。
  • 貴州民大傳媒學院:打造西南地區高校一流新聞傳播學科品牌
    貴州省第一個新聞傳播省級特色重點學科、全省高校第一家部校共建的新聞傳播類學院、全省高校新聞教育設備最齊全最先進的實驗中心、全省唯一一個新聞學進入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重點名單……從專業誕生至今25年的歷史,貴州民族大學傳媒學院,銳意進取,堅持以特色學科建設為引領,立德樹人,守正創新,推動內涵式發展
  • 3個學科全國第一!武漢大學坐擁54個國內一流學科,並列全國第4名
    在"國內高水平學科(前50)"榜單中,武大以62個學科數位列全國第6。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快速發展,高校辦學水平整體上已經躋身世界前列。"2020學科榜"研製團隊認為,同一個學科,高校的排名進入全國前5位,表示這所大學的該學科建設水平跨入"世界一流學科"行列或接近"世界一流學科"水平;進入全國前25位一般認為進入"國內一流學科"行列,進入前50位一般可認為屬於"國內高水平學科"。"
  • ...屆中國高校生物學一流學科建設聯盟年會在中國科大生命科學學院...
    他指出,目前「以本為本」的理念在高校中廣泛深入,教育部不久前頒發了《關於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並聯合科技部、中科院等六部門頒發了《關於實施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的意見》,對培養青年英才和建設高等教育強國做出了新的部署。
  • 校長李召虎與輔導員共話育人使命
    談育人思考生命科學技術學院劉莉工作已進入第八個年頭,她分享了自己從服務學生、到引領學生、再到用自己的行為影響學生的成長曆程。在劉莉看來,理想中的輔導員隊伍,應該讓閱歷和經驗豐富的輔導員成為「燈塔」,為新入職的輔導員提供經驗指導和方法指導,做輔導員的「輔導員」。
  • 學科交叉是建設世界一流學科的重要途徑
    內容提要:在「雙一流」建設中,一流學科建設是其基礎和核心,而學科交叉是建設一流學科的重要途徑。學科交叉是科學、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在具體學科選擇過程中,高校必須立足本校的主體學科和優勢學科,並滿足大項目研究和學科平臺建設的需要。為了更好地推動世界一流學科的建設,高校要為學科交叉創設良好的環境。
  • 南方這六所低調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的立校學科實力不俗
    納米科學技術學院是根據國家產業轉型升級和蘇州工業園區大力發展納米產業的需求,依託蘇州大學功能納米與軟物質研究院(FUNSOM)、材料與化學化工學部等學院(部)雄厚的科研和師資基礎組建的國內第一家以培養納米專業人才為主要目標的學院。學院融合了蘇州大學和世界上首家開設納米技術本科專業的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的優勢課程,制訂了國際化的教學方案,形成了與國際接軌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 高校材料學科如何變革與發展? 106所高校共同探討
    本屆論壇以「匯聚、碰撞、變革」為主題,探討新形勢下一流材料學科建設策略、人才培養機制創新、科研與技術服務社會等方面的問題,交流在新形勢下材料學科如何變革與發展,強化各高校材料學院間的交流與合作,探索協同發展的新機制、新模式。
  • 「985」高校一流學科名單匯總!新高一、高二參考
    導讀 985工程是指為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和高水平大學而實施的工程,截至2013年年末,「985工程」共有39所高校,教育部表示「985工程」的規模已經穩定,將不會再新增高校,引入動態競爭機制,在一流的行業特色型大學中遴選實施「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以重點打造世界一流學科群。
  • 物理學是世界一流學科的23所內地高校及排名:中科大高居第二!
    物理學是自然科學的帶頭學科,是研究物質運動的最一般規律和物質基本結構的學科,既然這是自然科學的帶頭學科,國內高校對於這個學科的研究和教育,自然是不會落後。在我國,對物理學的研究和教育是從我國高等教育誕生之日起就開始的。
  • 來看看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大盤點~
    軟科26日正式發布2019「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ShanghaiRanking's Global Ranking of Academic Subjects)。2019年排名覆蓋54個學科,涉及理學、工學、生命科學、醫學和社會科學五大領域。
  • 2019年南京大學一流學科專題營(計算機科學&人工智慧)報名通知
    近數十年以來,南京大學的計算機學科在隊伍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方面一直位居國內高校前列。(南京大學計算機學科創建六十周年暨建系四十周年)在人工智慧發展進入新階段的時代背景下,南京大學依託計算機學科於2018年正式成立人工智慧學院,致力於建設一流的人工智慧基礎研究基地和人才培養基地,打造人工智慧學科高峰,以自身實踐探索人工智慧內涵式發展新道路,形成「基礎研究」、「人才培養」、「產業創新
  • 有哪些非985、211高校,因擁有頂尖學科而進階為雙一流?答案來了!
    據首都師範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官網消息,學校數學學科建設基礎底蘊深厚,在幾何與拓撲、代數與數論、非線性分析、微分方程、數理統計、數學與信息安全等方向取得了一批原創性的研究成果,發表在一系列高水平的國際期刊上。
  • 「雙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入選2011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具有完整的學士、碩士、博士、博士後教育培養體系,為世界氣象組織成員,是一所以大氣科學為特色,海洋、信息、環境、管理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
  • 「雙一流」時代二級學科的困境與出路 ——以職業技術教育學為例
    關鍵詞:「雙一流」;二級學科;職業技術教育學;困境;出路觀點掃描培育「一流學科」、衝擊 「一流學科」,固然要集中力量打造某些優勢學科,但也需我們正確地理解文件精神,將「一流學科」建設成為「一流學科群」,而不是盲目地跟風裁撤所謂的「邊緣性」學科。
  • 一流大學與中心城市的互動發展——鄭州大學黨委書記宋爭輝談大學...
    近年來,為適應創新驅動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的需要,我國一些經濟發達而高等教育相對薄弱的區域中心城市,比如深圳、青島、寧波、蘇州等也開始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大力引進優質高等教育資源,以一流大學、一流學科建設為基礎,致力於形成區域科技創新中心。
  • 向世界一流邁進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學科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
    2020年3月3日,在英國QS全球教育集團發布的第10年度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中,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專業在全球83個國家和地區1368所高校5大學科群48個學科的評估中,連續兩年全球排名32位,連續三年保持中國大陸高校哲學專業中名列第一。消息傳來,給正向著世界一流奮進的人大人帶來一份欣慰,幾多鼓舞。
  • 中國高校外語學科發展聯盟語言學跨學科研究委員會成立大會在上外...
    在1萬餘位外語專家、學者和廣大師生的共同見證下,中國高校外語學科發展聯盟語言學跨學科研究委員會正式成立。在會議開幕式環節,上海外國語大學黨委姜鋒書記致歡迎辭,姜書記向參加中國高校外語學科發展聯盟語言學跨學科研究委員會成立大會的全體專家學者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指出中國高校外語學科發展聯盟自成立以來,努力推進外語學科的發展,在建設一流外語學科,提升外語學科影響力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 學科建設爭一流 科學研究出碩果
    學科建設爭一流  科學研究出碩果  物理學科建設的長遠目標是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培養和造就傑出科學人才的基地和在國際上有重要影響的學術研究中心。表現在能夠培養社會公認的優秀人才和傑出代表,擁有學術界公認的學術權威和知名學者,取得對學科未來發展方向有重大影響的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