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曾這樣為惡:遊戲《光之鎮》的幕後故事

2020-12-06 電科技

光之鎮是根據記錄了20世紀初期起到某精神病院關閉為止的長篇文件以及該精神病院內精神病患者的真實經歷改編而成。

伴隨著破碎的音符呈現在黑色背景上的第一句話,可能會讓《光之鎮》的玩家感到莫名其妙——這更像是在描述某個高級機密設施而非精神病院。而遊戲的內容只會讓這種迷惑更進一步:玩家操控的角色獨自出現在一所破落的精神病院,沒有記憶,沒有目標,似乎是被命運的絲線牽引而來,只能通過逐步探索找到曾發生在此的真相。

在簡短的遊戲流程中,伴隨著玩家的只有冰冷的音樂、混亂的記憶和不時閃現的黑白夢境,而鏽跡斑斑的設備後充斥著慟哭、哀嚎、恐懼、孤獨與絕望,訴說著曾發生在此的沉重事實。



為什麼一個精神病院會被描述得如同集中營般恐怖?這裡可以用最簡單的邏輯來理解:這所精神病院的確就是一座集中營,用以容納——更準確來說是囚禁一切被認為精神失常的人。

託斯卡納豔陽下

這部遊戲的開發要從兩年前說起。2014年2月,英國《每日郵報》刊登了一篇標題又長又直白的報導《不歸路:被遺忘的義大利精神病院曾收容6000名被送往接受「治療」的病人卻從未允許他們離開》,儘管秉承了《每日郵報》一貫的文筆,可這篇報導的確將這所塵封已久的精神病院正式拉回人們的視野之內。


遊戲中的精神病院……現實中的精神病院

陽光之下,必有陰影。

這所名為沃爾泰拉的精神病院就坐落於素以風景秀麗和陽光和煦而聞名的義大利託斯卡納大區。儘管在遊戲介紹中只是用「為增加劇情效果本遊戲採用藝術手法引用了義大利某精神病院作為原型」一筆帶過,但同出自義大利的LKA工作室似乎從未打算為其留幾分情面,在官網中一再提到「沃爾泰拉」的名字,並將「實地取景」作為宣傳手段。

那麼,在這所精神病院裡到底發生了什麼駭人聽聞的事,足以讓其成為驚悚冒險遊戲的題材?

精神病的難題

對於大腦結構和情感都是最為複雜和脆弱的人類而言,精神問題由來已久。不論是生理的改變。遺傳的影響抑或是心理創傷,都很容易讓人墜入精神疾病的泥潭,而數千年來,人類都對此一無所知,束手無策。

《光之鎮》的女主芮妮便是一名精神分裂症的患者,體驗過遊戲的玩家想必也體驗了一把精神病的痛苦:破碎的思維和記憶、沉重的夢境、詭異的妄想、無緣由的幻視與幻聽……對玩家而言,這頂多是導致對遊戲的操作一頭霧水,對患者而言,卻是實打實的痛苦體驗。

痛苦歸痛苦,因為對精神疾病缺乏了解,人們對此毫無辦法。患者能自行擺脫疾病困擾的少之又少,而旁人也提不出什麼好的治療方案,直到18世紀,人們依然認為精神病源於邪靈附體等外部原因,而直到20世紀初期都還只能通過監禁束縛病人身體,對其施以大量鎮靜劑甚至是鴉片暫時遏制其行為,得過且過。

這樣畢竟治標不治本,病情並不能得到緩解,最後的結果是被送入精神病院的極少有康復者,新病人卻源源不斷湧入,以至於每家精神病院都容納了數千名患者,人們亟需找到有效的療法。

噩夢療法

而後,「前腦葉白質切斷術」橫空出世。葡萄牙神經外科醫生莫尼斯從一次動物實驗報告會中獲得了啟發,嘗試向精神病患者的前腦葉注射酒精殺死其部分腦神經。手術取得了成功——他是這樣宣稱的。儘管病人最終沒能完全康復,但患者確實活了下來,而且精神病的程度看起來確實有所減輕。

這次「成功」大大鼓舞了莫尼斯,他接下來又做了數十例這樣的手術,並且向公眾宣傳。

但這樣的手術需要複雜的外科手術步驟,對手術設施也有很大的要求。這時,另一個重要人物,美國醫生沃爾特·弗裡曼站出來,宣布了一項「重大改進」:冰錐療法。冰錐療法所需要的設施很簡單:螺絲刀、冰錐、鋼針,只要是又粗又長又硬的東西就可以。手術室?

