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期小班:多模態磁共振數據分析手把手培訓班(零基礎)

2021-01-20 腦影像工坊

請點擊上面的「拾睿科技」幾個藍色的字,選擇關注我們,可以獲得最新培訓班的信息推送。

第13期小班:多模態磁共振數據分析手把手培訓班

(零基礎)


2021.02.02-2021.02.07(周二~周日)

主辦單位:杭州腦海科技有限公司

協辦單位:杭州師範大學心理科學研究院

                  杭州拾睿科技有限公司

1) 本期培訓班在杭州舉辦為期6天(02月02日-02月07日)

2) 內容涵蓋:

任務態block及event-related數據分析原理及操作

ALFF、fALFF、PerAF、ReHo、FCD、FCS、Functional connectivity等指標計算

格蘭傑因果分析(GCA)原理及操作

DTI數據分析(TBSS等)

結果呈現(圖以及表的製作)

基於坐標的Meta分析(ALE)

獨立成分分析(ICA)

基於體素的形態學分析(VBM)

T檢驗、單因素ANOVA以及雙因素的ANOVA分析

多重比較校正原理及操作(FWE、FDR、GRF、AlphaSim以及TFCE等)

3)本課程為基礎班,適合零基礎學員



對任務態相關技術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參加以下培訓:

12月29日-01月03日,第11期小班:DCM、PPI、GCA、ICA及Dynamic等腦影像數據分析方法(點擊此處查看詳情)

      經過近2年的研發,我們對課程進行了再一次重要升級,重新設置安排了課程體系,儘可能讓學員在6天內可以掌握更多的內容。近年來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腦科學引起越來越多研究者的興趣。目前磁共振已逐漸被廣泛應用於神經、精神、消化、認知等醫學和心理學領域,用於探索大腦發育、老化、情緒加工、運動障礙及記憶鞏固等機制。掌握磁共振數據處理技術變得越來越重要。

      對於零基礎的學員,本課程幾乎涵蓋了所有適合基礎學員掌握的技術,課程內容覆蓋多模態技術,包括:任務態、靜息態、結構像(形態學分析及DTI)。對於已有數據的學員可以快速上手分析數據,對於沒有數據的學員也可以嘗試Meta分析。數據分析指標涵蓋:常見的局部指標、基於圖論的FCD及FCS、基於種子點功能連接、獨立成分分析(ICA),統計模塊不僅包含T檢驗,還包括雙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較校正涵蓋常用的所有校正方法。

      本課程為期6天,課程設計環環相扣,為確保大家在6天內可以充分的掌握內容,我們承諾:每期都會根據學員人數安排充足的助教,保證手把手指導分析數據(註:腦海科技團隊一共擁有10餘人的助教)。確保急需掌握數據分析的臨床醫生以及科研工作者在6天快速掌握需要的數據分析技術。希望我們的培訓班可以最大程度的滿足零基礎學員的快速掌握數據分析重要原理及相應技術的需求。

    註:請提前一天到會場2021年02月01日(13:30 - 20:00)安裝軟體、熟悉場地、拷貝資料等。

02月

02日

周二


賈熙澤

臧玉峰

張韜

黃國峰

上午課程總論及概述課程總論以及重要概念介紹靜息態功能磁共振概述及其在認知與腦疾病的應用前景下午基礎概念及數據整理功能磁共振軟體安裝手把手數據整理以及歸類數據格式轉換及注意事項基礎概念介紹及解析晚上編程入門MATLAB編程入門

02月

03日

周三


賈熙澤

張韜


上午任務態原理及數據分析實操任務態fMRI基礎概念任務態fMRI預處理block設計的數據分析event-related設計的數據分析任務態數據結果呈現下午靜息態預處理及常見報錯靜息態數據預處理靜息態數據質量控制靜息態數據預處理常見報錯原因晚上靜息態局部指標原理及計算ALFF、fALFF、PerAF原理及操作ReHo原理及操作

02月

04日

周四


張韜

黃國峰

上午T檢驗及多重比較校正單樣本T檢驗雙樣本T檢驗配對樣本T檢驗多重比較校正介紹FDR、FWE原理及實操GRF、AlphaSim原理及實操TFCE原理及實操下午方差分析單因素方差分析(多組)單因素方差分析(重複測量)2*2設計的方差分析雙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較矯正晚上LinuxLinux常用命令介紹Linux上機實操以及虛擬機使用

