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後,中國可能會成為全球最安全的地方

2020-12-08 騰訊網

在國內的疫情逐步的控制下來以後,國際的疫情反而成了我們更擔憂的情況,尤其是浙江的7個輸入病例,給我們拉響了一個新的警報。

2020年3月2日0-24時,浙江省新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7例(均為麗水市青田縣報告的義大利輸入病例)

以前我們擔心中國的疾病傳染給全球,現在我們反過來要擔心全球的疾病在傳回中國了。

搜狗搜索實時數據截圖,下同

從整體來看,中國的感染者總數依然是全球最多的,但是從新增病例來看,全球(除中國外)的新增數據已經連續多日超過了國內新增數據。

這曲線眼熟不?基本就是,咱們1月份那會的曲線。這數字跟1月底的湖北感染數字差不多。也就是如果控制不好,後邊的曲線會跟咱們2月份的曲線類似,嗖嗖的就漲起來了。

唯一的好消息是現在全球的病死率要低於當時中國的病死率的。但其實考慮到當時湖北受到的醫療資源衝擊,以及首次面對一種全新疾病的摸索過程,當時病死率還算是可接受範圍之內。

然後說起來全球感染,真的是不能不提的就是我們隔壁鄰居,韓國。前段時間相信很多人補刷了個韓國電影《流感》,我就很好奇韓國人自己有沒有2刷這個電影。

全球累計確認患者1萬多點,韓國自己撐起來了半壁江山。前邊不是說連續多日中國新增低於全球新增嘛。其實也可以換一個說法,連續多日中國新增患者低於韓國新增。

很多人說外國可以抄作業嘛,中國已經交卷了啊,還是開卷的。然而咱們國內的作業真的不好抄。

就說物資這塊,中國才是世界上第一大口罩生產國和原材料國,而當中國在全球掃貨的時候,全球的反應是緩慢的。等中國完成掃貨以後直接後果是,全球的口罩防護服這些資源都緊缺了,比如美國的報告現在全美只有3000萬口罩的庫存。按著正常消耗,都不夠一天的。

所以很多人問為什麼國外官方不推薦戴口罩呢?其實我的理解很簡單,想要戴口罩,你也得有啊。而且如果一部分帶了口罩另一部分人沒有,反而會引起更大的恐慌。所以他們的考量是社會穩定。

那麼戴口罩有沒有效果?不說咱們國內的案例,韓國已經給出了答案。

韓國出現首宗搭電梯感染新冠病毒疾病案例。一名41歲婦女曾攜2名子女,與患者共搭電梯1分鐘左右。後來婦女被確診感染,佩戴口罩的子女對病毒都呈陰性反應。

這新聞是不是看著眼熟,跟咱們國內買菜15秒被感染的基本如出一轍,而且還有了對比樣本,說服力更大了。

所以說抄作業第一難點就是,沒物資。解決方案呢?也有,就是依靠中國現在飛速增長的口罩產能,恢復出口,根據發改委的消息,我們現在的日產能已經過億了,而且這個數字還在持續的增長,等中國的疫情逐步結束的時候,我們將有大批的產能來支援全球。最近我也聽到一些信息是國外的華人在找國內的朋友往回快遞口罩了。

相信前期給中國捐贈過防疫物資的國家陸陸續續都會收到的中國的回禮,比如這次表現優佳的日本已經開始陸陸續續的收到中國的回禮了。

抄作業第二難點,就是醫療。我並不是說國外的醫療水平不如國內,歐洲和美國包括新加坡很多國家的醫療水平都是高於中國的,那為什麼要說醫療呢?其實這是一個政策的問題。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過一個問題,就是中國這次面對疫情反應最快最有決定性效果的一個政策是什麼?其實並不是武漢封城,而是針對疫情醫療免費。從最開始的確診患者免費,到後來的疑似患者就免費,在到後來的某些地區執行的發熱患者去醫院就診還能獲得500塊錢的鼓勵金。這才是從最根本上切斷疫情的一個措施。

中國現在檢測費用在200-300之間,每日的治療費輕症預估在1000元左右,如果是重症進ICU預估每日費用都10000以上,這些都是最低最低的估計。而現在除了醫保報銷以外的個人費用都由國家來承擔,也就是只要我們醫療資源足夠,就不擔心患者不來看病。

