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千克究竟有多重?!

2020-11-24 漲個知識

千克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計量單位,可是1KG有多重呢?又是誰規定的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1KG!

1KG有多重?

1799年,法國科學家提出4℃時,一立方分米水的質量定義為1KG,並且以這個標準製作了純鉑為原料的『千克原器』作為1KG的國際標準。1889年,科學家們用更穩定的鉑銥合金代替了純鉑的千克原器,並一直沿用至今。也就是說,我們常說的『千克』是以這個『國際千克原器』實物為標準的。

千克原器

國際單位制的基本單位

在1960年的國際計量大會上,各國開始統一使用『國際單位制(SI)』作為世界上最普遍的標準度量衡單位系統,其中七個基本單位分別是:米(長度)、秒(時間)、開爾文(溫度)、安倍(電流)、摩爾(物質的量)、坎德拉(發光強度)和千克(重量)。其中重量單位千克是唯一使用實物進行定義的單位。

用實物作為單位標準雖然簡單,卻也存在著一些缺陷。首先,雖然保存條件無可挑剔,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千克原器的質量會發生微小的變化,從而引起所有事物質量的變化,並會影響所有與質量有關係的物理單位,比如牛頓、焦耳等。其次,為了避免損傷,千克原器不能經常使用,給實驗室對千克的測量帶來了極大的不便。

普朗克常數

為了杜絕混亂,國際計量委員會早在2005年就提出以基本物理常量為基礎,對千克進行重新定義。2010年,國際計量委員會並以普朗克常數為基礎重新定義『千克』。

普朗克常數是物理學最基本的常數之一,單位是kg*m/s,而長度(m)和時間(s)都很好測量,因此用普朗克常數倒推千克(kg)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只要擁有一臺天平,根據普朗克常數將對應的儀器參數設置完成,那麼得出的質量就是理論上沒有誤差的1KG。

超帥的普朗克!