02月

05日

周五


呂亞婷

孫家偉

上午DTI基礎DTI基礎原理DTI數據分析基本流程及FSL初步使用FA、MD、AD、RD指標計算下午TBSS原理及實操TBSS數據分析方法介紹TBSS數據分析方法實操結果呈現統計分析晚上GCA原理及實操GCA原理入門GCA實操與數據分析

02月

06日

周六


張韜

上午功能連接及FCD、FCS基於種子點功能連接原理介紹FCD、FCS原理及實操下午獨立成分分析(1)獨立成分分析原理ICA成分數的選擇關於ICA成分的挑選使用GIFT實操分析ICA晚上獨立成分分析(2)ICA結果統計分析ICA結果呈現

02月

07日

周日


張韜

賈熙澤

上午基於體素的形態學分析VBM原理介紹VBM實操計算VBM結合靜息態指標VBM與臨床指標的相關分析下午多模態數據分析基於ALE的Meta分析局部指標+網絡指標聯合分析靜息態+VBM+DTI的多模態分析詳解作圖進階以及BrainNet的使用


備註:請各位學員自帶筆記本電腦,建議電腦配置:windows 64位系統、8G以上內存、80G以上剩餘硬碟空間。請儘量攜帶Windows電腦,如果只能使用蘋果MAC電腦,請提前使用Bootcmap安裝windows 64位系統。

臧玉峰:醫學博士。杭州師範大學心理科學研究院執行院長。1984年於河北醫學院獲醫學學士學位、1991年於天津醫學院獲神經外科學碩士學位、2002年於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獲兒童精神衛生博士學位。曾經從事臨床神經外科工作14年,之後在中科院自動化所模式識別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師範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及杭州師範大學工作。近年來主要從事靜息態功能磁共振影像的計算方法學及其在認知與腦疾病的應用研究。與同事提出「局部一致性」和「低頻振幅」等方法。帶領研究團隊開發了REST、DPARSF、RESTplus等軟體。合作發表英語論文100多篇,Google Scholar資料庫引用21319次(h指數64)。2014到2018年連續5年入選Elsevier「中國高被引學者」(神經科學),2017、2018年入選Clarivate 高被引學者(神經與行為科學)。


呂亞婷:博士,現任杭州師範大學認知與腦疾病研究中心臧玉峰教授課題組擔任副研究員,碩士畢業於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2013年博士畢業於德國馬克思普朗克人類認知與腦科學研究所。共發表SCI論文21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訊作者(含共同)在Annals of Neurology、Journal of Neurology、Human Brain Mapping等權威期刊發表SCI論文11篇。申報人研究成果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得到了多個項目支持,目前主持1項科技部國家重大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重點研發計劃課題,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及1項杭州市創業創新項目,共計取得科研經費近200萬。目前擔任國內神經科學頂級期刊Neuroscience Bulletin(影響因子4.246)的青年編委;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的Review Editor;並擔任Neuroimage, Neuroimage: Clinical, Science Bulletin, Frontiers系列等國內外刊物的審稿人。


賈熙澤:杭州腦海科技有限公司執行長,杭州師範大學助理研究員,臧玉峰教授課題組成員,中國心理學會積極心理學專委會委員,具有計算機、心理學及神經科學交叉背景。目前主持國自然青年基金項目1項,並作為主要參與人參與多項國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主要研究方向為靜息態功能磁共振方法學、腦影像Meta分析以及靜息態數據分析軟體開發。2013年起負責維護REST系列工具包,並開發了RESTplus,該軟體的論文目前已發表於Science Bulletin(影響因子 9.5分)。靜息態功能磁共振論壇(http://www.restfmri.net)管理員。合作發表SCI文章14篇(引用91次),其中主要作者5篇(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SCI醫學2區,3年平均IF3.69)、Frontiers in Psychology(SSCI心理學2區期刊,影響因子2.0)以及Frontiers in Psychiatry(SCI醫學3區,3年平均IF3.18)雜誌的評審編輯,Journal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Neural Plasticity、Scientific report等多個雜誌的審稿人,曾多次受邀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會議介紹靜息態磁共振數據分析。