那麼我們來看美國的情況,一次核酸檢測大約需要1500-3000美金左右,這還是有保險負擔的部分。那麼考慮下治療費用,甚至是ICU的費用,這會是多麼可怕的數字?這意味著什麼?會造成大部分的人群沒錢去做檢測,或者沒錢就看病。這種情況勢必會造成大量的疑似患者不去確診,不去治療的現象。後果呢?大量的感染源在社會上遊蕩而不去醫院,這就是疫情爆發的一個直接源頭。

《紐約郵報》2日指出,麥卡錫還在節目中預測,雖然紐約州目前只有一例確診,但實際數量可能是數百人,「我打賭美國有數千例,等待病毒測試完全運作的時間越久,情況就會越糟糕。」現在他自己坐地鐵、去時代廣場或是在醫院照顧病人,都會十分擔心。

這還是醫療條件可以的國家,WHO擔心的那些醫療水平本身就不怎麼樣的國家,會更糟。

歐洲的情況,目前跟美國類似,代表就是義大利。義大利也撐起了全球感染者除韓國外的,剩下江山裡的三分之一。至於義大利怎麼這麼嚴重的?看圖

所以這就是抄作業的第三個難題。我們說封高速就封高速,所封城就封城。你讓國外的國家試試。義大利剛封閉了11個市鎮,就這種情況。散裝的日本各個縣都有自己的主意。

就說在美國,你想封閉一個人口千萬級的城市試試?美國最大的城市紐約,人口都沒到1000萬,考慮下封閉紐約40天的難度?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說到,「我一生中從未見過這樣的動員」。別說他沒見到過,我相信全球都沒有人見到過。中國的各種因素綜合起來,並不是能簡單複製下來的。

這其實並不是一個開卷考試,中國的答案也不適合所有的國家來抄,每一個國家還是要根據自己的國家情況來找到對應的解決方案。中國的答案更多的像是一個解題思路,以及未來可以尋求來自中國的援助,不管是醫療的還是物資方面。

最後還是要說說國內的情況,總結下來就是保持警惕別放鬆,爭取最後勝利。

按著鍾南山院士對國內疫情的預估,我們在4月底可能就會結束掉疫情。但是這裡邊的預估是沒有考慮到全球其他國家對中國的輸入性病原的,所以接下來的2個月時間裡,我們不單要嚴防國內的疫情二次復發,同時要嚴格的控制住國外的輸入性病原,而且這個時間可能不止2個月,會持續要半年甚至更久。

除非新冠病毒能像SARS那樣在全球消失,如果不能的話,可能會成為未來1,2年都會讓我們面臨的一個問題。比如公眾場合的衛生監控,比如海關的監控,還有全國的疾控系統的高度監控等等。

同時,在長期多地傳播的病毒我們仍然要注意監控它的變異速度以及重組問題,如果一旦發生這種情況,而我們國內又解除了防控,很有可能會再來一次,所以對於疾控系統仍然需要時刻警惕,不能放鬆。

最後在補一句,對於普通人來說保持警惕不放鬆不是不讓大家出門上班,而是要大家心裡都崩一根弦。最起碼保持好衛生習慣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像雙x蓮廣告裡的那樣,勤洗手,多通風,人多不去湊熱鬧,多喝水,睡眠足,瓜果蔬菜牛奶好。