不需要,直接把病人捆在床上,把冰錐從病人眼眶上方捅進去,捅到大腦前部,根據經驗搗兩下,搗爛了,收工,搞定。手術所需時間比拔個牙還快,療程短,見效快,深得大眾的歡迎。


冰錐入腦,正是當年醫生們「治療」精神病人的常見方式

效果有多好?好像還真是意外地有效。再狂躁的患者,這樣一搗,也馬上變成了溫馴的小綿羊,變得平靜而乖巧,可以任人擺布——就是有點溫順過頭了。

哪怕是手術成功者,也變得幾乎失去了一切的感情,失去了主觀意識,失去了欲望,失去了智能,變得遲鈍、麻木、呆滯,成了一具具行屍走肉。

對於「手術成功者」而言也不過如此,如此簡陋的手術,沒有任何定位,就是靠醫師經驗亂搗一氣,「失敗者」也不在少數:或是死在手術臺上、或是變得極端狂躁和抑鬱、或是身體的某一部分殘疾無法控制……這讓腦葉白質切除手術成了一項輪盤賭博運動。

然而當時確實沒有什麼更好的療法,大家都病急亂投醫,再加上平靜溫順的木偶人正合院方和病人家屬的願望,這項手術居然得以順利開展數十年,而其發明者甚至還獲得了1949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更加助推了這場熱潮。偶有反對的聲音,也被淹沒在人們的熱情之下,

病人不配合怎麼辦?拉去做手術吧;脾氣太火爆怎麼辦?拉去做手術吧;孩子不聽話怎麼辦?拉去做手術吧;……

越來越多病人,甚至與精神病半點關係沒有的人都被迫進行了這項恐怖手術。

噩夢療法的存在,讓那幾十年內的精神病院,變得比監獄更為恐怖。在監獄你還能作為一個人活著,在精神病院,卻只能成為一個白痴。

飛越瘋人院

可能有點出乎我們的意料,但精神病藥物,確實是從上世紀50年代中才開始出現的。精神病藥物的出現吹響了人道主義的號角:過往的手術造成的後遺症大家都看在眼裡,如今出現了只需服用便可以緩解病情的藥物,落後的療法又有何意義呢?

隨著反對的浪潮日益高漲,滅絕人性的前腦葉白質切除手術逐漸在各個國家被禁止使用。

而1975年上映的《飛越瘋人院》,則成為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影片中對精神病院內部高壓管制措施的揭露和對自由精神的歌頌,正式在全社會引起了對精神病院質量的關注。

我們的故事舞臺,沃爾泰拉精神病院也在1978年被義大利政府以「殘忍對待病人」的理由關停,並在之後通過一項聲明對其進行譴責。

自此,「瘋人院」時代宣告結束,終於邁進到真正的「精神病院「時代,完善的心理諮詢、病理檢測和藥物控制,讓精神病患者最終可以抬起頭來,在醫療體系的扶持下接受治療,走出陰影。

然而,在那噩夢般的40年裡,受到傷害的無數人,又該找誰算帳?又有誰關心過他們的遭遇?

今日的陰霾

乍看起來,我們似乎已經與那野蠻的時代告別,然而這並不是現實,對精神的錯誤認識從未遠離我們。

電痙攣療法,也是從上世紀開始沿用的治療方式,對前額葉進行電療,確實對抑鬱症有一定的成效。然而在非抑鬱症的領域,電擊療法也遭到濫用,相信各位看官看到電擊療法估計也想起了——就是曾掀起軒然大波的「網癮「治療事件。

對曾經調侃過「楊叫獸」的我們,應該不會對這一幕感到陌生

抱著事不關己態度的我們,對於楊永信也不過是調侃一下「磁暴步兵「而已。然而其所作所為,卻對被送去「接受治療」的人造成了確切的傷害。他的電擊並非對大腦的刺激,而只是作為懲罰措施,來建立條件反射。作為懲罰措施,自然就少不了對身體的傷害——沒有準確量度的電擊,除了疼痛與麻痺,還有可能造成心律不齊和肌肉顫抖導致骨折等嚴重後果。

如此行為,不但沒有受到制裁,反而作為正面例子得到地方政府和電視臺的宣揚,還享受國務院專家特殊津貼,在對精神病的認識方面,我們確實不像是21世紀的人,野蠻與落後從來沒有遠離我們的生活。

吸取教訓?

