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的疫情逐步的控制下來以後,國際的疫情反而成了我們更擔憂的情況,尤其是浙江的7個輸入病例,給我們拉響了一個新的警報。
2020年3月2日0-24時,浙江省新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7例(均為麗水市青田縣報告的義大利輸入病例)
以前我們擔心中國的疾病傳染給全球,現在我們反過來要擔心全球的疾病在傳回中國了。
搜狗搜索實時數據截圖,下同
從整體來看,中國的感染者總數依然是全球最多的,但是從新增病例來看,全球(除中國外)的新增數據已經連續多日超過了國內新增數據。
這曲線眼熟不?基本就是,咱們1月份那會的曲線。這數字跟1月底的湖北感染數字差不多。也就是如果控制不好,後邊的曲線會跟咱們2月份的曲線類似,嗖嗖的就漲起來了。
唯一的好消息是現在全球的病死率要低於當時中國的病死率的。但其實考慮到當時湖北受到的醫療資源衝擊,以及首次面對一種全新疾病的摸索過程,當時病死率還算是可接受範圍之內。
然後說起來全球感染,真的是不能不提的就是我們隔壁鄰居,韓國。前段時間相信很多人補刷了個韓國電影《流感》,我就很好奇韓國人自己有沒有2刷這個電影。
全球累計確認患者1萬多點,韓國自己撐起來了半壁江山。前邊不是說連續多日中國新增低於全球新增嘛。其實也可以換一個說法,連續多日中國新增患者低於韓國新增。
很多人說外國可以抄作業嘛,中國已經交卷了啊,還是開卷的。然而咱們國內的作業真的不好抄。
就說物資這塊,中國才是世界上第一大口罩生產國和原材料國,而當中國在全球掃貨的時候,全球的反應是緩慢的。等中國完成掃貨以後直接後果是,全球的口罩防護服這些資源都緊缺了,比如美國的報告現在全美只有3000萬口罩的庫存。按著正常消耗,都不夠一天的。
所以很多人問為什麼國外官方不推薦戴口罩呢?其實我的理解很簡單,想要戴口罩,你也得有啊。而且如果一部分帶了口罩另一部分人沒有,反而會引起更大的恐慌。所以他們的考量是社會穩定。
那麼戴口罩有沒有效果?不說咱們國內的案例,韓國已經給出了答案。
韓國出現首宗搭電梯感染新冠病毒疾病案例。一名41歲婦女曾攜2名子女,與患者共搭電梯1分鐘左右。後來婦女被確診感染,佩戴口罩的子女對病毒都呈陰性反應。
這新聞是不是看著眼熟,跟咱們國內買菜15秒被感染的基本如出一轍,而且還有了對比樣本,說服力更大了。
所以說抄作業第一難點就是,沒物資。解決方案呢?也有,就是依靠中國現在飛速增長的口罩產能,恢復出口,根據發改委的消息,我們現在的日產能已經過億了,而且這個數字還在持續的增長,等中國的疫情逐步結束的時候,我們將有大批的產能來支援全球。最近我也聽到一些信息是國外的華人在找國內的朋友往回快遞口罩了。
相信前期給中國捐贈過防疫物資的國家陸陸續續都會收到的中國的回禮,比如這次表現優佳的日本已經開始陸陸續續的收到中國的回禮了。
抄作業第二難點,就是醫療。我並不是說國外的醫療水平不如國內,歐洲和美國包括新加坡很多國家的醫療水平都是高於中國的,那為什麼要說醫療呢?其實這是一個政策的問題。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過一個問題,就是中國這次面對疫情反應最快最有決定性效果的一個政策是什麼?其實並不是武漢封城,而是針對疫情醫療免費。從最開始的確診患者免費,到後來的疑似患者就免費,在到後來的某些地區執行的發熱患者去醫院就診還能獲得500塊錢的鼓勵金。這才是從最根本上切斷疫情的一個措施。
中國現在檢測費用在200-300之間,每日的治療費輕症預估在1000元左右,如果是重症進ICU預估每日費用都10000以上,這些都是最低最低的估計。而現在除了醫保報銷以外的個人費用都由國家來承擔,也就是只要我們醫療資源足夠,就不擔心患者不來看病。
那麼我們來看美國的情況,一次核酸檢測大約需要1500-3000美金左右,這還是有保險負擔的部分。那麼考慮下治療費用,甚至是ICU的費用,這會是多麼可怕的數字?這意味著什麼?會造成大部分的人群沒錢去做檢測,或者沒錢就看病。這種情況勢必會造成大量的疑似患者不去確診,不去治療的現象。後果呢?大量的感染源在社會上遊蕩而不去醫院,這就是疫情爆發的一個直接源頭。
《紐約郵報》2日指出,麥卡錫還在節目中預測,雖然紐約州目前只有一例確診,但實際數量可能是數百人,「我打賭美國有數千例,等待病毒測試完全運作的時間越久,情況就會越糟糕。」現在他自己坐地鐵、去時代廣場或是在醫院照顧病人,都會十分擔心。
這還是醫療條件可以的國家,WHO擔心的那些醫療水平本身就不怎麼樣的國家,會更糟。
歐洲的情況,目前跟美國類似,代表就是義大利。義大利也撐起了全球感染者除韓國外的,剩下江山裡的三分之一。至於義大利怎麼這麼嚴重的?看圖
所以這就是抄作業的第三個難題。我們說封高速就封高速,所封城就封城。你讓國外的國家試試。義大利剛封閉了11個市鎮,就這種情況。散裝的日本各個縣都有自己的主意。
就說在美國,你想封閉一個人口千萬級的城市試試?美國最大的城市紐約,人口都沒到1000萬,考慮下封閉紐約40天的難度?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說到,「我一生中從未見過這樣的動員」。別說他沒見到過,我相信全球都沒有人見到過。中國的各種因素綜合起來,並不是能簡單複製下來的。
這其實並不是一個開卷考試,中國的答案也不適合所有的國家來抄,每一個國家還是要根據自己的國家情況來找到對應的解決方案。中國的答案更多的像是一個解題思路,以及未來可以尋求來自中國的援助,不管是醫療的還是物資方面。
最後還是要說說國內的情況,總結下來就是保持警惕別放鬆,爭取最後勝利。
按著鍾南山院士對國內疫情的預估,我們在4月底可能就會結束掉疫情。但是這裡邊的預估是沒有考慮到全球其他國家對中國的輸入性病原的,所以接下來的2個月時間裡,我們不單要嚴防國內的疫情二次復發,同時要嚴格的控制住國外的輸入性病原,而且這個時間可能不止2個月,會持續要半年甚至更久。
除非新冠病毒能像SARS那樣在全球消失,如果不能的話,可能會成為未來1,2年都會讓我們面臨的一個問題。比如公眾場合的衛生監控,比如海關的監控,還有全國的疾控系統的高度監控等等。
同時,在長期多地傳播的病毒我們仍然要注意監控它的變異速度以及重組問題,如果一旦發生這種情況,而我們國內又解除了防控,很有可能會再來一次,所以對於疾控系統仍然需要時刻警惕,不能放鬆。
最後在補一句,對於普通人來說保持警惕不放鬆不是不讓大家出門上班,而是要大家心裡都崩一根弦。最起碼保持好衛生習慣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像雙x蓮廣告裡的那樣,勤洗手,多通風,人多不去湊熱鬧,多喝水,睡眠足,瓜果蔬菜牛奶好。
祝願大家五一能出來看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