祝願大家五一能出來看櫻花~

相關焦點

  • 假如世界末日,最安全的地方是哪裡?這個地方可能就在中國
    我們一般認為的世界末日主要指的是一些較大的、可應對的災難,例如:小行星撞擊地球、超級火山噴發、大地震、超級病毒引起的全人類的生存問題,我們必須找一個相對安全的地方說不定就可以躲過一劫,這當然不包括未來10億年到20億年由於太陽光度增加20%造成的全球劇烈的溫室效應,甚至是大約70億年後太陽的爆炸,這樣的災難我們躲哪裡都沒有出頭的一天,而且我們人類估計也等不到10
  • 極星2憑什麼成為全球最安全健康的電動車
    Polestar極星旗下首款純電動車型極星2(Polestar2)由中國台州工廠製造,面向全球市場同步銷售。嚴苛的、全球一致的品質標準,讓中國用戶享有與歐美用戶一樣的高品質電動汽車。同時,極星依託於沃爾沃汽車強大的工程協同優勢和領先智能的CMA平臺,樹立了全球智能電動汽車製造的新標杆。
  • 科學家警告:全球溫度危及「臨界點」地球可能會成為「溫室地獄」
    科學家警告:全球溫度危及「臨界點」地球可能會成為「溫室地獄」今年的夏天,比往年都要熱的厲害,網絡上都被科學家們對溫室效應的警告帖子刷屏了,可是我們又能怎麼辦呢?據紐約郵報8月8日報導:高級科學家繼續發出警告,全球將有可能陷入地獄般的「溫室」狀態,這一切我們人類似乎無法逆轉。
  • 張文宏:武漢可能是最具群體免疫的地方,解封後或成最安全的城市
    近期,在CCTN的一次採訪中,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英文作答稱:「解封」後的武漢,或成為對新冠病毒最具群體免疫的地方。從流行病學的角度,張文宏教授提出:武漢也許會成為中國最安全的城市,城中的許多人可能已經具有免疫力。
  • 全球海平面上升,除了日本最危險,中國也有2個地方在消失
    海平面上升後,日本大部分沿海城市將成為澤國,海拔較高的山地和丘陵將成為新的島嶼。1973年,適逢關東大地震50周年,著名作者小松左京創作了一部名為《日本沉沒》的科幻小說,暢銷國內,也給日本民眾心頭蒙上了一層陰影。隨著全球海平面的上升,這種幻想很有可能成為現實。
  • 中國竟然也有 全球十大禁止參觀的地方
    據說,神社的訪問僅限於成為日本皇室成員的高階女祭司或牧師。2、巴西的大凱馬達島    巴西最致命的「蛇島」大凱馬達島,這個小島坐落在距離巴西聖保羅州大西洋岸邊35公裡處。但這裡卻有一處不能夠參觀的地點,名叫天堂角。不能前往此地的原因是此地有世界上最危險的一種蛇 —金矛頭蝮(Bothrops insularis) ,被這種蛇咬傷將會致死。
  • 中國究竟有多安全?老外:是全球最安全國家!國人:太真實了
    要考慮這個國家的物價,考慮到這個國家的旅遊業的發展,最重要的是安全問題,不管在哪個國家,首先都要保護自己的安全,一些外國遊客也不例外,一起去海外旅行的時候,會談論安全問題,外國遊客說:「我很羨慕中國,在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是中國,也許,對於一直住在中國的國家的人們來說,無法深刻感受到外國人眼中的中國安全有多大,眾所周知,中國是當今世界的人口大國,如果是不了解我們中國的外國人,也許會覺得這麼多的人口
  • 核戰爆發後哪裡最安全?南極成為臨時庇護所,非洲或成輪迴之地
    而如今隨著擁有核武器的國家越來越多,誰也不知道哪個國家會率先使用核武器,進而引發全球核災難。因此很多國家都在致力於反導系統的開發工作,儘可能攔截更多的核彈頭。有很多人可能會好奇,一旦世界上爆發規模較大的核戰爭,哪個國家會遭受到重點打擊,毫無疑問肯定是美國。
  • 假如世界真的爆發瘟疫,全球有哪些最安全的地方?諾亞方舟在哪?
    很多的電子遊戲,其靈感都來源於現實生活,遊戲開發商們對於遊戲的製作除了加入合理的科幻元素之外,其現實生活中一些素材或者事件則成為主要。這個事情要從2005年說起,《魔獸世界》中更新了一個副本,裡面的BOSS可以釋放一種技能,讓玩家持續的掉血,最變態的是,這個技能還感染其他的隊友。站得太靠近的話玩家也會直接中槍。被感染者也同樣會持續的掉血,完全一副流行病的模樣。要是在玩家多得的地方,甚至還會持續地擴散。
  • 印度女孩眼裡的中國:全球最安全的國家,男性顏值高,你贊同嗎?
    最近這些年以來,全球的經濟都在迅猛發展,很多國家的人都有錢,就會重新規劃他們的生活,會逐漸增加很多豐富的戶外活動,喜歡去探索新的事物,其中最明顯的就是人們都喜歡旅行,通過旅行來給生活帶來更多的樂趣。中印兩國可以說是距離非常近的,但是我們跟印度在語言,文化飲食等方面存在有很大的差異,所以來華旅遊的一些印度人就會抱團旅行,這樣以便於他們更好的了解中國的文化,以及可以看到很多不錯的風景跟一些有特色的地方。
  • 全球十大禁止參觀的地方!
