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解離是什麼?精神恍惚是病嗎?

2021-01-14 愛聽914

明明大白天,卻好像在做夢,周圍的聲音很恍惚,整個人有點飄,然後突然一下又清醒過來;看著對面的同事突然覺得很陌生,好像不認識一樣;上班特累,下班還要談事,剛剛面對面坐下來,再有記憶的時候已經回家了,中間說了什麼完全斷片;突然感覺身體被抽空,沒有任何情緒,很麻木……

如果你為這些表現而驚慌,擔心自己精神是否出了問題;如果你為無法控制情緒和狀態而懊惱,懷疑自己能否在外人面前調動情緒,保持主動。

《心情加油站》(治癒時刻)邀請成都市第四人民醫院心理治療師 杜娜 光臨直播間,向小夥伴們介紹什麼是「解離」,「 解離」發作時有哪些表現,我們為什麼會出現解離症狀以及解離發生時如何讓自己回歸現實,恢復掌控力。這些表現稱為解離,也可以說成「隔離」「恍惚」「神遊」「走神」「搞忘了」


大部分人都體驗過輕度解離。那時你處於和周圍的隔絕狀態中,意識不到自己在做什麼、身邊正發生什麼,甚至聽不到周圍的聲音,這樣也就不用承受周圍環境的壓力和刺激了。50%-75%的成年人都曾經歷過一次解離。多數人能意識到自己走神了,然後主動調整,解離也會隨之緩解。可有些人經常被強制性扯進這種狀態難以脫身,甚至嚴重影響到自己的發揮和狀態。若反覆或長期走神、神遊,影響了業績效率和關係,就可能是病,被診斷為解離性障礙。凡有這種障礙的人大多數都在過去(特別是0-9歲)有過創傷。創傷是對客觀事件的主觀體驗:可能在別人看來「不值一提」的小事,但卻讓你感到強烈的痛苦和害怕,比如搬家、轉學、分床、斷奶、抱養、體罰……這些感覺如果沒有很好的處理,那它就算一個創傷性事件。當年你的身體可能受傷,精神也感到極大的壓力。你的神經系統一旦壓力爆表就會自動判定:我正處於某種無法逃脫的危險之中! 

這時大腦就會把你的身體和環境分開,通過「危險逃跑」模式幫你的感覺脫離當下,從難以承受的壓力中逃出來「喘口氣」,稍微好過點。所以神遊的時候會失去當前的感覺,甚至記憶,你也就變得無感了,別人如果注意到你,就會發現你突然變得有點呆。解離是極度危險情況下大腦保護自己的一種辦法。


內心覺得很恐怖很壓抑,強迫自己脫離現實「神遊」;

清楚知道自己「不該這樣」,但無法控制

自我懷疑:「我的大腦出問題了?我是不是要瘋了?」(其實沒瘋)

解離很難對當時有清晰連貫的記憶,你可能懷疑那事兒是否真的發生過,經常搞忘一些事兒。因為裡面藏著難受的感覺。
解離是一個火災警報器,目的就為了防止火災發生,大腦崩潰。有些人害怕解離會傷害自己,有些人過度自我隔離,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如果你變成一個過度敏感的警報器,風吹草動就逃跑,自動進入「危險逃跑」模式,就會過度消耗自己,經常筋疲力盡或者對周圍麻木不仁,好像活得很不真實,很難提高生活質量。解離出現時越慌,越會專注在這些感覺上,把危險放大,產生更多解離形成惡性循環,你就越發無力掌控情緒,反被情緒控制,懷疑自己很慫有病,很難再有勇氣應對挑戰和變化。

實際上解離既不是毒藥,也並非靈丹妙藥。它是為保護我們而生的,不會真正傷到你,但用多了會令人驚慌失措,降低你的生活品質和幸福指數。感到周圍很陌生、突然失去情緒、感覺自己像是「脫離」了身體,浮在半空中、世界和身邊人變得不真實……連續深呼吸三次,告訴自己「這不是真的」,「我只是處隔離於(解離)狀態,我可以通過「著陸技術」幫自己走出來」