張韜:腦海科技高級數據分析工程師


黃國峰:腦海科技高級數據分析工程師

      培訓班限額招生20人。我們會按照繳費順序安排座位,為方便會務安排,報名敬請從速。考慮到疫情原因,本次培訓每名學員每天發1個口罩。學員需要提供杭州健康碼(支付寶首頁搜索『杭州健康碼』)。

      費用包括培訓費、資料費、培訓期間提供快餐、飲品以及點心,交通及住宿費用自理,每人3500元。本培訓班開具可以報銷的正式發票。可以現場刷公務卡,培訓期間謝絕錄像。可以銀行卡轉帳或支付寶付款,支付寶帳號:19941364880,楊會雲

      培訓地點: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城廂街道金城路39號紫橙國際創新中心3號樓10樓,腦海科技第3會議室。

      請將報名回執以及繳費回執發送至srbrain@126.com,我們會聯繫您。

電話諮詢:黃國峰 180 7298 0399

微信諮詢:黃國峰 180 7298 0399

單位名稱(發票抬頭,納稅人識別號)


發票類型(會議費/培訓費)


姓名


性別


電話號碼


微信


科室/專業


研究方向


銀行信息

戶名:杭州腦海科技有限公司

帳號:3301040160015883146

開戶行:杭州銀行蕭山支行

匯款備註

第13期小班

       腦海科技將為參加培訓的學員提供免費的在線支持以及合作服務,確保學員能夠熟練掌握腦影像數據處理的相關方法。



1. 點擊閱讀全文,或掃描二維碼


2. 使用百度網盤下載:


連結:https://pan.baidu.com/s/1Nj_vcGQLjWyazwqchVpq2g

提取碼:qnks


3. 請加微信:180 7298 0399 索取word文檔。


其他培訓班:

12月15日-12月20日,第10期小班:多模態磁共振數據分析手把手培訓班(零基礎)(點擊此處查看詳情)

12月29日-01月03日,第11期小班:DCM、PPI、GCA、ICA及Dynamic等腦影像數據分析方法(點擊此處查看詳情)

