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價、無毒的納米流體可能會改變石油採收率

2020-10-03 老鐵一起嗨

休斯敦大學的研究人員證明,廉價且無毒的納米流體可用於從儲層中有效地回收甚至高粘度的重油。

這種納米流體是在普通的家用攪拌機中使用市售的鈉製成的,可以在實驗室測試中回收80%的超重油,室溫下粘度超過40萬釐泊,據科研人員預計,該領域的回收率將低於實驗室顯示的80%,減少多少取決於油田條件。

這項發表在《今日材料物理》上的工作表明,在使用納米技術以提供具有成本效益且對環境可持續的方式生產石油方面取得了突破。

研究人員指出,所謂的重油是石油分子結構的結果,佔全球石油儲量的70%,這表明在完全開發清潔能源之前,需要它來滿足不斷增長的能源需求,當前涉及使用蒸汽的提取技術昂貴且對環境有害。

納米流體通過至少三種機制從油藏中採油:

· 鈉納米粒子與儲層中的水接觸時發生的化學反應會產生熱量,就像蒸汽驅和其他基於熱的技術一樣,可以將油從儲層中推出,而無需外部產生溫室氣體。

· 納米流體還會引發反應,產生氫氧化鈉,氫氧化鈉是油田鹼性驅油中常用的化學物質。氫氧化鈉會引起油中的運動並引發降低粘度的反應。

· 第三個反應產生氫氣,該氫氣可用於驅氣,這是另一種常見的採油技術。

鈉納米材料在反應後消散,消除了對環境破壞的擔憂,最佳濃度將因儲層條件而異,並指出增加納米材料的濃度並不一定會導致更高的採油率。

基於這些優點,我們預計納米流體鈉將成為改變任何粘度的石油的革命性技術,同時也是使用納米技術解決石油工業中石油回收問題的裡程碑。

鈉與水具有很高的反應性,表明它可能對提高採油率有用,但也使製備過程複雜化,太早將其暴露於水中意味著它無法發揮設計優勢,研究人員指出,通過在矽油中製備鈉納米顆粒,可以使鈉在與儲層中的水接觸之前在整個儲層中分散,從而在較大面積上引發較小的化學反應,也可以將鈉納米顆粒分散在其他溶劑中,包括戊烷和煤油,或者甚至將它們與聚合物或表面活性劑混合以獲得更高的採油率,