呼吸著陸:緩慢的呼吸,鼻子吸氣,把手放在胸口,感受氣流通過鼻孔吸進肺部,清冽的空氣讓你清醒。胸口隨著空氣進入緩慢地抬起來,隨著氣流的呼出又逐漸的憋下去。呼氣時間比吸氣時間略長,吸氣5秒,吐氣9秒,好像把肚子裡的鬱悶隨著空氣慢慢吐出去了似的……

眼睛著陸:叫出7個身邊能看到的東東:話筒,調音臺,玻璃,門,燈……(儘量選擇犄角旮旯裡的物價,增強你的現實感和觀察力)

時間著陸:說出當天的年份、日期、時間

耳朵著陸:聽舒緩、優美、有代入感的音樂,讓自己身心合一

嗅覺著陸:聞獨特的氣味(青桔皮、臭豆腐、榴槤、臘梅、醋……)描述你的感覺,喜歡還是噁心

觸覺著陸:冬天把手放在熱水裡或者暖氣片上,夏天手握一塊冰,感受皮膚、指尖從冷到熱或者從熱到冷的變化,仔細體會,觀察皮膚顏色的不同。

找到對你自己來說最有效的著陸技術。


要找能談真感覺的人。有安全感,感到自己被聽見、被接納。可以放鬆談事兒,無論多麼荒唐非主流,他都不會大驚小怪否定你。


提前與對方溝通自己的情況:你曾有過哪些奇異感覺? 哪些話題特別敏感,容易刺激你進入那種神遊模式?解離時,你希望對方如何幫你?建立默契,發現你在聊天走神時大喊 名字或者某個詞,把你拉回當下。

當生活回歸正常,你就能從解離中抽身,打破惡性循環,重新關注那些更有趣的事。第五步 勇敢面對過去,釋放壓抑的傷痛,預防解離頻繁發生。解離和創傷有密切關係。創傷有時很「隱蔽」,並不一定是某件 「大事」。諸如被老師罵、被父母無視、被小夥伴背叛、被分手,甚至是疫情影響……一切令你感到壓力的事都可能成為創傷事件。拒絕去想傷痛的事,壓抑負面情緒,好像看起來邁過了那道坎。但沒被處理的情緒成為埋在地下的炸彈,解離就是它們魔鬼般宣告自己存在的方式。解離既不是毒藥,也並非靈丹妙藥。它不會真正傷到你,但用多了會令人驚慌失措,降低你的生活品質和幸福指數。