相關焦點

  • 第10期小班:多模態磁共振數據分析手把手培訓班(零基礎)
    第10期小班:多模態磁共振數據分析手把手培訓班(零基礎)2020.12.15-2020.12.20(周二~周日)主辦單位:杭州腦海科技有限公司檢驗、單因素ANOVA以及雙因素的ANOVA分析多重比較校正原理及操作(FWE、FDR、GRF、AlphaSim以及TFCE等)3)本課程為基礎班,適合零基礎學員對DTI、DKI等技術感興趣的朋友歡迎參加我們的第9期結構數據分析小班:11月24日-11月29
  • OpenTutorials | fMRIprep(多模態磁共振數據預處理工具)詳解
    基於多模態磁共振數據的神經科學研究者常常面臨一個困境,自己的研究工作本來只是想藉助神經影像數據回答具體的科學問題,但卻耗費了大量的時間折騰數據,
  • 手把手帶你零基礎 7 晚學會 SPSS 統計分析,搞定高分 SCI
    ,比如:  有些基礎性概念會理解偏差,甚至搞不清楚哪寫數據應該用哪些方法;  有的時候甚至自己也會混淆單樣本 t 檢驗與兩獨立樣品 t 檢驗;  在面對數據關係分析的時候,就連以前學過的最簡單的 Person 相關性分析也會出現紕漏;  SPSS 軟體摸索不明白,輸出的圖標怎麼才符合投稿要求  ......
  • 2019磁共振成像基礎與前沿技術高級培訓班成功舉辦
    2019磁共振成像基礎與前沿技術高級培訓班成功舉辦 2019-08-22 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Lauterbur醫學成像研究中心和醫學人工智慧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2019磁共振成像基礎與前沿技術高級培訓班」在深圳先進院成功舉行。在十多位知名磁共振物理專家和磁共振臨床專家的帶領和指導下,來自全國各地的200餘名從事磁共振序列與應用開發的研究人員、磁共振物理師及放射科臨床醫生共同完成了此次培訓。
  • 多模態磁共振技術在頸部淋巴結定性診斷中的臨床應用研究
    多模態磁共振技術在頸部淋巴結定性診斷中的臨床應用研究
  • nanopore宏基因組分析培訓班(第2期)開始報名了
    我們第六期納米孔測序培訓班將專門關注納米孔測序在宏基因組中的應用。本次培訓班,我們將系統介紹納米孔測序在宏基因組中的應用,通過本次培訓班你將完成以下五大主題:1、熟悉納米孔測序;2、掌握納米孔宏基因組測序物種分類;3、宏基因組數據分結果可視化;4、掌握納米孔宏基因組測序基因組拼接;5、從納米孔宏基因組拼接中得到細菌完成圖。
  • 多模態數據融合:方法、挑戰和展望
    介紹:多個數據集的聯合分析一直是廣泛研究的主題,並在 20 世紀 60 年代末至 70 年代初,隨著概念和技術的形成獲得了重大的進展,得到了如多集典型相關分析(CCA),平行因子分析(PARACAC),以及其他張量分解等成果。
  • 島津成功舉辦第3期AA高級應用培訓班
    原子吸收作為重金屬檢測的手段,得到越來越多的使用。應廣大客戶的要求,島津公司上海分析中心於近日舉辦了原子吸收高級應用培訓班。          本次高級應用培訓班為進一步幫助島津各行業的原子吸收用戶提高對原子吸收整機功能的認識水平及儀器操作和維護水平,將島津原子吸收軟體使用、方法開發技巧以及硬體維護培訓統一了起來,以滿足客戶之所需。
  • 全面解讀多模態數據,愛數將如何激活億萬數據價值?
    模態是指某種事物發生或經歷的方式,我們感受到的每一種信息都被稱為一種模態。將真實世界的感知信息映射到計算機領域,便有了多模態數據。多模態的數據是人類智能的基礎,人類通過多模態數據來學習知識,支持決策和判斷,對於機器智能來說也是如此。在計算機世界,不論是結構化數據、文本、圖片,還是視頻、語音、日誌數據,都可以稱之為一個模態。
  • 三代nanopore宏基因組測序數據分析,北京,11月7-9日
    本次培訓班,我們將系統介紹納米孔測序在宏基因組中的應用,通過本次培訓班你將完成以下四大主題:1、熟悉納米孔測序;2、病原微生物快速鑑定;3、宏基因組數據分結果可視化;4、納米孔建庫測序實驗。課程特色1、真正的小班授課,提供助教,提供一對一指導,零基礎可學習。2.
  • 首期CNV-seq實驗技術與分析解讀高級培訓班圓滿落幕
    11月17日-20日,來自湖南、陝西、廣西、內蒙古及深圳的8家產前診斷中心的檢測實驗室負責人和技術骨幹,集聚一堂,共同參加由貝瑞基因主辦的「第一期低深度全基因組測序(CNV-seq)實驗技術與分析解讀高級培訓班」!
  • 振動與模態分析的主要概念
    基於結構動力學分析理論,求結構動力學響應。已知激勵和振動響應,求結構參數。這個問題稱為振動問題的第一類反問題或系統辨識(系統識別)問題。已知結構參數和振動響應,求激勵。這個問題稱為振動問題的第二類反問題——(動態)載荷識別問題。上述三種模型是等價的。
