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篇|如何成為一個運營大牛(二):運營立方體

2020-12-08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對於任何一位運營工作者來說,「運營立方體」就像海上的一盞燈塔一樣,它沒有辦法一下子讓你達到你要的終點,但卻會一直引導你走向一個正確的方向,這也是作為一個運營大牛的必修思維之一。

很多做運營的同學縱使掌握了不少實操的技巧和方法,但難免有時會陷入迷茫:要麼是不知道自己接下來應該做什麼?或者是不知道自己應該繼續學什麼?再或者是接到了一個任務,卻不知道背後的運營策略動機是什麼?本篇的運營立方體思維,將慢慢為您解開這些疑惑:

大家都知道,作為一家以盈利為基礎目標的商業型公司,構成其發展方向的三個最基本的重要條件: 產品、 客戶、 客單利潤 。

大家可能覺得很奇怪,特別在網際網路行業,一般來說我們都會稱之為「用戶」,但這裡為什麼會稱為「客戶」?在這裡我們解釋一下:首先來看一下產品的分類,不管是 ToB 還是 ToC的產品,都包括:實體產品、虛擬產品、實體+虛擬產品三種。

這裡我們用幾個例子,一起進入到小思考環節:

  1. 王者榮耀是一款遊戲型產品,屬於 ToC 的虛擬產品,其用戶即為客戶。
  2. 金碟是一款財務 Saas 型產品,屬於 ToB 的虛擬產品,其用戶即為客戶。
  3. 蘋果手機是一款實體型產品,屬於 ToC 的實體產品+虛擬產品(手機+IOS),其用戶即客戶。
  4. 美團點評是一個本地服務 O2O 公司,屬於 ToC 的虛擬產品,但其用戶是廣大網民,其客戶卻是各類商家。
  5. 百度是一個搜索型產品,屬於 ToC 的虛擬產品,但其用戶是廣大網民,其客戶卻是品牌廣告主。

當然,以上例子是針對公司其主要業務或者初級階段,事實上發展到上面幾家公司這個階段的時候,已經慢慢的往生態型發展了,很多的邊界也已經很模糊了。大家有興趣可以思考思考最近幾年的網際網路熱點:如網紅直播、各種共享經濟、新零售等, 他們的用戶是誰?他們的客戶又是誰?仔細深挖後會發現這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有用戶可以活的很風光,有客戶才可以活的更長久 。

各位如果有雅興的話,還可以留意留意身邊那種有「用戶」沒「客戶」的公司,然後猜一猜他們可以活多久?:)

可能以上對我們大部分運營的同學而言,實際在工作當中這些暫時還用不到,好,還是回到我們本文的主題。

我們以一家普通發展中產品銷售型公司作為背景,用戶即客戶。那麼之前說的就變成產品、用戶、客單利潤這三個條件,我們發現這三個條件形成了一家公司發展的三個維度,這個很好理解:

  1. 產品再牛,用戶也有很多,但你賣一筆虧一筆,肯定不行。
  2. 產品再牛,利潤空間再大,沒有用戶,也不行。
  3. 你有瘋狂粉絲,他們也有好多錢願意買你東西,但你沒產品賣,也不行。

根據這三個維度,再結合我們幾何中的長、寬、高,我們得出了以下一個立方體:

大家都知道一個數學理論:在周長一樣的條件下,正方形的面積最大;在表面積一樣的長方體中,正方體的體積最大。 把這個理論延伸到運營當中,則變成:當我們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儘可能採用合理的運營策略使這三個維度能夠均衡的發展,才能把我們運營的效率最大化。說句俗語,「缺哪補哪」。

當然,不同的行業,不同的公司,其立方體都是不一樣:

在此,本人也總結了自己幾條運營立方體的規律,分享給大家:

  • 實際運營過程中,應該儘快構建出一套「最小立方體」 。這個做產品經理的同學都比較熟悉,類似做產品的 MVP 模型-最小可行性產品,做運營其實一個道理。
  • 當你遇到瓶頸的時候,找自己最擅長的一個維度進行 「 拓維」  。這個做的好就是經典一戰了,如做事情營銷、打爆品、某某文案刷爆朋友圈等,都屬於這個範疇。若大家有心留意,其實身邊這種拓維現象經常會發生。
  • 在 90% 的情況下,任何一條維度發展的太慢,都會拉慢另外兩條維度發展的速度 。這個不用解釋了,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如果你是一個人做三個維度的話,不可以有絕對的短板。
  • 但如果你能把一個維度發展到極致的話,則可以忽略另外兩個維度了 。用戶極致,你可以看看微信;產品極致,你可以看看賈伯斯時代的蘋果;客單價極致,除了買彩票之外,你可以看看《刑法》。

看到這裡,大家可能會有疑惑:我們雖然搭建了立方體,那如何才能評估我們的立方體是正在均衡的、健康的發展呢?

