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化技術在水處理中的應用(一)

2020-12-06 建設工程教育網

  水經過一定強度的磁場,就成為「磁化水」。目前研究表明水磁化後會產生物理化學性質的變化,其中的機理尚不能肯定。一些學者認為磁場會破壞水原來的結構,使原來較大的締合水分子集團變成較小的締合水分子集團,甚至是單個分子。而且分子中的氫鍵也會有部分因為洛侖茲力的作用下正負離子反方向旋轉而斷裂。所以磁化後的水會表現出一些性質的變化,如:pH值、密度、揮發性、溶解性、表面張力、電導率、沸點、冰點都有不同的改變,這種改變和所加的磁場大小有密切的關係。磁化水因為其特殊的性質已經被廣泛的應用到工程。

  早在十三世紀,人們已經注意到磁化水的醫療作用。1945年比利時韋梅朗應用磁化水減少鍋垢獲得成功並申請了專利。該技術由於裝置簡單,不需要任何化學試劑而被美國、日本和前蘇聯廣泛應用並得到發展。我國的磁化水研究開始於六十年代初,以前由於化學法水質穩定劑技術的迅速發展,使得磁水器應用推廣較慢。現在這一技術又重新獲得重視。應用對象已經涉及到建材、化工、冶金、農業、醫學等各個領域。在工業鍋爐的除垢防垢、油田的防蠟降粘等方面、醫學上的磁療等領域中的應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近年來,如何將磁化效應與環境汙染治理技術結合起來,提高汙水的處理效果已逐漸引起人們的興趣。

  1 磁化水的裝置結構和特點

  能製備磁化水的裝置稱為磁水器。按磁場形式的方式可將磁水器分為永磁式和電磁式兩種;按磁場位置又可將磁水器分為內磁式和外磁式兩種。永磁式和電磁式磁水器在間隙磁場強度相同的情況下效果相同,但各有特點。永磁式磁水器的最大優點是不需能源,同時結構簡單,操作維護方便,但其磁場強度受到磁性材料和充磁技術的限制,且存在隨時間的延長或水溫的提高而退磁的現象。電磁式磁水器的優點是磁場強度容易調節,而且可以達到很高的磁場強度,同時磁場強度不受時間和溫度影響,穩定性好,但其需要外界提供激磁電源。與內磁式磁水器相比,外磁式磁水器可能具有更大的優越性,其主要優點是檢修時不必停水及拆卸管道,也不易引起磁短路現象。

  目前國內已有四項關於磁水器的專利,這些專利通過選用不同的磁性材料和水流的通路形式來達到使水磁化的目的。所示的磁化水裝置外型為管狀,採用不鏽鋼管制作,兩端帶法蘭盤可與管道直接相連。磁化水裝置內部採用兩組N,S極相對的特殊合金永磁材料製成的磁棒,按照N-S,N-S排列,磁場能量很高,可高達6000高斯,使用期限為25年,磁場強度衰減率為3%,由於磁化裝置使用的是永久磁性材料,無須外加電源,不耗電能。結構簡單,不需要做任何調整,也不需要特殊的保養與維護,而且裝置安裝十分方便,並且不佔地。

  2 磁化對水性質的影響機理的幾個假設和推論

  磁化只是單純的物理過程,不是軟化過程。一般認為水系統進行磁處理主要是加快了溶液內部的結晶作用,從而使鹽類在受熱面上的直接結晶和堅硬沉積大大減少,起到防垢的作用。研究表明,磁場的阻垢效果同磁場強度、溶液過飽和度、流速及溶液中各種離子等均有密切的關係。另外,還有一種說法認為磁處理改變了水本身的結構,從而改變了一些性狀。從這兩方面同時考慮,主要有以下的幾個假設和推斷。

  (1) 洛侖茲力作用:水與磁流的相互移動,能夠產生感應電流,在洛侖茲力的作用下,弱極性的水分子和其他雜質的帶電離子作反向運動。該過程中,正負離子或顆粒相互碰撞形成一定數量的「離子締合體」,這種締合體具有足夠的穩定性,在水中形成了大量的結晶核心,以這些晶體為核心的懸浮顆粒可以穩定的存在於水中。

