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Db影評精選」中國的大製作《流浪地球》——豐富、華麗又搞怪

2021-01-11 起了個怪

【IMDb影評精選】2019/2/9 日文,IMDb評分 7.4/10

作為第一部大製作的科幻史詩電影,在中國現已是人盡皆知,這部影片的宏大場面確實達到了讓人驚嘆的程度。

我們現在正在經歷一個大片電影模式極速變化的迷人的時代。美國的製片人越來越渴望將上億美元的大製作電影引進到利潤豐厚的中國電影市場,為了迎合中國市場,他們會越來越多地尋找中國的合伙人,將拍攝地選在中國,在電影中加入對中國友好的角色和劇情,甚至會剪輯一些只在中國電影市場放映的額外片段。但與此同時,中國和其他國家本身也在向大片模式發展,也在創作一些根本不需要美國製作團隊參與的本土電影。

而就在美國電影在國外市場大把撈金的時候,外國大片也來到了美國。被譽為中國首部大製作的科幻驚悚片《流浪地球》本周末在北美 AMC 院線悄然上映, 展現了中國電影新的一面——不再專注於傳統的富麗堂皇,厚重龐大的歷史史詩,而是更多地開始展望未來的多彩綺麗,波瀾壯闊。同時《流浪地球》給人一種像是回到了美國電影製作產業黃金時代的感覺。雖然電影的演員、布景、基調都是中國的,但對於老資格的科幻迷來說,不管電影致敬的好壞,都還是能在銀幕上看到不少經典科幻電影的影子。

該片以《三體》作者劉慈欣的短篇小說為藍本,闡述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危機:太陽開始變得不穩定,在一百年內,它將擴大到吞噬地球。300年內,整個太陽系將會消失。地球各國政府開始聯合起來面對這個問題,制訂出了一個新的解決方案:人類將會在地球表面建造1萬座行星發動機,驅使地球離開地球軌道,並飛往 4. 2 光年外的新家園。這個想法是利用木星的引力彈弓效應來加快地球的飛行速度,但發動機引擎系統的一個故障使地球陷入了木星的引力,並在被逐漸拉向毀滅。地球上的工人們不得不分秒必爭地去重啟行星發動機,糾正地球的航向。

這場救援行動同時在兩個舞臺上演,在被冰封的地表上,自封天才的劉啟 ( 屈楚蕭) 和他的妹妹韓多多 (趙今麥) 離家出走後,被迫參與到了救援任務中。韓只是想去地面上看看——現在大多數人類都生活在擁擠的地下城市,只有工人才能上去地面——而劉啟是因為怨恨他的航天員父親劉培強(拍過很多武打電影的動作明星吳京)和他姥爺(吳孟達,看過周星馳《少林足球》的西方觀眾或許能認出他)。 劉啟小時候,父親就去往了新建成的領航員號空間站執行任務,領航員號空間站被設計作為地球的嚮導和探路者,現在,已經成年的劉啟認為是他父親當年拋棄了他,決定離家出走。

與此同時,空間站上,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在災難來臨時,距離劉培強完成17年任務回去和家人團聚僅剩一天時間。空間站的人工智慧 MOSS 堅持讓機組人員處於休眠狀態,以節約能源,但劉培強意識到電腦在執行一個秘密任務,他聯合一名俄羅斯太空人開始了和人工智慧的鬥智鬥勇。

美國觀眾或許會比較熟悉空間站上的劇情,一個總保持理智的人工智慧,發出的冷靜聲線對絕望的太空人來說無疑是人類情感的試金石,它告訴太空人即使全人類的生命危在旦夕 ,它也不能執行太空人的命令,因為它有一項更重要的任務要執行。MOSS甚至看起來有點像《2001:太空漫遊》中的HAL 9000:它最具代表性的設計就是機器面板上那顆不斷閃爍著紅光的燈泡,像一個永遠不會眨眼,一直在審視的紅色眼睛。劉培強在太空外的那段冒險也很像阿方索·卡隆的2013年奧斯卡影片《地心引力》,讓人頭暈目眩的鏡頭下,太空人翻滾地穿過不斷掠過的太空碎片,做著危險的動作,試圖找到一個能抓住的地方。

同時,另一邊,地球上的救援任務和2003的荒誕驚悚片《地心浩劫》有些相似,講的是一個小隊試圖鑽到地球的中心,試圖讓地球的核心再次旋轉起來。像那部電影一樣劉啟和韓朵朵也是整個重啟發動機系統救援任務中的一部分, 在通往事故現場的途中,除了遇到重重危機,他們還撿到了幾個個性鮮明的隊友一同上路,包括吊兒郎的中澳混血Tim(病毒營銷視頻明星Mike 隋),但大多數角色也像美國動作片裡的那樣,平淡無奇,不夠立體,觀眾還沒有產生情感共鳴,角色就已經死於非命。

