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製藥與TLC宣布開展兩款NanoX(TM)產品在中國大陸的商業化合作

2021-01-07 美通社

瀋陽2019年3月4日電 /美通社/ -- 三生製藥("3SBio")(HKEX:1530)與臺灣微脂體股份有限公司("TLC")(Nasdaq:TLC&TWO:4152)今天宣布開展獨家合作,進行TLC自主研發NanoX™技術開發的兩款抗腫瘤和感染的微脂體產品在中國大陸的商業化。根據協議,TLC和三生製藥將共同合作以獲得國家監管部門的批准,TLC將利用其商業化產能為三生製藥提供該兩款微脂體產品,以供在中國大陸的銷售。同時,雙方還將進一步合作,在骨關節炎、疼痛管理、眼科和腫瘤治療領域研究和開發其他創新的微脂體產品。

「三生製藥與TLC的合作表明了我們戰略的持續性,即通過引入新型療法解決中國癌症患者未滿足的重大需求。」三生製藥董事長兼執行長婁競博士說,「我們計劃在不久的將來獲得這兩款抗腫瘤及感染微脂體產品的藥物批准。以TLC微脂體製劑的低毒性特徵,結合三生製藥的腫瘤治療和支持性療法的產品組合,再憑藉三生製藥2500多名專業銷售人員的全國商業平臺,我們相信這兩款產品都具有強大的商業潛力。」

根據協議條款,包括每款產品的預付款、後續監管和商業化裡程碑付款,TLC將有權獲得最多2500萬美元資金,此外還可享有銷售利潤分成。更多財務條款目前沒有披露。

「很高興能與三生製藥合作,共同推進我們的NanoX™技術產品的發展。」TLC總經理葉志鴻表示,「這次合作是對NanoX™技術產品成功在臺灣上市銷售能力的認可。通過此次合作,我們將有機會充分利用NanoX™技術產能,進一步拓展我們的商業模式。我們相信以三生製藥在中國生物製藥產業的卓越地位,結合我們在澳大利亞和臺灣的合同生產商的商業化量產能力,將確保這些產品在中國大陸的成功上市和銷售。」

關於TLC

TLC (Nasdaq: TLC, TWO: 4152)是一家臨床階段製藥公司,致力於研究和開發新型納米藥物,較大限度地發揮其獨有Lipid® 藥物傳輸系統(LipAD™)藥物傳輸平臺潛力。TLC憑藉其在微脂體科學方面的豐富經驗,能夠兼顧立即見效和長效緩釋效應,使大量藥物聚集於患處並減少毒性及副作用。TLC的BioSeizer®™技術旨在使藥物緩慢釋放到病灶或傷口處;其NanoX™靶標傳輸技術能夠延長藥代動力學特徵,提高微脂體包裹的活性藥物抵達患處的機率。兩項技術均可減少給藥頻率。這些技術能輕易搭配多款活性藥物,也具有多元化量產性能。TLC在疼痛管理、眼科和腫瘤學中未被滿足的治療領域擁有多樣化的、全資擁有的治療藥物組合。在臺灣的公司治理評估中,TLC一直排在所有上市公司的前5%。

關於三生製藥

三生製藥是一家綜合性中國生物科技公司,擁有市場領先的生物製藥業務,覆蓋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腎病、代謝性疾病、皮膚病等治療領域。三生製藥致力於建立一個創新的產品管線,目前有30多個候選產品正在研發中。三生製藥具有生產重組蛋白、單克隆抗體和化學合成分子產品的實力,在瀋陽、上海、杭州、深圳和義大利科莫設有研發和生產中心。請訪問www.3sbio.com獲取更多信息。

有關前瞻性陳述的警告聲明

本新聞稿包含1995年《私人證券訴訟改革法案》意義上的前瞻性陳述。本新聞稿中包含的前瞻性陳述包括但不限於TLC對利用其NanoX技術平臺開發和商業化產品的期望。諸如「可能」、「相信」、「將」、「期望」、「計劃」、「預期」、「估計」、「打算」等詞和類似的表達(以及其他提及未來事件、條件或情況的詞或表達)旨在確定前瞻性陳述。這些前瞻性陳述並不是對未來表現的保證,它涉及許多風險、假設、不確定性和因素,包括任何臨床試驗的結果本質上是不確定的,候選產品可能被證明是不安全的或無效的,或可能無法獲得商業批准的風險。TLC於2018年11月21日根據第424(b)(4)條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的招股說明書的風險因素部分描述了其他風險。所有前瞻性陳述均以本新聞稿發布之日TLC的預期和假設為基礎。實際結果可能與這些前瞻性陳述有重大差別。除法律規定外,TLC明確不承擔因新信息、未來事件或其他原因而更新本協議所載任何前瞻性陳述的責任。