相關焦點

  • 1千克究竟有多重?
    然後將這個值納入千克的新定義,實現新舊定義之間的平穩過渡。最後,在已得出精確數值的常數的幫助下,採用測量手段,確定新定義下的1千克有多重。掉隊的千克定義現行的千克定義要求,無論在世界的哪個角落,只要進行公制質量的測量,都必須向國際千克原型的質量看齊。
  • 1千克到底有多重?
    點上面藍色字體直觀學機械可長期訂閱我們法律顧問:趙建英律師1千克到底有多重
  • 1千克到底有多重?新答案來了
    1千克到底有多重?新答案來了 千克等計量單位將改由基本物理常數定義;專家:這種計量方式更準確 2018年12月13日     本報長沙訊 千克、安培、開爾文、摩爾……這些我們描述和定義世間萬物的標尺,今後將全部由「常數」定義。
  • 1千克到底多重?科學家也在算 或有輕微改變
    國際千克原器的一件複製品。(圖片:美媒)中國日報網7月12日電(張巖)據美國知名網絡雜誌SLATE報導,1千克重量即將發生輕微改變。1千克到底多重?中學科學課程經常說,這個單位就是1立方分米的純水在4℃時的質量。
  • 「1千克」到底有多重?新答案來了
    「1千克」多重?這一國際標準質量單位近130年來由一個小巧的鉑銥合金圓柱體定義。這一「國際千克原器」保存在法國首都巴黎西郊一間地下儲藏室內,擋不住歲月和汙染導致的細微變化,難以適應現代精密測量要求。科學家18世紀末決定創建國際通用的計量單位體系,首先確定採用法國科學院在法國大革命後制定的長度單位「米」,即經過巴黎的地球子午線全長四千萬分之一為「1米」;隨後依據米的定義,規定1立方分米純水在4攝氏度時的質量為「1千克」。1889年第一屆國際計量大會決定,把一個直徑和高度同為39毫米的鉑銥合金圓柱體質量作為國際單位「千克」基準。
  • 一千克究竟有多重?
    ■新知放置在法國巴黎的國際千克原器近期備受關注,因為各方盛傳這個有著126歲高齡的鉑銥合金圓柱體將結束歷史使命,質量的單位「千克」將重新被定義。記者從4日召開的「展望2025—國際計量發展重大挑戰」國際研討會上獲得準確消息,「千克」的定義確定將於2018年以新面孔和我們見面。
  • 一千克是多少斤啊 一千克是多重
    而我們在課堂上學到的質量單位明明是千克。那麼一千克是多少斤?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千克是公制計量單位,一千克等於一公斤,合我國二市斤。公斤又稱千克,是國際單位制中,質量的基本單位。在國際單位制的七個基本單位中,公斤是唯一一個帶有詞頭的基本單位。千克是公職計量單位,一千克等於我國二市斤,1千克=1公斤,1千克=2斤,1千克=20兩,1 千克 = 1000 克。質量單位是千克(kg)。1889年第一屆國際計量大會批准了國際千克原器並批准今後以這個原器為質量單位。
  • 「千克」到底多重將有新定義
    來源:經濟日報前不久,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CGPM)經包括中國在內的53個成員表決,全票通過了關於「修訂國際單位制(SI)」的1號決議。至此,國際測量體系的7個基本單位有史以來第一次全部建立在不變的常數上,保證了SI的長期穩定性和環宇通用性。不少專家表示,SI修訂是科學進步的又一座裡程碑。
  • 1千克有多重?它就要重新定義了
    目前,1千克的定義就是"國際千克原器的質量",這個原器存放在位於巴黎的國際計量局的保險柜裡。千克是目前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中唯一仍使用實物進行定義的單位。其他的六個基本單位是米(長度),秒(時間),開爾文(溫度),安培(電流),摩爾(物質的量)和坎德拉(發光強度)。
  • 你到底有多重?明天就會有新的「1千克」參照基準
    過去一百多年裡,地球人對「千克」(kilogram)的定義都基於存放在法國巴黎的一個小型金屬圓柱體——即神聖不可侵犯的「國際千克原器」。自1889年在巴黎召開的第一屆國際計量大會(CGPM)以來,這個暱稱「大K」(Le Grand K)的圓柱體就是質量單位「千克」的基準。
  • 國際單位制迎來歷史性變革 「千克」到底多重將有新定義
    前不久,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CGPM)經包括中國在內的53個成員表決,全票通過了關於「修訂國際單位制(SI)」的1號決議不少專家表示,SI修訂是科學進步的又一座裡程碑  1千克到底多重?不少人聽到這個問題時,可能會陷入迷茫,1千克不就是1公斤嗎?可問題又來了,1公斤又是多重呢?  其實,千克的定義能夠追溯到128年以前,科學家們將一個直徑與高度都為39毫米的鉑銥合金圓柱體作為1千克的標準重量,也就是所謂的「國際千克原器」(IPK)。它被保存在法國的國際計量局中。
  • 千克換千克,有啥不一樣?
    千克原器又被稱為「大K」,陪同「大K」的還有六份官方副本,作為「繼承人」和「備用件」。在世人的心目中,這個千克最高基準具有極其神聖的地位。有三把鑰匙存放在不同地方,必須悉數到場才能打開金庫一睹「大K」的尊容。
  • 電子是基本粒子,地球所有電子有多重?據說只有一千克,是真的?
    電子有多重,地球上的電子總共有多少?電子的質量大約為9.109 × 10^ 31kg,質子的質量為1.672621637×10^-27千克,實際的電子質量為質子的1/1836倍,湯姆遜的估計還是非常準確的。
  • 電子是基本粒子,地球所有電子有多重?據說只有一千克,是真的?
    電子有多重,地球上的電子總共有多少?電子的質量大約為9.109 × 10^−31kg,質子的質量為1.672621637×10^-27千克,實際的電子質量為質子的1/1836倍,湯姆遜的估計還是非常準確的。
  • 一度是多少,一千克有多重?明年將被重新定義
    (原標題:量子化變革已到來,「千克」被重新定義 ——國際計量委員會副主席顛覆你的常識)
  • 1公斤有多重是誰規定的?新的國際基本單位正式啟用了
    這個答案當然也不能算錯,因為1公斤是多重,當然是由人來規定的,但問題是,這個1公斤到底是多重是怎麼規定的呢?或者換個問法:我怎麼知道1公斤到底是多重呢?有人說,用秤稱一下不就好了嗎?唔,那你憑什麼相信這個秤是準確的呢?或者換個問法:生產秤的廠家,用什麼東西來做標準才能知道自己的秤是準確的呢?
  • 整個宇宙有多重?至少2600萬億億億倍太陽質量!
    僅在我們的銀河系中,就有2000億顆以上的恆星、行星,整個銀河系重達太陽的1萬億倍。那麼,整個宇宙究竟有多重呢?為了知道宇宙有多重,首先要知道宇宙有多大。根據宇宙大爆炸理論,我們的宇宙在138億年前誕生於一個無窮小的奇點。宇宙形成後,空間快速膨脹,甚至超過了光速,使得目前的宇宙範圍變得非常大。
  • 克、千克、噸的認識
    《克、千克、噸的認識》【選擇原因】1、能夠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質量單位和稱量工具,並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2、認識質量單位有克、千克、噸,能正確的進行單位【視頻介紹】主要介紹了克、千克、噸的知識。從克、千克和噸的來歷進行介紹,並進行了一些小物體的重量的稱量,讓大家對較小的質量單位「克」有了初步的認識。
  • 地球究竟有多重?
    這個問題的快速答案大約是6000000,000,000,000,000,000,000(6x1024)千克。行星重量的測量是根據地球對其附近物體的引力得出的。事實證明,任何兩個質量對彼此都有引力。如果你把兩個保齡球放在一起,它們會受到引力的吸引。但是吸引力極小,如果你的儀器足夠靈敏,你可以測量兩個保齡球對彼此的引力。
  • 一秒有多長,一公斤多重?新標準來了,將顛覆你的認識
    一秒鐘有多久?一公斤有多重?一米有多遠?...這些與每個人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基礎問題,卻並不是這麼容易就能說清楚。國際千克原器,跟咱有關嗎?要問你一件東西有多重,你肯定會回答說,到菜市場找個大媽的電子秤就能得出答案。但你知道大媽秤上的1千克是怎樣被定義出來的嗎?一百多年前,人們造了一個精準的「砝碼」——國際千克原器。從此,人類重量的概念都是參考它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