流浪地球很多可以被詬病的地方——華而不實的動作場景,人物情感處理地草率,刻意地煽情——其實也是很多叫座大片的通病。不過,這部電影真正脫穎而出的是它著眼於描寫波瀾壯闊的景象。導演郭帆給我們呈現了一場視覺盛宴,尤其是地球在宇宙背景緩緩划過的場景中,被藍色尾焰包裹的地球,留下了一條長長的詭異尾跡。導演郭帆對細節的把控讓人驚嘆——角色站在地表凝望著邪魅的木星,木星大氣巨大的紅斑會倒映在每個人防護服的頭盔上。

不論這些場景我們會有多熟悉,這部電影對特效的用心程度,對美的純粹追求,才是《流浪地球》能這麼讓人印象深刻的原因。並不是所有的特效場景在美學上都是無可挑剔的——像在冰凍上海逐車的場景看起來就缺乏質感,不夠真實。但所有的木星場景,太空遙看地球的場景,空間站的場景看起來也是足夠華麗。這種運用大量特效,營造出令人生畏的宇宙景象,在IMAX熒幕上觀看將會是一場華麗麗的視覺盛宴。

在之前的電影中我們也有看到過這種與惡劣的自然環境作鬥爭的電影情節,像《後天》到後來的《2012》都是這種類型的影片,對比來看,郭導演在推進緊張劇情的表現手法上,還是做到了一貫的水準。《流浪地球》做到了足夠讓人呼吸緊張,但它的這種剪輯手法偶爾會讓人覺得有些劇情混亂,尤其是在穿著同樣防護服的地表場景中,很容易讓人分不清這個角色是誰。這難免會讓人覺得郭導演更注重表現整個救援項目而不是對單個角色的塑造——這種潛在的價值觀,中國觀眾會比美國觀眾更容易接受,美國觀眾向來都更喜歡超級英雄來拯救世界。

這部電影最大的優勢是對平靜時刻的塑造, 郭導演花了心思去表現木星引力慢慢吸引地球的大氣, 像劉啟站在那裡凝望著讓人生畏的巨大紅斑,對比起來地球上的建築物是那樣地渺小。 這種大自然對人類總是保持冷漠的場景,致敬了 1951 的《當世界毀滅時》或是 1956 的《禁忌星球》這些年代久遠的經典史詩級電影。穿插著短暫的平靜敘事,隨後將迎來讓人無法呼吸的災難。

《流浪地球》有些地方看起來挺搞怪,像是,關於Tim混血的笑話,劉啟缺乏經驗的駕駛技術卻無時不刻地傲嬌,高速前行時間緊迫的情況下卻要人去記住厚厚的技術手冊。偶爾會出現些冷幽默,像MOSS對劉培強在空間站不斷製造破壞的回應「所有的叛變者都會立即失去與地球的聯繫?」 郭導演也發掘了一些深刻的點,像是聚焦於全球範圍內的人們都在處理這場危機,而不是少數幾個身兼重任拯救世界的奮鬥者。

就像俄羅斯的太空大片《太空救援/禮炮7號空間站》展現出的美國和俄羅斯文化價值觀差異的迷人之處一樣,《流浪地球》就是中國和美國價值觀存在相似性和差異性的有力體現。郭導演的電影充滿了美國觀眾所熟悉的景象和時刻,同樣注重家庭和奉獻的品質,但同時也聚焦在全球合作和集體行上, 個人主義要讓步集體主義。

對於美國觀眾而言,這些內在的東西並不會覺得陌生,他們可能會將《流浪地球》視為過去科幻電影的最佳混搭,只是主角不再是那麼熟悉的面孔。隨著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不得不讓人展望這個國家將會給全球電影市場帶來何種獨特的聲音和見地。《流浪地球》讓人感覺就像是美國電影產業拍出來的影片——可以擔負起的高成本投入,影片效果驚險刺激,在某些地方和美國電影也是相通的, 讓美國觀眾更容易接受。 這部影片足夠鮮明的特點也為中國科幻電影指明了方向。 一旦一部影片在國際市場獲得認可,其鮮明的個性越能提現出這個國家的文化內涵。

