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醫生接觸過很多高血壓患者,這位敢於用自己當「小白鼠」的老者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感嘆之餘,與大家一起分享下這個案例。
本次案例的主人公叫老肖,是位七十多歲的老者。他從二十歲參加工作起就開始抽菸,至今已經有50多年的煙齡了,是名副其實的老菸民。
老肖的兒子很孝順,總勸他把煙戒了,抽時間去醫院體檢一下。老肖卻覺得兒子管的太多了,反而把兒子說了一頓。
今年三月份的時候,老肖突然感覺頭暈、頭疼、心臟也不太舒服。去醫院檢查,血壓竟高達190/110mmHg。
住院調理了一段時間後,老肖的血壓穩定了。出院的時候,醫生囑咐他,降壓藥每天都要吃,最好拿個本本記一下,小心吃錯了。而且還要按時監測血壓。
剛出院那會,老肖還是挺聽話的,每天按時測血壓,吃過藥了就在本上記一下,因此血壓控制的一直不錯。
可隨著時間的推移,老肖的倔脾氣又來了。他感覺每天吃藥太麻煩了,自己最近血壓也不高,少吃一頓也沒事吧。
富有探索精神的他決定拿自己做個實驗。這天,他故意沒去吃晚上的藥,打算看看靠自己身體能不能控制住血壓。
無巧不成書,這一晚上風平浪靜。老肖早上一測血壓,和平時差不多嘛。這下他的決心就更堅定了。說不定是醫生故意讓我多吃,好多賺點我的錢。老肖這樣想到。
一晃四個月過去了。這期間,老肖吃藥也不規律了,測血壓也是開心了測一下,覺得麻煩就不測。自己覺得高血壓症狀比較嚴重就多吃一點,沒症狀的時候一天都不吃藥。可謂「任性」至極。
老肖的兒子有時候還是會勸他,「爸,降壓藥您這樣吃肯定不行,要聽醫生的話啊」,可效果微乎其微,不是被老肖敷衍過去,就是父子倆吵起來最後不歡而散,時間一長,他兒子也就隨他去了。
羅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高血壓對血管的損傷也不是。
脈絡膜血管瘤
七月初,老肖吃完飯在公園散步,看到有人在踢毽子。他一時技癢,就加入了進去。誰承想,才踢了沒兩下,他忽然感覺天旋地轉,頓時躺在地上人事不省。
大家七手八腳把老肖送到醫院急診,醫生根據當時的情況為他開通了綠色通道。經檢查,老肖最後被確診為豆紋動脈微動脈瘤破裂導致的左側大腦內囊出血,出血量還不小,情況十分兇險。
縱然醫生全力搶救,老肖最後也沒能清醒過來。他兒子悲痛不已的說:「早知道這樣,當時就算逼著他,我也要讓他天天吃藥啊!」
高血壓到底需不需要終身服藥一直是大家很關注的話題。一方面每天服藥確實很辛苦,很麻煩,另一方面也為家庭帶來了一些經濟負擔。
其實,無論是哪個指南上,從來都沒有寫過「高血壓患者必須要終身服藥」這句話。也就是說,並不是所有的高血壓患者都必須終身服藥。
2017年《中國基層高血壓防治管理指南》
那麼,是不是自己感覺沒有不舒服的表現,沒有高血壓的症狀,我就可以不吃藥了呢?因為指南沒寫必須終身服藥啊。
這毫無疑問也是錯誤的。
對於高血壓的治療一般分為兩個方面,生活方式的幹預和藥物治療。那麼,對於輕度或者中度的高血壓患者,一般醫生都不會一開始就讓他吃藥的,而是建議他通過飲食、鍛鍊等生活方式的改變來控制血壓。如果通過這些方式,血壓控制較好的話,那麼這類人就不需要吃降壓藥。
高血壓診治流程
另外,還有一種人,就是可以明確導致高血壓原因的人(如嗜鉻細胞瘤、甲狀腺疾病、腎臟疾病等),他們在根治了原發病之後,高血壓這個伴隨症狀自然也就不存在了,因此這類人也不需要吃藥。
除此以外的其他人,一般都需要服降壓藥來控制血壓。
首先,由於導致高血壓的原因不明,無法從根源上控制血壓,只能針對高血壓這個現象對症下藥。這就好比一個發燒的患者,找不到其發燒的原因,但又不能讓他一直燒,就只能先吃點退燒藥。但藥勁一過,還是會燒起來。
降壓藥也是這個道理,不論是哪種藥,都只能管一段時間。時間一過,血壓肯定會升高,因此需要每天按時服藥。
常用降壓藥
其次,長期高血壓對人身體的損害很大。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都會在長期高血壓的影響下發生不可逆轉的損傷。有些人可能和案例中的老肖一樣,由於長時間血壓控制不好,身體已經對高血壓沒那麼敏感了,及時血壓高了,也沒有頭暈、頭疼這些表現。
這一點不是值得驕傲的事,而是很危險的事。試想一下,你用手去摸開水,手一疼就會縮回來。如果你感知不到痛,手放到開水中都不知道縮回來,那豈不是很危險嗎?
動脈瘤
人之所以在高血壓情況下會頭暈、頭疼,就是在向你示警,向你發出危險的信號。如果這套「警戒」系統的功能不敏感了,久而久之,血管將會受到嚴重的損傷,心血管意外的發生機率也就變大了。
因此,在必要的情況下,醫生會建議高血壓患者終身服藥。更重要的是,不能擅自停藥,或者增加、減小劑量。只有按時、適量的服藥,才會將血壓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減少高血壓帶給人的損傷。
我是黃醫生,您的健康是我最大的心願。喜歡的朋友點個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