    但為了我們自身的安全,有些地方一定不要亂闖。下面小編總結全球十大禁止參觀的地方(個人意見,歡迎意見補充)1、日本——伊勢神宮日本的伊勢神宮是日本最為神聖的神宮。此神宮是為了供奉太陽神,自公元前4年它就存於世間了。日本的伊勢神宮主殿供奉著日本帝國主義最為重要之物——八咫鏡(此鏡自日本神話,傳聞最終被日本首位帝王所執)。
  • 全球5大非常令人嚮往卻禁止參觀的地方(中國有一地方上榜)
    對於勇敢和具有冒險精神的旅客,甚至有一些地方是值得歷盡千辛萬苦不懼危險去到達的目的地。 然而,有一些地方實在太危險,不得不受到保護- 即使是最有經驗的旅行者。這些地方已完全與外界隔絕。在此我們發現了對遊客完全限制的十個地方。
  • 未來上海可能會和這座城市合併,合併後上海將成為全球超級大都市
    魔幻的氣質,壯觀的高樓,強硬的經濟,飛快的生活節奏這是其他地方想都不敢想的。雖然說在短時間內不會有城市能夠輕易的超過它,但是它自身無法突破本來就是一個很大的障礙。絕大多數人在上海打拼終其一生也買不上一塊廁所地,除了上海房價貴以外,更大的一個原因是土地資源有限,上海的寸土寸金才讓人唏噓。
  • 全球最安全國家排名出爐,美國名次意外,美媒:中國憑啥第3?
    前天,美國一家知名的公司調查機構對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進行了排名。令人驚訝的是美國和俄羅斯這兩個非常富有和強大的國家卻在這份榜單中墊底,而中國的排名竟然只有第三!對此,美國媒體稱:為什麼中國要排第三?在在此前的據參考新聞網報導稱,世界知名的調查機構蓋洛普諮詢公司根據多項安全指標,以滿分100,評出了全球最安全的國家的排行名單。
  • 美媒:中國版「安全與自由」令人羨慕
    原標題:美媒:中國版「安全與自由」令人羨慕參考消息網1月8日報導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月5日刊發一篇觀察報導,題為《疫情新常態下,中國版本的「自由」》。克拉克如釋重負地舒了口氣,他要去的是中國。克拉克是一位商人兼作家,他在美國和法國待了9個月後,於2020年10月回到中國。回去的時候,他感覺到了一些新東西:安全、活力和自由。「能過上正常生活真是太棒了。」克拉克說。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之一。這場疫情顛覆了人們的許多認知,包括有關自由的概念。
  • 孕婦在懷孕前兩個月內是最危險的,這也是胎兒畸形的高發期
    孕婦在懷孕前兩個月內是最危險的,這也是胎兒畸形的高發期小麗是個很直爽的女孩,平時大大咧咧的,人緣很好,但是她身上最近發生了一件事,讓她很後怕。由於她的粗心,所以在自己停經好久後都沒有發現,孕吐反應出現好幾天就才反應過來自己懷孕了。
  • 上海出臺文件:到2025年成為全球公共衛生最安全城市之一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上海4月8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魏其濛)上海市政府新聞辦今天舉行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海市副市長宗明介紹了《關於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質機制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有關情況。
  • 全球氣候變暖,是否有好的影響呢?這些地方的現象可能會有答案!
    我們都知道全球的氣候變暖會帶來了一系列的不利影響,除了很多地方海水位上升之外,更有一些地方出現了始料未及的災難。如今科學家卻做出了不一樣的解釋,他們認為全球變暖似乎還有一些有利之處,對於我國的一些地方而言就十分有利,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數據顯示:2016年或成為「全球最暖年份」
    中新網11月15日電 據外媒報導,初步數據顯示,2016年可能是有記錄以來全球平均氣溫最高的年份。據今年前9個月的數據顯示,科學家有90%的把握認為2016年將打破2015年的記錄,成為最暖年份。世界氣象組織(WMO)表示,今年1-9月,全球平均氣溫比工業化前的平均水平要高1.2攝氏度。
  • 疫情下,哪個地方安全?英智庫評估最安全國家,但前三出乎意料
    在疫情如此嚴峻的情況下,哪些地方、哪些國家是最安全的,其應對病毒威脅的努力更成功,最快步入正軌已重啟經濟的?在英國智庫「深度認知」報告中有了「明目」近日,《福布斯》雜誌援引刊登了一篇來自英國智庫(Deep Knowledge Group)的排名調研報告,該組織公布了一份榜單,將世界上幾乎所有爆發疫情的國家進行排序,前10位分別為瑞士,德國,以色列,新加坡,日本,奧地利,中國,澳大利亞,紐西蘭,韓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