相關焦點

  • 《流浪地球》北美上映!外媒給出這樣影評
    《流浪地球》作為中國第一部科幻大片,春節期間票房突破20億元,無疑是一匹黑馬、也是中國科幻電影的一個裡程碑。
  • 《今日影評》周黎明評《流浪地球》:「硬科幻」包裹柔情感
    《今日影評》周黎明評《流浪地球》:「硬科幻」包裹柔軟情感中新網2月1日電 2019年被稱作「中國科幻電影元年」,因為中國影壇將有三部大製作國產科幻片問世,分別是《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與《拓星者》。而《流浪地球》作為春節檔「硬科幻」力作,無疑備受矚目。
  • 《流浪地球》導演郭帆做客《今日影評》:強大祖國哺育優秀科幻
    紐約時報以《中國電影工業終於躍入「太空時代」》為題對電影做出了專題報導,表示「中國作為科幻電影後來者的局面即將發生改變」。在《流浪地球》中,中國人帶著地球開展了一次充滿浪漫詩意的流浪冒險之旅。2月8日,《今日影評》特邀《流浪地球》導演、編劇郭帆帶領觀眾共同領略「中國表達」給科幻電影帶來的獨特情懷。
  • 「流浪地球2」概念海報發布:2023年大年初一見!
    除了過硬的特效加持及細緻的世界觀構築,『國產科幻電影之光』帶來了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中國式情感共鳴,最終讓「流浪地球」斬獲超過46億元的票房。 作為真正意義上的國產科幻大片,用『裡程碑』去評價「流浪地球」顯然不太恰當,因為它不是『裡程』而是『起點』,給中國『科幻大片』立了個標杆。
  • 《流浪地球》撞向豆瓣,影評機制的鍋?
    不難看出,這位用戶所指正是一些《流浪地球》粉絲將其稱為水軍的污衊行為,因此才將評分修改為最差的一星。 這位用戶其實也代表了大部分給《流浪地球》打低分用戶的心聲,豆瓣的影評一向特立獨行,辛辣、獨到、客觀、專業、多角度,甚至已經成為了不少人觀影前必看的參考指南了。
  • 《流浪地球》黑馬逆襲 朋友圈掀起「影評大賽」
    朋友圈掀起「影評大賽」  《流浪地球》黑馬逆襲但沈騰才是最大贏家  今年春節電影市場火爆十足,「曬票根」「曬影評」刷爆朋友圈,市場再度創出票房奇蹟。大年初一,8部賀歲片同時上映,合計共創造了14.55億元的票房,刷新全球單一市場單日票房最高紀錄。
  • 美國人怎麼看《流浪地球》?評價遠超《戰狼2》比肩好萊塢大製作
    《流浪地球》官微於17日晚間宣布,該片在北美上映11天,攬獲382萬美元票房,成為近五年來中國電影在北美票房的最高紀錄。這已經不是新聞了,那麼在收穫高票房的同時,口碑如何呢?《流浪地球》榮登北美票房冠軍我們可以看一下非常能反應美國觀眾觀點的IMDB網站的數據。當前,《流浪地球》獲得了7.7分的評分。這個分數看似不高。但對比一下,《星際旅行2:可汗怒吼 》也是7.7分的分值。
  • 從《流浪地球》看國內電影在香港的票房
    中國「第一部科幻大片」《流浪地球》在農曆年間於內地上映,成為賣座冠軍。到3月中,該片累計票房達46億人民幣以上,成為中國大陸歷史上票房第二高的電影,僅次於前年的《戰狼2》。不過,跟《戰狼2》一樣,《流浪地球》的票房成績在大陸和香港有很大反差。
  • 地球在流浪,心不再流浪———《流浪地球》影評
    作為春節賀歲檔上映的大型科幻片《流浪地球》,無論是在口碑還是票房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是當今中國科幻片中的佳作。一、生存環境危在旦夕,地球開啟流浪之旅因太陽老化,人類生存環境遭受破壞,人類急需尋找新的宇宙生存環境,一萬臺「行星發動機」!歷經兩千五百萬年!移居地下城!因為這場災難與每個人息息相關,人類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團結,這也是整個影片核心思想之一:團結。
  • 美國網友看完《流浪地球》後問:為啥片中沒有美國人?
    自2月5日起,《流浪地球》開始在北美、澳新等海外多地上映。這部被網友稱為開啟中國科幻元年的電影,在好萊塢的主場反響如何?官方發布的《流浪地球》海外放映排片表顯示,在美國共有21座城市的影院上線該片,主要在AMC和Regal兩家院線約40家影院播放。雖然其北美總票房數據尚未出爐,不過,一張美國網友在推特上曬出的排片表,很能說明問題。