這其實一種運營節奏感的把控 。事實上,每家公司不同行業、不同模式、不同的實際情況,不同的時間,其運營立方體都是不一樣的,相信很多運營的同學在自己熟悉的那個行業或那塊領域,都會有自己的一些經驗去把控。那除了日常沉澱的經驗以外,如果是一位新手運營,或是剛進入一個新的行業或領域,有什麼想對捷徑的辦法麼?答案是:有, 最常用也是最有效辦法就是 : 競品分析及數據驅動。(敬請持續關注後面的《數據篇》)

看到這裡,可能會有一些同學提出:你上面說的這些,其實還是公司比較頂層的一些東西,但並不是每一個運營人員可以去把控的,那應該怎麼辦呢?其實: 運營立方體是一個思維,它可以存在在運營的每一個角落。

  • 比如你做新媒體運營,你可以把這三個維度設成:媒體矩陣數量、粉絲量、轉換率。
  • 比如你做活動運營,你的三個維度變成:成本、用戶參與量、轉換率。
  • 比如你用微信群做社群運營,你的三個維度變成:群數量、用戶量、互動率。
  • 比如你運營一個功能型 APP,你的三個維度變成:產品功能數量、用戶使用數量、轉化率。
  • 比如你在做渠道引流,你的三個維度變成:成本、渠道數量、用戶獲取成本。
  • 比如你是寫文案的,你的三個維度變成:文案數、閱讀量、粉絲轉換率。
  • 比如你是做客服的,你的三個維度變成:話術專業程度、諮詢量、滿意度。
  • 等等…

要成為一個運營大牛,不管目前是做一方面的運營, 我們都應建立自己的運營立方體,並且不斷的去擴大我們的立方體體積。

接下來,我們還是以張大爺賣蘋果的案例,來描述一下本篇的核心思維吧:

張大爺自從之前的一整套套路下來之後,效果不錯,每天可以賣 200 斤蘋果賺 400 塊錢,但安逸的日子沒過幾天,張大爺也有些憂慮起來了,商業麼不進則退,他自己也發現了瓶頸,不知道下一步應該怎麼做,這一次我們怎麼幫他呢?

第一步:我們來勾畫出張大爺目前的運營立方體,是這樣的:

第二步: 張大爺不確定接下來應該在哪一個維度上去實現增長,所以張大爺去做競品分析了。張大爺花了 3 天時間,跑了隔壁幾天街的同樣在大學門口賣蘋果的王大爺、李大爺、趙大媽,張大爺一方面時不時的觀察,一方面也跑過去拉拉家常,最後整理出了如下數據:

通過數據我們可以看到:

  • 張大爺的用戶量是第一名。
  • 張大爺的蘋果單品的利潤是第二名。
  • 張大爺的產品數量只有蘋果 1 種,位列最後一名。

第三步:通過這個數據,張大爺明確當下的幾件事情:

首先,馬上擴大產品線,除了賣蘋果,還要賣橘子。

然後,降低進貨成本

最後,用戶這塊是自己的強項,所以應該快速補掉以上兩個維度的短板,然後再集中在用戶運營上做文章,以擴充自己的立方體。如下圖所示:

小結

本文是以一個運營立方體的概念,讓各位運營的同學能夠更有效的勾勒出一個畫面,以方便制定各自領域的一些運營策略。當然,策略制定完成之後,最主要的還是能夠執行。如何能夠執行的好,這裡面又有一些什麼核心思維呢? 敬請關注下一篇:如何成為一個運營大牛- -思維篇(三):面向對象

相關閱讀

思維篇|如何成為一個運營大牛(一):從上至下思考,從下至上執行

 

作者:致遠,連續創業者,曾為多家上市公司提供過運營整案服務,曾任 Mr&Mrs 連鎖健身網際網路中心總經理,現任 Muma 兒童藝術聯合創始人兼運營顧問,膚智 COO 兼聯合創始人。

