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人該如何理解「CPM」?

2020-12-05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對運營人來說,工作或多或少要涉及到宣傳推廣產品,不過往往在我們的印象中,通過自媒體運營等渠道做的推廣似乎很難有一個科學嚴謹的考核標準。不過筆者認為,CPM 其實是一個很好的判斷指標與標準,那麼理由又是什麼呢?筆者將為大家詳細介紹。

做運營的對CP開頭的英文縮寫應該都比較熟悉吧,像CPA、CPM、CPD、CPT、CPS等,如果你不知道是什麼意思,說明你還不是一個合格的運營。

這幾天我在研究小紅書廣告投放時,看到了一些案例,那些非效果廣告竟然也可以算出CPM(千次曝光成本),讓我對CPM有了新的認知。

要知道按照常理,CPM的價格只有在效果廣告的後臺才能看到,非效果廣告一般是很難算出一個CPM多少錢的。

如果非效果廣告也可以用CPM的價格來評估效果,我們日常工作中的自媒體運營、品牌廣告投放等,有了CPM作為考核標準,那工作產出的評估就簡單了很多,一切工作皆可CPM。

本文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給大家講一下不一樣的CPM,也許會有新的啟發,對工作會有所幫助。

一、CPM的新定義

在傳統的廣告理解中,CPM指的是按展示付費的廣告,例如朋友圈、信息流,這些廣告的CPM價格不低,在100至150元左右,即廣告曝光1000次收費100到150元不等。

如果CPM僅限於上述廣告,本文就沒有必要重複去講了。直到我看到廠家投放小紅書網紅廣告成本,一個CPM算下來竟然不到20元,這讓我想通了,為什麼企業喜歡去投放小紅書網紅了——性價比高唄。

不光是小紅書網紅,抖音網紅、快手網紅、公眾號、微博、新聞網站等等,這些按條收費的廣告,說到底都是花錢買曝光,也就都能算出CPM的價格。

以抖音為例,我們去找一個100萬粉絲的抖音網紅在視頻中植入產品,如果廣告費用是3萬元,按照100元一個CPM來核算,這個視頻曝光量需要大於300個CPM即30萬次,廣告投放才算不虧。

有了這個思路,廣告投放再也不會出現,不知道一半廣告費花到哪裡的情況了。

試問我們做廣告投放的有幾個關注過這個數據呢?

大家可能只知道廣告投出去,產品有多少人買了,APP有多少人下載了,卻不知道前端的播放量起不來,後面的轉化都是空中樓閣。現在正規的產品數據這塊都很完善,抖音、快手、微視、小紅書以及自媒體都有曝光量的數據,稍微用點心,把這數據統計下,廣告投放做的好與差便一目了然了。

為什麼有的公眾號頭條報價可以要到10萬,有的只要1萬。並不是他們更知名,而是閱讀量擺在那裡——公眾號推文一個閱讀按照5毛錢來算,首條推文閱讀量1萬次,可以報價5千元,一個CPM多少錢呢?500元。價格是相當的高,普通企業可投不起。

二、CPM是新媒體運營的核心指標

我們再來看下自媒體,幾乎每個公司都有自媒體運營吧。老闆雖然不懂,但是知道漲粉可以作為考核自媒體工作的指標。若從CPM的角度來看,真正能夠考核自媒體工作優異與否的數據就是CPM了。

八百年前,公眾號剛問世的時候,粉絲是閱讀量的基礎,沒有粉絲就沒有曝光。所以,漲粉是為了迂迴曝光的目的。

現在不同了,粉絲不是曝光的唯一條件了,抖音100個粉絲的帳號可以拍出曝光量100萬+的視頻,10個粉絲的小紅書,可以寫出1萬+的日記,0粉絲的公眾號,同樣可以寫出10萬+的文章(了解下搜一搜功能)。