「十九世紀威脅人類的是肺病;二十世紀威脅人類的是癌症;二十一世紀威脅人類的一定會是精神病。「

高速發展的社會帶來的反而是精神壓力的大幅提升,當今社會三分之一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精神問題,憂鬱、焦躁等精神問題時常見於報端、見於身邊人,甚至就出現在自己身上。然而我們對於精神疾病的態度,還有太多值得商榷之處。


《光之鎮》中精神病院原型的內景,儘管其如今已經荒廢,但我們也許不應忘記在這裡發生的真實故事

單從遊戲性的角度來說,《光之鎮》也許並不是一個優秀的遊戲,然而其拋磚引玉的作用不可忽視:它充當了某個回望過去的良好契機。回顧過去對精神病人的粗暴對待,體驗精神病人的痛苦,才能讓我們學會關愛精神病患。畢竟,我們誰都不知道,下一個遭到精神病襲擊的,會不會就是我們自己。

電科技專注於TMT領域報導,青雲計劃、百+計劃獲得者。榮獲2013搜狐最佳行業自媒體人稱號、2015中國新媒體創業大賽總決賽季軍、2018百度動態年度實力紅人等諸多大獎。

投稿請登錄:http://www.diankeji.com/member
商務合作請洽:marketing#diankeji.com

聲明:本站原創文章文字版權歸電科技所有,轉載務必註明作者和出處;本站轉載文章僅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電科技立場,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焦點