本文由 @致遠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於 CC0 協議

相關焦點

  • 方法篇|如何成為一個運營大牛(三):社群
    之前的結構篇中我們一直強調了運營的三樣東西:人、貨和場景。如果說用戶分層和用戶成長體系是關於「人」的方法,那麼社群就是關於「場景」的最有用的方法了。最近幾年,社群運營這個概念越來越火,幾乎每一家公司都希望能夠做社群運營,確實,社群在運營的工作過程中的作用性是非常大的。但如何把它使用好,卻不是那麼容易了。
  • 《羅輯思維》運營策略分析
    二、《羅輯思維》對自媒體運營的啟示 (一)運用網際網路思維,擴大社群品牌影響力 在自媒體運營中網際網路思維的關鍵就是「用戶至上」,也就是要充分滿足受眾的需求,使用戶逐漸形成對該媒體的信任與依賴
  • 被流量思維誤解的社群運營工作
    結果發現大家在討論的社群活躍技巧不外乎是:發紅包、抽獎晚上八點後開始互動早晚報丟商品連結….等諸多限於微信群的操作技巧另外,也發現了很多名為「社群」的課程,大概是:《知名社群運營專家帶你實戰 10 天,收穫 10 萬用戶》《只要 9塊9 ,了解如何通過微信群做裂變》如果以我目前的觀察,(被誤解的)社群運營的一日工作:到了公司,在 100 個用戶群發一輪早報挑選商品連結
  • 在產品和運營的工作中,如何打造麥肯錫式的分析思維
    而優秀的分析思維,在業務、策劃、產品設計和數據分析過程中都無比重要。分析思維不同於Excel函數和技巧。既然是思維,它就傾向於思考的方式,Excel函數學會了就是學會,分析則不同。大多數人的思維方式都依賴於生活和經驗做出直覺性的判斷,最直觀的體現是,在數據和業務分析中呈無頭蒼蠅狀態,無從下手。想要有好的分析思維,乃至成為本能,需要不斷訓練和練習。
  • 進化吧大白:運營的精細化思維與精細化運營的不同?
    什麼是運營的精細化思維?運營的精細化思維,具體是指對一個運營手段(內容運營、活動運營、用戶運營)的精細化分解執行。正如運營大咖(黃有璨)說過:一個特別特別靠譜的運營在著手解決問題開展工作的時候,會盡力讓70%以上的事情變得對自己可知可控的,只留下30%的不確定。而一個靠譜成長還沒有那麼高的運營,則有可能正好相反,他會把70%的事情付諸於不確定。
  • 亞馬遜運營應該有怎樣的思維?
    還有幾天,2020年過去了,回想一下,你們的亞馬遜運營做得如何?你們的業績如何?Kris過去一年遇到太多賣家朋友有這樣的情況:有一開始做得風生水起,後來銷聲匿跡的。有做到一半就放棄而改行的。有一開始興致勃勃想創業,各種學習,最後不了了之的。有工廠想轉型,後來又做回工廠的。
  • 揭秘:高級運營常用的思維模型
    很多初入職場的運營同學,都有一個致命的理解誤區:以為運營的工作都是由細節和瑣碎組成,只需要日積月累就可以提高運營能力,自然而然升職加薪。這個想法真的大錯特錯!!!其實運營和產品一樣,有可以很多學習參考的思維模型和系統的方法論。
  • 盤點運營人必須知道的底層邏輯和思維模型
    了解了這三類用戶的需求我們才能有的放矢的做好活動運營和用戶運營,將用戶的行為最大程度的釋放形成勢能,讓用戶自驅動,讓平臺的飛輪效應達到最大。【二】人性思維在了解了用戶的需求後,我們最需要了解的還有人性。一部電影拍的好我們說它拍出了真實的人性,一時間人性成了一個萬金油的詞,似乎用上「人性」這個詞整個人都有了格調,整篇文章都都高大上了。
  • 如何把內容運營做透?新媒體大牛給出15條中肯建議
    3位行業內資深的新媒體大牛,用他們多年的從業經歷給出了做透內容運營的15條中肯建議。用講故事的文體讓粉絲看到底導師:青龍老賊,自媒體聯盟WeMedia創始人,饅頭商學院特約導師,微信運營專家。而且大多數自媒體都只有一個公眾帳號。但是對於企業自媒體來說你們可以多運營一些帳號,生產一些不同品類的東西。如果標題沒有吸引到受眾你就浪費了80%的精力和時間導師:陳為,前正和島內容運營總監,現遠景科技CEO。
  • 新媒體運營培訓選擇AAA教育,成為一線全網全案運營
    主要運營工作可分為以下幾部分:一、內容運營現如今是信息化時代,內容已經成為運營的核心點,不管是新媒體短視頻運營還是其他的推廣渠道,都需要以內容為基礎,通過原創、編輯、組織等手段,呈現產品內容,通過對產品的內容進行創作書寫
