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網友看完《流浪地球》後問:為啥片中沒有美國人?

2020-12-07 大河報網

自2月5日起,《流浪地球》開始在北美、澳新等海外多地上映。這部被網友稱為開啟中國科幻元年的電影,在好萊塢的主場反響如何?

官方發布的《流浪地球》海外放映排片表顯示,在美國共有21座城市的影院上線該片,主要在AMC和Regal兩家院線約40家影院播放。

雖然其北美總票房數據尚未出爐,不過,一張美國網友在推特上曬出的排片表,很能說明問題。

圖中顯示了2月8日《流浪地球》和《樂高大電影2》在美國同一家影院的上映情況。《流浪地球》不僅排片數遠超後者,而且幾乎所有場次的票都「已售光」,或「接近滿員」。

查閱AMC官網發現,《流浪地球》的熱度明顯高於同時上映的其他影片。以2月11日紐約一家影院的訂票頁面為例,全天共上映15場,雖並非場場爆滿,但黃金觀影時段的電影票幾乎都已售完。

還有搶到電影票的網友在網上炫耀,已經看過啦,並且還要2刷呢!

不只是上座率走高,美國的社交媒體上也掀起一波熱議這部中國科幻大片的浪潮。

《流浪地球》的腦洞情節是否合理?有哪些彩蛋和瑕疵?這些中國網友關心的話題,美國網友也同樣津津樂道。

在流傳很廣的一張影片截圖中,眼尖的外國網友挑出了幾處英文拼寫和語法格式的錯誤。

例如missing(下落不明的)後不應該加s,Siberia(西伯利亞)的首字母應該大寫。

對於這樣的「挑錯」,有中國網友誠懇地回應道:好眼力,謝謝指正。

還有一位美國科幻迷在第一時間看完《流浪地球》後,寫影評稱讚道,故事情節大膽創新,華麗視效令人驚嘆。

但他同時也指出,片中確實存在一些科學理論上的漏洞。「影片如果出現基本的物理學錯誤,已經瞞不過如今觀眾的眼睛了。例如,如果地球停止旋轉,如何能保留大氣層?」

談到自己的觀後感時,這位美國網友直言,自己多少有些失落:為什麼片中沒有出現美國人?有俄羅斯太空人,有說法語的聯合政府官員,但美國元素呢?他只看到蓋在棺木上的一面星條旗。

這位網友不禁感慨:「我終於能理解中國觀眾看美國科幻大片是什麼感受了!」

《流浪地球》劇照

另外,還有一些外國網友批評:電影中演員的表演比較弱,角色的行為動機也很含混,只有在生死關頭才給出解釋,可之前就會給人看得一頭霧水。劇情在簡單介紹後直接進入高潮,一路到最後有些審美疲勞了。 雖然借鑑了很多優秀的科幻電影中的元素,但希望電影在人物和劇情上能更有深度。

儘管有各種「吐槽」,不少美國網友還是強烈推薦《流浪地球》。「建議你們一定要去影院看這部電影,享受全新的科幻觀影體驗,它是中國電影的一塊裡程碑。」

類似的稱讚也出現在美國媒體口中,美國《福布斯》雜誌評價稱,這部電影的製作水準已經達到好萊塢大片的級別,讓人印象深刻。尤其是影片接近尾聲時大批救援的車輛同時轉向,節奏合理畫面震撼,這樣的作品足以在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紐約時報》的影評則認為, 電影成功實現了人類與浩瀚宇宙相遇的合理幻想。 顯然,不單單是電影業,中國已經開始加入甚至領導一個新的太空探索時代。

