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價、無毒、效率高!納米流體或改變石油開採現狀

2020-09-14 科學大觀園雜誌


鈉作為一種輕元素,研究人員只需要廚房攪拌器就能在矽油中製造鈉納米顆粒。

Materials Today Physics》雜誌於9月10日發文稱,美國休斯敦大學的研究人員在高粘度稠油開採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

他們證實,一種廉價易得、無毒的鈉基納米流體可以有效地從儲層中採收高粘度稠油——實驗室測試中,納米流體在室溫下對粘度超過40萬釐泊的超稠油的採收率達到近80%。

美國休斯敦大學德克薩斯超導中心(TCS)主任、論文作者Zhifeng Ren認為,實際採收率可能將低於80%,降幅與油田條件有關。

稠油在全球石油儲量中的佔比高達70%。因此,在清潔能源得到充分開發之前,稠油對於彌補能源供需缺口極具意義。目前,開採稠油的主要技術為高溫蒸汽吞吐。該技術成本高昂,對環境有負面影響。

Ren表示,納米流體從儲層中採收稠油的機制主要包括:(1)納米鈉顆粒與儲層中的水接觸、反應會釋放大量熱量,以類似蒸汽驅等高溫採收技術的方式驅油。與蒸汽驅的不同之處在於,它不需要外部熱源,不會產生溫室氣體。(2)納米流體會引發反應,產生氫氧化鈉。這種化學物質通常用於鹼驅技術——氫氧化鈉可以刺激稠油的運移,並引發降粘反應。(3)納米流體引發的反應可以產生氫氣,具備另一種常見採油技術——氣驅的特點。

鈉納米材料在反應後消失,不會增加環境負擔。Ren說,工程師需要根據儲層條件設計納米材料的最佳濃度,單純提高納米材料的濃度不一定能提高原油採收率。

Ren與TCS博士後研究員Dan Luo在文中預測道:「基於鈉基納米流體的巨大優勢,我們希望它能成為一種有劃時代意義的技術,能夠用於開採任何粘度的原油。」

鈉與水的反應很劇烈。一方面,這使得鈉可能有助於提高原油採收率;另一方面,這也使製備過程複雜化:鈉過早接觸水,可能就無法達到設計效果。為此,研究人員選擇在矽油中製備鈉納米顆粒,以便讓鈉在接觸儲層水之前儘可能分散到儲層的各個角落,從而在更廣泛的區域內引發更小規模的化學反應。

研究人員表示,也可以將納米鈉分散在其他溶劑中(如戊烷和煤油),抑或將它們與聚合物、表面活性劑混合,從而進一步提高採收率。

儘管該研究重點在於用納米流體提高稠油採收率,但這種流體也可以用於輕質油的生產以及更普通的家庭用途,比如清理堵滿油脂的廚房管道等。

原創編譯:德克斯特 審稿:西莫 責編:陳之涵

期刊來源:《Materials Today Physics

期刊編號:2542-5293

原文連結:https://phys.org/news/2020-09-inexpensive-non-toxic-nanofluid-game-changer-oil.html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編譯,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為準。轉載請註明來源。

