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世界的科創中心不是美國矽谷而是以色列矽溪?

2020-12-05 奇怪的故事

世界的科技創新中心在哪裡?很多人可能第一時間想到的是美國矽谷,而有些人則認為是中國深圳。但這個兩個地方都各有所長卻不完美,如果說有一個接近於完美的地方,那恐怕應該是以色列特拉維夫的silicon wadi也就是矽溪。

在那裡你可以找到除了特斯拉之外的所有美國科技企業包括谷歌、臉書、微軟、亞馬遜以及中國科技企業的代表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等,事實上幾乎所有你能叫得上號的科技公司都在這裡設有分部,那麼是什麼讓矽溪如此吸引科創企業?

有相關經驗的人可能認為是低稅收吸引這麼多公司前來投資,但事實上世界範圍內擁有低稅收甚至是零稅收的地方有很多,像開曼群島、阿聯杜拜這樣的地方都沒有能夠成為科創中心,而矽谷的稅收並不低,比美國平均稅收水平高出兩倍多,這也沒有影響矽谷的繁榮。

事實上一個地方如果要成為科創中心,必須要滿足三個基本的條件:

一、人才

以色列是全世界教育程度最高的國家,目前25歲以上的擁有本科以上學歷的多達47%,所以能夠參與到高科技創新的勞動人口比例高。你可能會說以色列人口也不多怎麼可以與美國矽谷相媲美?

但你不知道的是這其實變成了以色列的優勢,正因為以色列面積小,人口不會過多,所以以色列可以很容易地將他們集中在一起。一個國家擁有很多有才能的人是好事,但如何將他們集中在一起工作才是關鍵,以色列沒有這個麻煩。

當大學、初創企業集中一個地區時,人才們才華的碰撞會瞬間迸發出火花,他們周邊到處都是客戶、業務合作夥伴和競爭對手,這有利於人才的快速成長,為以色列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科技動力。

以色列年齡結構圖

以色列人口是少,但是比起其他大國和以科技立國的國家相比,以色列的人口有另一個巨大的優勢,那就是年齡結構合理。很多先進國家目前都邁入了老齡化階段,意味著他們的年輕人背負著沉重的養老壓力,這不利於一個國家的科技發展,而以色列一直保持著正常的「金字塔」年齡結構年輕人非常多,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裡不會因為養老金問題而焦頭爛額。

俄羅斯移民為以色列增加100萬人口

以色列還有另外一個優勢就是用於吸收移民尤其是技術移民,現在以色列的科技發達與蘇聯解體時大量的俄羅斯籍猶太人移民有關,靠著這些移民所帶來的技術人才,以色列每一萬人中就有140名科學家、技術人員或者工程師傲視全球,而美國只有85名。

如果光有人才沒有錢,那麼人才早晚都得跑光光,資本是創業的根本動力和保障,沒有來源廣泛的投資者矽溪頂多算是個高等教育中心。以色列政府本身非常重視創業,成立了YOZMA政府基金專門鼓勵創業,整個國家GDP的4.5%都用於科研,目前略低於韓國位居世界第二,不過在之前很長一段時間裡以色列都是第一名。

除了本國政府的大力資助外,以美國為首的外部資本也是重要的來源,這讓矽溪的創業者從來沒有因為資金而感到發愁。

三、生活水平

人才是人而不是機器,他們要好的生活水平來平衡創業所帶來的巨大壓力,這對一個地區的房屋售價及租金、醫療保健、犯罪率、公共運輸情況等等都息息相關,能在所有方面做到優秀的地方不多,矽溪恰好是其中一個。

與此同時矽溪還很好地保持了人才的競爭力,雖然美國矽谷的工程師平均薪資高達11.4萬美元,而以色列工程師只有7.3萬美元,但以色列工程師的性價比高於美國,這意味以色列工程師的職業收入穩定性強且生活水準高,而雖然美國矽谷工資高,但企業倒閉和被辭退的風險也更高。

除了以上三個基本條件之外,以色列還有另外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文化。猶太人根深蒂固的商業文化除了給他們精明的頭腦,還給了他們勇於嘗試和不畏懼失敗的勇氣,這是創業最為需要的一點。同時以色列是世界上少數實行強制性兵役的國家,男性要服役三年,女性要服役兩年。在服役期間錘鍊了年輕人的身體與意志,也讓他們感覺到國家的危機感,時刻提醒他們以色列仍然處於阿拉伯人的「包圍」之中,這讓以色列人不會讓自己懈怠,必將在工作與生活中全力以赴,這種緊迫感與責任感恰恰是很多想要成為科創中心的地方所不具備的。

