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全球的氣候變暖會帶來了一系列的不利影響,除了很多地方海水位上升之外,更有一些地方出現了始料未及的災難。如今科學家卻做出了不一樣的解釋,他們認為全球變暖似乎還有一些有利之處,對於我國的一些地方而言就十分有利,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中國江南獨特的溫暖氣候
我們都知道我國的地形主要是西北高,東南低,或許也正是因為這樣,才有了我國在長江以南的地方出現了比較溫暖溼潤的適宜氣候。北美和中東其實跟我的江南地區在一條緯度線上,卻因為受到了季風環流的影響,氣候出現了異常。就像德克薩斯州,它雖與我國江蘇和浙江在同一個緯度範圍之內,然而它的每年降水量卻不足浙江省的一半。 科學家表示在未來我國江南地方,冬天的溫度可能會更加溫暖,而夏天並不會變得更熱。
水的蒸發量受影響有可能會提高
青藏高原擋住了比較溼潤的空氣,使水流大多都會出現在長江中下遊地區。當印度洋的氣流被擋住之後,我國的西北部地區形成了荒漠氣候。從科學家們收集的資料來看,在過去的100年由於地球的溫度不斷升高,地球的整體氣候出現了質的變化,就連我國的青藏高原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隨著地表平均溫度的上升,全球變暖增加了水的蒸發率,也正是因為如此,大氣的環流才開始加劇,降水也開始不斷地進行北移。
沙漠地區的降水量發生變化
氣象圖顯示新疆地區的降水大部分都來自於大西洋,在準噶爾盆地的山脈處有一個缺口,降水是從向西進行遞增。以前我國的塔克拉瑪幹沙漠每年的降水量只有65毫米,科學家們卻在4月20號左右發現在這個地方,近三個小時的降水量就已經達到了54.5毫米,這是以往都不可能出現的情況。
曾經在2018年哈密市也出現過這樣的情況,據說當時的降水量在一個小時之內就達到了110毫米,甚至在那個地方引發了洪水災害。近10年之內,我國西北地區的降水量也在一直不斷的呈上升趨勢,就連毛烏素沙漠也被綠洲覆蓋,在之前它曾在我國的沙漠中排行第四。
毛烏素沙漠位於我國的陝西境內,面積大約4萬多平方公裡,如今大約有九成之上的面積已經被植被覆蓋。毛烏素沙漠出現綠洲,一部分原因離不開人們的共同努力,而另一部分則是得益於全球氣候變暖之後帶來的一部分降水。正是因為這樣的對流氣候,才會使得溫度均勻地分布。
太陽是地球所有生命的能量來源
太陽散發出來的光能會被地球上的大氣層的表面進行反射,一些能量會被地面吸收。被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所吸收的那些,就會向各個方向進行輻射,一些會輻射到太空裡面,而另一部分則會輻射到地表,使得地球的表面溫度有所上升。全球氣候的升溫對南北極的影響甚大,尤其是北極,溫度變高之後,在北極生存的生物將會缺乏所需要的食物來源。
同時,還會決定著人類的發展經濟,從18世紀開始二氧化碳的濃度就不斷增長。除了溫度之外,它也可以促進植物的生長,這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一些國家面臨的糧食短缺問題。
中國雖然地大物博,然而卻因為地形的情緒,耕地面積只佔極小的一部分。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糧食進口國,由於全球氣候的變暖,使得我國的糧食也有產量有所增高。除此之外,我國的耕地面積也會有所擴大。可見全球變暖似乎對於我國來說,除了不利的一面,還有很多的利益。不知道大家對於全球變暖,有什麼不一樣的見解呢?歡迎在評論區中互動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