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次感染新冠病毒可能性大嗎?通過自然感染實現群體免疫科學嗎?鍾南山最新研判!
近日,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21世紀的流行病」國際學術交流會上,中國衛生健康委員會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通過視頻作了以《新冠肺炎治療進展》為題的主旨報告。對於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以及再感染問題,鍾南山說,無症狀感染患者在新冠患者中的佔比在20%-40%,其重要特點是有比較強的感染性,需要非常重視。如果發生不明來源的聚集性發病時,社區內進行全民的RT-PCR篩查是必要的。
-
【網絡闢謠】二次感染新冠病毒可能性大嗎?通過自然感染實現群體免疫科學嗎?鍾南山最新研判!
近日,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21世紀的流行病」國際學術交流會上,中國衛生健康委員會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通過視頻作了以《新冠肺炎治療進展》為題的主旨報告。對於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以及再感染問題,鍾南山說,無症狀感染患者在新冠患者中的佔比在20%-40%,其重要特點是有比較強的感染性,需要非常重視
-
【網絡謠言粉碎機】二次感染新冠病毒可能性大嗎?通過自然感染實現群體免疫科學嗎?
通過視頻作了以《新冠肺炎治療進展》為題的主旨報告。對於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以及再感染問題,鍾南山說,無症狀感染患者在新冠患者中的佔比在20%-40%,其重要特點是有比較強的感染性鍾南山認為有兩個可能的解釋,第一是首次感染後產生的抗體迅速下降;第二是首次感染時沒有或僅產生極弱的抗體應答,均無法抵抗第二次感染。
-
鍾南山最新研判:再感染是可能的,抗體水平變化是主因
鍾南山最新研判:再感染是可能的,抗體水平變化是主因 Evelyn Zhang • 2020-11-15 09:37:46 來源:前瞻網
-
美國首例新冠「二次感染」病例揭示了什麼
研究人員指出,目前科學界對人體感染新冠病毒後免疫狀況仍有不少未知,建議民眾繼續重視防疫。不少專家學者認為,「二次感染」病例表明,依靠消極抗疫以實現「群體免疫」的策略行不通。【全球發現5例】報告研究的病例是一名25歲的美國男性患者,來自內華達州沃肖縣,48天內感染兩種不同新冠病毒毒株。
-
新冠復陽原因找到了?終身帶毒還是二次感染?會傳染嗎?真相沒這麼...
新冠患者會終身帶毒嗎?會傳染嗎?中國一項最新研究或許能幫助我們找到答案。01 康復患者為何復陽?這項研究由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醫大學教授卞修武牽頭開展,主要基於一名感染新冠病毒後死亡的78歲女性的屍體解剖檢查。對於這名三次核酸檢測陰性的患者,研究人員進行死後病理學研究後發現,患者肺部深處的組織樣本中存在完整的新冠病毒。
-
視頻丨關於中國暴發第二次疫情的可能性?鍾南山最新研判!
視頻丨關於中國暴發第二次疫情的可能性?鍾南山最新研判!>點擊音頻 收聽天氣預報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先後在不同場合通過不同形式發聲,表達他關於疫情的最新研判。中國會暴發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嗎?目前,全球疫情形勢不容樂觀,歐洲、美國疫情出現反彈。據世衛組織最新數據,歐洲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已超過1000萬例。
-
新冠復陽原因找到了?終身帶毒還是二次感染?會傳染嗎?真相沒那麼簡單
新冠患者會終身帶毒嗎?會傳染嗎? 中國一項最新研究或許能幫助我們找到答案。 01 康復患者為何復陽?但希望,即使是「長期帶毒」,現代醫學也能想出辦法,徹底消滅這些患者體內潛伏的病毒。 03 二次感染? 潛伏的新冠病毒被再次激活,聽著很嚇人,但也比另一種可能性——二次感染 —— 要好多了。
-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實現群體免疫是「不現實、不科學、不人道」!
