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3萬元!近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個重大項目獲批立項!

2020-08-27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招辦

近日,科技部公布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評審立項結果。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組織牽頭申報的&34;和&34;兩個項目獲立項資助。這兩個項目國撥經費分別為2673萬元和460萬元,項目負責人分別為石油工程學院戴彩麗教授和機電工程學院劉永紅教授。

油/水/固界面浸潤調控智能流體提高採收率關鍵材料與機理研究

該項目隸屬於國家重點研發計劃&34;的重點專項,是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獲批的首個該類別牽頭項目。由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牽頭,聯合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中國石油集團科學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東營市海域化工有限公司等5家高校、研究院所和企業,進行&34;協同創新。本項目瞄準低滲/特低滲油藏開發中重大技術難題,以界面浸潤調控智能流體提高採收率為研究總目標,立足基礎理論,創新性提出超浸潤流體驅油理論與方法。最終解決低滲/特低滲油藏水驅開發高成本、效益差的難題,帶動我國低滲/特低滲油藏經濟有效和綠色環保開採技術的發展。

水下生產系統數位化自主型預測與生產優化技術研究及應用示範

該項目隸屬於&34;重點專項。由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牽頭,聯合中國海洋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煙臺傑瑞石油裝備技術有限公司、中海油安全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和挪威科技大學及挪威阿克-碧闢石油公司等6家單位,研究突破海洋油氣水下生產系統數位化自主型預測與生產優化技術及應用示範的關鍵核心技術,構建相應的理論與應用技術體系;研發出新型海洋油氣水下生產系統自主型優化控制系統、視情維修自主決策系統、水下生產系統數字孿生模型、故障診斷信息物理系統和基於數據的故障預測系統,並進行工程化示範應用,推動油氣田數位化技術的快速發展,促進中挪雙方海洋油氣資源勘探開發水平的快速提升。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34;重點專項屬於戰略性前瞻性重大科學問題領域。專項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牽引,以解決重大共性科學問題為導向,圍繞可能產生變革性技術的前沿交叉基礎研究進行戰略部署,服務於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我國變革性技術的不斷湧現,按照《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部署,根據國務院《關於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啟動實施。變革性技術是指通過科學或技術的創新和突破,對已有傳統或主流的技術、工藝流程等進行一種另闢蹊徑的革新,並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革命性、突變式進步的技術。專項重點支持相關重要科學前沿或我國科學家取得原創突破,應用前景明確,有望產出具有變革性影響技術原型,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重大影響的前瞻性、原創性的基礎研究和前沿交叉研究。

國際科技合作專項是中國政府在國家層面設立的,在開放環境下開展互利雙贏對外科技合作,解決人類共同面對的能源、資源、環境、健康等領域重大科技問題的有效途徑;是推動雙邊、多邊政府間科技合作,服務中國現代化建設和國家外交政策的重要平臺;是促進跨部門、跨地區對外科技合作統籌協調,增強科技創新能力推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重要舉措。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國和挪威政府間合作項目基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與挪威研究理事會關於中挪科研創新合作的諒解備忘錄》合作協議,支持兩國科學家開展實質性的創新研究與合作。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34;重點專項項目的成功立項,彰顯了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石油與天然氣工程&34;學科取得的建設成就,體現出在新形勢下積極對接國家重大需求的重要成效,有助於提升中石大&34;學科整體科研實力和服務石油石化行業發展能力。


兩個牽頭項目獲批立項,是中石大深化科技組織方式改革,促進科技工作內涵發展的有力體現,彰顯了其&34;學科戰略布局的積極進展,有助於提升學校整體科研能力和科研實力發展。


關注&34;頭條號,獲取關於國家&34;首批重點建設高校、國家&34;建設高校——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的最新精彩資訊!