博客、微博時代,給長輩們灌輸了粉絲決定曝光量的理念,現在這個全媒體時代,內容質量決定著曝光量被越來越多的人認知。

新媒體運營在公司自媒體平臺發布的每一篇文章,每一個視頻都會有曝光量,少的幾十上百個,多的可以達幾十萬次,與找網紅大號發布不同,公司自媒體平臺發布內容都是免費的,唯一的成本就是新媒體運營的人力成本了,他的工作做得如何呢?唯有CPM可以給出答案。

所以,在公司中,只要是對外曝光的,如付費推廣、自媒體發布、強制發朋友圈、社群的轉發等等,都可以用CPM來評估效果,唯一的區別就是有些是花錢的,有些是免費的。

三、如何提升CPM的轉化

不論付費還是免費獲得的曝光,最終目的是為了轉化、變現。

為什麼公司自媒體的轉化比較弱?因為沒有人喜歡看硬廣,公司自媒體內容的定位往往像銅豌豆一樣硬的不得了。老闆要是看到你發與公司產品關聯不大的內容,多半要找你談話的,在企業負責人眼裡,公司的自媒體就應該發企業的各種榮譽,資質、好評,這就是俗稱的自嗨。

切記,用戶喜歡看的內容和企業負責人以為用戶喜歡看的內容完全不同。

廣告主在投放小紅書網紅時,轉化率比自家媒體好的多。是因為小紅書網紅講的是人話,是以消費者的角度來講產品,自然能被消費者認可。

接下來我們來看下如何提升CPM的轉化?

CPM有兩種,一種是付費買來的CPM,一種是公司的新媒體苦力,通過付出人力成本換來的CPM。

第一種很簡單,優化廣告素材,投放精準用戶,多測試就可以提升轉化了。

重點說下第二種,第二種是新媒體運營要思考的問題了,每天辛辛苦苦寫的軟文,做的視頻發到自媒體上,曝光量也有了,但沒有轉化,是很受打擊的。

曝光量有了,說明內容的質量是合格的,不合格的話,是獲得不了推薦的。

質量沒問題,轉化不高,原因有可能是轉化路徑不暢和目標用戶不精準導致的——自媒體發布的內容不像效果廣告,可以用落地頁直接轉化。自媒體的轉化是跨平臺轉化,假如是賣瓜子的,寫的是瓜子好吃的文章或視頻,用戶轉化是需要跳到電商平臺去的。如果這個環節沒有做到位,如電商平臺檢索不到產品,轉化自然很低了。

目標用戶不精準比較常見,我之前在搜狐號發了篇與公司業務幾乎毫無關聯的帖子,閱讀量接近10萬,當然最後一點轉化也沒有,這個我也得反思,有的時候不是閱讀量越高越好。既要保證粉絲的精準,又要有曝光量,是很難拿捏的。需要不斷的測試內容方向,找到那個臨界點,曝光量乘以轉化率最大的點就可以了。

四、最後

如果你負責產品的運營推廣,不用懷疑,你的工作只有CPM,公司有品牌推廣和效果推廣的需求,這兩種需求都是以CPM為支撐的。我們聽說的知名品牌,也都是一個個CPM堆積起來的。找出價格最低的CPM渠道,控制好轉化率,你的工作可以打98分了,剩下2分就不給了,怕你驕傲。