相關焦點

  • 對伊朗核問題最上心不是美國,而是以色列,這是為什麼呢?
    伊朗核問題一直是中東的一大難題,為此世界上的諸多大國也時不時開會碰頭,但是要說起來對伊朗核問題最上心倒是以色列,這又是為什麼呢?根據德新社駐紮以色列特拉維夫駐點的報導,最近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的辦公室又在發表聲明,表示強烈反對一些世界重新跟伊朗恢復2015年的核協議,可以看出以色列人對伊朗的核問題還是耿耿於懷的。那這是為什麼呢?答案很簡單,那就是當初拉著伊朗搞核武器的就是以色列。
  • 巨頭企業逃離矽谷,疫情雪上加霜……中美科創大不同!
    作者:時代財經 谷霓裳 編輯:周明新冠肺炎疫情不僅影響了美國的政局,也改變了美國科創前沿陣地「矽谷」的生產和生活模式。一方面,加州的防疫頻頻告急,醫療體系面臨崩潰;另一方面,惠普、甲骨文和特斯拉等美國大型科技公司先後「出逃」,雪上加霜下讓我們不得不反思,「矽穀神話」到底怎麼了?
  • 2020年中國(陝西)-美國(矽谷)科創項目合作交流會在高新區舉行
    央廣網西安11月28日消息 11月28日上午,2020年中國(陝西)-美國(矽谷)科創項目合作交流會在西安高新區舉行。
  • 矽谷究竟在哪裡?
    每年1月中國的創業者、企業家和媒體記者都會扎堆來美國。先到拉斯維加斯參加國際消費電子展,然後到矽谷溜達一圈來朝聖。我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大部分人的矽谷第一站是聖克拉拉,先參觀英特爾。這是追根溯源來了。
  • 矽谷位於美國加州北部,舊金山灣以南,地處於山谷之中
    首先是泛美金字塔大樓,高約260米,為舊金山第一高樓;其次是美洲銀行世界總部,高約237.4米;三是第一州際中心,高約220.7米。舊金山的漁人碼頭原本是義大利漁民聚集的港口,隨著漁收穫量的減少,逐漸就成為了現在具有特色的休閒觀光景點,更是舊金山的象徵之一。其中最熱鬧的要數39號碼頭,碼頭上有各種特色商店、餐廳、街頭表演。向大海望去還可以看到惡魔島、金門大橋、海灣橋等。
  • 科創會客廳|目標成為服務機器人行業的「蘋果」,以色列創業者與...
    如何展現深圳在建設科技中心和科學中心上的細節,《深圳商報》推出《科創會客廳》欄目,對話深圳的科技創業者和科學研究者。本期會客廳,我們將對話一位與深圳經濟特區同齡的以色列創業者,聽一聽為什麼他會感慨「找不到離開這裡的任何理由」。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錢飛鳴 袁斯茹「我希望自己的企業成為服務機器人界的標杆,如同蘋果公司。」
  • 為什麼印度程式設計師可以「稱霸」矽谷而自己國家卻沒有「矽谷」?
    印度程式設計師大多都是外包出去給其他國家,特別是英美這樣的網際網路發達國家,他們都希望能得到一名優秀的印度程式設計師,所以在美國大型網際網路公司都有印度程式設計師的身影,像谷歌這樣的公司更加喜歡招聘印度程式設計師而非美國本地程式設計師。矽谷是美國最大的網際網路科技城,類似中國的北京中關村。
  • 下一個「矽谷」在哪裡?可能還在矽谷
    一、矽谷為何成為矽谷?幾波創新潮沉澱下的精神印記矽谷是個誕生奇蹟的地方,很長一段時間,紐約、波士頓、特拉維夫、倫敦、柏林、班加羅爾等創新之都試圖打造下一個「矽谷」,卻迄今只能冠名為「以色列版矽谷」或「印度版矽谷」。那麼矽谷的哪些獨特優勢是其它地區無可比擬的?為什麼這裡能在短時間內誕生如此多「獨角獸」公司?
  • 解碼矽谷DNA | 全球灣區行
    矽谷印象矽谷不是谷 也無高樓林立1月下旬,從廣州出發,飛越11000公裡,廣州日報全媒體採訪組來到了世界三大灣區採訪之旅的第一站這些語言和膚色各不相同,文化背景和生活習俗相去甚遠的移民帶來了創新,獲得財富的同時也成就了舊金山灣區科創的繁榮。
  • 美國矽谷,15%的高管是印度人!國人在矽谷淪落成印度的打工仔?
    昨日看過一篇文章,寫的是在美國的矽谷,印度人擔任著很大比例的美國跨國企業CEO,而中華精英卻在這些印度人手下打工,輸出勞動力,更有甚者稱印度人已經霸佔矽谷!文章中處處透露著擔憂、危機感這樣的氛圍,看的遊仙也是一陣揪心!
  • 他們與矽谷差距在哪裡
    新華社記者 彭勇 葉前 田建川 李崢巍 何欣榮 陽娜 周琳 中國創新的版圖上正崛起越來越多的區域,他們實力超群,與美國矽谷的差距逐步縮小,有些地方正迎頭趕上。 北京海澱、上海張江、深圳南山是中國當前最出名的三大科技創新區域,誰能成為「中國矽谷」?三地的短板在哪裡?與美國矽谷相比,差距何在?
  • 中國的矽谷在哪裡?
    人在旅行的時候,不僅多出來時間,而且受到更多新鮮的人和事的刺激,又離日常的世界比較遠,所以思維會相對活躍一點。下午和久聞大名的馮大輝還有老朋友劉平陽在貝塔咖啡見面。大輝也強烈建議我多寫中文的blog,把一些想法和經驗分享給更多的人。至今未曾謀面的阮一峰也這樣建議。我絕對接受這個建議。中國的矽谷在哪裡?