來源:參考消息 編輯:徐華美

相關焦點

  • 一位美國人看完《流浪地球》,寫了這樣一段影評!
    有的時候,十幾歲的韓朵朵開始就像一個愛發牢騷的蹣跚學步的孩子,但是後幾分鐘後就會轉過身來,用一段激動人心的演講激勵每個人。我也被劉啟和他久別的父親劉培強之間的緊張關系所吸引,但是這部電影並沒有讓我們深入了解他們對這次悲劇性分離的感受。和許多其他科幻電影一樣,我們不禁要問,一個宏大的故事和美麗的視覺效果是否足以創造一部偉大的電影。和很多人一樣,答案是「不完全是」。
  • 《流浪地球》斬獲了46億票房,得知劉慈欣分多少錢後網友不願意了
    2019年,根據劉慈欣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流浪地球》上映,不僅口碑炸裂,還斬獲了46億票房,得知劉慈欣分多少錢後網友不願意了!早在21年前,那時候的劉慈欣還是一名電力工程師,憑藉小說《流浪地球》,他獲得了2000元的稿費,在那個豬肉才2元一斤的年代,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 《流浪地球》並不完美,但豆瓣一星真的中肯嗎?
    首先,區別於美國大片的個人主義,《流浪地球》更多的是在傳達集體主義。以往我們在觀看英雄主義電影的時候,大部分都是一個人、一個國家成為全世界的希望,但《流浪地球》不同,它把一個人變成一群人,一個國家變成全世界。沒錯,當災難真的來臨,沒有誰能獨自拯救全人類,只有眾志成城,才能創造未來,這也是中國人千百年來不變的信仰。
  • 電影《流浪地球》特效厲害,畫面精緻,看完讓人熱淚盈眶
    長久以來,西方國家一直把持著世界科幻片市場,這其實與文化因素有關,因為以美國為主的西方國家更喜歡拍未來電影,中國這樣的東方國家則更喜歡拍過去的電影。這是國家歷史文化所影響的現實差別,當然文化只有不同、並無高低貴賤。美國的歷史並不悠久,所以他們愛拍未來故事,中國人注重傳承、自然就喜歡拍古代的戲了。
  • 九年前的美國災難大片,網友:初看不知片中意,再看已是片中人
    於是,我又一次重溫了美國科幻災難片《傳染病》。該電影於2011年9月9日在美國上映。靈感來源於SARS,講述從蝙蝠身上流傳出來的一種病毒,通過空氣傳播,很快傳播到世界各地。醫療組織迅速研究出抗體疫苗的故事。這部影片,最初在國內沒有得到什麼關注。豆瓣評分只有4.2分。有不少看過該片的網友,覺得影片很荒謬。
  • 美國衛星公布火星全景照,網友看完後:你確定這不是地球?
    人的好奇心是無止境的,人類從開始直立行走,就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我們的好奇心根本不需要引導,與生俱來。現在我們的科技越來越發達,人類有能力去探索地球之外的太空了,於是人們樂此不疲的往太空中去發射衛星和火箭,想弄明白外面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 美國衛星公布火星全景照,網友看完後:你確定這不是地球?
    人的好奇心是無止境的現在我們的科技越來越發達,人類有能力去探索地球之外的太空了,於是人們樂此不疲的往太空中去發射衛星和火箭,想弄明白外面到底是什麼樣子的。結果看完之後,網友紛紛表示,這看上去也太普通了,就好像地球一樣。
  • 《流浪地球》穩了 看看外國觀眾和原著作者怎麼說
    比如前面提到的那家國外的科幻電影網站就認為《流浪地球》「算不上一部偉大的科幻電影」,因為影片在科學上的漏洞太多,也沒有給出足夠的解釋,例如為啥地球停止了自轉後還能有相對穩定的大氣層存在,為啥地球遠離太陽後地表溫度沒有逼近絕對零度,以及為啥在這種極端寒冷的天氣下機器還能運轉。
  • 比《流浪地球》早4年,這個留美學生拍出了劉慈欣都滿意的科幻短片
    圖@未來局科幻辦現場大劉問卡梅隆,你想看到中國拍出怎樣的科幻片?卡梅隆還暗戳戳地cue了大劉:「我覺得應該拍《三體》」。《流浪地球》之後,想必很多科幻迷們和卡梅隆一樣更加期待著《三體》電影問世。只是大劉在今天的對談裡也說到,現階段想拍一些容易的,《三體》對於目前的經驗來說有一定困難。
  • 用一句話證明你看過《流浪地球》,這幾位網友的回答,感動眾人!
    每年春節賀歲檔的大片競爭都異常激烈,而今年更是如此,其中春節黑馬《流浪地球》上映後口碑,票房雙豐收,截止到今天,上映已有10天,已經斬獲28.98億票房,對於一向以嚴厲評分為名的豆瓣,這部影片的評分也是高達9.3!眾所周知,《流浪地球》改編中國首位獲得雨果獎的科幻作家劉慈欣的同名小說。對於不少科幻迷而言,「大劉」出品,必屬精品!
  • 流浪地球上,你能看到多少流浪的心
    前幾天看過了流浪地球,這部電影的場景設定和特效處理都做得不錯,雖然各路網友看完之後都會挑電影裡的bug,但是作者第一時間就出來一一進行解釋,這種實事求是,敢於面對質疑的精神難能可貴,比某些流量小鮮肉學術不端的行為形成鮮明對比。