#專欄作家#

專注運營推廣一百年,精通運營的各個模塊,數據、用戶、推廣,信手拈來,將運營推廣玩轉於手掌中。

本文由 @老虎講運營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後疫情時期,機場該如何有效恢復運營
    那麼接下來,如何為數以千計的機場工作人員和每日數百萬的旅客創造一個安全的環境?這是一個艱巨而複雜的挑戰,但也並非完全無計可施。在考慮該通過哪些風險防控措施來實現這一目標時,則應圍繞以下三個關鍵點:/ 讓客戶確信個人安全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儘可能地提高相關安全措施和流程的效率。
  • cpm和opcm競價有什麼區別嗎,都有什麼優點?求
    cpm和opcm競價有什麼區別嗎,都有什麼優點?求 cpm和opcm競價有什麼區別嗎,都有什麼優點?
  • CPM指的是什麼?
    做運營的對CP開頭的英文縮寫應該都比較熟悉吧,像CPA、CPM、CPD、CPT、CPS等,如果你不知道是什麼意思,說明你還不是一個合格的運營。這幾天我在研究小紅書廣告投放時,看到了一些案例,那些非效果廣告竟然也可以算出CPM(千次曝光成本),讓我對CPM有了新的認知。
  • 該如何理解?
    但宇宙膨脹並不是大家想像中的減速膨脹,按照常規的理解,宇宙起始於138.2億年前的奇點大爆炸,那麼隨著時間再自身的引力作用下,宇宙本該是減速膨脹。但科學家觀測到的結果卻是,經過某個點之後宇宙正在加速膨脹,這就很奇怪了。
  • 抖音短視頻代運營投標 如何運營抖音號
    抖音短視頻代運營投標有沒有呢,看套餐,很多抖音代運營公司都有多個套餐可供選擇。包裝清單對應不同的價格。一起來看看如何運營抖音號
  • 提出「需求層次理論」的馬斯洛會如何做運營?
    無論是做產品還是做運營,我們一直都在說著「用戶需求」。但用戶到底有哪些需求?我們在日常工作中又該如何結合用戶需求和自家產品?我想,你可以試著學學那位提出了需求層次理論的馬斯洛。本篇文章,我們就看看如何從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出發,去理解我們產品所滿足的不同用戶需求。
  • 如何利用金字塔模型做好用戶分層運營(附案例)
    而且,到了一定用戶體量,不得不重視對存量用戶的運營,這個時候,搭建一套成熟的用戶運營體系勢在必行。在所有的網際網路產品中,每個用戶都會扮演不同的角色,發生不同的行為。所以,我們在搭建用戶運營體系時,主要是基於用戶的角色和行為的不同,做用戶分層。這也是我們日常所說的精細化運營的前提,只有做好用戶分層,才能針對不同層級的用戶制定相應的運營策略,才能做到精細化。
  • 思維篇|如何成為一個運營大牛(二):運營立方體
    那麼之前說的就變成產品、用戶、客單利潤這三個條件,我們發現這三個條件形成了一家公司發展的三個維度,這個很好理解:產品再牛,用戶也有很多,但你賣一筆虧一筆,肯定不行。產品再牛,利潤空間再大,沒有用戶,也不行。你有瘋狂粉絲,他們也有好多錢願意買你東西,但你沒產品賣,也不行。
  • 我們該如何理解愛因斯坦質能方程
    該文是關於如何理解愛氏質能方程的內容。寫這一篇文章,當然是因為它和前面的很多章節是有密切聯繫的。我希望每一個看此作品的人,都要保持懷疑態度。是因為一個人的學識有限,能力有限,想像有限。我的能力更不值得一提。即使你們面對愛因斯坦,也保持懷疑態度,是好的。最好能發現疑點,以發問的形式告訴大家。
  • LOD運營團隊:如何用「標籤系統」實現精準運營?
    「拓展海外遊戲市場,首先要保證遊戲具備全球化基因,最好能夠兼顧東西方玩家的遊戲趣味;其次要制定本土化的運營策略,克服語言和文化造成的障礙,」LOD運營團隊表示。為了更好地進行精準運營,遊族網絡創建了「標籤系統」,通過標記玩家的不同特點,向特定玩家推送符合其標籤偏好的活動,其中「區域」是遊族網絡是重要標籤之一。
