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頭企業逃離矽谷,疫情雪上加霜……中美科創大不同!

2021-01-13 證券之星

作者:時代財經 谷霓裳 編輯:周明

新冠肺炎疫情不僅影響了美國的政局,也改變了美國科創前沿陣地「矽谷」的生產和生活模式。一方面,加州的防疫頻頻告急,醫療體系面臨崩潰;另一方面,惠普、甲骨文和特斯拉等美國大型科技公司先後「出逃」,雪上加霜下讓我們不得不反思,「矽穀神話」到底怎麼了?

時代財經新年特別企劃《2021,我們的世界會怎樣》,本期特別邀請到《Vivi闖矽谷》總製片,媒體顧問、原路透電視主播林薇,與我們共同探討——《科技解碼未來,美國還能引領科創前沿嗎?》

加州疫情告急,矽谷企業考慮強制注射疫苗

時代財經:截至目前,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已經超過2300萬,您在矽谷生活了多年,您了解到矽谷那邊疫情情況怎麼樣?政府有哪些新的防疫措施嗎?

林薇:非常感謝時代財經的邀請,很高興能有機會和大家交流。我夏天已經從矽谷回到了國內,這段時間都是在線工作,當然對矽谷的疫情情況我還是非常的關注的,因為很多的同事和朋友都還在矽谷,我們知道矽谷所處的加州是美國人口最多的州有4000萬人,佔美國人口的12%,雖然政府不斷的出臺居家禁令等措施,整體的情況卻並不樂觀。

尤其是去年11月份入冬以來,感染人數激增,我自己認識的有一位工程師的朋友就感染了新冠,瘦了30磅。但是非常幸運的是他已經恢復了,基本上我所認識的朋友都在家辦公,不出門,在家自娛自樂。

好消息就在於疫苗終於出來了,我知道的一些矽谷科技公司已經在考慮讓員工強制打疫苗,而且要打了疫苗之後才可以回來上班。像斯坦福醫學院我認識的一些醫生在第一批疫苗出來的時候已經開始打上了,而且反應也比較良好,所以看來美國要抑制疫情的話,可能就要寄希望在疫苗身上了。

「矽穀神話」到底怎麼了?

時代財經:矽谷老牌公司甲骨文正在把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紅木市的公司總部遷往德克薩斯州,此前惠普宣布將在得州建立新總部,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也表示已遷移到得州,並公開批評矽谷的創新環境,預言矽谷的影響力將有所降低。有關科技公司可能紛紛逃離矽谷的討論因此多了起來。對此你有什麼觀察或者切身的體會嗎?你認為背後可能的原因有哪些?未來美國的科技重心有沒有可能發生轉移?

林薇:

關於科技公司將總部搬離矽谷的這樣的消息,其實從幾年前就一直都沒有停止過,的確這段時間好像更加愈演愈烈,當然背後的原因有很多了,總體我們講三點:

第一是當然矽谷的整體的成本還是太高了,比如說加州的稅非常高,在個人收入稅方面是全美最高的,高達13.3%,生活成本高,房價和房租也很高,很多初創公司都在抱怨,整體的運營成本非常的高。

第二是幾大科技巨頭都在矽谷,而且他們太強大了,擠壓了新生初創公司的成長空間。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疫情讓大部分的科技公司的員工都在家辦公,這就讓很多人意識到其實在哪裡都可以工作。為什麼不搬到生活成本更低的地方呢?於是人才流出矽谷的這樣情況就屢見不鮮。

當然了我個人認為這些都不會改變矽谷科技和創新中心的地位,因為雖然有一些明星公司和明星創始人搬離了矽谷,但是具體的運營和研發仍然在這裡。

同時資本依然聚焦在矽谷,我們知道全美VC風險投資的20%都在矽谷,最重要的一點是目前為止,沒有任何的地方有矽谷這麼完善的創新生態圈,從自然環境到資本到教育,到文化,全部都聚集在這麼一個地方。我們認識的一些頂級的VC比如說Founders Fund也曾經在內部討論過要搬離矽谷,但是就一直沒有找到可以代替矽谷的地方。

從「copy to China」到 「copy from China」,中美科創大不同

時代財經:中國近些年的創新環境越來越好,甚至很多地方打出了「中國矽谷」的招牌,比如西二旗、中關村等等,您覺得中國的創新環境和矽谷的創新環境有何不同?