  (2) 極化作用:磁場的極化作用使使鹽類的結晶成分發生了變化。微粒子極性增強,凝聚力減弱,使水中原有的較長的締合分子鏈被截斷為較短的締合分子鏈和帶電離子的變形,破壞了離子間的靜電吸引力,改變了結晶條件。形成分散的穩定小晶體。

  (3) 磁滯效應:磁場引起水中鹽類分子或離子的磁性力偶的磁滯效應,因而改變了鹽類在水中的溶解性,同時使鹽類分子相互間的親和性(結晶性)消失,防止大晶體的結晶。

  (4) 磁力矩重新取向:在一定基團反應中,磁場影響在基團中成對的磁力矩重新取向,通過這樣的中間機理而影響其他化學反應。反應動力學發生了變化,反應結果中新得到的產品間的比例關係也發生了變化。

  (5)氫鍵變形:磁場對水的偶極分子發生定向極化作用後,電子云會發生改變,造成氫鍵的彎曲和局部短裂,使單個水分子的數量增多。這些水分子佔據了溶液的各個空隙,能抑制晶體形成。並使水的整體性能發生變化。

  (6) 活化能改變:磁場的的影響與系統的轉化有聯繫。雖然水在磁化時獲得的能量很少,但在系統中開始和終結之間存在一個「能障」為克服這種能障必須向系統輸送相應的能量以觸發活化能。磁場短時間的作用起著「催化」水系活化能改變的作用,最終導致整個系統性質的變化。

  3 磁化處理對水體生物效應的影響

  (1) 磁化處理對藻類初級生產能力的影響及機理。

  實驗表明,經過磁化的水體中藻類的生產能力明顯高於沒有處理的水體中的藻類。

  藻類屬於光合自養型微生物,磁化處理引起其光合作用的生物效應,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解釋。第一,光合自養微生物在無機環境中吸收無機鹽,利用光能同化CO2和H2O合成自身物質。而水體磁化可以使BOD,COD降低,使部分有機物礦化,礦化程度高,有利於藻類的生長。第二,磁化處理導致水體的光學性質發生變化,經過磁化處理的水比未處理的水對光的吸收率高30%,水體透光性的改善,保證了光合自養生物的能源。這是磁化處理引起藻類迅速生長的原因之一。第三,磁化水的硬度、pH值、電導率都明顯的高於非磁化水,無機鹽在磁化水中可以較好的溶解,這有利於藻類對營養鹽類的吸收。第四,磁化處理後的汙水,能引起生物膜滲透性的增加,從而改善了藻類對營養物質的吸收,促進藻類的生長和生產能力的增加。

  (2)磁化處理對水中異養細菌總數的影響異養型細菌是以有機物作為能源和碳源的一大類微生物,它的總數隨水中有機物濃度的升高而升高,所以水中異養菌總數可間接反映水中有機物的汙染的程度及水的淨化程度。汙水經過不同強度磁場的處理後,水中的細菌總數均明顯下降。其原因機理還沒有完全清楚,初步認為:第一,在磁場的直接作用下,引起水體BOD,COD的降低,使異養生物的能源和C素營養物質減少,導致水體異養菌的死亡速度大於增殖速度,於是出現負增長現象。第二,磁場力直接作用於細菌細胞內的水和酶,使酶鈍化或失活。 所以汙水磁化處理以後,不僅直接改善其耗養特性的作用,而且磁化後的水體具有新的生物特性。