  • 上海百度SEM競價託管代運營公司這麼多,甲方該如何選?
    如何抓住這些在百度上搜索信息的用戶?就成為了企業進行百度營銷的目標。最快速、精準獲取這些用戶的方式就是SEM競價。但由於多種原因,許多企業沒有專業的競價推廣人員,造成了企業在對SEM運營過程中效果不理想,不熟悉帳戶搭建規則,關鍵詞布局不合理、不會創建推廣落地頁、出價過高、轉化差、運營成本偏高等等。
  • 3個步驟完成創新思考,做個有創意的購物中心運營人
    創新是人對邊界的探索,管理學大師德魯克認為創新是企業家特有的「道具」,是將變化轉變成機遇的一種手段,然後作為一個系統整合成可以學習、可以實踐的東西。今天的分享來自睿意德的一位富有探索精神的顧問同學,在此我們圍繞感知、理解、解決三個層級淺議創新的方法論,或許帶來一些不同的視角和啟發。如何發現創新的契機?
  • 電荷到底該如何理解,有誰能告訴我?
    電荷到底該如何理解,有誰能告訴我?各位,看到這裡我再問一個問題:「電場,磁場,電磁場,電磁波都是物質場,顯然這些都是以電荷為基礎產生的,那麼電荷為什麼不是物質?難倒電荷可以無中生有?」可以這樣回答,倒不是說電荷無中生有。電荷是一種物質或粒子性質。而且電荷無法單獨存在。
  • Lazada代運營怎麼樣?如何選擇一家靠譜的公司?
    1.lazada代運營公司很多,如何找到靠譜的服務商?靠譜的代運營服務商需要滿足哪些條件:A.是否對你產品有相關運營經驗。B.該運營公司運營是否專業,對平臺是否了解,團隊運營人員規模如何:這一點和國內代運營不一樣,lazada是有很強的壁壘的,國內淘寶天貓,出得起錢都能找到運營,lazada往往你市場招不到專業運營人才,因為人才儲備不多,跨境電商起步不久,大多運營都是半路出家,所以lazada運營人才往往都是內部培養的,所以如果這個代運營公司什麼都做,或者是原來國內代運營1688的、天貓淘寶的
  • 我們該如何理解物理學中的磁子概念?
    我們該如何理解物理學中的磁子概念?然而,我們關於磁的起源問題的探索卻一直處在「混沌」之中:電磁學中用安培的「分子電流說」來描述磁的起源,量子力學卻出現了基本粒子有「自旋磁矩」問題,比如自旋電子,它是目前「沒有內部結構」的最基本粒子之一,對它的磁性來源,用「分子電流說」就無法給予解釋了,那麼,我們該如何解釋自旋的基本粒子的磁性起源問題呢
  • 方法篇|如何成為一個運營大牛(三):社群
    之前的結構篇中我們一直強調了運營的三樣東西:人、貨和場景。如果說用戶分層和用戶成長體系是關於「人」的方法,那麼社群就是關於「場景」的最有用的方法了。最近幾年,社群運營這個概念越來越火,幾乎每一家公司都希望能夠做社群運營,確實,社群在運營的工作過程中的作用性是非常大的。但如何把它使用好,卻不是那麼容易了。
  • 為什麼CPM-154如此受刀匠的喜愛?
    大衛·夏普(David Sharp)復刻Bob Loveless 風格作品刀匠大衛夏普喜歡使用cpm-154,包括他復刻刀鋒雜誌名人堂成員Bob Loveless的作品。自2010年夏普開始製造刀具以來,他一直專注於高端藝術直刀。
  • 單條視頻播放量4千萬,漲粉13萬,引流6800人,英語類視頻號如何運營?
    那這些英語類帳號到底是如何運營的?漲粉有何秘訣?自身的盈利變現模式是怎樣的?廣告主又是怎麼盯上的?我們和三個不同類型的帳號負責人聊了下,你們關心的都在這裡了。在表現形式上,他們會加入情境表演,會在不同的場合,甚至一人分飾兩角進行情景對話演繹,這樣給人的印象會更為深刻,也更容易理解。
  • 盤點運營人必須知道的底層邏輯和思維模型
    作為一個運營人必須擁有一個自己得心應手的工具箱,才能在運營工作中事半功倍。工具箱裡應該有底層邏輯、思維模型,也應該有運營技巧和操作工具,它們可能分別處於了道術器的三個層面。我今天整理了部分底層邏輯和思維模型以及它們的使用場景和使用原則,希望對大家以後的運營工作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