  • 幕後故事|結合電影敘事經驗,為遊戲打造引人入勝的故事
    我入行遊戲運營後,中途轉道動畫電影兩年,最終又重回遊戲懷抱。故有幸接觸電影編劇領域,並以故事策劃身份參與了《疑案追聲DLC:中元節特別篇》的遊戲製作。本次分享對《中元節特別篇》的敘事創作部分進行反思復盤,總結了在實際項目中我們曾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問題所使用的一些電影編劇思路方法( 「衝突層級」、「故事前提」、「主題」、「人物」)。
  • 《我們與惡的距離》故事和角色觸及觀眾「痛點」
    原標題:《我們與惡的距離》故事和角色觸及觀眾「痛點」 《我們與惡的距離》已播出4集,已經有人說出了「金鐘獎預訂」的評價,衝著賈靜雯這次表現,《倚天屠龍記》後十多年再拍臺劇就摘下「視後」榮譽並非不可能。 專題撰文 信息時報記者 陳慧 被故事吸引:受害者母親人設展開不同以往 《我們與惡的距離》2018年開始製作,拍攝期就備受關注,畢竟幕前幕後都是業內看好的明星。
  • 現象級口碑劇《我們與惡的距離》背後的故事,你了解嗎?
    9.4超高分現象級口碑劇持續引爆社會熱議微博話題閱讀量3.5億次騰訊視頻播放量2.1億次《我們與惡的距離》著 者:呂蒔媛、公共電視 出 版: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官方授權,完整十集原創劇本×主創訪談×深度導讀賈靜雯等主演千字長文講述幕後故事,剖白表演體會內附百張精美劇照,隨時重溫名場面名臺詞名人推薦:我非常喜歡一個劇,叫做《我們與惡的距離》,裡面有一句臺詞很打動我,他說「看見的不用去相信,看不見的才要去相信」。
  • 黑暗中的光:《荒神》和它的幕後故事
    這些能力從一開始就處於解鎖狀態,與之相對應的是DLC中難度會有所增加。《夜幕》是一個單獨的故事,玩家大可跳過遊戲本體直接遊玩,但對於尚未上手的玩家,還是建議你應該先通過本體再體驗《夜幕》。這樣一個連續的過程可以保證你更好地了解基本玩法,體會每個技能的運作。
  • 茅盾記述《北歐神話》:冰與火、善與惡、毀滅與重生的神話故事
    北歐神話是歐洲文學的泉源之脈,現代文學與影視作品、遊戲故事受到北歐神話的普及性覆蓋,迪士尼動畫電影《馴龍高手》、漫威電影《雷神》之類的現代文藝作品,有過北歐神話閱讀基礎的或許會想到那些關於冰霜巨人、侏儒、北歐諸神的故事。
  • 殘忍之為首惡——讀《平常的惡》| 好奇心日報年度圖書推薦
    施克萊在美國政治學界應該不能說太邊緣,她 1928 年生於拉脫維亞,和許多美國猶太裔學者一樣,為躲避政治迫害,流亡美國。在美國哈佛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後,長期在哈佛大學任政治學教授,也曾出任過美國政治科學協會的主席。但是,她的這部出版於 1984 年的著作卻迥異於主流的美國政治科學著作,風格獨特。
  • 從觀眾到主演,聽,《沂蒙山》幕後的故事
    沂蒙人民曾用生命和鮮血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和人民解放立下了不朽的功勳。在這片紅色的沃土上,有用乳汁救活傷員的「沂蒙紅嫂」;有擁軍支前模範「沂蒙六姐妹」;有與日本侵略者血戰到底的「中國抗日第一村」淵子崖村;有宛轉悠揚、風靡大江南北的經典民歌《沂蒙山小調》…… 民族歌劇《沂蒙山》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被創作出來的,昨天我們和大家分享了《沂蒙山》歌劇的整體概況,但這樣一部優秀的作品是如何被創作出來的?幕後還有哪些故事?
  • 《我們與惡的距離》:多視角敘事下的故事呈現
    《我們與惡的距離》是2019年上半年在臺灣播出的一部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由賈靜雯、吳慷仁等主演。王赦為殺人犯辯護,這變成了公眾乃至他的家人難以理解的事:他被潑糞、收到恐嚇簡訊,他被媒體貼上「為殺人犯說話」的標籤,他的家人生活在不安的情緒中,希望他不要再為殺人犯辯護。現實與個人理想發生衝突。但「王赦在為殺人犯說話」的觀點難以苟同,他的立場始終在法律這一邊。
  • 俄拘捕「藍鯨」死亡遊戲幕後主腦 遊戲或還在繼續
    俄羅斯警方近日拘捕了一名任職郵差的男子,指他為藍鯨遊戲的其中一名幕後主腦。警方預估他在被捕時,仍在誘導32名學生自殺。西多羅夫早前曾教導一名13歲女學童如何跳進地鐵車底,其後她在手臂上刻上藍鯨圖案後再自殺。
  • 光遇這款遊戲,第一印象是溫馨治癒的存在,但玩過後真是這樣嗎?
    光遇,一直以來給人的第一印象都是溫暖治癒的存在,漂浮的雲野,夢幻的雨林等場景,想起來都覺得很舒服。其實,光遇不僅有這些溫暖治癒的元素,還有很多恐怖的因素存在,甚至讓人產生懷疑,光遇真的是一場恐怖遊戲嗎?一,皮皮蝦墓地的存在本來就讓不少玩家心生畏懼,更別說皮蝦了。
