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天問一號」將一次完成「環繞、著陸、巡視」三大目標,我國的火星探測之旅正式開啟。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和「天問一號」共同暢遊火星的還有一位特殊乘客,它是由央視新聞與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聯合推出虛擬科普微視頻《我要去火星——火星貓探火日記》裡的特派探火記者。(百度大腦提供AI技術支持的全球首個虛擬「火星貓」)它將帶來最前沿的一線報導,能就火星、太空等話題和人們暢快嗨聊,並成為億萬國人的火星知識科普小助手。
如此能說會逗、會思考、又「上知火星天文,下知火星地理」的「火星貓」是結合百度大腦全球領先的的開放域對話模型PLATO-2,藉助百度搜索此前積累的海量火星知識圖譜,能讓能就火星、太空等話題和人們暢快嗨聊。同時通過百度大腦DuMix AR平臺和端到端神經網絡中文TTS模型賦予了火星貓豐富的表情、動作以及聲音,讓讓它聲情並茂地實現與人之間的互動。
航天是世界最具挑戰性和廣泛帶動性的高科技領域之一,在此次火星探測任務中,百度與中國火星探測工程合作,通過一系列創意互動拉近大眾與前沿科技的距離。而百度大腦以虛擬形象「火星貓」探索航天領域,則為大眾帶來了更為新奇有趣的科普體驗,點燃大眾對火星探索的熱情,是一次極富意義的創新嘗試。未來「火星貓」還將繼續奮戰在「探火一線」,或是藉助百度大腦人臉3D表情動捕驅動技術,變身虛擬網紅開播,跟大家聊聊自己的感受。或是用戶建立自己的虛擬形象,與「火星貓」互動合影。
總臺央視記者 李寧: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在我身後,發射火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遙四火箭就在那個發射塔架中整裝待發。再過幾個小時就是見證歷史的時刻了!我現在還有點小激動呢,這可是我們中國第一次探測火星!
再過一會,發射塔架就將開始展開,火箭就會全部露出來,這次火星之旅也就正式啟動。之前有朋友問,七八月是海南一年中最熱的時候,為什麼會選擇在這個時期發射呢?因為……沒有辦法!
你看,火星和地球,最近的時候有5500萬公裡,最遠要4億公裡。你總得挑距離近的時候去火星,能省燃料、省時間吧?那麼問題就來了,什麼時候最近呢?按照地球公轉周期1年、火星公轉周期2年來算,火星大約每兩年會遇上地球一次。算下來,今年的7、8月間就是他們的窗口期,所以我們就要抓緊時間,利用好這個「窗口期」。不然,下次就要等到2022年了。所以,這個發射時機來之不易。
對於火箭來說,這趟行程只有半個多小時就結束了,但是對於火星探測器來說,這可真是一次漫長的旅行。過去我們去過最遠的地方是月球,探測器要飛上一周才能到。那麼這次去火星要多久?七個月!這麼長的旅程裡,我們不能陪著探測器,也見不到它,怎麼辦呢?沒關係,我們在火星探測器上安排了一位神秘的「乘客」,它就是我們派出的探火小記者——火星貓。出來吧小可愛,快來向觀眾朋友們介紹一下自己!
(總臺央視記者 崔霞 陶嘉樹 李寧 丁雅妮 劉曉峰 合作 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 火星貓原創形象設計 胡鍾元)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