  • 世界創新中心將從矽谷轉移 紐約和北京有望接替
    【環球網科技 記者 林迪】近日,國際會計公司畢馬威(KPMG)開展一項全球科技產業創新的調查(Glaob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Survey),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半數的科技領袖受訪者認為,未來4年內,世界創新中心將從矽谷轉移。
  • 矽谷為何以「叛逆」為榮?為什麼沒有叛逆八人幫就沒有矽谷的輝煌
    矽谷,這個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北部的著名小鎮,隨著計算機技術與電子工業的發展,已經成為了全世界的科技中心,矽谷裡的這些公司,讓整個世界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那麼,你知道矽谷是如何發展出來的嗎?作為科技中心,矽谷並不是靠少數幾家巨型企業支撐起來的,而是由上千家大大小小的公司組合而成的一個巨型「科研中心」,而這一切的源頭,是一家名叫「仙童半導體」的公司。這家成立於1957年的公司,被譽為半導體界的「黃埔軍校」,現在很多能夠被叫出名字的且割據一方的美國半導體企業,都與仙童半導體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 電晶體之父與肖克利半導體實驗室,為矽谷半導體帶來的晶片功勞
    在《聖經·舊約》中,以色列先知摩西,奉上帝之命率領被奴役的以色列人逃離埃及,前往那美妙富饒的應許之地迦南。而摩西自己在快要達到迦南的時候,遠遠地遙望了一眼目的地後死去,最終沒有進入這一應許之地。依靠自己在半導體領域的影響力,肖克利重回美國東海岸,為實驗室招到八位電子領域的年輕人,準備在加州舊金山灣區這一片當時還是布滿果園之地準備成就一件「改變世界」的事業。然而僅僅不到兩年的時間裡,肖克利糟糕的管理能力和讓人難以忍受的傲慢性格,使得最初一起創業的這些年輕的天才們集體「叛逃」,創辦了此後堪稱「傳奇」的仙童半導體。
  • 晶片破壁者(十四):矽谷「摩西」肖克利和他的半導體實驗室
    投稿來源:腦極體在《聖經·舊約》中,以色列先知摩西,奉上帝之命率領被奴役的以色列人逃離埃及,前往那美妙富饒的應許之地迦南。而摩西自己在快要達到迦南的時候,遠遠地遙望了一眼目的地後死去,最終沒有進入這一應許之地。這一宿命仿佛同樣在「電晶體之父」的威廉·肖克利身上重演。
  • 美國矽谷人才開始「逃離」?我們的機會或將到來,留住人才是關鍵
    因此,那些住在矽谷以及周邊地區的人們大都會覺得壓抑,和其他城市的居民相比,簡直就是住在一個雖然久遠卻沒有溫情的城堡裡。在矽谷,年輕人一周至少需要工作80個小時,工資也不是我們所想的美金,是用比特幣代替工資。由於矽谷飆升的房價讓人難以承受,上班族都會選擇住在距離工作地點較遠,甚至得10小時車程的地方,至於住在僱主的停車場那也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
  • 吳軍博士解密矽穀神話背後的秘密——《矽谷之謎》
    這就是發生在世界上最偉大科技中心——矽谷的一個故事。矽谷位於美國舊金山灣區因為早期盛產矽谷而得名,面積佔美國,總面積的0.2%,大約佔美國總人口1.5%,那就是這個小小的地方,創造出了人類科技史上和工業史上的奇蹟。
  • 上海全球科創中心籌建 世界科學中心第六次轉移啟動
    未來上海將牢牢把握世界科技進步大方向、全球產業變革大趨勢、集聚人才大舉措,努力在推進科技創新、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方面走在全國前頭、走到世界前列,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進軍。  顯然,上海市的這一規劃,是和前日正式公布的《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相輔相成的。
  • 為什麼印度人在矽谷如日中天,而華人卻很難進入高層?
    矽谷,作為當今電子工業和計算機業的王國,是世界高新技術創新和發展的開創者和中心,該地區的風險投資佔全美風險投資總額的三分之一,矽谷的計算機公司已經發展到大約1500家。 一個世紀前這裡還是一片果園,但自從英特爾 、蘋果公司、谷歌、臉書、雅虎等高科技公司的總部在此落戶之後,出現了眾多繁華的市鎮。在短短的幾十年之內,矽谷走出了大批科技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