相關焦點

  • 電化學新工藝在循環水處理裝置中的應用
    依據循環水水質參數及換熱器要求,在不加藥劑的條件下,儘量提高濃縮倍數,減少排放,節約用水,制定了電化學循環水處理技術改造方案。電化學處理量選擇最經濟實用的處理量,即循環水量10%(300m3/h)的方案。這樣電化學處理系統每天可以將保有水量處理大約6遍,也就是系統中的水每天經過電化學水處理系統反應室強氧化環境和強電流環境6次,這將有效控制循環水系統中微生物的滋生。
  • 超濾膜技術在水處理中的應用
    超濾膜技術在水處理中的應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超濾膜技術是一種水處理技術,能夠有效過濾懸浮廢物、膠狀體、藻類、病菌以及其他水生病毒,從而實現水分離純化目的,和其他傳統環保工程水處理技術相比,超濾膜技術設備成倍低、能耗少,水生物質回收更加方便,在各種水淨化處理過程中均得到了廣泛應用。
  • 環保工程水處理過程中的超濾膜技術應用
    因此超濾膜技術在環境工程水處理中的應用就是當前比較重要的一種汙水處理方式,其能夠明顯提升汙水淨化效益,在很多水資源的處理淨化中都能夠具備理想的適用性。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的環保工程越來越多。在進行環保工程水處理工作時逐漸將超濾膜技術運用到了工作之中。從而通過這種方式,推動了水處理領域工作的持續開展。
  • 活性炭吸附技術在水處理中的應用
    活性炭作為一種比較特殊的碳質材料,以其發達的孔隙結構、巨大的比表面積、良好的穩定性質、很強的吸附能力以及優異的再生能力,被廣泛應用於環保等各個領域,文章將著重介紹活性炭吸附技術在水處理中的應用
  • 正滲透膜技術在水處理中的研究應用進展
    與壓力驅動的膜分離水處理技術(比如超濾、納濾、反滲透等)相比,正滲透具有低壓、低能耗和較低的膜汙染等優點。文章介紹了正滲透的技術原理,綜述了其在水處理領域的研究和應用進展,分析了目前存在的問題並展望了應用前景。膜分離技術近年來發展迅猛,在淨水處理、汙水處理與回用以及工業水處理領域應用廣泛。
  • 汙水處理知識篇:水處理的十大方法
    北極星環保網訊:在環保越來越受到重視的當今,在關於水處理方面也是相當重視。在水處理技術上更要符合當今時代的要求,就具備高效、環保、節能、穩定等逐多方面的要求。蒸餾法水處理技術蒸餾法是指將水煮沸,然後收集蒸汽,使之冷卻和凝結成液體。蒸餾水是極安全的飲用水,但有一些問題要進一步探討。由於蒸餾水不含礦物質,這成為反對者提出人的壽命容易老化的理由。另外利用蒸餾法成本較高,耗費能源,不能去除水中揮發性物質。
  • 淺談超濾膜技術在環境工程水處理中的應用
    與傳統工藝相比,超濾膜技術在水處理方面具有能耗低、操作壓力低、分離效率高、通量大及可回收有用物質等優點,廣泛應用於飲用水淨化、生活汙水回收、含油廢水、紙漿廢水、海水淡化等水處理中。在此,本文就超濾膜技術在環境工程水處理中的應用展開簡要闡述,以供參考。
  • 簡述水處理技術簡史
    日本某公司對MBR工藝的汙水處理效果進行了全面研究,表明活性汙泥一平板膜組合工藝不僅可以高效去除有機物,且出水中不含細菌,可直接作為中水回用。MBR在中國的研究始於1993年。天津大學的科研小組歷經10年時間研製了中空纖維膜,該技術被稱為「21世紀的水處理技術」。
  • 水處理技術簡史 | 零排放
    一是通過源頭廢水減量和內部廢水消納來實現;二是通過對末端廢水進行零排放處理來實現。當然,也可以是二者的結合。零排放水處理技術雖然只經歷了40多年的發展,但技術水平不斷提升,應用領域不斷拓展,目前已廣泛應用於能源、化工、造紙等行業,正在不動聲色地引領著工業廢水處理技術的發展方向。
  • 超濾膜在水處理應用中的工藝解析
    超濾膜在水處理應用中的工藝, 超濾膜的透水能力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一般水溶液其粘度隨著溫度而降低,從而降低了流動的阻力,相應提高了透水速率
  • 電容去離子技術在水處理中的應用
    認為高活性電極材料是獲得其高性能的關鍵,應根據地域的不同,研究 CDI 技術與太陽能、風能、水能等技術耦合集成研究;根據不同水系,研究利於溶液中離子吸附的電極材料;根據使用人群不同,研究不同型號的 CDI 單元。希望這種低能耗淨水技術可以儘早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關鍵詞:電容去離子;水處理;應用目前,人們已經開發出多種水處理技術。
  • 環境工程水處理中對曝氣設備的應用分析探討