部分素材來源: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新聞網

相關焦點

  • 獲批項目總經費超6000萬!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再獲國家資助!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十三五」第五批重大項目立項結果,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參與申報的重大項目「中國中西部典型盆地陸相頁巖油形成演化與富集機理」獲立項。該重大項目包括五個課題,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石油工程學院主持其中1個課題,課題為「陸相頁巖油流動機理與有效開發方式」,獲直接經費349.6萬元。
  • 華東交大楊輝教授團隊獲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課題和高鐵聯合...
    近日,由華東交通大學副校長楊輝教授作為首席專家,牽頭申報的「離子型稀土產業集聚區域網絡協同製造集成技術研究與應用示範」獲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立項,項目總經費3133萬元(其中中央財政經費733萬元),此項科技創新將有力推動稀土產業高質量發展。
  • 2020年國家自然基金-「基礎科學中心項目」、「重大項目」立項清單
    該項目是學校首個獲資助的「基礎科學中心項目」,也是目前學校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資助經費額度最高的項目(直接經費6000萬元),項目的合作方為中科院物理所沈保根院士團隊。11月12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天際新聞網發布消息,「氣候系統預測研究中心」基礎科學中心項目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立項資助。這是學校獲得的首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礎科學中心項目,也是首個落地江蘇省的基礎科學中心項目。
  • 歷時近10年,突破多項關鍵技術,近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項目獲一等獎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此次獲獎的"海洋地質勘探導航定位關鍵技術與國產裝備研發"項目,是針對我國海洋導航定位技術和國產裝備研發現狀,結合海上資源調查和石油勘探的實際需要,以及國家海洋大地測量基準建設的重大需求,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 2020自科基金重大項目資助名單公布,多所高校已官宣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公布了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以下簡稱「重大項目」)資助名單。多所高校已在官網宣布學校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的喜訊。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據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官網消息,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工程學院唐輝明教授申報的「重大滑坡預測預報基礎研究」與材料與化學學院夏帆教授申報的「基於納米孔道電荷傳輸的單分子單細胞精準測量」兩項重大項目獲得資助。
  • 2020自科基金重大項目資助名單公布!多所高校已官宣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據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官網消息,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工程學院唐輝明教授申報的「重大滑坡預測預報基礎研究」與材料與化學學院夏帆教授申報的「基於納米孔道電荷傳輸的單分子單細胞精準測量」兩項重大項目獲得資助。
  • 近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這一研究成果在國際頂刊發表
    近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催化材料團隊與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合作,在超級電容器法拉第電容材料缺陷調控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論文《嵌鋰誘導四氧化三鈷缺陷調控實現高法拉第反應活性和優異超級電容器性能》(Lithiation-Induced Vacancy Engineering
  • 首位中國本土科學家!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姚軍獲國際石油工程師協會最高榮譽
    中國山東網7月8日訊 近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姚軍教授當選為國際石油工程師協會(Society of Petroleum Engineers, SPE)榮譽會員。該榮譽會員是SPE向個人頒發的最高榮譽,自1941年設立以來,全球僅有156人獲此榮譽,姚軍成為首位獲此榮譽的中國本土科學家。
  • 復旦大學首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礎科學中心項目獲批立項
    近日,復旦大學首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礎科學中心項目——「功能介孔材料」基礎科學中心項目獲批立項。復旦大學化學系官網顯示,該項目資助周期5年,直接經費6000萬元,是復旦大學首個牽頭承擔的科學基金基礎科學中心項目,也是上海市獲批的第一個化學領域基礎科學中心項目。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教授獲侯德榜化工科技青年獎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化學工程學院特任教授馮翔,憑藉其近年來在催化反應工程領域取得的創新性成果獲侯德榜化工科學技術獎青年獎。曾獲2018年國際化學反應工程Gianni Astarita青年學者獎(亞洲唯一),入選2019年中國科協青年人才託舉工程,青島西海岸新區第二批高層次緊缺人才,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首屆&34;。從事能源與環境化工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重質油轉化及烯烴下遊高附加化學品生產,提出了負載型分子篩催化劑的穩定性強化策略,結合分子模擬計算構建了活性位辨認方法,開發了鈦矽分子篩材料可控合成及放大技術。
  • 福州大學獲批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
    記者1日從福州大學獲悉,由該校化學學院楊黃浩教授主持申報的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自由申請)「X射線發光光譜與生物成像分析科學裝置」,近日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批准立項,直接經費667萬元。這也是福建省屬高校首次獲批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實現了零的突破。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綜述」多級孔沸石催化劑的擴散與催化效率
    近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化學工程學院閻子峰教授領銜的催化材料團隊在介孔沸石工業化製備方面取得重要進展。題為《多級孔沸石催化劑的擴散與催化效率》(Diffusion and catalyst efficiency in hierarchical zeolite catalysts)的最新綜述文章發表在《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ce Review,NSR)上。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名教授入選院士候選人!
    近日,山東省科協推選2021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工作小組辦公室發布「山東省科協擬推選2021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人選公示」並通過公示期。田原宇,男,1969年10月生,陝西鹹陽人,現任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教授。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在超級電容器材料缺陷調控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催化材料團隊與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合作,在超級電容器法拉第電容材料缺陷調控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論文《嵌鋰誘導四氧化三鈷缺陷調控實現高法拉第反應活性和優異超級電容器性能》(Lithiation-Induced
  • 大連醫科大學首次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
    近日,大連醫科大學第二醫院王琪教授牽頭、與北京大學微納米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王瑋教授聯合申報的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面向腫瘤轉移可視化研究的自體循環腫瘤細胞『捕獲-標記-回輸一體化』設備」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批准立項,直接經費580萬元。這是大連醫科大學首次獲批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也是遼寧省醫學院校首次獲批該類型項目。
  • 合作瑞典,2021年開年,鄭州大學又獲批一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鄭州大學藥學院魏勇軍博士申請的"發展對抗病原菌感染的新武器——新抗菌化合物的挖掘與合成及石墨烯包裹納米顆粒抗菌體系的建立"項目獲批資助。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瑞典科研與教育國際合作基金會(STINT)的雙邊工作計劃,雙方共同資助中國與瑞典科研人員之間在科學研究的基礎上開展的合作交流(含小型雙邊研討會)項目。
  • 與瑞典合作,2021年開年,鄭州大學又獲批一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該項目無領域限制,中方資助強度為不超過40萬元/項(本項目無間接費用),瑞方資助強度為不超過60萬瑞典克朗/項。 鄭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部省合建"高校。近年來,學校圍繞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制定融入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實施方案,構建創新驅動發展體系。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吳明鉑團隊在電催化還原CO2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吳明鉑教授領銜的新型碳材料團隊在高活性金屬氮碳材料電催化還原二氧化碳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論文《高分散鐵氮氧五配位單原子催化劑高效電催化還原二氧化碳》(Hierarchically micro- and meso-porous Fe-N4O-doped carbon as robust electrocatalyst for CO2 reduction)在國際材料領域權威期刊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 科技部重大公示!這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成功立項,涉及醫療、養老!
    近日,國家科技部網站公示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主動健康和老齡化科技應對"重點專項2020年擬立項項目安排公示的通知》,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參與承擔的2020年度"主動健康和老齡化科技應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面向臨床和養老需求的智能多功能護理床研製及應用示範"成功立項。
  • 武大經管5項課題獲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
    近日,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公示了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名單,武大經管5項課題擬獲準立項。名單如下: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名單公示序號擬立項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