解離在過去保護了你,而現在的你重新擁掌控力,如果說過去是一場悲劇,可以讓它只是一場悲劇,而不會成為人生的主旋律。本文參考公眾號know Yourself

相關焦點

  • 解離的本質
    解離的本質藍薇 譯節選自《論分離的本質》我認為解離在於通過他人的回應認識自身的感受
  • 【大會診】找不到原因的全身疲憊,痛到精神恍惚!難道是幻覺?
    原創 薛愉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是無病呻吟嗎? /Profile/,焦慮抑鬱卻得不到安慰,反而被認為無「病」呻吟甚至連自己也懷疑是個錯覺這就是惱人的纖維肌痛!還有很多女性患者把自己的症狀看作「產後風溼」或者「月子病」,並不積極尋求醫生幫助。出現哪些症狀要警惕纖維肌痛?
  • 解離的發生與創傷的治癒
    答案是她在多年遭受家暴的過程中已經精神失常了,早已陷入了解離的狀態,在那場大火中,縱火的那個她(解離出了另外一個人格)也隨著熊熊烈火消失在了她的記憶當中,也就是說她忘記了自己才是放火的人,她腦海中的最後一幕是大兒子握著刀的那一幕,記憶到此為止了,這段錯誤的記憶導致了她在法庭上的錯誤指正,也導致了大兒子10幾年無法遏制的憤怒和在監獄當中無時無刻不在策劃著的對弟弟的報復計劃,對母親忽視自己的怨恨,成長成了一個有品行障礙
  • 心理諮詢≠有病 什麼情況下需要做心理諮詢?
    而「心理諮詢」也逐漸映入了人們的視野內。「有病才去找心理諮詢。」「去做心理諮詢?讓人知道了多丟臉。」「去一次能解決得了我的問題嗎?」由於心理諮詢在內地的接受度與認知度尚在起步階段,人們對於這四個字的了解以及產生的一系列疑問仍然不勝枚舉。
  • 微課逐字稿|解離:一種常見的創傷症狀
    而「解離」帶來的感覺,就好像是原本聚攏在一起的鬆散掉了的心理狀態和體驗。與此相對的英文,是dissociation,它的詞根是源於希臘語,在希臘語中,dis代表脫離,sociare代表著聯結或聯繫,也就是原來聯結的部分脫離開來。當我們說一個人的身心狀況或者心理狀況相對比較健康時,我們通常會說到那種心理健康的統合感。
  • 壓抑、解離與分裂
    在解離和潛抑這兩種防衛機制中,同樣有某些心智內容被驅逐出意識範圍之外,然而過程卻不同。潛抑作用產生了一道屏障,造成了水平面上的分割,被潛抑的事物於是轉進無意識之中;相反地,解離現象則是垂直面的分割,於是心智的內容存在於一系列平行的意識狀態中。此外,引發潛抑作用的往往是被禁制的願望,例如對異性雙親的俄狄浦斯情結,而非外在事物。
  • 解離狀態下的型號
    所謂的「解離」就是型號在壓力狀態下首先會呈現自己型號的負面屬性,然後當壓力更加大的時候,就會抵達到一個點,而這個點就是解離點。在解離狀態下我們容易去到認同的部分,跟我們的形象和面具認同而遠離自己的本質。
  • 正確認識抑鬱症:它不是心理問題而是一種病
    案例一:19歲的小王(化名)第二次來到城陽人民醫院心理諮詢門診,面帶微笑說:「崔醫生,我今天來不是治療的,我就想跟你說說話,我也不想活了,現在每天想的最多的就是怎麼樣死去。」看著小王一雙美麗的大眼睛,崔孝菊醫生非常心疼。「上次來就建議你去上級醫院住院治療,沒去嗎?」「沒有,爸媽說我沒有病。我全身已經劃得到處是傷痕,也割腕了,可爸媽說我就是想不開,說只要我少想點就開心了。
  • 解離--2015 莊子節選(12.1)
    不爆炸就解離了。運氣好的話就是 爆炸。他會非常可能因為一件事情的挫敗而整個崩盤。爆炸都是很幸運的了,最糟糕的就直接解離了。我之前有一次說到解離的時候,我記得那天瑩瑩下課的時候有說過兩三次, 對啦, 對很多人來說解離是比較輕鬆的了。我覺得確實是這樣, 逃離自己黑暗面,逃離得太習慣的人。
  • 意識解離是什麼?
    5,新型智能給藥系統可能有助於神經系統疾病的治療來源:阿爾茨海默病由羅格斯大學領導的團隊創建了一個智能給藥系統,該系統可以減少受損神經組織的炎症,並可以幫助治療脊髓損傷和其他神經系統疾病。研究於9月6日發表在《Advanced Materials》雜誌上。獨特的藥物傳遞系統由超薄納米材料、糖聚合物和神經蛋白組成。
  • 12.12 穿腦號迷航-解離的真實&Sonicave 2020聯合巡演
