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燾
在共產黨的歷史上,有一個人不得不說,那就是張國燾。
張國燾是江西萍鄉人。他曾在北京大學讀書,在校期間參加了五四運動,成為北京學生領袖之一。之後更是成為中共創始人之一。
張國燾在早期的革命生涯中作為可圈可點,可是等紅一方面軍(毛澤東帶領)與紅四方面軍(張國燾帶領)經過千辛萬苦終於勝利會師後,由於當時的紅一方面軍損失嚴重,只有2萬多人,而紅四方面軍卻又8萬人之多,人數上的巨大差距讓他的野心得以滋生並迅速增長,想要取代毛澤東成為真正的掌權者。
很可惜,他的野心沒有得到實現,而他為此做出的很多事情因為不符合紀律還受到了批評。
張國燾覺得很是難堪,最終他決定叛逃。
1938年4月4日,中共中央派張國燾為代表去陝甘寧邊區的黃帝陵祭拜。
其實,西安事變後,每到清明節,國民黨政府就會派出代表去黃帝陵祭拜,而在1937年9月,國共二次合作,所以1938年的清明節祭黃帝陵國民黨對共產黨也發來了邀請。
在會上,張國燾積極爭取,最終,中共中央派他作為代表去黃帝陵祭拜。
其實,張國燾在會上首先說起祭拜黃帝陵的時候,在會上的毛澤東、洛浦等人對此就心有疑惑,只不過他們萬萬沒有想到,張國燾爭取這次機會是為了能夠順利離開延安叛逃。
其實在此幾個月前,張國燾就已經開始琢磨著怎麼樣能夠順利逃出延安。因為此事太過重要,他誰也沒說,只是一個人私下裡琢磨。終於,機會被他等來了。
4月2號,張國燾帶著秘書、警衛員張海和一個警衛班,乘一輛大卡車,從延安出發,去往黃帝陵。
祭拜完後,張國燾卻並沒有按照規定回到延安,他只是對秘書、警衛員等人說:「你們先回延安,我要到西安辦點事。」
警衛員張海說:「主席不是說讓您祭拜完就回延安嗎?」
張國燾卻說:「我去西安找林祖涵(林伯渠)有事。」
林伯渠
說完,就不顧他們的阻攔坐上了蔣鼎文的車(國民黨派來祭拜黃帝陵)。眼看如此,張國燾的警衛員張海也直接擠開人群坐上了那輛車,跟著張國燾一起往西安去了。
到了西安後,張國燾被蔣鼎文安排住在一間豪華的招待所裡,他還跟國民黨官員會面。4月7號,張國燾被安排坐火車去武漢。
馬上就要去武漢了,張國燾看著來來往往的人群心中五味雜陳,也不知道他當時是出於一種怎樣的想法,他打了個電話給林伯渠,讓他到火車站來跟他見面。
林伯渠接到電話立馬趕來。張國燾看到林伯渠像是找到了能夠發洩的窗口,他不停地跟林伯渠說自己在延安的那些遭遇,想他作為中共創始人之一,地位下降,還多次受到批評,這讓他很是難堪。
林伯渠一邊聽著張國燾的牢騷,一邊苦口婆心地勸慰他,張國燾完全不為所動。
最終,林伯渠只能將張國燾的消息報告給中共中央,中央立馬對此事向在武漢的長江局發去電報,讓周恩來等人務必找到張國燾,並對其進行勸說,讓他能夠回心轉意回到延安。
周恩來接到命令後,立馬讓李克農帶著幾個認識張國燾的人去火車站截人。很可惜,一連好幾天,他們都沒有看到張國燾的身影。
4月11日晚上7點,李克農等人終於在一節車廂裡找到了張國燾。張國燾此時面容憔悴,看到李克農後面露驚恐,向身邊的兩個國民黨特務看去。那兩個特務看到李克農身後的兩名全副武裝的副官,知道直接對上沒有好果子吃,乾脆一個跑回去報信,一個尾隨在後面。
李克農想要將張國燾接到長江局辦事處,但是張國燾死活是不同意。最終,徵求周恩來的意見後,讓他在外面的一家旅館住下。
當天晚上,周恩來、博古、董必武、葉劍英等人來到旅館跟張國燾進行溝通,整整一個晚上。周恩來等人對張國燾這種無組織紀律的行為做了嚴重批評,但是張國燾卻對此並不在意,他不斷地說自己受到的不公正對待,認為之前對他的批評太過。
