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7 12: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0月6日上午,校長李召虎在祝鑫工作室與輔導員代表共聚一堂,共話育人使命,勉勵輔導員帶著責任與使命、價值與追求、激情和夢想做好學生工作。
座談會現場
悟成長體會
動科動醫學院王運濤圍繞「情」「細」「統」「學」「樂」五個字講述了他的成長感悟。他表示,把輔導員的工作當作事業來做,既要帶著深厚感情,又要細緻入微,既要學會統籌,更要主動學習,當同學們成長與自己的成長同頻共振時,便是輔導員工作之樂、工作之幸。
植物科學技術學院明淇2019年入職,對於一年來的工作體會,她總結為同心、協力、向未來。團隊的互幫互助、同心同行讓她有了依靠,感受到了溫暖。談及一年工作的感受,明淇認為,輔導員的工作關係到的不僅是一個個學生的未來,一個個家庭的未來,更重要的是國家的未來,這讓她不僅對這份工作有了更加強烈的敬畏感,也讓她敦促自己不斷改進、精進、前進。
外國語學院新入職輔導員魏子淦坦言,三個多月的工作已經讓他逐漸適應,華農務實的工作氛圍和團結友愛的人際關係使他在工作中更加積極主動。談及未來工作構想時,魏子淦表示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響學生,傳承好華農精神。
資源與環境學院艾力·斯迪克分享了他在少數民族學生工作中的體會。他說,目前,學校少數民族學生工作逐漸向好。在學校學業幫扶、職業規劃指導下,少數民族同學們進步較大。同時,通過學校少數民族輔導員強化思想引領工作,部分少數民族同學已開始主動參加政治理論學習,並積極申請入黨。
談育人思考
生命科學技術學院劉莉工作已進入第八個年頭,她分享了自己從服務學生、到引領學生、再到用自己的行為影響學生的成長曆程。在劉莉看來,理想中的輔導員隊伍,應該讓閱歷和經驗豐富的輔導員成為「燈塔」,為新入職的輔導員提供經驗指導和方法指導,做輔導員的「輔導員」。
文法學院晏華華則認為,在高校大力推動「課程思政」和「思政課程」融合的進程中,人人都會成為思政教育者,輔導員更應在心理健康教育、職業生涯規劃、日常事務管理等方面潛心研究,向著職業化、專業化發展,努力成為「專家型」輔導員,站穩思政教育工作者的腳跟。
經濟管理學院王文濤以學生體量大、身上責任大、個人提升大回顧了他三年的工作。他說,這幾年引導學生成長的同時自己也在成長。對於如何更好地做好輔導員工作,王文濤認為要勤於學習、善於思考、樂於擔責、敢於吃苦、用心育人。
公共管理學院向克蜜談到,在未來研究生招生規模穩步擴大的背景下,對研究生輔導員隊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她看來,如何依託導師和科研團隊配備兼職輔導員,如何加強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職業規劃和就業創業服務,如何創新研究生黨組織設置方式等還需探索實踐。
輔導員劉暢分享工作體會
入職僅三個月的理學院輔導員劉暢認為,做輔導員一是要有責任擔當,堅決頂住壓力,積極應對挑戰,主動肩負責任,勇於擔當作為。二要勤思善學,充分挖掘自己的專業和學科優勢,在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教書育人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的同時,利用自己的優勢,在育人領域發揮自己的獨特價值,做到以學服人。三是要知行合一。「學高為師,身正為範」,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地為學生做好每一件事,通過不斷提升自身思想政治覺悟和道德文化素養,帶動和影響更多的學生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
話使命擔當
李召虎聽完大家的分享後表示,輔導員們對於工作的深入思考和體會,是學校育人工作一代又一代傳承的重要體現,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學生。隨著工作的深入和經驗的豐富,對這份工作的認識就會越深刻,這既是一種挑戰,更是一種責任,這段幸福感不斷「增值」的經歷是大家的一筆財富。
對於輔導員未來的成長,李召虎提出了三點期望與建議。
一是要做好充足的思想準備應對未知挑戰。時代的發展帶來社會的變革,對於學生工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由此帶來意想不到的困難也會越來越多。要有足夠的思想準備和高度的敏感性、責任心去適應時代的發展,面對可能沒有經歷過的困難,應對新時期學生工作的新挑戰。二是工作要講方式方法。工作要有創新性,更要把握重點。「少讓一個人掉隊就是成功。」要列出關注學生的困難點,清單式管理服務,並把重點抓在手上,通過了解、溝通和推動,用愛去關心他們,用科學方法去輔導他們,解決他們在思想、學業、心理、求職等方面的問題,幫助他們度過困難期。三是要把握好提升自我的機會。輔導員工作的經歷是一段極其難得的經歷,也是能力鍛鍊的最好時期。要把這段經歷作為成長的一個重要節點,勤學習、強本領、多提升、長才幹。同時更加主動投入到學校和學院的事業發展中來,迸發青春能量。
李召虎最後勉勵大家:「希望大家帶著責任與使命、價值與追求、熱情、激情和夢想做好學生工作,感染每一位同學。」
李召虎與參會輔導員合影留念
圖文 | 徐行
原標題:《校長李召虎與輔導員共話育人使命》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