  • 第五人格:「機械之心」亮相新賽季,「惡之花」終於要來了?
    在最近的一次爆料中網易公布了新賽季之中的四款排位掛件,其中邦邦的稀世金掛「未送出的花」也儼然成為了新賽季之中的最大亮點,同時「邦邦」這位監管者也順勢的成為了當前的熱門不二之選,除了這款金掛之外另一款備受玩家喜愛的掛件就是「機械之心」了。「機械之心」亮相新賽季,首先來說這款掛件光從名字上就能夠十分容易地猜出關於她的主人一定是「機械師」特雷西了,實際上也正如玩家猜測的一樣。
  • 五本主角是幕後黑手的小說,主角穩居幕後,低調發育,掌控世界!
    《全民大穿越》作者:朱血蓮,313萬字完結以穿越之名,我要將二十一地球文明改造成高能文明,重生回來主角如是說,從此之後,地球的命運就被某個幕後黑手,隱藏大BOSS玩弄於股掌之間。前幾十章只是有點爛俗的情節,太多的回到過去改變人生軌跡的文,但是從一走出地球就一發不可收拾,2.
  • 心理恐怖遊戲《靈媒》幕後花絮 詳解實機動畫玩法
    在科隆展展示最新實機內容後,開發商Bloober Team再次發布了第三人稱心理恐怖遊戲《靈媒(The Medium)》的幕後花絮視頻,遊戲首席設計師Wojciech Piejko和製作人JacekZięba介紹了遊戲故事背景、一些遊戲玩法和過場動畫等等
  • 《星球大戰》系列電影將映 主創將分享幕後故事
    《星球大戰》系列電影將映 主創將分享幕後故事     除了經典影片的播映,此次CCTV6《佳片有約》特別節目更邀請著名影星陳衝主持,盧卡斯影業總裁凱薩琳·甘迺迪、《星球大戰》主演海登·克裡斯滕森、C-3PO飾演者安東尼·丹尼爾斯、以及包括工光魔首席創意官約翰·諾爾和天行者音效音效指導馬修·伍德在內的幕後創意人員更走進演播廳,講述他們的星戰情緣和幕後故事。
  • 光遇的雷點你知道嗎?「小啾啾」成過街老鼠,提倡文明遊戲
    光遇的雷點你知道嗎?「小啾啾」成過街老鼠,提倡文明遊戲 前言: 大家好,我是麥克,每日分享玩法攻略,電競情報,為遊戲而發燒。有粉絲問麥克,玩光遇需要注意些什麼?答案很明了,自然需要注意社交禮儀。
  • 用餘熱播撒「科學之光」
    如今,他又拿起話筒,給大家講述一個個生動的科學故事。堅持學習科普報告和科學研究不一樣,不僅要求語言清晰、條理清楚、內容充實,還要結合學生的認識水平和接受能力,儘量生動形象,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的興趣。……為培養學生積極思維,拉近與學生的距離,他的科普講座經常以開放互動的形式,啟發學生提出感興趣的問題。然後,他旁徵博引,一一解答。「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直到現在,陳中仁還保持著讀書、讀報做筆記的習慣。他說:「人要活一輩子學一輩子。既然我幹了這項工作,就得博學多才,給學生一桶水,我得有長流水,才能將科學傳播落到實處,不負期望!」
  • 「藍鯨」死亡遊戲幕後主腦被拘捕 遊戲或還在繼續
    6月14日報導,一款名為「藍鯨」(Blue Whale)、專門誘導參與者自殺的恐怖網路遊戲從前年開始在俄羅斯興起。俄羅斯警方近日拘捕了一名任職郵差的男子,指他為藍鯨遊戲的其中一名幕後主腦。警方預估他在被捕時,仍在誘導32名學生自殺。
  • 《2077》火線夜之城第五期:強尼·銀手的幕後基努裡維斯親自配音
    今日《賽博朋克2077》最後一期遊戲直播節目《火線夜之城》如期上線本期節目重點講述了基努李維斯在遊戲中所扮演的角色強尼·銀手的幕後配音以及動作捕捉的故事。而在遊戲中他與主角的關係有點類似於《搏擊俱樂部》中兩位主角,雙方將在主角V的腦海以及身體中共同經歷眾多冒險。同時本次直播中還透露了遊戲中將含有高自由的的角色定製選項以及「伴侶」系統,玩家將可以選擇心儀的對象共同度過夜之城的休閒生活,劇情角色Judy目前已確定將可作為追求對象。
  • 鄒承魯:善者好之,不善者惡之 | 科學檔案
    其實,兩千多年前,孔老夫子就提倡:善者好之,不善者惡之。 生化學家鄒承魯先生,就是一位這樣的人。   在生物化學專業上,鄒承魯有出色的成就。   抗戰後,鄒承魯考取留英庚款(註:在中國「庚子賠款」後,美、英、法、荷、比等國相繼與中國訂立協定,退還超過實際損失的賠款。
  • 《建黨偉業》主創做客《愛說電影》 揭秘幕後故事
    《建黨偉業》主創做客《愛說電影》 揭秘幕後故事 《愛說電影》策劃製作了《建黨偉業》特別節目,從人物介紹、戰爭場面、揭秘幕後等方面,詳盡講述電影《建黨偉業》的藝術理念和誕生歷程。《建黨偉業》編劇董哲、配樂和主題曲創作者及演唱者馬上又做客6月27日18:20電影頻道《愛電影》,帶您一起探尋《建黨偉業》的幕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