相關焦點

  • SEL-212進入III期臨床試驗 三生製藥獲400萬美元裡程碑付款
    11月23日,三生製藥宣布,其合作夥伴Selecta已代表Sobi™開展組合療法SEL-212用於慢性難治性痛風的第III期臨床試驗,並向三生製藥支付400萬美元的裡程碑付款。2020年9月該III期臨床試驗已完成首例患者用藥。
  • 三生6.7億接盤糖尿病 阿斯利康又雙叒叕賣產品
    百泌達和Bydureon兩個糖尿病產品四易其主後,三生製藥成為其在中國區市場操作者。這起金額並不算大的商業合作,反映出了在華跨國藥企和本土製藥企業在新常態下的不同的突破路徑。阿斯利康頻繁出售業務板塊的原因是什麼?接盤者為什麼會是三生製藥?缺少糖尿病推廣經驗的三生製藥該如何運作這一產品?
  • 老虎證券港股百科:三生製藥
    三生製藥——國內抗體生物製藥龍頭公司簡介三生製藥$(01530)$於2006年在開曼群島註冊成立,前身是1993年成立的瀋陽三生,專注於腎科與腫瘤科治療領域,在中國生物製藥行業處於領先地位。其擁有豐富的在研產品,市場佔有率領先的已上市的產品。
  • 42億美元默沙東與Seattle達成合作 知名藥企買下6個大品種
    根據文件,部分企業因生產線改造、停產等原因,藥品已無法保障供應,遞交了關於取消其產品在貴州省藥品集中採購中標(掛網)資格的申請,並承諾自取消之日起,該企業同品規產品兩年內不得參與貴州省藥品集中採購活動。共有22個藥被取消中標(掛網)資格,且基本都為包括注射用炎琥寧、頭孢克肟膠囊、生脈飲在內的常用大品種,涉及太極集團重慶中藥二廠有限公司、西南藥業、蘇州二葉製藥有限公司等知名藥企。
  • 阿斯利康與瑞士歐姆製藥有限公司宣布戰略合作
    阿斯利康與瑞士歐姆製藥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獲得泛福舒呼吸道感染免疫預防與治療藥物在華(不含港澳臺)進口經銷權上海2020年9月23日 /美通社/ -- 近日,阿斯利康與瑞士歐姆製藥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正式宣布獲得對泛福舒 (細菌溶解產物膠囊)產品在中國(不含港澳臺)的進口經銷權
  • 和黃醫藥攜手禮來製藥合作推動愛優特(R)在華商業化
    原標題:和黃醫藥攜手禮來製藥合作推動愛優特(R)在華商業化   和黃中國醫藥
  • 天境生物公布與艾伯維29億美元合作,為中國生物科技公司史上最大...
    記者 | 金淼19月4日晚間,天境生物宣布同艾伯維就天境自主研發的CD47單抗在全球開發和商業化開展合作。同時,天境宣布與高瓴牽頭的投資機構達成4.18億美元的私募配售協議。兩項合作宣布之後,意味著天境生物至少可以從產業合作夥伴以及投資機構獲得近6億美元的資金。
  • 盤點12項授權合作,君實生物(01877)、百濟神州(06160)、先聲藥業等...
    炎炎8月,中國醫藥行業的授權交易合作熱度不減。據不完全統計,至少有12起授權合作在上個月達成,涉及創新產品有雙特異性抗體、三特異性抗體、新一代溶瘤病毒及多種小分子抑制劑等。信迪利單抗是信達生物製藥和禮來製藥在中國共同合作研發的創新生物藥,已於2018年底在中國獲批用於治療復發/難治性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同時,該產品用於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NSCLC)一線治療、鱗狀NSCLC患者一線治療的兩個新適應症申請也已分別獲得中國國家藥監局(NMPA)受理。
  • 藥明巨諾IPO背後:國產CAR-T產品競速商業化「破零「
    同年,復星凱特從Kite Pharma引進全球首款獲批治療特定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AR-T細胞藥物Yescarta(FKC876)並獲批在中國開展註冊臨床試驗。市場的追逐原因一在於CAR-T能夠不斷突破。原因二在於市場給出的優秀反饋,也為傳統的製藥巨頭提供了優良的投資標的。
  • 羅氏、強生等產品獲批上市;恆瑞、復星等產品獲批臨床
    復星醫藥產業擬於近期條件具備後於中國境內開展該新藥針對上述適應症的Ⅰ期臨床試驗。該公司將儘快開展該產品在美國的臨床試驗入組。另外,該產品在中國的臨床試驗申請亦於近日獲得NMPA受理。 該在研藥物是三生國健自主研發的一款人源化抗IL-4Ra單克隆抗體,具有全新的胺基酸序列。IL-4Ra是白介素4(IL-4)及白介素13(IL-13)的信號傳導複合體的一部分,在特應性皮炎的發病機制中起關鍵性作用。