    【穿腦號迷航】巡演宣傳片 兩支風格冷峻的穿腦號船隊:解離的真實(阿鳴、大白、白天客),Sonicave(包子、cherry、樊帥、祁麟)分別從上海、成都出發於十一月相聚
  • 一元弱酸的解離平衡及解離度
    這時溶液的[H+]可以用公式求得:對於指定的酸,解離常數隻與溫度有關,而與酸溶液的起始濃度無關。二、解離度1、解離度定義:解離度即解離平衡時電解質已解離部分佔總量的百分比。 表示電解質在指定條件下解離的程度,它不但與解離平衡常數有關,而且與電解質的起始濃度有關。2、解離度與解離平衡常數的關係
  • 解離與創傷,生活,總覺得木不真實怎麼辦?
    還有一個就是,你似乎記不得在現實中發生了什麼事情,比如說你到什麼地方去,你不知道你為什麼來,你是怎麼來的。然後,還有一個就是,你來的這個地方似乎很熟悉,又好像不熟悉。就是如果你要有這樣的幾個表現,基本上就是一個現實解體的表現。那麼還有一個就是人格解體。
  • 見到荔枝也噁心 心理專家稱密集恐懼症不是病
    這是一種病嗎?為什麼會這樣?心理專家給出了答案。被折騰了一個多星期,小王擔心自己有病,便到廈門市仙嶽醫院心理門診尋求幫助。
  • 正向溝通力|從情緒中解離,從認知中突圍
    有那麼難嗎?我們一起來看看非暴力溝通的四個步驟是什麼。這就是非暴力溝通的四個步驟,或者叫四個要素。首先是我們看到了什麼,然後這個我們看到的這個情況帶給我們一種什麼樣的感受,而且每一種感受呢,都是有原因的。為什麼會有這種原因呢?一定是背後有一些需要。那麼怎麼樣把這種需要明確的去表達出來呢,這就是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
  • 生理第三講:氧解離曲線!
    氧解離曲線
  • 【概念辨析】鍵解離能、鍵能、反應焓變
    鍵解離能定義為[2]964:在絕對零度時,將處於基態的R-X拆開成處於基態的R和X時,所需要的能量稱為R-X的鍵解離能。鍵解離能常用符號為D0(R-X)。R-X的解離可用下式代表:R-X → R + X。 D0(R-X)= ΔfH0(R)+ ΔfH0(X)-ΔfH0(RX)。人們通常習慣使用298.15 K時的鍵解離能值。例如NH3中N-H鍵的解離能如表2所示。表2  NH3中N-H的鍵解離能
  • 引起帕金森病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由於帕金森病會直接影響人的神經系統,導致人的肢體出現震顫或是肌肉出現僵直的現象,這不僅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而且也給他們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因此帕金森病患者常有封閉自己,不願與外界交流,或是過分擔心自己的病而造成的情緒低落。如果及早積極治療,對其進行心理疏導,抑鬱情緒會隨著治療後症狀的改善而減輕或是消失,這也是帕金森的病因。
  • 世界帕金森病日 帕金森病離我們遠嗎?
    世界帕金森病日 帕金森病離我們遠嗎?時間:2020-04-11 16:4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世界帕金森病日 帕金森病離我們遠嗎?歐洲帕金森病聯合會從1997年開始,將每年的4月11日被確定為世界帕金森病日(World Parkinsons Disease Day)。這一天是帕金森病的發現者英國內科醫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的生日。帕金森病(PD)是一種常見的神經功能障礙疾病,     原標題:世界帕金森病日 帕金森病離我們遠嗎?
  • NADPH 與蠶豆病有什麼關係
    胺基酸具有兩性解離的性質,而穀胱甘肽由胺基酸組成,故它也有兩性解離性質,B 對。C. 在穀胱甘肽的組成中,甘氨酸和半胱氨酸都是中性胺基酸,而穀氨酸是酸性胺基酸,所以穀胱甘肽是一種酸性肽,C 對。D. 穀胱甘肽的巰基(-SH)具有還原性,可作為體內重要的還原劑,可保護體內蛋白質分子免遭氧化,D 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