鈉也是一種輕元素,允許研究人員使用廚房攪拌器在矽油中產生鈉納米顆粒。

儘管本文著重於使用納米流體來提高重油的回收率,它還可以用於輕油的生產以及更一般的家庭用途,例如清除油脂堵塞的管道。

相關焦點

  • 「三位一體」:平價無毒的納米流體或改變石油開採現狀
    他們證實,一種廉價易得、無毒的鈉基納米流體可以有效地從儲層中採收高粘度稠油——實驗室測試中,納米流體在室溫下對粘度超過40萬釐泊的超稠油的採收率達到近80%。美國休斯敦大學德克薩斯超導中心(TCS)主任、論文作者Zhifeng Ren認為,實際採收率可能將低於80%,降幅與油田條件有關。稠油在全球石油儲量中的佔比高達70%。
  • 平價、無毒、效率高!納米流體或改變石油開採現狀
    他們證實,一種廉價易得、無毒的鈉基納米流體可以有效地從儲層中採收高粘度稠油——實驗室測試中,納米流體在室溫下對粘度超過40萬釐泊的超稠油的採收率達到近80%。美國休斯敦大學德克薩斯超導中心(TCS)主任、論文作者Zhifeng Ren認為,實際採收率可能將低於80%,降幅與油田條件有關。稠油在全球石油儲量中的佔比高達70%。
  • 「金鑰匙」讓納米和油氣聯姻
    納米技術是打開非常規油氣微觀世界的一把金鑰匙,誰拿到它,誰就能成為能源科技創新的領航者。金旭便是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一直堅守納米油氣領域研究、開啟非常規油氣微觀世界大門的一把「金鑰匙」。金旭博士現任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石油地質實驗研究中心副總地質師兼納米油氣工作室主任、國家能源緻密油氣研發中心綜合管理部和儲層表徵部負責人,是將新興納米科學融入傳統地質科學進行交叉研究的代表人物,也是我國油氣上遊領域青年科研工作者中的佼佼者,成功入選中國石油集團首批青年科技英才培養計劃。
  • 基於鈦氧化物納米流體的光伏面板冷卻技術
    印度阿里加爾穆斯林大學(Aligarh Muslim University)和馬來西亞理工大學(Universiti Teknologi Malaysia)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了一種原型光伏組件,它採用了基於氧化鈦納米流體的冷卻技術
  • 河南油田二氧化碳提高採收率技術獲得業界高評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11月11日,河南油田新疆採油廠在中國石油學會石油工程專業委員會組織的「2020年二氧化碳提高石油採收率技術研討會」上,提交的論文《二氧化碳改善春光油田稠油開發效果研究及應用》榮獲一等獎,標誌著新疆採油廠二氧化碳技術應用已走在業界前列。
  • 中國石油2020年度油氣田開發年會側記
    中國石油從誕生那一天起,就是依靠科技進步,不斷獲得一個又一個新突破。特別是「十三五」以來,科技越來越成為中國石油加快發展的核心動力。以中國石油精細油氣藏描述技術為例,研究對象和研究精度不斷向更小尺度和更高精度發展,微觀孔隙結構精細刻畫已經邁向納米級,對地下油氣分布規律「看」得更清、「摸」得更準,從地下拿出更多油氣的本領不斷提升。
  • 為什麼不再聽說「石油要枯竭」了?為什麼石油會越來越多?
    石油這種有機礦物在上世紀由於當時技術手段的問題一直被認為將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將會枯竭,尤其是著名的地球物理學家哈伯特提出了石油生產的鐘形曲線圖以後,更是加劇了人們對石油枯竭的恐慌。這種生產速度的增長會一直滿足人們對石油的需求,所以石油在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會出現短缺,上世界的人很難想到石油會廉價到今天這個地步。
  • 從跟跑到領跑世界 這個研究室與提高採收率"槓"到底
    石油是不可再生的戰略資源,提高採收率是油田開發永恆的主題。對於大慶油田來說,採收率每提高1個百分點,就相當於目前大慶油田兩年的原油產量。大慶油田有一個專門從事這方面工作的研究室——勘探開發研究院採收率研究室。
  • 近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個重大項目獲批立項!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組織牽頭申報的&34;和&34;兩個項目獲立項資助。這兩個項目國撥經費分別為2673萬元和460萬元,項目負責人分別為石油工程學院戴彩麗教授和機電工程學院劉永紅教授。油/水/固界面浸潤調控智能流體提高採收率關鍵材料與機理研究
  • 石油成因和峰值理論
    當人們使用「廉價石油的終結」一詞時,涉及到兩個方面,價格升高緣於匱乏和石油產量增長的無效率(廉價既包括貨幣價值也包括能源效率)。在20世紀初期,剛有石油產量時,在最大的油田,每開採50桶油就要消耗1桶油用於抽取、運輸和加工過程之中。這個比率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越來越沒有效率。現在每開採1~5桶油就要消耗1桶油於各過程之中。
  • 納米級新技術首次應用成功
    近日,中石化勝利石油工程公司固井技術服務中心成功應用納米SiO高緻密水泥漿體系,有效封固純17-斜90井目的層段,對提升老區油田固井質量具有重要意義,也標誌著該中心在前瞻性自主智慧財產權研發方面取得新突破。
  • 石油怎麼來的? 石油是怎麼開採出來的?
    石油怎麼來的? 石油是怎麼開採出來的?時間:2016-06-18 12:11   來源: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石油怎麼來的? 石油是怎麼開採出來的?曾有人做過關於如何開採石油的調查,很多網友想得很簡單,認為地下有一條油河,井一打下去,油就會往外冒可真的是這樣的嗎? 人類可以飛上天、登月、觀察浩瀚的宇宙,但入地很難。目前人類能達到的地球最大深度是1萬2千   原標題:石油怎麼來的? 石油是怎麼開採出來的?
  • 【視頻】納米流體是什麼?自主能量傳遞可還行?
    出品:「科學與中國」院士專家巡講團製作:中國科普博覽監製:中國科學院部工作局 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在磁場的作用下,納米流體原本的隨機運動變成了一個有規律的排列,使得納米流體這個導熱係數出現了各異向性。進一步研究發現,納米流體在對流的情況下也是一樣。通過外加磁場,磁性納米流體的流動和換熱會受到綜合影響。
  • 為什麼不再喊「石油要枯竭」了?原來人類滅絕,石油都可能採不完
    這說明石油這種商品,目前來說真的有點泛濫了,感覺全世界都被石油充斥著。 因此沒人再喊石油枯竭當然成為了正常現象,除了現在石油多的原因外,近幾十年來我們科學技術的發展,也開始對石油的成藏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這是導致我們對石油態度轉變的真正原因。
  • 為什麼不再喊「石油要枯竭」了?
    因此沒人再喊石油枯竭當然成為了正常現象,除了現在石油多的原因外,近幾十年來我們科學技術的發展,也開始對石油的成藏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這是導致我們對石油態度轉變的真正原因。石油這種有機礦物在上世紀由於當時技術手段的問題一直被認為將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將會枯竭,尤其是著名的地球物理學家哈伯特提出了石油生產的鐘形曲線圖以後,更是加劇了人們對石油枯竭的恐慌。
  • 二維半導體中產生物理過程的納米雷射器可能會改變高速通信的格局
    Fulton工學院的電氣工程學教授寧存正(Nun-Zheng Ning)在過去的10年中一直在研究半導體納米聲學,即光和雷射在半導體納米級中的作用。了解納米級雷射器背後的物理原理以及它們如何與半導體相互作用可能會對超級計算機和數據中心的高速通信通道產生重大影響,但前提是研究人員必須弄清楚它們如何以及為何能夠工作以再現其結果。
  • 石油到底是怎樣開採的?
    石油到底是怎樣開採的?2017-01-24 11:06 來源: 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曾有人做過關於如何開採石油的調查,很多網友想得很簡單,認為地下有一條油河,井一打下去,油就會往外冒……可真的是這樣的嗎?
  • 碳納米材料取得突破 工業化製成廉價自感材料有望
    碳納米材料取得突破 工業化製成廉價自感材料有望  黃琨 • 2020-11-26 18:10:20
  • 多維度透視新時期我國石油公司國內外油氣資源戰略
    2017年,雖然中國石油、中國海油保住了全年上遊業務微薄利潤,但是一些大油田、老油田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虧損。  油氣體制深層次矛盾並未得到根本解決  時下儘管油價開始回暖,但供需寬鬆的基本面沒有發生根本性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