之後,中央毛澤東等人與長江局周恩來等人又多次對張國燾進行勸說,很可惜,此時的張國燾並不為之所動,堅持己見。甚至到後來,直接跟周恩來說想要跟蔣介石見面。
張國燾的這種言論,很明顯是想要叛黨了。
最終,周恩來經過深思熟路讓他見了蔣介石。
蔣介石
蔣介石見到張國燾後就一副親切地模樣,說:「先生在世的時候,張國燾可是中共的大紅人 。」
而張國燾也順著杆子往上爬,竟然說:「委員長過譽了,兄弟在外糊塗多年,請委員長多多原諒。」
這話說的,真夠諂媚的。
周恩來在邊上聽了他這麼噁心人的話,很是生氣,直接懟了一句:「你糊塗,我們可不糊塗。」
而蔣介石只是開心地笑著說:「那我這是難得糊塗了。」
雖然,知道張國燾要叛黨的決心堅定,但是中共還想再最後做一次努力,很可惜,張國燾並不想要這樣的努力,他留下張寫有「兄弟已決定採取第三條辦法,已移居別處,請不必派人找,至要。」的字條,跟國民黨的人跑了。
1938年4月18日,張國燾被中共中央開除黨籍,並向全黨公布。
張國燾叛逃入國民黨後,最開始,他被戴笠安排做反共工作,很可惜,效果並不好。而在加入國民黨後,他多次受到傾軋,這跟他最開始的設想實在是天差地別,這也使得他鬱郁不得志。
1948年,張國燾隨國民黨逃往臺北。而在臺北,他的處境沒有變好,反而變得更加惡劣,連住宅地也被人強佔。心灰意冷之下,他只得帶著家人去了香港,之後又去了加拿大。
張國燾與妻子楊子烈共育有三子。
張國燾全家福
大兒子張海威此在加拿大教書,二兒子張湘楚在美國是一個醫生,三兒子張渝川在加拿大當工程師。
本來投奔兒子,日子過得還可以。可是在1976年的一天,79歲的張國燾卻突然中風,右半身癱瘓,生活不能自理。而他的妻子楊子烈也年事已高,且腿腳有問題,根本就不能照顧他了。沒辦法,張國燾只得申請住進老人病院。
這家老人病院條件不好,醫護人員也不多。有一天晚上,張國燾的毯子掉下床了,按鈴沒人接聽,而那時候暖氣也已經關了,張國燾只得忍受著嚴寒,在床上瑟瑟發抖。第二天,張國燾嘔吐了兩小時後陷入昏迷,之後很快就去世了。
1979年12月3日,這位曾經的中共創始人走完了他的一生,終年82歲。
張國燾與毛澤東
蔣介石為什麼沒有重用曾是中共創始人的張國燾呢?
張國燾雖然因為以前的一些問題,在黨中地位下降,但是不管怎麼說,他也還是共產黨的重要領導人之一,可是,張國燾卻利用祭黃帝陵的機會,處心積慮的與蔣鼎文搭上線,不惜違反黨紀沒有聽從組織安排回到延安,而是先去了西安,後又去了武漢,就為了見蔣介石一面。
我想,在他最初的設想中,他不會想到,他的背叛雖讓蔣介石看了共產黨的笑話,但是他所以為的得到重用,榮華富貴,甚至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這些所有所有的美夢都成了泡沫。
而他沒能如願以償的原因很大一部分與兩個人有關。他們就是周佛海與陳公博。
周佛海、陳公博與張國燾一樣,都曾是中共的創始人之一,後來兩人投靠了國民黨,靠上了蔣介石。這也就算了,在抗戰期間,這兩人又背著蔣介石靠上了汪精衛,成為汪精衛對日媾和的急先鋒。
一僕三主。
這樣的行為,讓蔣介石也是為之不齒。所以,當張國燾滿懷希望的想要以投靠蔣介石為資本得到自己想要的權利的時候,蔣介石對於此人卻很是看不上。雖然看不上,不過能夠看共產黨的笑話、看毛澤東的笑話,蔣介石還是很樂意的。
所以,蔣介石接受了張國燾的投誠卻並不重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