相關焦點

  • 「三位一體」:平價無毒的納米流體或改變石油開採現狀
    《Materials Today Physics》雜誌於9月10日發文稱,美國休斯敦大學的研究人員在高粘度稠油開採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他們證實,一種廉價易得、無毒的鈉基納米流體可以有效地從儲層中採收高粘度稠油——實驗室測試中,納米流體在室溫下對粘度超過40萬釐泊的超稠油的採收率達到近80%。美國休斯敦大學德克薩斯超導中心(TCS)主任、論文作者Zhifeng Ren認為,實際採收率可能將低於80%,降幅與油田條件有關。稠油在全球石油儲量中的佔比高達70%。
  • 廉價、無毒的納米流體可能會改變石油採收率
    休斯敦大學的研究人員證明,廉價且無毒的納米流體可用於從儲層中有效地回收甚至高粘度的重油。這種納米流體是在普通的家用攪拌機中使用市售的鈉製成的,可以在實驗室測試中回收80%的超重油,室溫下粘度超過40萬釐泊,據科研人員預計,該領域的回收率將低於實驗室顯示的80%,減少多少取決於油田條件。這項發表在《今日材料物理》上的工作表明,在使用納米技術以提供具有成本效益且對環境可持續的方式生產石油方面取得了突破。
  • 印度科學家研製納米磁流體技術 可使熱傳導效率提高三倍
    印度科學家研製納米磁流體技術
  • 印度研製的納米磁流體技術可使熱傳導效率提高三倍
    印度英甘地原子能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利用納米磁流體已經成功地將導熱效率提高了300%,這一研究成果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該中心金屬材料研究實驗室John Philip博士說,納米磁流體有很大的市場前景,因為非常少量的流體就可以產生強大的製冷效果。這一技術對納米電子機械系統和微電子機械系統有重要意義。John Philip在穩定的膠體懸浮液中加入了半徑6.7納米的Fe3O4磁性納米微粒。
  • 油價暴跌重創高成本石油產業 頁巖開採項目銳減
    油價暴跌重創高成本石油產業 頁巖開採項目銳減 2015-01-20 14:18:5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孔慶玲   中新網1月20日電 據外媒報導,過去6個月來,全球石油價格下跌了近60%,雖然油價下跌減輕了消費者的負擔,但卻在石油行業引發巨大震蕩,包括北美頁巖開採在內的高成本採油項目面臨很大壓力。
  • 文明6石油怎麼開採 文明6石油開採方法
    文明6石油怎麼開採?相信是有不少玩家還不清楚文明6石油是怎麼開採的吧,下面就一起來看看石油開採方法吧!  文明6石油怎麼開採   文明6石油開採方法  石油開採不僅僅能夠在地面開採
  • 開採不易 石油真的是從石頭裡「榨」出來的油
    在很多人眼中,開採石油與打水井是一個道理:在地下很深的地方存在著一個巨大的含液體空間,其中滿滿當當儲存著數千萬噸的石油,只要用鑽頭將地層打穿,把石油吸出來就好了,沙特不是還有自噴井嘛。事實上石油是正宗的「石頭中的油」,來讓我們看看石油的原料是什麼樣子的。
  • 開採了這麼多年的石油,是如何形成的,會不會被全部開採完呢?
    開採了這麼多年的石油,是如何形成的,會不會被全部開採完呢?石油到底是怎麼形成的呢?其實這個問題許多網友都表是很好奇,但是迄今為止依然沒有一個人可以給出明確的答案,只有一些猜測。因為海洋裡面的生物是可以降解沉積巖的,這樣石油就產生了。不過這也只是科學家們的推論,依照現在人類的技術,我們還不能證明它。再有一種與此完全相反的說法就是石油是由碳形成的。確實地球地底下是存在著許多我們未開採掘出來的化石,但是與此同時,我們的地底下也存在許多碳元素。同樣這些碳元素在地球內部高溫高壓的環境下,它們慢慢改變形態,最終有了石油。
  • 成功開採或將替代石油!發展前景不可估量
    為什麼它的開採成功會讓全球的專家媒體一致關注呢?關於我國開採可燃冰的問題,在西瓜視頻創作人【三一博士】的作品【中國可燃冰儲量、開採進展如何?這項潛力能源或將替代石油!】中大家就可以找到答案,對此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上西瓜視頻搜索觀看。
  • 石油是如何形成的,為什麼開採了這麼多年,還沒有被全部開採完?
    導語:石油是如何形成的,為什麼開採了這麼多年,還沒有被全部開採完?對此也是有其他的科學家提出了相反的看法的,覺得石油也就是碳形成的,在地底下不僅是會有化石,還會有著很多的碳元素的,那麼對於這些元素是在地球內部高溫存在的,所以說自然而然的也就會改變形態,最終也就會形成石油了,而這一資源也都是全世界都是運用的,那麼在這時候其實也就會人會好奇了,為什麼這麼多年的開採、使用,石油到現在還沒有被開採完呢?