  • 模態分析方法簡介:實模態和復模態,及實模態提取技術
    對於無阻尼或比例阻尼振動系統,其各點的振動相位差為零或180度,其模態係數是實數,此時為實模態;對於非比例阻尼振動系統,各點除了振幅不同外相位差也不一定為零或180度,這樣模態係數就是複數,即形成復模態。在擬合頻段, 實模態理論中傳遞函數在k點激勵,則在z點響應的留數表達式為:其中rRkl為留數;σr和vr構成的複數為系統的復特徵值λr:λr=-σr+jvr。
  • NeuroRA:一個用於多模態神經數據表徵分析的Python工具包
    作者:路子童在認知神經科學領域的研究中,多元模式分析(multivariate pattern analysis, MVPA)比傳統的單變量分析提供了更豐富的信息,因而在最近十幾年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表徵相似性分析(representational similarity analysis, RSA)作為MVPA方法的一種,通過計算不同條件下大腦中不同表徵之間的相似度,已經成為一種有效的用於解碼神經數據的方法。此外,RSA適用於研究人員比較來自不同模態、甚至不同物種之間的數據。然而,傳統用於計算RSA的工具包都存在各種局限性,且易用性不足。
  • 基於HyperWorks的高速轉向架基礎制動裝置模態分析
    SKTB-200型高速轉向架的基礎制動系統採用浮動液壓卡鉗式基礎制動裝置,如圖1所示,該結構由夾鉗本體,支持架與安裝座三大部分組成。制動夾鉗本體採用懸臂式的安裝方式,結構小型,輕量,內有液壓制動缸。SKTB-200型轉向架在高速運行中產生的振動通過支持架傳導至夾鉗本體,制動時,活塞在液壓力的作用下伸出,夾鉗本體沿支持銷滑動,直到兩側閘片全部緊貼制動盤實施制動。
  • 多模態神經導航技術在顱內腫瘤手術的應用進展
    以該技術為基礎發展的神經導航系統,能將數字影像數據與神經系統實際解剖結構建立動態關係,實時向神經外科醫生反饋手術過程。為結合解剖結構影像和功能影像,通過多種影像融合而建立綜合影像,因此,多模態影像融合技術應運而生,並在此基礎上結合神經導航進行實時定嚮導航。多模態影像融合是通過強化各種成像方法的優勢,並將其融合建立出多模態影像,來了解病變組織與器官的各方面情況,得到更準確判斷,從而制定更合理化治療方案。而以多模態影像融合為基礎的神經導航,可增強組織定位效果,優化個體化治療,大大縮減手術時間。
  • 什麼是應變模態?
    汽車部件或其他機械部件在周期載荷作用下的疲勞耐久性能,結構的健康監測等都使用測量應變,應變數據是反映結構損傷、疲勞失效最直接的參數。因此,應變能提供加速度傳感器無法提供的信息,起到與加速度信號提供信息互補的作用。在靜強度測試的基礎上,再進行應變模態分析,可洞悉結構的動力學特性,節省成本與時間。
  • ...點與連接的多模態影像學研究」啟動會暨第二屆全國腦磁圖科學年會
    2018年5月13日,國家基金委重大項目「癲癇異常腦功能活動位點與連接的多模態影像學研究」啟動會暨第二屆全國腦磁圖科學年會在北京大學中關新園一號樓科學報告廳舉行。本次會議由北京大學磁共振成像研究中心、北京大學麥戈文腦科學研究所、首都醫科大學、南京軍區總醫院及全國腦磁圖學會(籌)共同主辦。
  • 培訓 | 北京市神經外科研究所第四期生物信息學培訓班 9月10日
    新一代測序和基因晶片等高通量分子生物學技術產生了海量的、多層面組學數據,並廣泛應用於人類複雜疾病的研究中。如何有效地對這些寶貴資源進行分析、整合,揭示疾病機制,是生物醫學科研人員面臨的重大挑戰。本次研討班以腦腫瘤疾病研究為核心,利用來自於中國腦膠質瘤基因組圖譜(CGGA),癌症基因組圖譜(TCGA)等資料庫,以科研成果為案例理論與上機實踐相結合的方式,手把手的傳授學員如何利用生物醫學大數據資源和生物信息學技術手段發表科研論文。
  • 多模態神經影像學在癲癇網絡中的研究進展
    運用多模態的研究方法發現,癲癇的發生和傳播是由於致癇皮質的癲癇網絡異常而不是單純的致癇灶的病變所引起,同時抑制或破壞致癇皮質的癲癇網絡將為手術治療癲癇提供更加可靠的方法。 近年來隨著影像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其影像質量和成像方法得到極大提高,但單_模態的成像方法所提供的信息較片面,因此限制了其在臨床中的應用;而多模態神經影像學是將不同模態的成像方法組合,避免了組織解析度和空間解析度較低的缺點,最大限度的發掘各種模態提供的影像學信息,得到正常或病變組織更豐富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