林薇:中國和矽谷的創新可以說是各有千秋,中國在創新方面近幾年是突飛猛進,一方面是中國政府對創新的重視和投入,以及中國巨大的市場。所以我們看到頂尖的技術,比如說5g人工智慧等方面都世界領先,而且中國在商業模式上的創新本來就非常突出,所以現在有時候我們都開玩笑說:「以前是copy to China,現在又變成 copy from China」。至於哪裡是中國的矽谷,這個就是仁者見仁了。

我們常說「 Silicon Valley is not a place,but the state of mind」,矽谷不是一個地方,而是一種思維方式,這裡指的就是一種鼓勵創新,對錯誤的寬容,資本和各種社會資源對初創公司大力的扶持,以及人才自由流動的這麼一個創新生態圈。所以哪裡有這樣的生態圈,哪裡就是矽谷。這個地方當然可以是北京的中關村,也可以是深圳,可以是成都,可以是杭州,我們也希望這樣的地方越來越多。

時代財經:你觀察到今年矽谷有哪些新的創新趨勢?這些趨勢和國內相比有什麼不同嗎?

林薇:今年矽谷的創新基本上是圍繞著疫情的主題,例如無接觸、智能化和前沿醫療方面,和國內相比其實差別還是挺大的。我就舉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我們看看外賣和快遞這個領域,美國在這個方面發展可以說要比中國要落後好幾年,因為美國地廣人稀,人工成本非常高,所以這方面一直沒有發展起來。

但是今年的疫情可以說是大大的推動了美國智能化的發展,而矽谷就是其中非常突出的主力,比如說矽谷的外賣和快遞行業就在這一年得到了突飛猛進,有點像美團模式的Doordash在今年上市了,還有一家幫助顧客去超市購買日用品的創業公司叫Instacart,也有望在明年上市。還有前谷歌員工創立的無人駕駛的公司Nuro在今年就和加州首府Sacramento的醫院合作,利用無人駕駛的小車為人們提供無接觸的傳遞醫療必需品和生活用品這樣的服務。還有疫情期間無接觸的需求,也推動了在線支付的發展。

在國內我們都覺得非常習以為常了,我們都不用錢包,有個支付寶或者微信就可以搞定所有的支付。但是在美國,商業銀行的實力實在是太大了,所以普遍上大家都用信用卡比較多,Apple Pay或者Google pay都一直沒有達到中國在線支付的普及程度。但是在疫情的情況下,由於在線業務的增加,美國的在線支付也開始快速的發展起來。

時代財經:回到我們本期討論的主題《科技解碼未來,美國還能引領科創前沿嗎?》,請您用自己的話來做一個解讀。

林薇:2021年我認為美國仍然會是科技和金融方面領先的大國,但是不會是唯一的大國,因為中國已經迎頭趕上了,而且由於美國政府在這次新冠疫情防疫方面的嚴重失策,美國整體實體經濟的恢復需要很長的時間,同時也讓世界看到了美國式體制的局限。所以在國際事務上,美國的領導地位也會受到影響。

點擊觀看視頻現場:

〖 時代財經 〗

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相關焦點

  • 火熱的美國大流行——逃離矽谷
    今天就來聊一聊大洋彼岸的矽谷正在發生什麼。逃離矽谷加州政府正面臨一個公共形象危機。根據去年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數據,約有65萬人認為他們已經對加州的陽光沒有那麼地眷戀了,這是他們選擇遷移的原因之一,而最受歡迎的新居是德州。這種內部遷移的趨勢總是特別複雜的,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外地人遷往德州的步伐正在不斷加快,越來越多的名人和巨頭公司正在奔赴德州。
  • 大廠扎堆逃離,矽谷正在喪失吸引力?
    作為世界上最密集的科技企業聚集地,在過去幾十年裡引領全球創新浪潮的矽谷,真的開始喪失吸引力了嗎?這對中國城市,又有何啟示? 1938年,兩名年輕的斯坦福畢業生帶著538美元,在舊金山灣區一間車庫裡,成立了日後的跨國科技巨頭惠普。
  • 北美觀察丨疫情改變美國:「逃離加州和紐約」,企業和人才湧向低...
    北美觀察丨疫情改變美國:「逃離加州和紐約」,企業和人才湧向低成本地區央視新聞客戶端  作者:顧鄉  2020-12-26 由於遠程辦公日益普及,低成本和稅收優惠地區變得更受企業和人才的青睞。
  • 2020年中國(陝西)-美國(矽谷)科創項目合作交流會在高新區舉行
    投融資機構代表、美國矽谷知名及相關科技企業代表等以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共同探討交流後疫情時期陝西省與美國創業者的合作發展契機。陝西省歷史文化厚重、區位優勢獨特、科教資源雄厚,當前,陝西全省上下正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時重要講話,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聚力打造內地改革開放新高地。希望以此次交流會為契機,通過面對面或是雲端連線的方式實現深度溝通交流,催生合作機遇,進一步深化陝西省與美國科創企業的更高層次務實合作,實現雙方互利共贏。
  • 美國矽谷人才開始「逃離」?我們的機會或將到來,留住人才是關鍵
    眾所周知,美國矽谷是非常出名的高科技人才集中地,但是在稅收和勞動力成本日益增長的雙重壓力下,惠普、 甲骨文這樣的科技巨頭也相繼決定離開。曾經被視為夢想地的矽谷,是什麼讓這些年輕人才決意離開?都說是不願意天天「加班」,其實真正的原因是,由於矽谷高負荷的工作讓人吃不消,高昂的生活成本也是不堪重負。比如特斯拉,年度離職率僅高管就高達40%左右。
  • 2020,矽谷開啟「疫情後大創新時代」元年
    雖然共享經濟最早源於矽谷,但中國卻是共享經濟單車、拼車發展最快最繁榮的地方。同一時期,影響力輻射全球的中國科技新巨頭也在誕生:從下沉經濟拼多多到人人都離不開的外賣美團,再到將短視頻帶向全球的字節跳動,不斷有新的事物出現、迭代也從未停歇。 反倒矽谷還在享受著過去幾十年積累帶來的「老本」,創新力度也大不如前,更沒有孕育出和上一輪Uber、Airbnb這樣改變世界的偉大公司。
  • 從黃金盛世到沒有一人,矽谷巨頭為何再無華人高管?
    20多年滄海桑田,沈向洋的離職,不僅是一次網際網路企業的高層人事變動,更是給矽谷巨頭企業中的華人高管時代劃上了一個句號。而正直全球科技、網際網路發展鼎盛時期的矽谷,也因此對精英人才有著巨大的吸引力。而地球另一端的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剛剛萌芽,對於頂尖科技人才的吸引力遠不及矽谷。對於矽谷科技巨頭來說,除了精英人才帶來的能力本身,還對飛速發展、肉眼可見巨大的中國市場充滿渴求,需要來自不同地域、擁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本土人才,去打開異域市場的大門。
  • 科創板時代 企業迎來新挑戰
    6月24日,央行、銀保監會發布首份中國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白皮書,對小微企業2018年的信貸情況,不同層次市場融資體系(如票據、債券、股票、基金等)的支持情況等作了概述與分析。白皮書認為,科創型小微企業作為最具活力的市場主體之一,在推動創新方面作用顯著。據科技部數據統計,截至2018年末,全國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8.1萬家,其中科技型中小企業突破13萬家,佔比超過70%。
  • ...矽谷所在的加州近年來乾旱和野火頻發,也是減分項。此外,疫情...
    【為什麼美國企業逃離矽谷】加州號稱是地球上最適合居住的地方之一,宏偉的紅木森林,完善的教育體系,沙灘,美食,財富和人才的聚集地,但這一切都在改變。目前,包括特斯拉公司創始人埃隆·馬斯克、甲骨文首席技術官拉裡·埃利森等在內,越來越多的技術企業大佬正選擇「逃離」矽谷。除了房價和稅率高等原因,矽谷所在的加州近年來乾旱和野火頻發,也是減分項。
  • 科創中國-全球院士專家博士聯盟2020首屆年會在肇慶舉行