  • 抖音短視頻代運營投標 如何運營抖音號
    對於團隊來說,作為一個精良的抖音運營組織,一般的抖音代運營公司公司配備有:導演、編劇、攝影師、編輯、特效教師、演員、客戶服務、推廣人員!特別是,核心創始成員是否了解新媒體、短視頻和營銷規劃?從案例來看,在選擇抖音代運營服務時,有可能研究對方的業務構成、過去的案例和優秀案例的數據。如果合適的話,我們還可以看到過去籤訂的合同和客戶的水平。例如,3個月到1,000萬的風扇,一個1000萬的遊戲的例子,那些小型的抖音代運營公司沒有這樣的決心和力量來做。, 看套餐,很多抖音代運營公司都有多個套餐可供選擇。包裝清單對應不同的價格。市面上實時的月費從2萬到10萬不等。
  • 機器人視界|機器人運營 暴走的網際網路思維
    本文2423個字閱讀全文預計5min2020年下半年,疫情催生出的社區團購因「動了」傳統菜市場的「奶酪」而走紅,成為個人和企業津津樂道的話題。社區電商的運轉主要分為兩個階段,一是要求開城迅速,快速佔領市場,建立供銷體系;二是運營,其核心是供應鏈管理,高效選品、成熟的倉儲配送體系。
  • 用運營思維,做醫療健康類文章科普
    我從來相信醫生的專業,也從不否認醫生的文字輸出能力,但自媒體科普醫療健康內容不同於醫生以往傳統的文字寫作,需要顛覆固有認知,用產品運營思維才能做好醫療健康類文字科普。文字載體的變化,閱讀習慣也發生改變。
  • 提煉12個方法,告訴你如何運營好被忽視的評論區!
    公眾號的評論區,或者我們在放大一點說,所有內容生態下的評論區,都是一座金山,是內容運營們的不容忽視的一課。所以,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如何玩轉內容評論區。(註:所說的評論區不局限於公眾號評論區。)按照慣例,先上本文的結構:以優秀案例來說說評論區的作用;評論區如何運營。
  • 如何運營好一個個人公眾號?
    不過,或許,我的平凡是90%個人公眾號運營者共同的經歷和心得,如感興趣,可以繼續看下去:敘述包含:一、運營一個個人公眾號是種什麼體驗?二、在運營公眾號過程中會經常性碰到的問題?三、運營個人公眾號的收穫?四、給打算運營個人公眾號人的建議?一、運營一個個人公眾號是種什麼體驗?
  • 運營人該如何理解「CPM」?
    對運營人來說,工作或多或少要涉及到宣傳推廣產品,不過往往在我們的印象中,通過自媒體運營等渠道做的推廣似乎很難有一個科學嚴謹的考核標準。不過筆者認為,CPM 其實是一個很好的判斷指標與標準,那麼理由又是什麼呢?筆者將為大家詳細介紹。
  • 全網最詳細版《運營之光2.0》思維導圖第三章——運營之光
    吐槽完開始今日的更新——全書的第三章:運營之光,從這部分開始,全書進入了高潮,乾貨頗多,希望大家看了我的思維導圖有所收穫,上圖。運營之光本書內容較多,明天會繼續更新該系列的第四章——《運營的一些核心技能&工作方法》,乾貨滿滿。
  • 一張思維導圖告訴你新媒體運營人必備的七大能力
    新媒體人必備七大能力今天靜靜用一張思維導圖告訴大家想要做新媒體人需具備的七大能力,對於一些希望從事新媒體運營的寶寶們應該是比較有幫助噠~好啦,不多廢話了,上圖~新媒體運營必備七大能力通過這張思維導圖我們能看出來,如果你想從事新媒體運營這個職位,你需要具備文字撰寫能力、數據分析能力、緊跟時事熱點能力,了解用戶心理、溝通交際能力、渠道合作能力以及項目管理能力。
  • 運營新人成長中的困惑和決策
    編輯導語:運營崗位近幾年逐漸成為了熱門崗位,不僅衍生出了很多分支,還有了不少相關的書籍和課程。但對於剛進入職場的新人而言,運營崗位的工作內容和職業發展方向還是模糊不清的,因此會對未來的道路產生迷茫,對職業方向難以抉擇。本文作者結合自身經驗,為我們總結了運營新人可能會有的困惑以及該如何去決策,希望能對運營新人有所幫助。
  • SEM的運營進階之路在哪裡?
    SEO運營有出路,SEM運營也有出路,幾乎任何一個行業都是有前途的,區別點在於某些行業天生有更高的發展,有些行業則不然。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實際複雜,為什麼又這麼一說?原因在於想要什麼樣的出路,且決定出路的因素不止是技術本身,還有情商。