    在今後具體的確定環境工程水處理中曝氣應用的相關係數的過程中,應儘量減少此過程中相關係數的誤差,並努力提高相關係數的準確度,以達到更好的效果。3、測定環境工程水處理中曝氣設備的性能效果在環境工程水處理中曝氣應用相關係數進行確定時,可利用Excel作為曝氣處理係數的確定方法,與利用Matlab作為曝氣處理係數的確定方法來進行相關係數的確定,而我們對環境工程水處理中曝氣應用性能的側定,則應採用一定的公式來處理。
  • 環境材料在國外水處理過程中的研發及應用概覽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環保產業作為多學科交叉領域,其發展離不開其他基礎產業的進步,其中新型材料的應用在推動水處理技術的發展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分離材料的創新所帶來的突破,膜技術在汙水處理、海水淡化、工業分離等多個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且隨著膜材料的不斷改良,持續推動工藝的改進和成本的降低。
  • 石墨烯材料在水處理領域的技術應用現狀及趨勢
    在水處理中,石墨烯類碳材料除了利用其過濾的作用外,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吸附。作為水處理吸附劑,可吸附三類汙染物: 有機物,金屬離子與無機陰離子。石墨烯巨大的比表面積使它成為優質吸附劑。常見的石墨烯類碳材料除包括石墨烯和上述的氧化石墨烯外,還有還原氧化石墨烯。
  • 磁疇和磁化的關係
    磁疇理論是現代磁化理論的基礎,幾乎所有磁學應用都以疇為基本單元,而不是以一個電子自旋為單元,磁學中討論磁矩都是基於疇而展開的;但磁疇是我們肉眼不可見的一種東西,所以理解和認識起來有一些難度,今天懂磁帝就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什麼是磁疇。
  • 什麼是水處理,以及現有的水處理技術有哪些
    水處理是指通過一系列水處理設備將被汙染的工業廢水或河水進行淨化處理,通過物理的、化學的手段,去除水中一些對生產、生活不需要的物質,以達到國家規定的水質標準的過程。當前人們對水質的要求不斷提升,所以水處理技術出現了。隨著當前技術的不斷前進,很多新的技術出現了水處理技術簡介—軟化法在水處理技術當中,軟化法是最初使用的方法,就是將水裡面的硬度去掉或是降低,從而起到軟化的作用,而對水質等不會產生什麼影響,起不到改善的作用。
  • 工業冷卻循環水處理設備阜陽生產廠家設備技術介紹與應用特性
    工業冷卻循環水處理設備阜陽生產廠家設備技術介紹與應用特性   工業冷卻循環水處理設備阜陽生產廠家設備技術介紹與應用特性  本公司主營產品系列:水處理配件,電滲析,超濾器,除鐵錳設備,軟化水罐等設備。
  • 磁性生物吸附劑在水處理中應用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吸附法被認為是一種簡單、快速、有效的水處理方法,該技術的成功應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吸附劑的高效發展〔1〕。近年來,生物吸附材料磁化後所得的磁性生物吸附劑受到人們廣泛的關注。磁化後的生物吸附材料可通過磁分離技術實現固液的簡單分離,同時磁性生物吸附劑具有機械強度高、化學穩定性好、吸附性能好、廉價和易於再生等優點,因此,磁性生物吸附劑在水處理工程中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 純天然的水處理「特種部隊」——生物酶緩蝕阻垢循環水處理技術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生態環境研究所研究團隊經過十多年科技攻關,研發了一項生物酶緩蝕阻垢技術。這種生物酶是工業循環水汙垢的剋星,可以稱之為水處理的「特種部隊」,既能夠減緩管道腐蝕,又能夠阻止管道結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見證這支「神秘部隊」的奇蹟吧!
  • 水處理技術|RO反滲透膜、超濾膜、納濾膜的區別
    (一)反滲透和超濾,核心部件都是膜元件。主要區別一共有兩點: 1、出水水質和衛生部門的檢測標準有所不同,給大家舉一個例子來說明,出水細菌指標,超濾按照「一般水質處理器」,菌落總數為100個/毫升;而反滲透水處理設備則為20個/毫升,要求較為嚴格,當然反滲透水處理設備出水水質也要比超濾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