    科創中國-全球院士專家博士聯盟2020首屆年會於11月25日-26日在肇慶舉行。本次活動在全球創新中心指導下和肇慶市科技局的支持下,由中美矽谷發展促進會等單位發起,科創中國-全球院士專家博士聯盟主辦。廣東聚優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肇慶市計算機學會、肇慶市高新技術企業協會、肇慶市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協會、廣東聚優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承辦,清華大學校友總會博士後分會、廣東省戰略智慧財產權研究院、廣東博士創新發展促進會、廣東省企業品牌建設促進會、豬八戒網等聯合協辦。「科創中國」 是黨中央國務院根據當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形勢下, 研究制定的中國未來發展戰略品牌定位。
  • PC巨頭、AI獨角獸同日官宣回科創板 是什麼在吸引優質企業回流A股?
    截至目前,科創板僅有九號公司以CDR方式發行,聯想和曠視的回歸,標誌著我國資本市場的創新與改革在不斷深化,包容性進一步提升。科創板對國內頭部科技企業的吸引力進一步增強。2021年1月12日,聯想集團正式官宣科創板上市計劃。
  • 為什麼世界的科創中心不是美國矽谷而是以色列矽溪?
    很多人可能第一時間想到的是美國矽谷,而有些人則認為是中國深圳。但這個兩個地方都各有所長卻不完美,如果說有一個接近於完美的地方,那恐怕應該是以色列特拉維夫的silicon wadi也就是矽溪。在那裡你可以找到除了特斯拉之外的所有美國科技企業包括谷歌、臉書、微軟、亞馬遜以及中國科技企業的代表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等,事實上幾乎所有你能叫得上號的科技公司都在這裡設有分部,那麼是什麼讓矽溪如此吸引科創企業?
  • 疫情下在美留學生的艱難求職路:300封簡歷投出無音信,矽谷「碼農...
    投出300封簡歷,一個網測機會都沒有;矽谷幾大巨頭,凍結應屆畢業生招聘;剛入職兩個月,遭遇整組被裁員,留美求職期限僅剩90天;留美工作籤證政策變化不定……2020年新冠疫情席捲美國,多行業受到嚴重影響,連最受歡迎的「碼農」——程式設計師,在矽谷這一全球科技重鎮,也難逃「衝擊」。在美中國留學生求職路比往年走得更為艱難。
  • 上海「矽谷」在哪裡?一個街區濃縮企業生命
    他的理由是:「這裡和矽谷相似」。  「矽谷靠近大城市舊金山,楊浦有五角場城市副中心;矽谷往南北都是公路,淞滬路沿線集聚著科創企業;最重要的是,矽谷依託史丹福大學而建,而楊浦有復旦、同濟、財大……」  從初創的「新生兒」,到「小學」、「中學」階段,陳曉榮的公司在創智天地已搬了三次家。「公司規模不斷擴大,在公司發展的每一個階段,我們都能在園區內找到匹配的『安身之地』。」
  • 做投資20年,一年IPO七次,押中科創板「首家過會」企業,德同資本...
    他認為當前形勢下,醫藥板塊、新能源汽車、企業服務領域更有機會,德同資本今年也將圍繞這三個賽道押注,繼續捕獵獨角獸。在科創板和中美貿易戰雙重背景下,邵俊對德同的投資打法有了更多的思考。那麼在您看來,您認為什麼樣的企業是您眼中最適合登陸科創板的「優秀企業」?邵俊:顧名思義,我認為真正的科創企業更適合。因為如果傳統的資本市場還是看靜態的財務指標,他反而更偏好於傳統行業,因為以前的制度需要你找所謂的類比公司,如果你找不到類比公司,發行的時候,尤其是審批的時候會遇到麻煩。
  • 下一個矽谷明星獨角獸在哪裡?-虎嗅網
    矽谷獨角獸企業仍佔據「半壁江山」在PitchBook的這份名單中,矽谷的科技初創企業仍舊錶現亮眼。根據企業截止8月9日的估值來看,排名前十的企業中,矽谷企業佔據5席。Aurora同樣是一家自動駕駛領域的獨角獸,與Nuro相同,同樣成立於2016年,其創始團隊也都是來自於谷歌、Uber、特斯拉等無人駕駛領域巨頭的高管。但與眾多自動駕駛公司不同,Aurora是一家軟體公司,他們自己並不生產車輛,也不生產自動駕駛汽車的相關配件,其主要業務是設計自動駕駛軟體。
  • 世界| 正面「剛」矽谷,西雅圖給中國城市什麼啟示?
    西雅圖,這座孕育了亞馬遜、微軟、波音和星巴克等商業巨頭的城市,至今仍展現出一種發展的正面氣象——統計顯示,進入21世紀以來,西雅圖已在2013年與2015年這兩年內實現全美最快的人口增速;此外,來自矽谷的科技型企業將西雅圖視為一個新的選址地點,這讓美國西海岸成為企業移動最為頻繁的路線之一。
  • 矽谷巨頭聯手印度首富意欲何為?
    西方巨頭入股Jio意味著什麼?隨著Facebook、谷歌、高通等國際科技巨頭巨資入股,Jio即將掀起新一輪的大洗牌,而且將改變中美科技公司在印度市場的競爭態勢。過去幾個月,由邊界衝突引發的印度對華民族情緒高漲。印度總理莫迪呼籲抵制中國產品。
  • 對標舊金山灣區,粵港澳大灣區的矽谷在哪裡?
    科技創新 才是灣區發展的王牌  舊金山灣區,作為舉世知名的「世界大腦」,它擁有史丹福大學等20多所頂尖大學,吸引谷歌和蘋果等網際網路巨頭進駐,是全球最重要的高科技研發中心之一,象徵著21世紀科技精神。
  • 希臘疫情惡化 封鎖措施若延長或讓經濟雪上加霜
    原標題:希臘疫情持續惡化 封鎖措施若延長或讓經濟雪上加霜中新網11月15日電 據希臘《中希時報》15日報導,目前為控制疫情蔓延,希臘已於日前開始實施封鎖措施。有消息人士擔憂,若封鎖持續至聖誕假期,或將讓該國經濟雪上加霜。據報導,11月7日起,希臘開始實施封鎖。不過,該國大量民眾此後不斷申請,希望能夠外出。據稱,僅11月8日晚上9點左右,就有100多萬民眾通過手機簡訊申請要求外出或帶寵物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