  • 三生製藥(01530):用於治療特應性皮炎(溼疹)的IL-4Rα單抗臨床試驗...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訊,三生製藥(01530)發布公告,旗下三生國健藥業(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抗白介素4受體alpha (IL-4Rα)的人源化單克隆抗體藥物(研發代號:611)於近日獲得美國FDA臨床試驗批准,用於治療特應性皮炎(溼疹)患者。
  • 信達生物聯合禮來製藥宣布關於達伯舒®(信迪利單抗注射液)的六...
    公司通過建設國際標準產業基地、不斷豐富創新產品鏈、引進國際人才、尋求國際合作,利用公司貫穿藥品生命周期的全面集成平臺以確保開發的每一款產品都達到國際品質,並爭取面向更廣闊的國內外市場。在「開發出老百姓用得起的高質量生物藥」的使命驅動下,信達生物在滿足全球未被滿足的患者需求方面將繼續不懈努力。
  • 未來要投生物科技還是生物製藥公司?
    『BioPharma』:指生物製藥企業,企業基本是從研發階段成長起來,業務覆蓋研發、生產、產品商業化等各個一體化環節。康寧傑瑞(項目KN008重組人凝血因子Ⅷ項目出售轉讓給正大天晴藥業,LM002項目轉讓出售於麗珠集團……)、基石藥業(輝瑞花2.8億美元獲得基石藥業核心產品PD-L1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獨家商業化權利);百奧泰(百濟神州花1.65億美元將獲得項目AT1706 相關智慧財產權及其在中國地區的商業授權、分銷、供貨協議);天境生物(項目CD47被艾伯維以最高可達17.4億美元的裡程碑付款將獲得除大中華地區以外的全球權益
  • 未來,我們要投生物科技公司還是生物製藥...
    『Biotech』:即生物科技公司,以創新藥物的研發為核心業務,通常在新藥研發至二期、三期臨床時,將藥物出售於大型製藥企業,或是將公司整體出售,一般不涉及產品上市後的生產與銷售環節。『BioPharma』:指生物製藥企業,企業基本是從研發階段成長起來,業務覆蓋研發、生產、產品商業化等各個一體化環節。
  • 康哲藥業(00867)獲許可在中國開發及商業化治療銀屑病產品Tildrak...
    (默克藥廠)的子公司取得了產品的全球權利。基於在療效和臨床可持續性方面具統計學意義的成功的關鍵性臨床試驗,產品以商品名稱ILUMYATM在2018年被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用於治療成人中度至重度斑塊狀銀屑病。產品也分別在歐洲和澳大利亞以商品名稱ILUMETRITM及ILUMYATM被批准商業化。
  • 百濟神州宣布安加維?(地舒單抗注射液)在中國正式開啟商業化上市
    來源:美通社中國北京和美國麻省劍橋2020年7月1日 /美通社/ 百濟神州(納斯達克代碼: BGNE;香港聯交所代碼:06160),是一家處於商業階段的生物科技公司,專注於用於癌症治療的創新型分子靶向和腫瘤免疫藥物的開發和商業化。公司今日宣布安加維(地舒單抗注射液)用於治療骨巨細胞瘤(GCTB)在中國正式商業化上市。
  • Insilico宣布攜手楊森製藥,開展AI多靶點藥物發現
    Insilico Medicine (上海英矽智能)宣布攜手楊森製藥 合作開展AI多靶點藥物發現。題圖來自「外部授權」 Insilico Medicine(上海英矽智能)是靶點發現、小分子生成和臨床試驗結果預測領域運用深度生成強化學習技術的領軍企業,今日宣布與強生的製藥子公司楊森製藥
  • 中國第二個CAR-T療法遞交上市申請 細胞療法或成主流?
    中國兩款CAR-T產品申請上市藥明巨諾旗下的瑞基侖賽注射液(研發代號:JWCAR029)是在美國巨諾公司JCAR017的基礎上,由藥明巨諾自主開發的CAR-T產品,於2017年12月通過明聚生物遞交IND申請(新藥臨床試驗申請),開展針對復發難治淋巴瘤和白血病治療的臨床研究,2018年1月獲得受理。
  • 張江的「生物藥狙擊槍」:探秘三生國健「無人」生產線
    張江的「生物藥狙擊槍」:探秘三生國健「無人」生產線 作為中國首批專注抗體藥物的創新型生物醫藥企業,三生國健已上市三款治療性抗體類藥物,具備全方位研發、產業化和商業化抗體藥物的經驗和成熟體系。
  • 傑科生物與賽多利斯全面開展細胞培養技術合作
    天津2017年9月21日電 /美通社/ -- 傑科(天津)生物醫藥有限公司與賽多利斯集團旗下賽多利斯斯泰帝(Sartorius Stedim Biotech)中國公司宣布,雙方正式籤署細胞培養上遊技術開發協議,建立緊密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今日,雙方在中新天津生態城世茂希爾頓酒店舉行了籤約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