11月13日下午,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21世紀的流行病」國際學術交流會上,中國衛生健康委員會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通過視頻作了以《新冠肺炎治療進展》為題的主旨報告。對於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以及再感染問題,鍾南山說,無症狀感染患者在新冠患者中的佔比在20%-40%,其重要特點是有比較強的感染性,需要非常重視。如果發生不明來源的聚集性發病時,社區內進行全民的RT-PCR篩查是必要的。「再感染是可能的,但並非普遍現象。」
-
俄科學家故意二次感染新冠:「群體免疫」沒用
而就近日就有這麼一位硬核俄羅斯科學家針對如今的新冠肺炎疫情進行了一場令人驚訝的實驗。據英國媒體《每日郵報》在10月28的消息稱,一位名叫亞歷山大·切普爾諾夫的科學家竟然讓自己在沒有防護的情況下接近確診的新冠肺炎患者,故意自己二次感染上新冠病毒以研究已經感染過新冠病毒的人體內的抗體的行為方式等。
-
你會二次感染新冠病毒嗎?_VOA慢速英語
你會二次感染新冠病毒嗎?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追蹤人員估計,全球已有1600萬人感染了新冠病毒COVID-19。估計將近65萬人死於該疾病,但數百萬人已經康復。因此,世界上許多人都在問–你會再次感染新冠病毒嗎?實際上,這是5月和6月多個星期來Google網站上搜索最多的問題之一。
-
最新研究,美國至少已有4700萬人已感染新冠,但距群體免疫仍很遠
這項研究是對美國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分別於4月,5月,6月,7月和8月進行的四次新冠病毒血清流行病學調查數據分析展開的。所有調查覆蓋全美47個州,具有廣泛的代表性。經過分析,研究人員計算出截至2020年11月15日,全美新冠病毒感染人數估計達46910006例。
-
俄科學家故意二次感染新冠,得出結論:「群體免疫」沒用
【俄科學家故意二次感染新冠,得出結論:「群體免疫」沒用】據英國《每日郵報》28日報導,俄羅斯科學家亞歷山大切普爾諾夫(Alexander Chepurnov)現年69歲。今年2月,他在去法國滑雪時首次感染了新冠病毒。
-
半數人口已感染新冠病毒?英國的「群體免疫」,是豪賭還是謊言?
(歐洲新冠最新戰局/圖片來自維基百科)據英國衛生部當地時間26日發布的數據,在過去24小時裡,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129例,新增死亡病例113例。目前,英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11658例,死亡病例累計578例。英國衛生部的數據顯示:截至26日上午9時,英國已有超過10萬人進行了新冠病毒檢測。
-
新冠病毒或致重要免疫結構缺失,有望解釋二次感染原因
來源:投中網投中健康8月31日訊,據《科學》網站最新報導,包括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在內的4所研究機構,對死於新冠肺炎的病人進行屍檢分析發現,死者體內缺少「生發中心」。此發現可能有助於解釋新冠肺炎在重病患者身上的發展過程,並為疫苗研發者提供一定啟發,同時可能成為理解新冠肺炎二次感染病例的突破口。
-
群體免疫是什麼,它能用來防疫新冠病毒嗎?
對公眾而言,個體免疫是一個熟悉的名詞,但群體免疫卻是一個陌生的概念。那麼什麼是群體免疫,它是否可以用來抵抗新冠病毒呢? 先說這裡的個體免疫指的是什麼。 個體免疫指的是個人對病原體(比如病毒)有了免疫力,產生了針對病毒的抗體和特異性T細胞。這種免疫力可以通過兩種方式獲得,一是被病毒感染後痊癒,二是接種有效的疫苗。 當一個人對病毒有了免疫力,病毒再來到他(她)的身體裡的時候,就很快會被消滅。
-
最新發現!4例!這兩種病毒可合併感染……
11月27日,在深圳舉行的首屆中國衛生健康科技創新發展大會上,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發表《中國臨床科技進展與新冠疫情防控》主旨演講,對當前疫情、新冠病毒與冬季流感共同感染等問題作出最新研判。
-
俄科學家故意二次感染新冠病毒,得出結論:「群體免疫」沒用
今年2月,他在去法國滑雪時首次感染了新冠病毒。為了測試抗體水平,他故意讓自己暴露在沒有防護的新冠患者面前讓自己重新感染新冠。切普爾諾夫基於自己的案例得出的結論是,實現「群體免疫」的希望渺茫。新冠病毒會一直存在,雖然疫苗可能會產生免疫力,但很可能只是暫時的。英國政府主導的一項研究顯示,現在英國人擁有新冠病毒抗體的人數比第一波疫情高峰時要少得多。抗體帶來的針對新冠的保護是短暫的,而且人們可能在第一次恢復幾個月後再次感染。
-
鍾南山最新研判
《中國臨床科技進展與新冠疫情防控》主旨演講,對當前疫情、新冠病毒與冬季流感共同感染等問題作出最新研判。隨著冬季來臨,流感進入暴發期,鍾南山提醒,未來會出現同時患有流感和新冠的患者。目前收到的反饋情況中,已經有4例同時患有流感和新冠的病例。基於此,未來就需要快速的檢測設備,快速檢測出是新冠還是流感。鍾南山表示,新冠防控措施使流感季縮短。目前來看,流感和新冠防護方法是一樣的,都是通過戴口罩等方式。
-
如果美國真的新冠群體免疫了怎麼辦?
最新消息,截止至11月11日,美國已經累計新冠感染者已經達到了1070萬!而美國的總共人口數是3.3億,感染率已經達到了3.24%,也就是說,在美國每33個人中就有一個感染新冠。再來看看單日新增確診數11月11日,美國新增確診達也創了新高,達到了146582例(好吧,最近經常創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