  • 成立僅1年的迅雷電影,憑什麼成為《流浪地球》的宣發平臺?
    在這其中,當前票房排名第一、向50億票房發起衝刺的《流浪地球》當屬成功逆襲的典範。《流浪地球》作為一部硬科幻電影,打造了中國式科幻片的基本樣貌,不論是危機事件、科學架構還是特效製作,都基本達到了國際水準。它標誌著科幻片的類型在中國電影界第一次成型,培養了影迷的審美,更寄託了影迷們對中國科幻片的憧憬。
  • 《流浪地球》帶著地球去流浪,這是個很「中國」的選擇!
    2019年賀歲檔最火的電影,毫無疑問是《流浪地球》。上映6天,總票房已經超過了20億,口碑炸裂,被業內人士視為中國科幻電影的崛起之作。在這部科幻電影中,地球人帶著地球開展了一次充滿浪漫詩意的流浪冒險之旅。
  • 《上海堡壘》關不上中國科幻電影的大門
    除了評分網站,各大社交平臺對《上海堡壘》的嘲諷也排山倒海而來,對中國電影的恨鐵不成鋼,對「流量明星+大 IP」的不滿情緒,都集中到了這部電影身上。令更多人無法接受的是,《上海堡壘》毀掉了《流浪地球》好不容易開啟的「中國科幻電影元年」,一則廣為流傳的段子這樣說:《流浪地球》打開了中國科幻片的大門,《上海堡壘》把門又一次的關上了,還 TMD 加了把鎖,把門給焊上了。
  • 《流浪地球》裡為什麼大家都吃「蚯蚓幹」?真的可以吃嗎?
    今年春節檔的電影質量真的很不錯,尤其是《流浪地球》,真的是給人大開腦洞。弟弟在觀影的過程中,注意到特別有意思的一點,他們居然在吃蚯蚓幹!可是蚯蚓幹真的能吃嗎?其實,蚯蚓在中國已經被吃了幾千年。只不過不是當食物來吃的,而是作為藥材。它還有另一個名字叫做「地龍」,是一味常見的中藥藥劑。
  • 想要看看「流浪地球」的目的地?試試 NASA 出品的太空旅行工具
    事實上,半人馬座 α 可能是在科幻作品中登場最多的系外星球:阿西莫夫在上世紀創作的小說《Homo Sol》以及《基地》系列中均提及遷徙到半人馬座 α 的人類文明;《阿凡達》故事的發生地潘多拉星則是半人馬座 α 星 A 恆星系裡的一顆衛星;而最近大熱的《流浪地球》設定中,地球流浪的目的地正是半人馬座 α 三合星之一的比鄰星。
  • 流浪地球影評
    死亡——《流浪地球》這是我最不願意提及的沉重話題。因為我沒有辦法接受,今後一百年的某一個時間節點上,我會不可避免的迎來這一天,在最樂觀的情況下,有家人陪伴在我的身旁,慢慢感受所有的身體機能是如何被剝奪的,然後陷入永久的沉睡。
  • 《流浪地球》IMDb評分狂跌,科幻出海還未成熟
    鋒芒智庫丨指月近日《流浪地球》在Netflix正式上架後,許多國外觀眾也通過流媒體觀看了這部中國科幻巨作。首先是對中國文化的自信,服務於本國觀眾的科幻作品並不低人一等,中國團隊的製作水平也在迎頭趕上;其次,這也說明了郭帆對《流浪地球》在國際市場表現的清醒認識——這是一部不考慮國外受眾的電影,還「沒有到那個時候」。功夫、姜文、張藝謀,國產IMDb高評分意味著什麼?
  • 《流浪地球》明明是科幻片,字體竟然用書法字?真牛!
    這次我去看電影之前,特地參考了幾個大片的豆瓣評分,電影評分均在 6 分-7 分左右,而《流浪地球》達到了 8.0 分!碰巧這兩天也有讀者給我們留言:「《流浪地球》預告片用的什麼字體?」咱們再回到《流浪地球》~
  • 月球硬幣、像素地球、AR太陽系、星座筆記本,「宇宙周邊」帶回家
    陪你邊玩邊學,每天漲點新知識探索宇宙太空一直是人類的目標和夢想,而隨著「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成功發射,中國的航天探索事業也將進入新的階段。是時候把「宇宙周邊」帶回家了:下面這些生動的模型與AR效果,讓燦爛星河直接出現在你的面前。
  • 影評丨《流浪地球》會不會開啟中國科幻電影元年?
    2019-02-07 13:26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評論員 石天星大年初一,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上映。觀眾們一再確認,這是一部真正的中國硬核科幻片,甚至預測它在中國科幻電影史上將佔據裡程碑意義——"流浪地球",開啟中國科幻電影元年。什麼是硬核科幻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