  • 《流浪地球》穩了,應該看看外國觀眾的真實評價了
    比如耿直哥前面提到的那家國外的科幻電影網站就認為《流浪地球》「算不上一部偉大的科幻電影」,因為影片在科學上的漏洞太多,也沒有給出足夠的解釋,例如為啥地球停止了自轉後還能有相對穩定的大氣層存在,為啥地球遠離太陽後地表溫度沒有逼近絕對零度,以及為啥在這種極端寒冷的天氣下機器還能運轉。
  • 《流浪地球》票房預測多少?《流浪地球》值得看嗎?劇情介紹
    她說,目前《流浪地球》《瘋狂外星人》《熊出沒·原始時代》是影城的票房主力軍,「我們影城地處景點位置,來看電影的遊客很多,他們一聽《流浪地球》有吳京,就會選擇觀看。吳京的號召力還是很強的!」相比之下,《新喜劇之王》《小豬佩奇過大年》《神探蒲松齡》《廉政風雲》的表現則不如預期。  「華語硬科幻特效第一部,沒啥好說的!」觀眾覃先生看完《流浪地球》後,難掩激動心情。
  • 海外對《流浪地球》啥評價?美國認可、希臘客觀,看到韓國:酸了
    最近春節檔雖然已經過去了,但是春節檔的電影卻始終熱度未減,對於春節檔播出的《瘋狂的外星人》、《流浪地球》、《飛馳人生》等電影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流浪地球》更是衝出國門,給全世界帶來了一個新的驚喜。
  • 六問空間站 「流浪地球」要成真?
    2月13日,浙江省嘉興市中山路旭輝廣場,太空彩燈如同科幻片一樣掛在頭頂,演繹真實版《流浪地球》。視覺中國供圖不久前,一則名為「空間站真的要來了」的話題登上了微博熱搜。不少媒體將2019年稱為我國空間站建造任務的關鍵之年:我國空間站飛行任務將於今年下半年拉開序幕,屆時,空間站核心艙、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和首飛載荷將陸續運往文昌航天發射場進行發射場合練,後將擇機進行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任務。很多公眾對空間站的想像和理解一直停留在科幻電影裡。這次,「流浪地球」要成真了?
  • 【科普知識】《流浪地球》裡的空間站為啥有個大圓盤?
    相信看過《流浪地球》的很多人,都對電影中的空間站印象深刻,當地球面臨覆滅的威脅的時候,它承載著人類的希望,電影最後它又成為了拯救地球的關鍵。比如,因為沒有重力將身體往下拉,向前彎曲身體需要使用更多的腹肌;比如,想要以在地球上同樣的動作坐直或站立也是十分困難的。
  • 《流浪地球》在美上線,部分內容卻遭消音……網友們吵翻天
    排片逆襲後,《流浪地球》5月6日正式下映,在90天時間裡,小破球總票房46.55億元,目前僅次於《戰狼2》的56.85億元,成為中國電影票房史上第二位。電影裡的「北京第三區交通委提醒您: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更是成了高頻臺詞,不僅受到了各地交通宣傳部門的喜愛,也成了廣大網友們的口頭禪。
  • 《流浪地球》的作者是電廠工程師,中年失業後,卻因《三體》走紅
    魯豫就問劉慈欣,成為一個全職的作家以後,為什麼反而覺得寫作的時間比工作的時候少了?大劉是一個特別實誠的人,他就回答說:「因為要是工作的話,特別是像電力系統這種工作,你必須按時去上班,堅守崗位,那麼堅守崗位的時候,你也未必真的有什麼事情對吧,所以這個時候你就可以在那裡寫作了」。
  • 流浪地球2?並沒有,都是套路!
    網友戲稱:《流浪地球》打開了我國科幻電影的大門,《上海堡壘》又給它關上了。至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評價,相信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流浪地球》的優秀不是特效有多華麗,而是人物情感,和劇情的相得益彰,看的出來,這樣一部優秀的電影,當然是希望它出續作的。
  • 《流浪地球》票房高達46億,劉慈欣拿多少?網友:難怪不想拍三體
    之前熱映的《流浪地球》經歷了兩次秘鑰延期,一共上映了90天,總票房高達46億多人民幣。作為國產科幻電影的開元之作,《流浪地球》從官宣開始就受到了大家的熱切期待。上映後更是頻頻超越紀錄,風頭無兩。《流浪地球》改編自劉慈欣同名科幻小說,故事設定在2075年,講述了太陽即將毀滅,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而面對絕境,人類將開啟「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人類新家園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