  • 石油化工汙水處理現狀與技術研究
    石油化工汙水處理現狀與技術研究北極星水處理網訊:近些年來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石油化工企業生產建設也邁入了新的臺階,其工廠內部汙水處理系統也在不斷更新升級。石油化工產業的經濟收益毋庸置疑,但對環境的破壞也不容小覷,單就一個汙染水源的處理排放問題就很難得到良好解決。
  • 石油怎麼來的? 石油是怎麼開採出來的?
    石油怎麼來的? 石油是怎麼開採出來的?時間:2016-06-18 12:11   來源: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石油怎麼來的? 石油是怎麼開採出來的?曾有人做過關於如何開採石油的調查,很多網友想得很簡單,認為地下有一條油河,井一打下去,油就會往外冒可真的是這樣的嗎? 人類可以飛上天、登月、觀察浩瀚的宇宙,但入地很難。目前人類能達到的地球最大深度是1萬2千   原標題:石油怎麼來的? 石油是怎麼開採出來的?
  • 基於鈦氧化物納米流體的光伏面板冷卻技術
    印度阿里加爾穆斯林大學(Aligarh Muslim University)和馬來西亞理工大學(Universiti Teknologi Malaysia)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了一種原型光伏組件,它採用了基於氧化鈦納米流體的冷卻技術
  • 社科院專家介紹各國對南海實際控制與石油開採情況
    對話嘉賓:李國強,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著有《南中國海:歷史與現狀》等。一、南海的地位:區位與資源南海海域石油儲量大概在230億至300億噸之間,相當於全球儲量的12%,約佔中國石油總資源量的三分之一鳳凰網資訊:請您介紹一下南海的戰略意義。
  • 石油的開採拯救了瀕危的抹香鯨
    說白了,煤油就是石油製成的。在此之前的中國,一般都是使用動植物油當作燃料,比如豆油、菜籽油,這些老式的燃油不僅燈光效果差,而且還有刺鼻的異味和黑煙。清末,煤油開始傳入,這種燃油不僅燈光強,還沒有異味和黑煙,所以很快普及到了中國平常百姓家中。
  • 人類還剩多少石油可開採?2018最新權威數據公布了
    文|新木 能源一直是關乎人類命運前途的關鍵問題,而石油作為當今能源發展的主力,更是關乎著人類的未來。人類到底還有多少石油可以開採?7月30日,《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鑑》(下稱年鑑)2018版發布會在北京舉行,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最新的解答。
  • 石油到底是怎樣開採的?
    石油到底是怎樣開採的?2017-01-24 11:06 來源: 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曾有人做過關於如何開採石油的調查,很多網友想得很簡單,認為地下有一條油河,井一打下去,油就會往外冒……可真的是這樣的嗎?
  • 圓30年石油夢,柬埔寨開採出第一滴石油,會像非洲一樣陷入石油詛咒?
    在12月29日發表電視直播講話時,柬埔寨首相洪森披露,柬埔寨早在30年前,便嘗試開採岸外石油,先後授權予三家石油公司對A區塊油田進行勘探和開採,即英國石油企業(Enterprise Oil)、美國雪佛龍(Chevron)和新加坡克裡斯能源(Kris Energy)。
  • 石油開採,採空地底卻不會引起地底塌陷,這是什麼原因?
    眾所周知,中東地區可以說是一個石油寶庫,因為全世界現在一半以上的石油全都是來自於中東地區。中東地區的石油對於人類的發展至關重。但是每年的這麼多量的石油從地下層開採出來,相當於挖空地底。但是為什麼中東地區很少發生塌陷。因為在開採石油早期的技術不發達時,開採石油後,地下的水流層在受到壓強的作用下,會自動的回流到被開採的石油空間,平衡了地底壓力,從而減少了塌陷事故。
  • 關於石油的形成和開採一些錯誤認知的更正
    類似地,石油作為與我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一種化石原料,不僅僅是應用最廣泛的燃料,也是許多化工產品如塑料、化肥的原材料,甚至是最重要的戰略儲備,但是石油對很多人而言依舊很陌生。石油是從哪來的?它是由什麼構成的?它是怎麼被開採出來並被我們使用的?諸如此類的問題想必很多人都不知道,又或者很多人以為的都是一些錯誤的認知。以下主要從石油的起源和開採兩方面介紹這種於很多人來說既熟悉又陌生的黑色粘稠液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